大气物理化学基础.ppt
《大气物理化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物理化学基础.ppt(1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大气物理化学基础,一、大气污染物扩散与气象的关系(一)地球大气特征1、大气的组成:(1)恒定组分:指干净大气的组分(CO2除外)(2)可变组分:CO2和H2O(3)不定组分;指大气中的污染物质,2、大气的结构及作用(1)结构:前面已介绍。(2)作用:A、大气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大气中的氮和氧等元素是生物体的支柱,每人每天平均吸入15Kg的空气;B、大气通过紫外线照射和雷电火花合成有机物;C、保护地球一切生命的安全,减弱陨石和紫外线的损伤;D、保护地球表面的热量,调节气候;E、大气是某些环境物质运移的载体。,(二)气象要素1、风与风向(1)风:指大气的水平运动。(2)风向:指风的来
2、向。风向可用8个方位或16个方位表示,也可用角度表示。以正北方向为零度,将圆角分为360,顺时针旋转。例如风从北方吹来称为北风(N)或称风向为0,东南方吹来的风称东南风(SE)或称风向135。,主导风向;风向是经常变化的,不同地区在一年中都有经常出现的风向,即主导风向。风向频率:表示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全年各方向风向出现总次数的百分比。风向决定了污染物的扩散方向。,(3)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单位用m/s或km/s表示。风速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在大气边界层中,磨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气压梯度力不随时高度变化 时,风速随距地面高度增加而增大,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随高
3、度增加而减小。通常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与风速成反比,风速增加一倍,下风向浓度将减少一半。,2、气温与气压(1)气温:这里指地面气温,一般是指距地面1.5m高处在百叶箱中观测到的空气温度。常用的气温 单位为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K)和华氏温度(F)。三者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TK=t+273.15t=5/9(t F32),气温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近地层大气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近地层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的稳定程度,以至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因此气温的垂直分布与大气污染程度密切相关。,(2)气压: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大气柱的重力,即大气的压强。大气层中不同的地方气压不同而产生压力差,从而引起
4、空气的运动。气压的单位有:大气压、帕、毫巴、毫米汞柱,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atm=101325Pa=1013.25mbar=760mmHg,3、大气湿度: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重要物理量,它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大气湿度的常用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单位:g/m3.(2)水汽压力: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分压力,与气压用相同单位mmHg或Pa。注意:通常气温条件下水汽压的值与绝对湿度的值相差不大,因此实际工作中常以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3)相对湿度:大气中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4)露点:气压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气温使其达到饱
5、和时的那个温度称为露点。根据气温与露点之差可以判断空气的饱和程度,即相对湿度的大小。差值越大,相对湿度越小;反之亦然。,4、云与辐射(1)云(2)辐射:物质以电磁波形式放射能量。(3)云和辐射的关系:云对辐射起屏障作用,它即能阻挡白天的太阳辐射,又阻挡地面向上的辐射。总的效果是减少垂直温度梯度,减弱的程度视云量的多少而定。阴天,温度层结的昼夜变化几乎消失,大气接近中性状态;同理,温度层结也随季节变化。例如,夏季递减强度大,频率高,大气不稳定;冬季,逆温强度大,频率高,大气多出现稳定态。由此可见,辐射和云对大气稳定度可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二、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主
6、要因素,大气的运动变化主要是由大气中热能的交换引起的,热能主要来自于太阳,热能的交换使得大气的温度有升有降。空气的运动和气压系统的变化活动,使地球上海陆之间、南北之间、地面和高空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不断交换,生成复杂的气象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气象的动力因素;二是 热力因素。,(一)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因素中的动力因素1、风:对大气污染物质的作用是(1)输送作用(2)稀释作用2、湍流:指大气中存在着不同于主流方向各种尺度的次生运动或称为旋涡运动。(1)影响大气湍流的因子:大气垂直稳定度(该因子形成的大气湍流称为热力湍流)、近地面的风速、下垫面的粗糙情况等机械因素(
7、该因子形成的湍流称为机械湍流)(2)对大气污染物的作用:混合稀释,风和湍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状态的最直接和最本质的因子,是决定污染物扩散的决定因素。凡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否则将会使污染严重。,(二)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因素中的热力因素 热力因素主要指大气的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温度层结:指地球表面上方的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分布。气温的垂直分布决定着大气的稳定度,而大气稳定度又影响着湍流的强度,因而温度层结与大气污染程度有着紧密的关系。,1、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1)气温垂直递减率:为了描述气温垂
8、直分布的特点,经常利用气温垂直递减率这个概念。它指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快慢,用每上升单位高度(100 米)的降低值,即气温垂直递减率=T/Z来表示。气温垂直递减率有三种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此时0;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时 0,气温随高度的升高不变时=0。,(2)绝热变化和干绝热递减率,绝热变化:空气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由于外界压力的变化,使其被压缩或向外膨胀时所引起的温度变化,称为气温的绝热变化。在绝热过程中,空气内能的变化是由于外力压缩它,对它做功,或由空气以膨胀的形式反抗外力做功的结果。当空气 上升时,由于周围气压的降低,使空气膨胀而降温;相反空气下降时,由于气压的增加,使空气
9、被压缩而增温。,干绝热递减率:干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又称为干空气的绝热垂直递减率,常以d=dTi/dZ表示。式中Ti为干空气团的温度。干绝热递增减率为一近似常数,其值大约为1100m。思考: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气温干绝热递减率有何区别?,2、大气稳定度(1)大气稳定度的含义: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大气是否易于发生对流,与和d有关。,(2)大气稳定度的分类:稳定平衡 不稳定平衡 中性平衡,d,d,d,d,=d,d,不稳定平衡,中性平衡,稳定平衡,=0,(3)大气稳定度的判定(定性):当d 时,大气是稳定的:当d时,大气是不稳定的;当d=时,大气是中性平衡状态。大气稳定度还可
10、细分为A、B、C、D、E、F六个级别,分别代表极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弱稳定和稳定。,(4)大气稳定度的确定方法(帕斯奎尔法,见教材P259-260)具体步骤如下:计算太阳倾角 计算太阳高度角 由云量和太阳高度角查表14-3查出辐射等级数 由辐射等级数和地面风速查表14-4得到稳定度等级(后面将进一步介绍),(三)几种气象状况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1、1、逆温的概念:将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作逆温。发生逆温的大气层称作逆温层。在逆温条件下,rord,大气处于稳定状态,严重影响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易造成大气污染。,2、逆温的类型:根据逆温发生的原因可分为5类:辐射逆温
11、(接地逆温):是经常发生在无风(2.5m/s)或小风少云的夜晚,由于强烈的有效辐射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层强烈冷却降温,而上层空气降温较慢,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地形逆温:是由于局部地区的地形而形成的逆温。主要是在盆地和谷地中,日落后山坡散热较快,使冷空气沿斜坡下滑,把谷底的热空气抬升而形成上部气温比下部气温高的逆温。,下沉逆温(沉降性逆温):在高压控制区,高空存在着大规模的下沉气流,由于下沉气流施热增温作用,致使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了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特点是范围大,不连接地面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所以又称作上部逆温。锋面逆温:是由于冷暖两种气团相遇,暖气团位于冷气团之上而形成的。,平流逆
12、温:主要发生在冬季中纬度沿海地区,由于海陆存在温差,当海上暖空气流到陆地上空时,便形成了平流逆温。由于逆温时的大气状态十分恶劣,因此在逆温层内大气的垂直运动受阻,处于逆温层内的烟尘等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因不易扩散而大量积累,使能见度变坏,空气质量恶化,严重时甚至发生污染事件。,2、烟流形状、大气污染状况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教材P257),大气污染状况与大气稳定度有密切的关系,下面以一高架源连续排放烟云为例来说明大气稳定度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高架排放的烟云有5 种类型:(1)翻卷型(波浪形):出现于大气不稳定状态下,r0,rrd的情况下,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烟云在上下左右方向上摆动很大,扩散速
13、度较快,烟云呈剧烈翻卷。由于扩散速度较快,靠近污染源地区污染物落地浓度较高,在较远的下风处污染较轻,该种烟云多发生在晴朗的中午。,(2)锥形烟流:外形类似一个椭圆锥,当烟流离开排放口一定距离后,云轴基本保持水平。烟流比翻卷形规则,大气处于中性或弱稳定r0,r=rd。扩散速度及落地浓度均比翻卷形低,污染物运输较远。该种烟流多出现在阴天或多云天以及冬季夜晚。,(3)扇形烟流:其扩散在垂直方向受到抑制,在水平方向扩散成扇形。大气处于稳定状态r0,rrd,出现逆温层。污染物可以传送到很远的下风向。(4)屋脊型烟流:其下侧r0,rrd边缘清晰,呈平直状,上部出现湍流扩散,烟囱出口上方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r
14、0,rrd;下方大气则处于稳定状态r0,rrd。烟气中污染物不向下方扩散 而只向上方扩散,对地面污染较小。该种烟型多出现在日落前后。,(5)熏烟型:烟流的上侧边缘清晰,呈平直状,烟流的下部有较强的湍流扩散,烟上方有逆温层。烟气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受到逆温层的控制。烟囱出口上方大气稳定r0,rrd;下方大气不稳定rrd。这种情况下烟云就好象被盖子盖住一样,只能向下部,象烟熏一样直扑地面。在污染源附近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地面污染严重。,3、气压分布与大气污染,(1)低压控制区 特点:空气有上升运动,云天较多,通常风速也较大 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大气多为中性或不稳定状态,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2)强高
15、压控制区:特点:天气晴朗,风速较小,由于大范围内空气的下沉运动,在几百米到一二千米的上空形成下沉逆温。与大气污染的关系:阻挡着污染物向上湍流扩散。若高压大气系统是静止的或移动很慢的微风天气,又连续几天出现逆温时,由于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大大下降,将会出现所谓的空气“停滞”现象。这时即使处在正常情况下不足以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也可能出现大范围的污染危害。如再处于不利的地形条件,就会出现严重的污染情况,如世界闻名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的。,4、雾与逆温,雾和逆温与大气污染的关系:一是有利于一次污染物的积累,二是促进二次污染物的形成。时间分布特点:雾并伴随出现 的逆温所导致的空
16、气污染以冬季最为严重,秋末初春次之,夏季最轻。例1:1948年10月底,美国多诺拉这个拥有1.4万人的工业小镇,由于大雾和逆温的出现,空气中SO2和金属粉尘等迅速堆集,造成了6000人患病,17人死亡。例2:1930年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地区出现大雾和逆温,致使当地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沉积,导致几千居民发病,死亡60余人。,5、局部气流,地形和地貌的差异,加上日照时间的变化,地表热力性质的不均匀性,造成局部热力环流,其水平范围一般在几至几十公里,局部气流对当地的大气污染有显著的影响。常见的有:(1)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城市上空污染物具有保温作用,增加了大气的逆辐射;城市建筑物和道
17、路的建材改变了地表热交换和大气的动力学特性,更易大量吸收热辐射;城市大量高层建筑减低风速,使热量水平输送相对困难;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形成丰富的热源。,热岛环流的形成和危害:形成条件:(1)城市热岛效应应在几百米以上有一稳定层所覆盖,而在稳定层以下形成城市混合层,混合层使该层内的垂直浓度趋于均匀;(2)热岛效应使农村的冷空气向城市辐合而上升。与大气污染的关系:(1)该环流的水平辐射流场使接近地面的污染物向城市聚集,加重了城市的污染;(2)其辐合上升气流使高烟囱的烟上升,输往远处,又可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影响热岛效应的因素:热岛效应的强度与局部地区气象(如云量、风速等)、季节、地形、建筑形态以及城市
18、规模、性质有关。,热岛效应造成危害的例子:东京在2000年夏天超过30摄氏度的日数为67天,有41个热得夜不能寐的夜晚,而10年前只有23天难以入眠。急救车出动次数也从1985年的100次增加到628次,2000年死于热浪的人数达207人。,(2)山谷风(3)海陆风,(谷风),山风,(山风),三、大气污染化学,大气污染化学的概念:它是研究大气的组成、各种成分的性质、来源和发生于大气中的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大气污染化学的兴起:(1)工业革命后使用煤作燃料发生由煤烟引起的煤烟污染事件;(2)二战以后,又大量使用石油作燃料,出现了光化学污染问题;(3)核爆炸把放射
19、性尘埃抛射到平流层,造成全球性放射性污染;(4)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排出大量的氮氧化物等,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又使大气化学的研究范围从对流层扩展到平流层。20世纪60年代以后,当出现了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时,人们进一步关注大气污染化学的研究。,(一)降水与大气污染,降水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大气降水对去除大气污染物有重要作用。一般降水前后空气中气溶胶或气态物质可以减少2/3或更多。因此研究降水中的成分、降水量、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地区差异,有助于探明大气污染状况,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重要依据。,1、云、雾对大气污染物的作用(1)云雾的形成:云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可
20、以清除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和气态污染物。云的形成首先是由凝结核活化过程开始,即云雾化学过程首先从气溶胶粒子的云雾内清除过程开始。此过程首先溶解气溶胶物质。大气气溶胶的可溶物质主要是海盐、硫酸和硝酸及其硫酸盐和硝酸盐。,(2)云雾中的化学反应:云雾滴能吸收大气中的微量组分并在其中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如下:CO2+H2O H2CO3 H2CO3 H+HCO3-HCO3-H+CO32-NH3+H2O(NH4)OH(NH4)OH NH 4+OH-,气体进入水溶液后发生水解可能继续发生下列反应:SO2+O3 SO3+O2 SO3+H2O H2SO4 H2SO4 2H+SO42-SO42-+2O3 SO
21、42-+3O2 HSO32-+O3 H+SO42-+O2 HSO3-+H2O2 H+SO42-+H2O SO2+H2O+Mn2+O3 2H+SO42-+O2+Mn2+,气体成分的去向:(1)SOX的去向:绝大部分以SO42-的形式存在,HSO32-只存在于酸性溶液中。(2)痕量组分的去向:大气中还有一些痕量组分OH-、H2O、HNO2、H2S、HC、HBr 以及有机化学成分等。它们多少也会被云雾滴吸收,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当云雾消散后,吸收、吸附的污染物及其反应生成物仍可进入大气中。,2、影响大气降水中的化学成分的因素,大气降水中的化学成分与其所处地区、季节有很大的关系。(1)海陆的差异:
22、海洋来的气团含盐量高,Cl-、Na+较多,硫酸盐粒子含量较少。内陆气团一般含HCO3 2-、SO42-、Ca2+较多。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中所含的Cl-、Na+较内陆地区高。热带气团中的NH4+、HNO3含量较极地气团高。,(2)城市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城市之间自然、人为活动和周围地区的污染物的长距离输送不同。降水云下的气溶胶浓度及化学成分很大程度上代表当地污染物来源分布特点和地形气候特点。城市地区观测的地面降水化学成分及其浓度与当地污染状况有密切的关系。降水过程本身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清除过程。多雨地区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要比干燥地区低得多。(3)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由于不同季节受不同气团的影响,降水
23、中的化学成分也有一定的变化。一般降水的含盐量冬季低于夏季。例子: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含盐量在40mg/L以上,冬季降水含盐量为15-30mg/L。,3、降水的pH值,影响降水pH值的因素:(1)地理环境和季节的变化。沿海一带pH值较低,与海滨污泥排出大量的硫化氢以及燃烧放出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关。内陆地区pH值高是由于含钙土泥散布在空气中,土壤中又排出较多的氨气,使雨水中的Ca2+、NH4+增多,导致中和作用的结果。(2)阴阳离子的数量:如HCO32-、SO42-、NO3-、Cl-等 会引起pH值下降;NH4+、Ca2+、Mg2+、Na+等可引起pH 值上升。人们生活生产中排至大气中
24、的SO2转变为硫酸,使雨中H浓度增加,导致雨水呈强酸性反应,形成酸雨降落。,(二)酸雨化学,1、酸雨的概念:指空气污染造成的酸性废水,从广义上讲,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和其它酸性沉降物。通常认为大气降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平衡时的酸度(PH=5.6)为降水天然酸度,并将其作为判断是否酸化的标准。当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降水即为酸雨。分析 表明,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或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2、酸雨的形成:一般认为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形成的。酸雨的形成机理如下图所示:,酸雨形成的条件,内因:SO2、NO2,外因,催化条件:
25、氢氧自由基,气象条件:如降水等,(三)臭氧破坏化学,科学家们认为,臭氧减少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入氯氟烃(CFCs)和含溴卤化烷烃哈龙(Halons)等引起的。自然条件如低温、背景气溶胶等为臭氧损耗提供适宜的场所,人为活动排放的物质进入平流层,大大加强了臭氧的清除过程,改变了多少个世纪以来形成的臭氧动态平衡,导致臭氧不断损耗。臭氧的损耗机理如下:,Cl+O3ClO+O2;Br+O3BRO+O2ClO+OCl+O2;BrO+OBr+O2净结果:O3+O2O2,四、大气污染扩散模式,大气污染扩散的基本问题是研究湍流与烟流传播和物质浓度衰减关系问题,目前广泛应用的理论有三种:(1)梯度输送理论: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物理化学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