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第3章水化学与水污染.ppt
《大学化学-第3章水化学与水污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化学-第3章水化学与水污染.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值越大,酸性越强。值大于1的酸叫强酸(Strong acid),值小于1的酸叫弱酸(Weak acid)。,酸碱反应有利于从较强的酸和较强的碱向生成较弱的酸和较弱的碱的方向进行。,4.对二元和三元酸而言,还有第二步和第三步质子转移 反应的相应常数:,+H2O(l)+H3O+(aq),+H2O(l)+H3O+(aq),叫作质子自递常数(Autoprotolysis constant),是由于质子转移发生在两个相同分子之间.该常数又叫水的离子积(Ion product of water),符号为,相应的对数表达式为,由于质子对负离子和极性共价分子负端极强的吸引力,因而在任何溶剂中都不可能以“裸
2、质子”形式存在。水合高氯酸HClO4H2O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证实,其中的H+以H3O+形式存在。H3O+是NH3的等电子体。另一个被确定了结构的物种是固体水合物 HBr4H2O中的H9O4+。普遍的看法是,水溶液中水合氢离子的形式随条件变化而不同。,此时c(H+)10-130 mol dm-3,若要在 l mol L-1 H+的水溶液中找到一个未水合的H+,则体积要大到可容纳1070个地球。,H+H 2OH3O+,DH q=-761.5 kJ.mol-1,水溶液中H+以何种形式存在?,Solution,酸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如果了解了化合物的酸碱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就会发现,化合物的酸碱
3、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密切相关。,化合物显示的酸性源自失去质子的能力,可以预期 酸的强弱与HB键的强弱有关,HB键越强,相 应的酸越弱。,1.二元氢化物的酸性,化合物 NH3 H2O HF 0.9 1.4 1.9,NH3 在水溶液中显碱性,H2O为中性,而HF却是一个中等强度的酸。,这类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acidic oxide)或酸酐(acid anhydride)。,若E是高电负性的非金属原子,它会将OH键的键电子吸向自己,减弱OH键的强度并导致EOH基团按酸的方式电离。若有强碱存在,产物为该元素的氧阴离子和H2O。,若E是低电负性的金属原子,EOH基团中键的断裂将发生在EO键,化合物
4、电离产生OH。如果溶液中有酸(H3O+)存在,形成的产物为H2O和该元素E的阳离子。,这类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Basic oxide)或碱酐(Base anhydride),它们是指与水反应能够生成碱、与酸反应能够生成盐的一类氧化物。,在有些场合,含有EOH基团的化合物既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这类化合物显两性(Amphoteric)。两性化合物是电负性为中间数值(1.6 2.0)的那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同一元素可能形成两种或多种氧化物:,ExOy MnO Mn2O3 MnO2 MnO3 Mn2O7 氧化态+2+3+4+6+7,低氧化态的作用与低电负性相当;而高氧化态则对应于高电负。,左下角和
5、右上角未标出元素符号的区域分别是形成,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区域;圆圈内的元素甚至在它们的最高氧化态也能形成两性氧化物,方框中的元素在最高氧化态形成酸性氧化物,较低氧化态则形成两性氧化物。,d区元素的两性现象与氧化态有关,第一过渡系元素氧化物酸碱性与氧化态之间的关系(主要显酸性的氧化态用红色表示,主要显碱性的氧化态用蓝色表示,绿色覆盖的氧化态表示显两性)。,根据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案,将金属离 子的溶液氧化再加入氨水使pH升高,此时 Fe2+、Ce3+、Al3+、Cr3+和 V3+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下来.加入 H2O2 和 NaOH 后,Al、Cr 和 V 的氢氧化物重新溶解,试从氧化物酸碱性的
6、观点讨论这些步骤.,氧化态为+3 时所有金属氧化物的碱性足以使它们不溶于 pH10 的溶液中。Al()是两性的,因此在强碱中重新溶解生成Al(OH)4-,V()和 Cr()被氧化为 VO43-和 CrO42-,分别为酸性氧化物 V2O5 和 CrO3 形成的阴离子。,Question 4,Solution,3.含氧酸(Oxoacids)的酸性,含氧酸的通式可表示为OpE(OH)q。“p”和“q”分别表示“末端氧原子”和OH基团的数目。描述含氧酸的相对强度,需要考虑中心原子对OH键键电子的引力:1)高电负性的中心原子,2)大数目的末端氧原子。,比较HOCl和HOI的酸性,可考虑第一个因素。,而比
7、较H2SO4和H2SO3的强度,则可以考虑第二个因素:高电负性的末端氧原子倾向于吸引OH键的键电子,导致OH键变弱从而提高分子的酸性。,HOCl HOIEN(Cl)=3.0 EN(I)=2.5=2.910-8=2.310-11,3.3难溶强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一、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的强电解质溶于水成为饱和溶液时,难溶电解质的固体和溶解于水的离子间建立动态平衡,这是一个多相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3.3难溶强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一、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的强电解质溶于水成为饱和溶液时,难溶电解质的固体和溶解于水的离子间建立动态平衡,这是一
8、个多相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Ag+Cl-,若用通式表示,则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其数值的大小 取决于难溶电解质的本性和温度。,1.与溶解度的关系,对AB型难溶物,S2,AB2或A2B型,=S(2S)2=4S3,AB2型,=S(3S)3=27S4,A3B2型,=(3S)3(2S)2=108S5,例:已知CaCO3的溶解度在25时是9.32710-4g/100g,求 CaCO3的溶度积常数。MCaCO3100,解:把百分比浓度换算成摩尔浓度,因CaCO3的饱和溶液是 极稀的,其密度可以认为是1gcm-3,CaCOCa2+CO32-KspCaCO3=mmnnsm+n=11(9.32710
9、-5)2=8.710-9,S=9.32710-5,例2Mg(OH)2在 298K时的溶度积常数KspMg(OH)2=1.810-11,求此时Mg(OH)2的溶解度S。,Mg(OH)2(S)=Mg2+(ag)+2OH-(ag)KspMg(OH)2=mmnnsm+n,S=1.6510-4moldm-3,例3298K时,KspFe(OH)3=4.010-38,求该温度下Fe(OH)3的溶解度,解:Fe(OH)3(s)=Fe3+(ag)+30H-(ag),S=2.610-10 moldm-3,将上面三例的计算结果列出如下:,CaCO3=8.710-9 S=9.32710-5 moldm-3,Mg(OH
10、)2=1.810-11 S=1.6510-4 moldm-3,Fe(OH)3=4.010-38 S=2.610-10 moldm-3,对于同类型的难溶物,在相同温度下,越大,溶解度也越大,越小,溶解度也越小。,2.溶度积规则,任意情况下,,Q=处于平衡状态,为饱和溶液;,Q,沉淀析出,为过饱和溶液;,Q 是不饱和溶液,沉淀将继续溶解,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同离子效应,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的用。,弱电解质 a 降低,难溶电解质 S 降低,例1计算298K时,AgCl在纯水和0.01M NaCl溶液中的溶解 度=1.810-10,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化学 水化学 水污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