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pt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张强 2009034031,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特点,(1)材料制造与制品成型同时完成 一般情况下,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制品的成型过程。材料的性能必须根据制品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因此在制造材料、设计配比、确定纤维铺层和成型方法时,都必须满足制品的物化性能、结构形状和外观质量要求等。(2)制品成型比较简便 一般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成型前是流动液体,增强材料是柔软纤维或织物,因此,用这些材料生产复合材料制品,所需工序及设备要比其它材料简单的多,对于某些制品仅需一套模具便能生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模具的制作工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模具的制作工艺,主模制作 主模修整 主模
2、表面处理 生产模的翻制,主模制作,制作主模的材料有很多,一般要求作主模的材料易成形,易休整,且有稳定性好等特点。如木材,石膏,蜡等。我们通常用的都是木材。根据模具图纸,由木工做出木制主模。,主模修整,主模必须经过修理后方能进行生产模的翻制。修整包括打腻子,整形,尺寸的较正,加固。这一过程主要是对木模表面及整体做基本的处理,以保证木模在尺寸及形式上与图纸相吻合。,主模表面处理,这一工序中有喷胶衣,胶衣固化,打磨,抛光,打脱模蜡等。在前面工序中处理好的主模上喷上胶衣,然后等胶衣固化,胶衣固化后就用砂纸打磨胶衣面。一般从几十号的粗砂纸一直打到一千号左右的细砂纸。打完砂纸后,开始抛光模具,最后打上脱模
3、产品。直到此时,主模生产就结束了。接下就可以用主模来制作生产模。这一过程中要用到许多材料及工器具。木材及相应的木工器具是必须的。此外还有:腻子(也称原子灰),砂纸,从几十号的粗砂纸到一千多号的细砂纸,胶衣(一般使用产品胶衣就可以),模具清洁剂,封孔剂,抛光膏,脱模蜡等。此外还要用到一些小的工器具,如打磨器,抛光轮,胶衣喷枪,气泵(或别的气源)。,生产模的翻制,喷模具胶衣 由于开始制作生产模,所以必须使用性能较好的模具胶衣,以保证模具的最终效果。并要求喷射达到一定的厚度 模具铺层 铺层工序不能过快,一般情况下模具的厚度要达到产品厚度的3-5倍。所以铺层的时间一般也较长,可持续6-7天 模具固化加
4、固 模具可自然固化,也可加温固化,但一般最好有一段自然固化期。自然固化期后,要给模具加固,使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不致于损坏。生产模的表面处理 打砂纸,抛光,划工艺线,打脱模产品,几个磨具的辨析,生产模主模胎模过渡模,生产模,用来生产产品的模具,从形状上来说与产品的形状正好相反;一般是玻璃钢(FRP)的;,主模,主模或者说母模:用来制造生产模的模具;从形状上来说与生产模相反,与产品相同,但决不是产品,厚度绝对大于产品;一般是玻璃钢的,可以用来生产很多的生产模,胎模,胎模或者说原始模:指按产品图纸或者模具图纸生产出的第一件模具,一般来说 都不是玻璃钢的,很多是木头,各种板材的拼合体,或者是用CNC(数
5、控机床)雕出来的,一般只能生产一件生产模或者主模,很难重复利用,或者说一般不重复利用;从形状上来说主要是方便制造;而不一定是产品形状;,过渡模,过渡模一般说来很少用到:指生产量很大时,要生产很多的主模所产生的过渡性模具;形状与产品相反,与生产模的形状相同,一般是玻璃钢的,主要是由于尺寸要求较严,且要经过多次翻转,必须提前对尺寸进行一定的放大,所以不能直接用来做生产模;,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随着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宽,复合材料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老的成型工艺日臻完善,新的成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聚合物基符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已有20多种,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6、生产中采用的成型工艺(1)手糊成型工艺(2)喷射成型工艺(3)RTM技术(4)袋压法(5)热压罐成型技术(6)液压釜法成型技术(7)热膨胀模塑法成型技术(8)夹层结构成型技术(9)模压料生产工艺(10)ZMC模压料注射技术(11)模压成型工艺(12)层压成型工艺(13)卷制管成型技术(14)纤维缠绕制品成型技术(15)连续制板生产工艺(16)浇铸成型技术(17)拉挤成型工艺(18)连续缠绕制管工艺(19)注射成型工艺(20)挤压成型工艺(21)离心浇铸制管成型工艺(22)其它成型技术,模具准备,涂脱模剂,手糊成型,树脂胶液配制,增强材料准备,固化,脱模,后处理,检验,制品,手糊成型工艺-湿法铺
7、层成型法,手糊成型工艺-湿法铺层成型法,层压成型工艺,层压成型是将预浸胶布按照产品形状和尺寸进行剪裁、叠加后,放入两个抛光的金属模具之间,加温加压形成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工艺。它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发展较早、也较成熟的一种成型方法。层压工艺主要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复合材料板材,具有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但一次性投资较大,适用于批量生产,并且只能生产板材,且规格受到设备的限制。层压工艺过程大致包括:预浸胶布制备、胶布裁剪叠合、热压、冷却、脱模、加工、后处理等工序,增强材料,热固性树脂,浸胶,胶布,裁剪叠合,热压,脱模,切边,产品,层压成型工艺流,复合材料的层压工艺的热压过程,一般
8、分5个阶段,第一阶段-预热预压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树脂熔化,去除挥发物、浸渍纤维,并且使树脂逐步固化至凝胶状态。此阶段的成型压力为全压的1/3-1/2。2种配方体系的预热预压工艺参数见表,第二阶段-中间保温阶段,这一阶段的作用是使胶布在较低的反应速度下进行固化。保温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树脂的流胶情况。当流出的树脂已经凝胶,不能拉成细丝时,应立即加全压。,第三阶段-升温阶段,目的在于提高反应温度,加快固化速度。此时,升温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引起暴聚,使固化反应放热过于集中,导致材料层间分层。,第四阶段-热压保温阶段 目的在于使树脂能够充分固化。从加全压到整个热压结束,称为热压阶段。而从达到指定
9、的热压温度到热压结束的时间,称为恒温时间。热压阶段的温度、压力和恒温时间,也是由配方决定。几种配方体系的加压工艺参数见表,第五阶段-冷却阶段,在保压的情况下,采取自然冷却或者强制冷却到室温,然后卸压,取出产品。冷却时间过短,容易使产品产生翘曲、开裂等现象。冷却时间过长,对制品质量无明显帮助,但是使生产效率明显降低。,RTM-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是一种闭模低压成型的方法。将纤维增强材料置于上下模之间;合模并将模具夹紧;在压力下注射树脂;树脂固化后打开模具,取下产品。树脂胶凝过程开始前,必须让树脂充满模腔,压力促使树脂快速传递到模具内,浸渍纤维材料。RTM是一低压系统,树脂注射压力范围。当制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