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技术.ppt
《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技术.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技术,曹韩学,一、复合材料定义,第一节 什么是复合材料,从广义上讲,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性质的组分组合而成的材料。但在现代材料学界中,复合材料专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相态的组分所组成的材料。复合材料可定义为:用经过选择的、含一定数量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或称组元),通过人工复合、组成多相、三维结合且各相之间有明显界面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史上最牛的钉子户,我们住在复合材料里,复合材料无所不在!,木质素纤维素,树木也是一种复合材料,燕子窝:泥土草复合材料,进化的复合材料-海胆牙齿,进化的复合材料-贝壳,玻璃钢冷却塔,复合材料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风机叶片,玻璃
2、钢材料的汽车前保险杠,玻璃钢游艇,玻璃钢/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A380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为22%,A340-600的比例为12%。,1997年服役,目前世界性能最佳的制空战机之一 55%机身采用高強度、低重量的复合材料,B-777上用的先进材料,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较高的比张度、比模量、较好的延展性、抗腐蚀、导热、隔热、隔音、减振、耐高(低)温,独特的耐烧蚀性、透电磁波,吸波隐蔽性、材料性能的可设计性、制备的灵活性和易加土性等特点,被大量地应用到航空航天等军事领域中,是制造飞机、火箭、航天飞行器等军事武器的理想材料。,二、复合材料的特点,三、复合材料的意义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是离不
3、开复合材料。例如:火箭壳体材料对射程的影响,飞行器减轻一公斤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与飞行速度 航空发动机材料发展预测如下,四、复合材料的分类,复合材料种类繁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结构复合材料的分类:,复合材料及其增强相的各种形态,纤维状,颗粒状,层状,片状,填充状,第二节 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金属基复合材料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材料来说,具有较高的比强度与比刚度。而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它又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与耐热性。与陶瓷基材料相比,它又具有高韧性和高冲击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这些优良的性能决定了它已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了新材料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它已经在一些领域里得到应用并且其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
4、,一、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金属为基体,以高强度的第二相为增强体而制得的复合材料。因此,对这种材料的分类既可按用途来进行、按基体来进行、也可按增强体来进行。,1.按用途分类,2.按基体分类,(1)铝基复合材料这是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应用得最广的一种。由于铝的基体为面心立方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再加之它所具有的易加工性、工程可靠性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为其在工程上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制造铝基复合材料时,通常并不是使用纯铝而是用各种铝合金。这主要是由于与纯铝相比,铝合金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至于选择何种铝合金做基体,则根据实际中对复合材料的性能需要来决定。,(2)镍基复合
5、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是以镍及镍合金为基体制造的。由于镍的高温性能优良,因此这种复合材料主要是用于制造高温下工作的零部件。,人们研制镍基复合材料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是希望用它来制造燃汽轮机的叶片,从而进一步提高燃汽轮机的工作温度。但目前由于制造工艺及可靠性等问题尚未解决,所以还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3)钛基复合材料钛比任何其它的结构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此外,钛在中温时比铝合金能更好地保持其强度。,因此,对飞机结构来说,当速度从亚音速提高到超音速时,钛比铝合金显示出了更大的优越性。,随着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还需要改变飞机的结构设计,采用更细长的机冀和其它冀型,为此需要高刚度的材料,而纤维增强钛恰可满足
6、这种对材料刚度的要求。,基体和增强体的热膨胀系数,钛基复合材料中最常用的增强体是硼纤维,这是由于钛与硼的热膨胀系数比较接近,如下表所示。,3.按增强体分类,(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根据其长度的不同可分为长纤维、短纤维和晶须,它们均属于一维增强体。因此,由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均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当韧性金属基体用高强度脆性纤维增强时,基体的屈服和塑性流动是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特征,但纤维对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强具有相当大的作用。,(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这里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是指弥散的硬质增强相的体积超过20的复合材料,而不包括那种弥散质点体积比很低的弥散强化金属。,分为外
7、加和内生两种。,(3)层状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是指在韧性和成型性较好的金属基体材料中,含有重复排列的高强度、高模量片层状增强物的复合材料。,层状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大尺寸增强物的性能比较接近,而与晶须或纤维类小尺寸增强物的性能差别较大。因为增强薄片在二维方向上的尺寸相当于结构件的大小,因此增强物中的缺陷可以成为长度和构件相同的裂纹的核心。,由于薄片增强的强度不如纤维增强相高,因此层状结构复合材料的强度受到了限制。然而,在增强平面的各个方向上,薄片增强物对强度和模量都有增强效果,这与纤维单向增强的复合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特性,复合材料是由多种组分的材料组成,许多性能优于单一
8、组分的材料。,1.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刚度),比强度=强度/密度 MPa/(g/cm3)比模量=模量/密度 GPa/(g/cm3),、增强体或者基体是比重小的物质,或两者的比重都不高,且都不是完全致密的;、增强体多是强度很高的纤维。,例如,普通碳钢的密度为7.8 g/cm3。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52.0 g/cm3,只有普通碳钢的1/41/5,比铝合金还要轻1/左右,而机械强度却能超过普通碳钢的水平。,若按比强度计算,玻璃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不仅超过碳钢,而且可超过某些特殊合金纲。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强度,因此具有更高的
9、比强度。,复合材料的比模量大,故自振频率也高,可避免构件在工作状态下产生共振。纤维与基体界面有吸收振动能量的作用,所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减振性能。,2.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加入增强体到基体材料中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可以使其热膨胀系数明显下降。通过改变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含量,可以调整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3.良好的高温性能,目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最高耐温上限为350 C;金属基复合材料按不同的基体性能,其使用温度在3501100C范围内变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可达1400C;碳/碳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最高可达2800C。,不同SiC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
10、。,4.良好的疲劳性能和断裂韧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缺口及应力集中的敏感性小,纤维与基体界面能阻止疲劳裂纹的扩展,改变裂纹扩展的方向。,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实验表明:r7080b,而钢的疲劳强度只有抗拉强度的4050。纤维复合材料平均几千到几万根纤维/cm2,即使有少数纤维断裂亦不会影响到其承载能力,故破断安全性好。,5.工艺性能优良纤维增强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工艺性能,能满足各种类型制品的制造需要,特别适合于大型制品、形状复杂、数量少制品的制造。,6.耐磨性好,7.不吸潮、不老化、气密性好,第三节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一、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复合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
11、灵活地进行产品设计,具有很好的可设计性。,可设计性是指:设计人员可根据所需制品对力学及其它性能的要求,对结构设计的同时对材料本身进行设计。,力学(结构)设计给制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功能设计给制品除力学性能外的其他性能工艺设计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设计,结构复合材料不仅可根据材料在使用中受力的要求进行组元选材设计,更重要的是还可进行复合结构设计,即增强体的比例、分布、排列和取向等的设计。对于结构复合材料来说,是由能承受载荷的增强体组元与能连接增强体又起传递力作用的基体组元构成。由不同的增强体和不同的基体即可组成名目繁多的结构复合材料。,对于结构件来说,可以根据受力情况合理布置增强材料,达到节约材
12、料、减轻质量的目的。,对于有耐腐蚀性能要求的产品,设计时可以选用耐腐蚀性能好的基体树脂和增强材料;对于其他一些性能要求,如介电性能、耐热性能等,都可以方便地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来满足要求。复合材料良好的可设计性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其弹性模量、层间剪切强度低等缺点。,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选择,1.选择的基本原则,(1)根据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基体材料。,(2)根据增强体的性质和增强机制不同选择不同的基体。,(3)选择的基体要求与增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浸润性)。,在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时,液态金属对增强材料的浸润性,则直接影响到界面粘结强度。,浸润性是表示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的程度。,
13、好的浸润性意味着液体(基体)将在增强材料上铺展开来,并覆盖整个增强材料表面。,2.结构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先进武器等结构件的复合材料要求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有高的结构效率,因此大多选择铝及铝合金和镁及镁合金作为基体金属。在发动机、燃气轮机中所需的结构材料,是耐热结构材料,工作温度为6501200。钛合金基体复合材料可耐650高温,而镍、钴基复合材料可在1200下使用。,(1)用于450以下的轻金属基体-铝、镁合金,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复合材料选纯铝或含合金元素少的单相铝合金为基体。颗粒、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选择具有高强度的铝合金作为基体。,铝基复合材料活塞,颗粒增强
14、铝基原位复合材料,(2)用于450700的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钛合金可在450650使用,增强体为高性能碳化硅纤维、碳化钛颗粒、硼化钛颗粒等。,SiC纤维,(3)用于1000以上的高温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镍基、铁基耐热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较成熟的是镍基、铁基高温合金。,3.功能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用于电子封装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高碳化硅颗粒含量的铝基、铜基复合材料,高模量、超高模量石墨纤维增强铝基、铜基复合材料,金刚石颗粒或多晶金刚石纤维增强铝、铜基复合材料,硼/铝复合材料等。用于耐磨零部件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用于集电和电触头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选择,增强体应具有高比强度、
15、高模量、高温强度、高硬度、低热膨胀等。增强体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增强体与基体金属应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和相容性。,(1)连续纤维,(2)晶须,(3)颗粒,ZnO晶须,Al2O3纤维,SiC颗粒,四、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1.界面的特征与设计,复合材料的界面:指基体与增强物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的微小区域。,复合材料的界面虽然很小,但它是有尺寸的,约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是一个区域或一个带、或一层,它的厚度呈不均匀分布状态。,界面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基体和增强物的部分原始接触面;基体与增强物相互作用生成的反应产物,此产物与基体及增强物的接触面;,基体和增强
16、物的互扩散层;增强物上的表面涂层;基体和增强物上的氧化物及它们的反应产物之间的接触面等。,界面是复合材料的特征,可将界面的机能归纳为以下几种效应。(1)传递效应 界面能传递力,即将外力传递给增强物,起到基体和增强物之间的桥梁作用。(2)阻断效应 结合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扩展、中断材料破坏、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3)不连续效应 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如抗电性、电感应性、磁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4)散射和吸收效应 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如透光性、隔热性、隔音性、耐机械冲击及耐热冲击性等。,(5)诱导效应 一种物质(通常是增强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 及其 成型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