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ppt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2、居住、交通、工作、游憩是城市四大功能3、城市四大生命线:能源、交通、给水、电信4、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精细的体系,现代城市的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其中的效率则主要是指城市的运转,其重要组成之一就是城市交通。5、所以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二、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 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精细的体系 现代城市的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效率则主要是指城市的运转,其重要组成之一就
2、是城市交通。,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简便、成本低,其能源消耗仅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噪音小,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声只有656分贝,仅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还小;由于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无污染,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要素。城市交通是:(1)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农业、采掘、加工、交通运输)之一。(2)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备条件。(3)城市大多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1
3、、对工业的性质和规模有很大影响2、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3、交通枢纽直接影响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1、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2、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城市干道走向3、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如铁路选线的走向、港口选址、岸线位置等均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4、城市面貌的反映。对外交通是城市的门户,因此,在沿线(如铁路进入市区沿线、机场入城干道沿线、滨海滨河岸线等)以及车站码头附近,均代表了城市主要景观。5、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更影响到城市的用地布置。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本原则(共3点,
4、书上5点)1、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联系各功能用地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交通体系道路密度 a)道路面密度国标:815%,国外:20%以上,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b)道路线密度(道路网密度1、2)(1)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规范-大城市为2.4-3km/km2;中等城市为2.2-2.6 km/km2。建议-大城市为3-5km/km2;中等城市为2.5-4 km/km2。,(2)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规范-大城市为5-7km/km2;中等城市为5-6 km/km2。建议-6-8 km/km2。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
5、1000m,相应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2,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3、结合现状,节约用地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管线综合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二、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方格网式 棋盘格式 唐长安、纽约方向性好、建筑容易布置放射式 田园城市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锐角地区不易建设、方向性差放射环形 东京、北京(P330)以上二种形式
6、的结合自由式 青岛山区、丘陵地区常用混合式 成都人车分行系统,补充,城市干道网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1)适于地形平坦城市,有利于建筑的布置 2)由于平行方向有多条道路,交通分散、灵活性大,但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非直线系数大;增加放射道路,又产生复杂的交叉口和三角形街坊。3)交通穿越中心区,环行放射式道路系统1)以广场组织城市,利于市中心同外围市郊联系2)环行干道利于中心城区外的市区和郊区之间的联系3)放射形干道易把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环行干道促使城市呈同心圆不断向外扩张,3 自由式道路系统1)因地制宜,不规则布局,非直线系数较大2)较易形成活泼、丰富的景观效果混合式道路系统1)方格网+环
7、行放射式的道路系统,是大城市发展后期形成的效果较好的一种道路网形式2)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作为纽带,串联较小范围的道路网而形成,三、城市道路分类按城市骨架分类快速路(道路红线宽60-100m)主干路(道路红线宽40-70m)次干路(道路红线宽30-50m)支路(道路红线宽20-30m),按道路功能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四、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1、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2、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3、交叉口间距快速路1500-2500m、主干道间距700-1200
8、m、次干道350-500m、支路150-250m,五、城市道路设计,1、城市道路红线定义 城市道路用地的界线 与道路的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的关系、街景设计的要求有关 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不同于建筑红线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1)一条车道的宽度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2)自行车道宽度:1.0米/条 3)人行道的宽度4)分车带(绿化隔离带)5)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书P294)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
9、、形式,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道路纵断面形式波浪式、锯齿式道路坡度机动车最大坡度 3%非机动车坡度 2%,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交叉口交通分析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渠化交通和导流布置左转弯车辆组织环形交叉口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其它方法,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4000辆/小时以上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立体交叉的净空 4.5米5米立体交叉的间距立交尺寸 300500米交叉与交织 交织距离 150200米交织一次,观察交通标志 300500米间距11.5公里,六、城市广场和停车场(SS),1、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人流、车流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城市规划 原理 第七 城市交通 道路 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