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和体会.ppt
《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和体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和体会.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和体会,成都地质资料馆,计划项目: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项目: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基础建设,成都地质资料馆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和体会汇报内容:,一、前言 二、工作实践 1、基础建设 2、尝试和探索 3、集成转化地质成果资料,开发信息产品 三、问题与思考,一、前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勘工作的决议”,对地调资料及其服务工作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新的明确的要求。坚持加强成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提高大调查成果资料社会化服务与共享水平,加快推广转化应用,提高其超前的显示度和社会经济效益。地调成果资料管理和服务部门是地调工作面向社会的窗口,地调
2、资料部门是中国地调局联系社会的纽带,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形象问题。成果资料的价值经过多次利用和多次开发来体现,地质成果资料利用的次数越多,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因此,作为成果地质资料的管理者来说,地质成果资料利用的次数越多越好,利用的程度越深越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和重庆五省市区。面积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约四分之一。1999年以前,系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极低的地区。新一轮的地质大调查工作在该区得到了特别地加强,所形成的地质调查数据资料也就特别的丰富。,成都地质资料馆受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委托,负责西南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接收、保管和服务工作。,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项目
3、多:近年来,实施地质调查工作项目270项。投入大:7年投入项目经费总计达7.45亿元。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全覆盖:1:25万89幅,135万 km2;参与单位和人员多:涉及26省区地调院、高校、科研院所,近千地质科技人员随着新一轮地质大调查工作全面深入的展开,地质调查取得了丰硕的地质调查成果。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基础地质调查资料,形成大量的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以及海量的数据和信息。是世纪之交全球地学界前所未有的重大行动,地质调查所形成的资料和数据信息受到全球关注。,二、工作实践:,1、基础建设:修定制度、扩充馆藏、规范整理、发布目录、建立查询系统。2、尝试和探索:对所内外的地调项目,提供及时的服务;对重
4、大的科研项目,提供主动服务;对广泛的社会项目,提供热情服务。3、集成转化地质成果资料,开发信息产品:中国西南地区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报告(2004)中国西南地区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报告(2005)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调查及科研成果简介西藏地学旅游资源文集西藏旅游资源综合研究报告,“西南地区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基础建设”,其核心是基础建设。成果资料从接受开始,经过整理加工、著录维库,入库,窗口服务等环节,最后到达用户手里,才完成其社会服务的全过程。这些过程都必须要有制度的指导和约束,因此制度的形成和修订就是第一重要的事。,“社会化服务基础建设”的技术思路和基本过程,2.1.1 修订制度,根据新的
5、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修订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地质调查成果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有关管理办法和细则等规定。新制定了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地质资料查阅和使用规定(成地调发20053号,2006.6修订本).规范了成果地质资料的服务工作。按此规定,凡是需要查阅和使用公益性成果资料的用户,只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工作证或其它有效证件,都可查询和阅读成果地质资料。这就向全社会敞开了地质调查地质资料服务的大门。在地质资料查阅和使用方面,降低了门槛,撤除了障碍。,2.1.2 扩充馆藏,最大限度地集中了西南地区的地质资料,为成都地质资料馆奠定了必要的资料基础。新增加的数字化的馆藏资料包括: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中国1:250万地
6、质图数据库全国1:50万地质图数据库西南地区1:25万数字地质图西南地区1:20万数字地质图西南地区矿产地数据库西南地区TMETM遥感数据、SPOT卫星成图影像产品西南地区1:20万化探数据库西南地区1:20万重力数据库西南地区相关的航磁数据库西南地区1:20万重砂数据库西南地区1:20万岩石数据库西南地区1:25、1:5万部分地理数据 逐渐地丰富了本馆数字化地质资料和馆藏内容,为西南地区数字信息化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1.3 规范整理,为了便于馆藏资料的管理和查询,对于入馆的成果地质资料及时整理。编制馆藏资料的总帐和分类帐。分类帐按照区域地质调查、矿产、物探、化探、遥感、
7、水工环等专业进行分类登记和编目。在建立成果地质资料总帐和分类帐的基础上,凡是具有面积性的地质成果资料都编制了接图表。在接图表上附有馆藏资料的索取号,这样就非常方便于面积性成果资料的管理和查询。,2.1.4 发布馆藏目录,根据馆藏资料状况,及时地在成都中心的局域网上和所刊上发布和更新馆藏资料目录。为了社会使用方便,除了根据馆藏资料索取号的由新到老的顺序发布馆藏资料目录外,还根据资料的专业类型和地域特征,分省区、分类别地编制和发布馆藏资料目录。基础(区地、区化、区重、遥感)、矿产、水工环、科研川、渝、滇、黔、藏,2.1.5 建立和开发查询系统,在发展中心的指导下,二次开发出一些查询系统:1、“西南
8、地区地调资料检索查询系统”,通过局域网,能够查询到西南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相关信息。2、“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查询系统”3、“西南地区地灾查询系统”这些是根据各专业特点,主动配合综合研究项目的数据库建设工作,先后建立的查询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可以查阅到本专业地质成果的相关信息,还可以阅读成果资料的全文和浏览所有图件。这些系统,为实现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计算机查询和远程利用作了积极的准备和有益的探索。今后还计划配合所有专业的数据库建设,开发其查询系统,为计算机和网上服务进行前期的技术准备。,在完成馆藏资料目录数据库的初步建设后,建立了“西南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数据库服务”系统。信息数据库建设是
9、在成果资料和项目信息数据库的依托之上实现该工作流程的信息化。,2.2 尝试和探索,对所内外的地调项目,提供及时的服务。根据一些项目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为项目加工资料。如:为高咨中心的“青藏高原的新构造研究”项目,集中、提取和加工1:25报告中所有新构造的论述和高原隆升时间数据,为项目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宜昌所的“羌塘三叠系研究”项目,提取和加工1:25报告中所有三叠系剖面测量和地层描述的文字和图件资料,为项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为力学所的“滇藏铁路选线”的前期研究项目,提供滇西和藏东有关的背景地质资料。为我所的“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提供大量的遥感数据资料。,2.2尝试和探索,2
10、.2.2 对重大的科研项目,提供主动服务.一些大型的科研项目,对地质成果资料的需求量大,需要雪中送炭和不失时机的服务。“西南三江矿产资源评价示范课题”的组织和研究工作是国家863计划基于SIG的资源环境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的子课题之一,需要资料量大。为项目在很短的时间内之中就组织和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包括:1:50万的数字地质图、矿产数据库、西南三江地区的重力、航磁、化探、遥感和一些典型矿床的资料。为该项目基础地质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典型矿床研究以及基于SIG环境进行成矿预测提供及时的资料和信息服务,受到项目组的高度评价。,2.2 尝试和探索,2.2.3 对广泛的社会项目,提供主动热情
11、服务。一些社会和中外合作的项目,由于时间紧迫,对国内和研究区的地质成果资料的了解不够,容易舍近求远。(CCOP)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环太平洋地学项目协调委员会联合执行的关于东南亚和东北亚矿产资源对比研究项目。2005年2月,CCOP在昆明召开的第三次工作会议。由于对中国西南成果地质资料的了解不够,好些资料来自香港,甚至是国外。我们为会议提供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铜矿、铂镍矿的有关资料,受到会议的好评。主动地到有关的专业会议上展示、宣传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这是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主动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新的尝试。,2.2 尝试和探索,2.2.4 提供社会服务的统计 据2005
12、年统计,已向局内外的地调单位、政府建设规划和设计部门、国内外的矿业公司、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资料借阅和使用服务,总工作量达1403份次,463人次。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以及香港和台湾的矿业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2.3 集成转化地质成果资料 开发信息产品,中国西南地区国家地质调查年度工作报告(2004)中国西南地区国家地质调查年度工作报告(2005)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调查及科研成果简介(1999-2004)西藏地学旅游资源文集西藏旅游资源综合研究报告,该“年报”以西南地区有关各级政府和决策部门、地调单位、地勘及矿业企业以及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传播地质调查的进展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调查 数据资料 社会化 服务 实践 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