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
《古诗文阅读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阅读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诗的主要目的。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热点1 概括内容主旨,(2011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 江 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解题点拨】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回答该题,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抓住每一句的关键性词语,联系全诗,整体把握。由“几问津”“忙于我”可知作者奔波
2、忙碌;由“客愁”“孤枕”可知作者孤身在外;由“乡国梦”可知作者思念家乡,由“交游落落”可知作者朋友很少。抓住以上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情感,那么“客愁”的内容自然能够抓住。,【阅卷手札】,天天忙碌,一生奔波。朋友稀少,无处游玩。,没有概括出作者“孤身在外”这一点,忽视题干中“客愁”这一关键信息。进而没能点出客愁另一个方面的展示“思念家乡”。失2分。实际得分:2分。,阅卷人点评:审题不细心,没抓住“表现在哪些方面”的关键信息,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在具体解答时没有结合诗中词语分析“客愁”的具体展现。没有结合诗词的内容分析,使得分析成为无源之水。此为答题大忌,需注意。,请你组织答案:_满分答案:奔波忙碌(
3、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一、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 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如鉴赏李煜的词,就要了解李煜的创作以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二、结合时代特点,洞察作品中所表现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打上印记。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苦;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
4、族、建功立业的雄心。因此宋诗、宋词和明末清初诗歌,少了唐诗的雄伟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再如,同样是离别之作,汉末文人诗中流露出的多是一种离别的哀怨,而盛唐送别诗则普遍呈现出乐观基调。,三、利用暗示信息,聚焦诗歌创作的微环境,探寻蕴涵在诗歌中的情感态度 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暗示信息的范围:别人的评价、诗歌的标题、诗前的小序、诗后的注释。暗示信息的作用:这些内容,有的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这些信息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都是至关重要
5、的,因此解读诗歌时必须细心阅读,充分利用。,【答题步骤】第一步,认定诗歌题材,整体把握内容。如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思乡怀人诗、咏物寄兴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为“句(联)写了”。第三步,揭示主旨或诗人的感情。,分析思想情感就是在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其感情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热点2 分析思想情感,三年5考 高考指数:,(2011大纲版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 河 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
6、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5分),【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应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整体把握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从上阕的“凄冷”“无雁影”能看到作者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心情,从下阕“寂静”“孤灯”“酒醒”“夜永”能看到作者长夜无眠的孤寂心情。答题思维轨迹:,读全词找意象,析意象找修饰语,总结特点品味情感,结合注释深化理解,结合
7、内容分析鉴赏,【阅卷手札】,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孤寂心情。,考生能整体把握作者寄寓在词中的思想感情。得3分。但解答时没有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来分析。失2分。实际得分:3分。,阅卷人点评:在做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等类型的题目时,应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来具体分析。否则会导致架空分析,有空洞之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满分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我来阅卷和点评】,参考答案:我的分析:该考生能结
8、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来分析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情感。得4分。但在组织答案时没能扣住问题来回答,因为问的是作者心情,应先总结出心情,再具体分析。该答案得分:4分。我的点评:组织答案时应该扣住问题来回答。目的明确,问的是什么内容,应先总结出来,再具体分析。不要架空分析,力避空洞。,一、把握内容和观点态度的“三抓”抓关键内容,主要抓诗题、抓关键词语和题材等。(1)抓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2)抓关键词 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样的
9、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一词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3)抓题材 古诗按题材分成若干类,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思乡诗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别诗写离愁别绪,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史诗则借古人写己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熟悉了古诗的题材,便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二、品味语言、意象,领会景物蕴涵的情感 诗歌借助语言描摹塑造形象,而诗歌创作讲求含蓄、凝练,作者常常借助外物来抒情言志。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10、”,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三、剖析结构、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梳理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进而把握诗歌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怀念古代英雄孙权和刘裕,这是切合题目的,下阕却写到北伐失败、扬州烽火、神鸦社鼓、廉颇尚能饭否等四件互不关联的事,抒发的是虽有雄才大略却不被重用的慨叹。四、借助背景、动机,把握诗人的内在情感 诗言志,词缘情,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基础。
11、鉴赏诗歌时,一定要关注写作背景的介绍,从而懂得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五、抓住注释内容,提取诗歌暗示信息 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直接给考生的暗示,下面就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列表如下:,注释分类,所暗示内容,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相关诗句,介绍作者,介绍别人评价,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答题步骤】第一步,根据诗句的描绘,分析所涉及的诗句或词语具体写了什么内容。第二步,揭示情感。第三步,挖掘出深层内涵。,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在把握诗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
12、。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主要包括:,热点3 评价观点态度,三年1考 高考指数:,观点态度,对事件、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2010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岁 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解题点拨】本
13、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全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答题思维轨迹:,整体感知寻背景词句,结合诗人生平志向想原因,联系注释明背景晓原因,结合诗句分条剖析,【解题指南】第一步:整体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本诗的主要内容是:岁尾年末,杜甫不能跟家人团聚,还是漂泊异乡。偏偏边境传来外族入侵的消息,饱经战乱的人民再一次遭受战乱之苦。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写吐蕃兵势的浩大,用“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犯”“动”暗示敌人来犯的气势,
14、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冲击。颈联先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天天在流血,情况惨不忍睹,再发出自己的忧叹“朝廷谁请缨”,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朝廷中并没有能奋不顾身以身殉国难的人。尾联先用反问“济时敢爱死”,如果于国有济,我敢吝惜一死吗?暗示自己渴望能赴难报国的决心,最后一句,【想一想】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寂寞壮心惊”,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和悲愤。自己为朝廷所弃,作客他乡,报国无门,但作者是不甘心这样寂寞的,所以才会有“壮心惊”的心情。第二步:知人论世,结合注释和典故,品味作者的情感。结合注释,可知作者作本诗时,雪岭临近三州已被吐蕃攻占,当时杜甫客居阆州。这样就明白了国家时局艰危
15、,杜甫是客居他乡,孤独寂寞。“请缨”,用汉代终军请缨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朝廷中并没有能奋不顾身以身殉国难的人。而关心国家的人却被弃置不用。寂寞之情,壮心无处可报,怎能不心惊!第三步:结合上述分析,将概括内容梳理成完整答案。,【阅卷手札】,西南边境发生战争,朝中无忠臣良将为国分忧;国家多难,自己报国无门,寂寞忧愁。,分析了“寂寞壮心惊”的外因且内容较全面,得2分。没有分析内因,失1分。没有点出作者的情感,如“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等,失1分。实际得分:2分。,请你组织答案:_满分答案: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
16、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分析诗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杜甫居成都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时节,
17、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气写下了七首诗,此为其六。要正确地把握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表露的对生活的态度,即思想感情,我们只要读一读诗的注释,就不难把握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思想感情是欣喜的。因为诗的注释给我们提供了杜甫写这首诗时的特定背景诗人“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联系这一背景,再结合诗人在诗中给我们创设的意境,答案也就不难得出了。,2.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观点,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这样的诗词,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此入手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如
18、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者用简略的文字“万口传”来描述了李杜诗作的魅力及影响,然后又通过后面的两句诗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愿望与主张;文学创作应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两个理趣句,它隐含的意义是深刻的。理解了这一层,那么对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愿望与主张也就明确了,即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应超越前人的愿望,表现出文学创作要创新发展的主张。,3.从诗的意境着手 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来构成的,因此,体味涵泳诗的意境,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作的观点与态度。诗作的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表现,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红树
19、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天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这首诗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中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红树”、“青山”、“绿草”、“落花”构成暮春既缠绵又酣畅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眷恋春景的情感,从这组意境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4.借助诗歌中典故,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古典诗词的用典是
20、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诗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5.准确概括,全面归纳,不挂一漏万 对诗词作品中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6.恰当评价,因事论诗,不机械套用 评价观点态度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尤其是
21、要防止“想当然”式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如有的同学一提到辛弃疾,马上就想到抗金报国、收复失地、怀才不遇,如果在分析他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时,也用这个观点去套,就会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分析:概括诗人的观点态度,结合相关的诗句或词语具体分析。第二步客观评价:用历史的眼光去客观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附口诀:概括内容评主旨,人物事件不可缺。诗人语言有特色,表达技巧要结合。标题序言和注释,暗示信息分外多。整体阅读抓背景,知人论世多揣摩。不夸大来不缩小,恰当评价才准确。表面意思分析到,深层内涵再挖掘。整合答案有步骤,盲目套用也不可。,【
22、想一想】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交流一下吧!【拓展延伸】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能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剖析,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分析表达了什么,也分析是怎样表达的。,1.概括内容要全面,一定根据题目要求答题,不要有遗漏。2.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评价,不要离开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3.在头脑中理清答案后,再去阅读原诗,重新审读诗歌的标题、小序、注释等暗示信息。最后再验证自
23、己的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4.答案要有条理,如果是结合表达技巧综合考查,要先分析表达技巧,后概括内容,分析评价观点态度。,(一)概括内容主旨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_【解析】此题考查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回答此题,主要看意象和关键词,由前四句的“峥嵘”“幽篁”“阿童”“老觳觫”等意象可知前四句分别写了石、竹、牧
24、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为第一层次;由第三联关键词语“爱”可知,全诗由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了对感想的抒发,后四句可为第二层次。,答案: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阙 题 唐刘眘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刘眘(shn)虚:生卒年不详,江东人。浅析本首诗歌的旨趣。答:_,【解析】此题考查概括诗歌内容主旨的能力。回答这道题,主要看本诗描绘了哪些内容,品味词语的冷
25、暖色彩。从“春”“香”“幽”“清”等词语的暖色上可以看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从“闲”“深”“幽”等词语中可以看到此居处的恬静、幽雅。居住在恬静、幽雅的山水之间,情趣当然高洁。答案:这首诗写深山居处的恬静、幽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诗歌句句写景,而情寓景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生活情趣。,(二)分析思想情感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注?【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根据作品简要分析。答:_【解析】此题考查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文 阅读 思想 内容 观点 态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