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及课后计算题答案.ppt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及课后计算题答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及课后计算题答案.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1、宏观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2、宏观经济学的框架与理论系统3、课后第1-5章计算题答案,宏观经济学考试题型及分值,一、单选题(2 10=20)二、多选题(2 5=10)三、判断题(1 10=10)四、名词解释(3 5=15)五、计算题(2题,一共25分)六、简答题(2题,2 10=20)考试重点在前三章!,第 1 章,宏观经济学度量衡: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内容,1.1 GDP和GNP 1.2 名义GDP与实际GDP 1.3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1.4 五个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 1.5 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P8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在
2、一国家领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某国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从GDP过渡到GNP必须加上国外要素净支付 GNP=GDP+NFP,1.1 GDP和GNP,名义GDP指的是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GDP。实际GDP指的是以先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GDP。,1.2 名义GDP与实际GDP,例:,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与实际GDP,1.3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生产法测算GDP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新增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
3、法又叫部门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1.3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四大类支出 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G)净出口(NX)GDP=C+I+G+NX,1.3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生产要素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
4、利润相加来计算GDP。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等,国民收入,未分配利润等,个人收入,个人税等,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1.4 GDP、NNP、NI、PI和DPI,综 合,GNP-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GDP 固定资产折旧NDP 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NI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给居民的利息(公债利息)PI 个人所得税DPI=C+S,例题:,某国某年经济统计数据如表1-1所示。表1-1某国某年经济统计数据 单位:10亿美元,根据上列数据计算:(1)GDP;(2)NDP;(3)N
5、I;(4)PI;(5)DPI;(6)S,解:(1)GDP家庭消费支出私人部门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20659594=328(10亿美元)(2)NDPGDP资本折旧32821=307(10亿美元)(3)NINDP间接税30725=282(10亿美元)(4)PINI社会保险费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支付公债利息 28282213203=262(10亿美元)(5)DPIPI个人所得税26229=233(10亿美元)(6)S=DPI C=233 206=27(10亿美元),1.5 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从前面对用支出法计算GDP,我们可以得到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
6、资恒等式1、两部门经济(two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和居民户这两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没有折旧,没有间接税收,没有政府支出,没有进出口贸易,是一种最简单的经济。,即 GDP=NDPNIY=C+I,1.5 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2、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从支出(总需求)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第 2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主要内容,2.1 总支出与宏观均衡 2.2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3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4 乘数效应,2.1 总支出与宏观均衡,总支出(AE)
7、总支出即总需求,等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之和。宏观均衡 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即总供给等于该社会全体购 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AEci,Y=AE=总需求=总供给,2.2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假设i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y=c+i,c=+y.,例:c1000+0.8y,i600,y,c,c+i,c=1000+0.8y,E,450,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1000,5000,y(1000600)/(10.8)8000,cy-i8000-6007400 sy-c 8000-7400600储蓄与投资相等。,1600,8000,c+i,知道消费和投资,就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求
8、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i)/(1-),2.3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政府征收两种税,其中t0为固定税,t为比例税。),y=c+i+gc=+(y-T+tr)T=t0 i=i0,g=g0,2.4 乘数效应,乘数 即倍数,指影响国民收入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而 引起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例如由投资量变 化()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即投资乘 数。,两部门经济,2.4 乘数效应,y=c+ic=+yi=i0,乘数K:总需求(I、C等)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令(原始的或自发的)总需求AD I0 则 yAD/(1),乘数的作用,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相关
9、。,乘数作用的双重性: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乘数的经济意义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练习: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2.4 乘数效应,三部门经济,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主要内容,一、投资的决定二、IS曲线三、利率的决定四、LM曲线五、IS-LM分析六、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框架,(1)利率。与投资反向变动,是影响投资的首要因素。,(4)预期通货膨胀率。与投资同向变动,通胀下,短
10、期内对企业有利,可增加企业的实际利润,减少工资,企业会增加投资。通胀等于实际利率下降,会刺激投资。,一、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2)预期利润。与投资同向变动,投资是为了获利。,(3)折旧。与投资同向变动。折旧是现有设备、厂房的损耗,资本存量越大,折旧也越大,越需要增加投资以更换设备和厂房,这样,需折旧的量越大,投资也越大。,资本边际效率 MEC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资本边际效率:正好使资本品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的贴现率。,现值计算公式:R0为第n期收益Rn的现值,r为贴现率。,资本边际效率r的计算,R为资本供给价格R
11、1、R2、Rn等为不同年份的预期收益J为残值,如果r大于市场利率,投资就可行。,二、IS曲线,IS方程的推导,二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i=ssyc,所以y=c+i,而c=+y.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i)/1-,i=e-dr 得到IS方程:,I:investment 投资S:save 储蓄,三、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消费和生产等交易所需货币。取决于收入。(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为应付突发事件、意外支出而持有的货币。个人取决于对风险的看法,整个社会则与收入成正比。,两个动机表示为:L1=L1(y)=k y,随收入变化而变化,(3)投机动机:为了抓住
12、有利时机,买卖证券而持有的货币。是为了准备购买证券而持有的货币。,L2=L2(r)=hr,随利率变化而变化(r指百分点),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利率越高,货币的投机需求越少。,证券价格随利率变化而变化,利率越高,证券价格越低。,证券价格红利/利率,利率极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为0。会认为利率不再上升;证券价格不再下降,因而将所有货币换成有价证券。,流动偏好陷阱: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或者证券价格不再上升,而会跌落,因而将所有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以免证券价格下跌遭受损失。,四、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的产生,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控制,假定是外生变量
13、。货币实际供给量m不变。货币市场均衡,只能通过自动调节货币需求实现。,货币市场均衡公式是 mLL1(y)+L2(r)ky-hr,维持货币市场均衡:m一定时,L1与L2必须此消彼长。国民收入增加,使得交易需求L1增加,这时利率必须提高,从而使得L2减少。,L:liquidity 货币需求 M:money 货币供给,LM曲线的推导,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则 m=L,L=ky hr。m=ky hr,LM曲线斜率k/h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y,r,LM曲线,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m/k,五、IS-LM分析,两个市场的同时均
14、衡,IS是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使产品市场均衡;LM是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使货币市场均衡。,能够同时使两个市场均衡的组合只有一个。解方程组得到(r,y),LM,IS,y,r,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E,y0,r0,1、s=s(y)储蓄函数2、i=i(r)投资函数3、s=I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4、L=L1+L2=L1(y)+L2(r)货币需求函数5、M/P=m=m1+m2 货币供给函数6、m=L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由1、2、3可求得IS曲线,为:由4、5、6可求得LM曲线,为: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即可得两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凯恩斯经济理论数学模型,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5、,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二、财政政策效果三、货币政策效果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二、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变动政府收支,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LM,财政政策效果,y1,y2,y3,y,E1,由于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效果会受到影响。,IS1,IS2,r%,E2,r1,r2,E3,挤出效应 Crowdin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期末 复习 课后 算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