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及安全带预张紧装置.ppt
《安全气囊及安全带预张紧装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气囊及安全带预张紧装置.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气囊及安全带预张紧装置,编制人:何飞编制日期:,学习目标,1.理解常见汽车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2熟悉一般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内容以及注意事项。3掌握标志雪铁龙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要领和步骤。4列举汽车安全气囊的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汽车安全气囊的雏形是1952年美国人发明的安全气垫。早期的气囊装置主要用于防止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的碰撞。1960年,安全气囊技术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研制并转为民用。60年代末,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开始建议制定一个可选择的安全气囊法则,鼓励汽车厂商去发展安全气囊。70年代,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奔驰,日本
2、丰田等汽车公司以及美国MORTON公司、TRW公司、德国TEMIC公司、ICT研究院、日本DAICEL公司、瑞典AUTOLIV公司等均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究与发展安全气囊。1984年,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在著名的“联邦汽车安全标准”中的208条款中增加了安装气囊的要求,这为安全气囊的发展和使用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法则及指导方向。,国内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我国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军工专家才开始关注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随着世界汽车进军我国,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1992年,我过自行研制的FS-01安全气
3、囊通过撞车试验。1999年10月28日,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CMVDR294),这个设计规则明确提出对汽车乘员在发生汽车碰撞时的安全标准。所述的安全要求。该规定的发布间接地对汽车配置安全气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无疑是中国安全气囊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同时也对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注入了新的活力。,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法文名称AirBag 简称“RBG”)是轿车上的一种辅助保护系统,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十分有效的防撞保护。,1.气囊概述,1.气囊概述,当汽车发生前碰撞时,首先是汽车要停止运动,车内乘员的惯性力作用下仍以原来速度继续向前运动。
4、不系安全带的乘员将会与转向盘、前挡风玻璃相碰,因而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系安全带的乘员可以随着汽车停止运动而逐渐停止向前运动。如果碰撞剧烈,乘员向前运动更快,即使系了安全带,在完全停止运动前,仍会与车内物相碰。如果此时装在转向盘或仪表板内的气囊充气弹出,它就可以保护乘员减少其与车内物相碰的可能性,更均匀地分散头、胸的碰撞力,吸收乘员的运动能量,从而起到补充安全带效果的作用。因此气囊主要在缓冲前碰撞或近似前碰撞严重性方面,补充安全带提供保护作用。实际事故统计表明,仅有l0左右的事故能使气囊充气。,2.安全气囊系统包括,检测和运行的中心计算机,它在遭受部分压强和在一定撞击角度下启动气囊两侧安全气帘两个
5、前气囊两个侧气囊侧面碰撞传感器安全带预紧装置气囊故障报警灯,2.安全气囊系统包括,安全气囊ECU,安全气囊计算机控制爆破预拉伸安全带和气囊安全气囊计算机被安装于副仪表板下方,2.安全气囊系统包括,前气囊是安全带的补充设备为在前方受冲击时使用。它安装在驾驶员方向盘上和乘客侧仪表板内,在前方发生剧烈碰撞时破坏保护层以限制头部和上半身的外伤风险前在前部受到轻微撞击时,以及后面和侧面碰撞时它不工作,在车辆翻滚时也不起作用,因为车辆翻滚时前气囊不起作用。,2.安全气囊系统包括,副驾驶位前气囊,驾驶位前主气囊,前气囊,座椅侧气囊被按装在前座椅与中立柱之间,安全气帘被安装在车两边顶棚装饰板内,它同样可以减小
6、对头部外伤的风险注意:当前方冲击太猛时,侧面气囊可以打开侧气囊和安全气帘的设计是为了在受到严重侧面冲击时起作用侧气囊和安全气帘 在受车辆冲击的那一侧打开侧气囊和充气帘总是同一边的一起打开,2.安全气囊系统包括,侧气帘,右前座椅侧气囊,左前座椅侧气囊,侧气囊,侧气囊启动传感器被安放在车辆两边的纵梁内侧气囊启动传感器测试侧减速等级并将信息传给AIRBAG计算机,侧气囊碰撞传感器,2.安全气囊系统包括,前安全带预张紧,后安全带预张紧,安全带在冲击力比较小时,只有负载限制器生效在前方发生剧烈碰撞时,前气囊和安全带爆破预张紧同事生效,安全带爆破预张紧用药筒打开产生拉力,使乘坐人员身体背部紧靠座椅靠背,2
7、.安全气囊系统包括,安全气囊故障警示灯,安全气囊警示灯位于组合仪表上。当中央安全气囊传感器总成自诊断机构检测出某一故障时,警示灯就会向驾驶员发出故障警告。在正常情况下,当点火开关转到ACC或ON位置时,警示灯会亮大约6秒钟,然后熄灭。,2.安全气囊系统包括,3.安全气囊与安全带工作原理,3.1.安全气囊原理,当汽车时速超过 30 kmh发生前碰撞事故时,控制系统检测到冲击力超过设定值时,安全气囊立即接通充气元件中的电雷管引爆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气囊就会迅速充气膨胀,冲破缓冲垫(装饰板),在 30ms内迅速在乘员与车辆之间形成一道柔软的弹性屏障,使乘员免受伤害。当撞击发生后,气囊随
8、即自动放气,它不会妨碍车内人员出逃,也不影响他们的视线。,3.安全气囊与安全带工作原理,图一,图二,3.1.安全气囊原理,3.安全气囊与安全带工作原理,气囊工作过程,气囊工作时,3.1.安全气囊原理,3.安全气囊与安全带工作原理,气囊工作过程中气囊会瞬间发热,气囊爆炸后,气囊内的气体会立刻从排气孔排出,从而不影响乘员逃生,3.1.安全气囊原理,3.2.安全带预张紧原理,3.安全气囊与安全带工作原理,安全带负载限制器,3.安全气囊与安全带工作原理,3.2.安全带预张紧原理,4.碰撞传感器工作原理,安全气囊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汽车前部两侧和中间,其作用是感知汽车碰撞强度,并把碰撞强度转换成电信号输入电
9、子控制装置,作为是否起动安全气囊展开的依据。按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分,有全机械式、机电式和电子式三种。4.1全机械式传感器。全机械式传感器的内部装有重块,当车辆因碰撞而使传感器重块的移动速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传感器重块便将其机械能量直接传递给引发器使气囊膨胀。,4.碰撞传感器工作原理,4.2机械触点式传感器。机械触点式传感器的内部有一触点,它是利用车辆碰撞时机械装置的运动使触点闭合,接通安全气囊电路。此类传感器有滚球式、滚柱式、偏心锤式、水银开关式等多种结构形式,4.碰撞传感器工作原理,4.碰撞传感器工作原理,4.3电子式传感器。电子式传感器将汽车的减速度参数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并输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气囊 安全带 预张紧 装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