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ppt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ppt(1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现场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机制,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讲座之一,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16号,3,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4,二、对象和范围,本次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对象和范围为高危行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包括:煤矿、金属非金属
2、矿山、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冶金、有色、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道路交通、水运、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企业;渔业、农机、水利等单位;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近年来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单位。同时,通过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和打击非法建设、生产和经营的情况。,5,三、实施步骤,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分五个阶段进行:(一)安排部署阶段:(二)企业自查自改阶段:7月底以前,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要求(三)地方政府督促检查阶段:7月至8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成由政府分管领导、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参加的督查组,6,(四)国务院
3、安全生产委员会督查阶段:8月下旬至9月中旬,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由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合督查组(包括综合组和专业组)(五)各单位“回头看”再检查阶段:为巩固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成果,确保取得实效,在第四季度组织开展“回头看”再检查。主要检查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是否治理到位,隐患排查监管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等。,7,四、工作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化督导。广泛发动,群防群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广泛宣传,舆论监督。,8,一、什么是安全?,(A)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事故(B)不可接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C)基本达到法律法规要求 您认为哪个选项最恰当?,引 言,为什么要建立健全重大
4、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9,安全工作的终级目标就是:消除不可接受的事故风险或者有效控制它。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充分、正确地认识我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事故风险?,引 言,10,(1)企业安全工作的实质是风险管理,核心是隐患排查整改治理;(2)危险源/危害/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事故隐患排查)及其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原点和基础、核心,当然是HSE/OHSMS运行的关键所在。(3)辨识(识别分析)是评价的基础,风险控制是最终目的。,三、结论,引 言,11,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第一部分,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12,让我们先复习和回顾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和术
5、语:,1 危险危险是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有时也这样来理解危险:危险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这些因素有物质状态、环境的因素和人员活动的状态以及他们的组合。,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13,2 危险源危害(GB/T28001-2001:3.4)HAZARD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主要表现形态:从本质上讲,能量、有害物质的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露,如液化器、氧气瓶的泄露。,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14,根源或状态 说明危害是
6、一种客观存在,当生产工艺确定后,它的存在也就确定了,它的存在是不受控的,若想改变危害的性质或状态,必须从改革生产工艺着手。危害主要存在于生产设备、工具、物料、环境、生产工艺条件、以及这些设施条件与人员的匹配状况等之中。,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15,危害(危险源)的主要性质 可能造成 危害本身并不一定导致什么后果,只有具备某些条件时,危害才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后果。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 这是按照事故的内涵界定出危害造成后果的范围,说明只有可能造成事故的才可称为危害。需要说明的是;危害不等于事故,但是用事故的类型追溯危害的性质也是一种可行的途径。根源或状态 说明危害是一种客观
7、存在,当生产工艺确定后,它的存在也就确定了,它的存在是不受控的,若想改变危害的性质或状态,必须从改革生产工艺着手。危害主要存在于生产设备、工具、物料、环境、生产工艺条件、以及这些设施条件与人员的匹配状况等之中。,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16,危害(危险源)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一旦确定,附带的危害(危险源)便随着确定,二者是不可分割开来的。要想改变危害(危险源),就得改变生产。危害(危险源)是不可消除的如果不改变生产,只可能控制危害(危险源)转变为危害事故/事件所需的条件、诱发因素,切断危害(危险源)转变成事件或事故的因果链锁。,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17,危险因素(GB/T1523
8、6-1994:2.31)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GB/T15236-1994:2.32)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两者经常被人们合称为:危险有害因素。,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18,3 重大危险源(GB18218-2000:3.5)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物品的数量原国家安监局2004年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议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类型包括九大类。,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19,4.事故隐患(G
9、B/T15236-1994:2.17)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是现在时,是客观的实际存在,有些易被人们发现,有些很难被人们发现;没有发现隐患并不代表着事故隐患不存在。事故隐患是一种危险源,危险源辨识时必须充分查找。重大危险源是一种危险源。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或状态,它包括当前发生事故的临界状态(隐患),也包括在未来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某种根源或状态。,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20,小 结,“危险”这个概念使用时通常强调风险的高低,而且往往指风险较高,接近或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危险源”是个抽象概念,往往从广义的角度指危险性存在的原
10、因,更强调引发事故的根源即最本质的原因基础原因;危险有害因素:往往具体指实际的危险性,强调导致系统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所在,可以认为是从狭义角度理解的危险源;事故隐患:具体指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工程上/实际工作中,危险有害因素是危险源,事故隐患也是危险源,,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21,职业健康安全(GB/T28001-2001:3.10)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进入作业场所的任何人安全与健康的保护。不包括职工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的保护,也不包括一般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
11、作。作业场所一般说来是组织生产活动的场所。,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22,其他一些术语,事故(GB/T28001-2001:3.1)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GB/T15236-1994:2.12)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23,事件(GB/T28001-2001:3.6)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并未造成任何损失,因此说事件包括事故。对于没有造成职业病、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可称之为“未遂事件”。事件包
12、括事故事件,也包括未遂事件。,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24,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GB/T15236-1994:2.12)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疹的疾病。,1 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25,危险源辨识(GB/T28001-2001:3.5)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评价(GB/T28001-2001:3.15)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1 几
13、个重要的名词、术语辨析,26,第二部分 风险管理原理的几个重要概念,2 风险原理与企业面临的风险,27,(一)我们所熟悉的定义1、风险的定量描述风险是对人们从事生产或社会活动时可能发生的有害后果的定量描述,即风险是在一定时期产生有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后果的函数:其中,R 风险 p 出现该风险的概率 c 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2.1 风险的定义,28,2、风险的定性描述对于“风险”,目前仍有着多种论述,如:风险是在给定情况下存在的可能结果间的差异;风险是一种与损失相联系的潜在损失;风险是指潜在损失的变化范围与幅度;风险是指引起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2.1 风险的定义,29,(二)对风险的新理解,
14、1、考察风险的角度风险与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有关风险同行动方案的选择有关风险与世界的未来变化有关,2.1 风险的定义,30,2、不确定的水平与风险风险总是用在这样的一些场合,即未来将要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但不确定并不等于风险。不确定:这一术语描述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存在于客观事物与人们认识之间的一种差距,反映了人们由于难以预测未来活动和事件的后果而产生的怀疑态度。,2.1 风险的定义,31,不确定的水平分级:,高,低,未来的结果与发生的概率均无法确定,知道未来会有哪些结果,但每一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无法客观确定,主观不确定,未来有多种结果,每一种结果及其发生的概率可知,客观不确定,无(即完全确定)
15、结果可以精确预测,风险与不确定性等于零,不确定程度,第3级,第2级,第1级,2.1 风险的定义,32,严格来说,第3级的不确定已不是风险管理的范畴,但在实践中,人们有时会将其不确定事件的结果划分为几类,从而简化为第2级的不确定事件加以处理。风险不确定的主要来源:(1)与客观过程本身的不确定有关的客观不确定;(2)所选反映系统的模拟模型只是原型的一个,造成了模型的不确定;(3)不能精确量化模型输入参数而导致的参数不确定;(4)数据的不确定,包括测量误差、数据的不一致性和不均匀性、样本缺乏足够的代表性等。,2.1 风险的定义,33,这些不确定的来源分别涉及: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
16、它们贯穿了风险管理的始终。多种形式的责任风险属于第3级的不确定,暴露于责任风险的结果取决于法律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法律环境包括决定个体或组织是否承担责任和承担多少责任的法律条款。,2.1 风险的定义,34,3、风险的主要学说风险客观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主观说:不否认风险的不确定性,所谓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来自于主观的。风险因素结合说:风险是每个人和风险因素的结合体,灾害的发生及其后果与人为因素有着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2.1 风险的定义,35,4、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期间内,某一事件导致的最终顺势的不确定性。风险的三个特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
17、2.1 风险的定义,36,风险的特性,风险存在的普遍性风险的客观性及必然性风险的偶然性和不定性风险的可变性,2.1 风险的定义,37,2.2 风险的度量,损失概率,损失幅度,低风险,高风险,高风险,低风险,一般来说,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是度量风险的两个指标。但最能代表风险的数学符合是风险结果的概率分布,如期望值和差异系数(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可能性,极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影响程度,38,风险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风险的本质/要素是指构成风险特征,影响风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可归结为三个要素/因素。风险三要素是指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它们构成了风险存在与否的基本条件。理解其概念及
18、其相互联系,有助于领会风险的本质。,2.3 风险的本质/要素,39,风险因素(hazard),2.3 风险的本质/要素,亦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扩大的条件。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通常包括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40,风险因素的分类: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有形风险因素:是指直接影响事物无力功能的物质性风险因素,又称实质风险因素(physical hazard)。如,建筑物的结构及灭火设施的分布等对于火灾来说就属于有形风险因素;无形风险因素:是指文化、习俗和生活态度等非物质的、影响损失发生可能性和受损程度的因素
19、,又可进一步分为道德风险因素(moral hazard)和心理风险因素(morale hazard)。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均与人的行为有关,又合称人为风险因素。,2.3 风险的本质/要素,41,风险事故(peril),亦称风险事件,是指直接导致生命财产(人员伤亡、疾病、环境破坏、经济价值减少)损失发生的偶发事件。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2.3 风险的本质/要素,42,风险损失(loss),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人员伤亡、疾病/环境破坏)。人员伤亡、疾病甚至于环境破坏,这样的损失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如亲人死亡,谁也无法计算出其家人在精神上
20、所遭受的打击和痛苦是多少人民币。尽管如此,在衡量人身伤亡、疾病时(环境破坏),还是要从由此引起的对本人及家庭产生的经济困难或其对社会所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减少的角度读来给出一个货币衡量的评价,2.3 风险的本质/要素,43,事故致因理论,第三部分,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44,有助于隐患排查的事故致因理论,(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45,海因里系是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种因素:(1)遗传及社
21、会环境(M)(2)人的缺点(P)(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4)事故(D)(5)伤害(A),(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46,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如下图所示。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海因里西因果连锁理论,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47,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
22、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48,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同样为5个因素,但含义与海因里希的有所不同:,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3)直接原因,(4)事故,(5)损失,(1)管理缺陷,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49,管 理 缺 陷 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系统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不可能存在。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致使能够造成事故的其他原因出现。,3
2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50,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有害气体、噪声、照明、场地(如打滑的地面、障碍物、不可靠支撑物)等有害作业环境因素。,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51,直 接 原 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种原因一直是安全管理中必须重点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不能停留在其上,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缺陷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
24、发生。,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52,事 故这里的事故被看做是人体或物体与超过其承受阈值的能量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的接触。于是,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可以通过对装置、材料、工艺等的改进来防止能量的释放,或者训练工人提高识别和回避危险的能力,佩带个人防护用具等来防止接触。,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53,损 失 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人员伤害包括工伤、职业病、精神创伤等。,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54,集中型 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55,复合型 既有一般的连锁,也有集中的连锁,
25、相互交互,复合引起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事故,复合型因果关系,a),事故,b),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56,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利用能量做功必须控制能量。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在各种约束和限制下,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发生了异常或意外的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吉布森和哈登指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1、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3 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57,能量转移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检查 隐患 排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