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淮葱迈币银行.ppt
《存款淮葱迈币银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款淮葱迈币银行.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1,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二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9)2,第九章 目录,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第五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第六节 金融创新第七节 不良债权第八节 存款保险制度第九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第十节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在论证第十一节 对银行的监管,(9)3,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一节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9)4,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存款货币银行名称的由来,1.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IMF 把它们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2.在西方,
2、属于存款货币银行的有商业银行、存款银行、普通银行等等名称。3.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财务公司等。,(9)5,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1.古代的东方和西方,都先后有货币兑换商和银钱业的发展。2.职能主要是:铸币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货币保管;汇兑。3.随着兑换、保管、汇兑业务的发展,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自然而然地也就发展了贷款业务。,(9)6,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4.中国关于官府放贷机构的记载较
3、早;关于银钱业的记载则较晚。有关银钱业的大量记载始于唐代:有经营典质业的质库,有保管钱财的柜房,有打制金钱饰物和经营金银买卖的金银铺;至于汇兑业务,不仅有商人经营,更主要的是由官府经营。经过宋、元,到明、清两代,钱庄、银号、票号先后兴起,银钱业有长足发展。但一直未能自我实现向现代银行业的跨越。,(9)7,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现代银行的产生,1.现代银行业兴起于西方。2.16世纪,从当时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开始,建立了威尼斯银行等早期银行。3.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9)8,
4、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现代银行的产生,1.现代银行业兴起于西方。2.历史上首先以“银行”为名的信用机构是1580年意大利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此后,相继出现冠以地名的“银行”。但它们所经营的仍然是以海外贸易和以政府为对象的高息贷款业务,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发展的需要。,(9)9,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现代银行的产生,3.现代银行体系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4.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
5、规定为4.5%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9)10,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及构成,1.1845年,中国出现第一家新式银行一家英国银行。随后至19世纪末,英国的其他银行以及各帝国主义列强的银行,相继到中国设立了分行。2.最初,助长中国自身银行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外贸的发展要求有新式银行进行资金调剂;兴办工矿交通事业以挽回利权运动的高涨刺激了国民兴办银行的积极性;同时,清政府基于财政需要也想兴办银行。,(9)11,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及构成,3.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
6、中国通商银行。1904年成立了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中国银行的前身);1907年设立了交通银行。同时,民族资本商业银行陆续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的私人银行业有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4.1927年以后,在国民党当政期间,系统地开始了官僚资本垄断全国金融事业的进程。主要的商业银行,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有规模较大的“小四行”、“南三行”、“北四行”,有大量中小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9)12,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的作用,1.传统的概括: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
7、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十二章专门讨论)。,(9)13,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的作用,2.对商业银行作用的概括是多视角的。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观察商业银行作用的视角也不断交替变换。后面陆续介绍。新视角较之旧视角无疑有其优越性;但以新视角简单否定旧视角,难免陷入片面性。新视角大多是微观视角;只局限于微观视角而忽视宏观视角,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9)14,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资本”与垄断,存款货币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与工商企业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经济交往,也就是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在19世纪末期,就受到经济政治
8、界的特别关注。20世纪初,经济学家希法亭在他的金融资本一书中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聚和集中造成了大银行对工商业的控制和大银行与大工商企业的结合,并首次提出金融资本的概念。这一理论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人士普遍重视。列宁吸收了希法亭的研究成果,并做出银行由中介人变成了垄断者,成为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神经中枢的论断。,(9)15,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二节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9)16,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负债业务,1.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2.全部资金来源大别为二:自有资金;吸收的外来资金。,(9)17,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负债业务,
9、3.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些统称权益资本。一般说来,存款货币银行资金来源中的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很小,不过却是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9)18,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负债业务,4.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及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9)19,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1.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这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2.吸收存款是银行与生俱来的基本
10、特征。,(9)20,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3.活期存款,指那些可以由存户随时存取的存款。存入这种存款的,主要是准备用于交易和支付的款项。这种存款,支用时须使用银行规定的支票,因而又有支票存款之称。,(9)21,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吸收存款,4.定期存款,指那些具有确定的到期期限才准提取的存款。存入这种存款的是近期暂不支用和作为价值储存的款项。20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为了更广泛地吸收存款,推出了“可转让”的大额定期存单,这种存单于到期日前可在货币市场上转让买卖。,(9)22,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吸收存款,5.储蓄存款,是针对居民个人积蓄
11、货币之需所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这种存款通常由银行发给存户存折,一般不能据此签发支票,支用时只能提取现金或转入存户的活期存款账户。储蓄存款定期居多,但无论定期、活期,都支付利息,只是利率高低有别。,(9)23,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吸收存款,有的国家严格限定只准专门的金融机构经营,存款货币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则不准经营。较多的国家,准许存款货币银行经营储蓄存款业务。但是,对储蓄业务均有专门的法规管理,以保护小储户的权益;并不是任何金融机构均可获准经营。,(9)24,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其他负债业务从央行借款,1.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在于缓
12、解本身资金的暂时不足。2.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转卖给中央银行;二是直接借款,用自己持有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9)25,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其他负债业务银行同业拆借,1.银行同业拆借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2.在这种拆借业务中,借入资金的银行主要是用以解决本身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一般均为短期的。3.同业拆借的利率水平一般较低。,(9)26,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其他负债业务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1.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存款货币银行,尤其是大的存款货币银行,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广泛地通
13、过办理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出售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2.这种方式利于获得资金,又同时是易受冲击的脆弱环节。,(9)27,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其他负债业务结算资金短期占用,1.结算过程中的资金,是指在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2.占用的时间虽然很短,由于周转金额巨大,占用的资金数量相当可观。3.从任一时点上看,总会有一定金额的处于结算过程之中的资金,构成存款货币银行可资运用的资金来源。,(9)28,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发行金融债券,1.发行债券也是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2.自1985年以来
14、,我国存款货币银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面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为指定用途筹集资金。,(9)29,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三节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9)30,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资产业务,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9)31,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贴现,1.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贴现实际上是信用业务。,2.算式:,3.贴现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票据和政府短期债券。,(9)32,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贷款及其种类,1.贷款在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
15、首位。但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有明显下降趋势。2.贷款业务种类很多,划分标准、角度各异。3.过去,我国银行的资产业务基本上是贷款一种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票据业务和证券业务,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已逐步开展。尽管目前贷款以外的资产业务比重还很小,方式也比较单调,但毕竟已呈现资产业务多样化的趋势。,(9)33,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真实票据”原则,1.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都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于贷款投向、条件、用途、方式和数额等起制约作用。2.真实票据论,是西方商业银行的一个古老原则贴现、贷款应以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为根据。理由是:买进确实有商品买卖内容的票据或以之作为
16、担保,可以保证按期收回贷款:因为交易背景中的商品直接出售或加工后出售,就是归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银行工作中就是长期遵循真实票据论的思路。,(9)34,第九章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真实票据”原则,3.在相当长时期内,一再发现对原则的论证不完全正确。如经济繁荣时期,没有商品交易为背景的票据,由于资本回流顺畅也能到期偿还;危机时期,纵使是有商品交易为背景的票据,由于商品滞销也难保能够如期偿还。4.这一原则在西方早已不再作为银行经营的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不再固守原来管理信贷的思路。,(9)35,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证券投资,1.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投
17、资于有价证券的目的一般是为增加收益和资产的流动性,因此,主要投资对象是政府及所属机构的证券。混业经营经营的商业银行,投资于股票的目的则是加强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2.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对象主要限于政府债券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9)36,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第四节存款货币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9)37,第九章第四节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1.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它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也称做无风险业务。2.表外业务是指凡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9)38,
18、第九章第四节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3.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往往专指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近些年来这类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但是与之俱来的高风险也引起关注。4.不少西方国家大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量已大大超过其表内业务量;从收益看,不少银行这方面的业务收入远远超过其表内业务收入。,(9)39,第九章第四节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汇兑,1.汇兑,是极古老的业务。可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2.在当今银行业务广泛使用电子技术的情况下,除小额款项仍有使用汇款形式的必要外,大笔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电子资金调拨系统处理。,(9)40,第九章第四节
19、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信用证,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在异地采购,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是商品信用证。,(9)41,第九章第四节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信托,1.银行信托是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处理有关钱财方面的事项。2.信托业务种类极多、范围极广,需要专门的知识、广泛的信息和丰富的经验。3.我国金融信托业源于1917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的“保管部”。,(9)42,第九章第四节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银行卡业务,1.银行卡是银行业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银行卡的出现,给银行业务带来了新面貌。2.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如我国广泛使用的“借记卡”)、智能卡等。
20、3.1986年由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卡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卡。,(9)43,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五节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9)44,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按经营模式划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银行和全能型银行。所谓职能分工,其基本特点是,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专营信托业务的,等等。职能分工型模式我们称之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相对应,全能型模式则称之为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9)45,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20世纪30
21、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商业银行大都经营多种业务,属全能型、综合型银行。经过19291933年大危机中的全面性金融危机,不少西方经人士归咎于银行的综合性业务经营,尤其是长期贷款和证券业务的经营。不过,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北欧等国则继续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从事各种期限的存款、贷款以及证券业务。,(9)46,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美日的转变,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意味着废除分业经营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标志着西方国家分业经营制度的最终结束。在此之前,日本于1998年颁布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即被称为“金融大爆炸(Big Bang)”的计划。,(9)47,第九章第
22、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美日的转变,现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混业经营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在一家银行内同时开展信贷中介、投资、信托、保险诸业务;一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把分别独立经营某种金融业务的公司链接在一起。一家银行内开展混业经营,均在人事、资金等方面实施独立的管理,彼此之间设有“防火墙”,决策分别有各自的严格程序。,(9)48,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务极为单纯,不存在分业、混业问题。2.改革开放,银行业务增多,但经营混乱。本来,存贷中介是商业银行本职的认识在我们这里根深蒂固,而银行经营的紊乱更强化了只有分业经营才可保证金融
23、健康发展的观念。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中国现阶段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9)49,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3.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发展所与生俱来的桎梏以及加入WTO后面对的新挑战,均显而易见。4.突破分业经营界限的趋向日益明显。,(9)50,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第六节金融创新,(9)51,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浪潮,1.金融创新始于20个世纪60年代后期,80年代已形成全球趋势和浪潮。2.金融创新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控乃至整个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3.不断推进改革的中国金融事业,金融创新更加受到关注。,(9)52,第九章第六
24、节 金融创新避免风险的创新,20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的背景下,导致了利率风险的增加。银行为了避免或降低利率风险,纷纷进行了诸如:(1)创造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2)开发债务工具的远期和期货交易。(3)开发债务工具的期权市场,等等。,(9)53,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资产业务证券化,1.作为银行主要资产的贷款业务,使银行时刻面对种种金融风险,其中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的强大压力。2.贷款证券化是银行避免贷款风险,解决流动性难题的重要途径。3.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关键结合点。其意义远远超出银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范围。,(9)54,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
25、,1.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作为依托的。2.技术进步引起了支付系统领域的创新;为技术要求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创新提供了保障;并使金融交易快速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全球的交易主体联结在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市场之中。,(9)55,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什么是网络银行,1.网络银行,也称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它电子传送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2.纯网络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地址,无分支机构、无营业网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互联网进行,是一种虚拟(virtual)银行。3.分支型网络银行,是指原有传统的实体银行,利用互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存款 淮葱迈币 银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