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讲.ppt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讲.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五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经济成长历程第三单元15课。本单元主要讲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而这一课就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这一课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大萧条也是指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之前,经济稳定发展、政治稳定、国际关系缓和;之后,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世界逐步走向战争。这场危机首先爆发在最繁荣的美国,美国面对这次危机采取的新措施,它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的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2、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因而本课内容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了解凯恩斯主义的内容及影响。能力目标:重点分析“新政”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新政”的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罗斯福新政在资
3、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体会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影响及作用。(依据:1929年1933年这个危机首先爆发在经济最繁荣的国度美国,不久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面对危机美国自由放任政策过时,罗斯福总统为摆脱危机,通过实行新政,探索出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难点: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依据:高一年级学生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一个事物产生的影响比较难以分析和掌握。),四、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图文结合法、引导发现法、史料探究法。现代教育
4、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交流-落实重点-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引导分析-突破难点-学以致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其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五、教学工具,采用多媒体教学,
5、准备关于经济危机破坏性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新闻图片。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大屏幕展示几幅美国经济萧条的图片,民谣,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思考请问这些图片和民谣反映了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2、讲授新课 严格按照岳麓版教材的的标题和分类进行讲授,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各部分的知识内容。一、“黑色星期四”1、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及爆发2、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介绍胡佛总统的当选情境以及其面对危机所采取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萧条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充分说明了自由放任政策的穷途末路。信奉自由放任政策的胡佛政府幻想自由市场经济的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化解危机,然而他的幻想破灭了。随着国际关系的逐步恶化,人们
6、对资本主义制度与日俱增的怀疑,法西斯势力的蔓延泛滥,人们意识到必须有所改变了。,二、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 从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各国摆脱危机的办法以及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这几个方面惊醒讲解1、特点:持续时间长(长达4年之久)波及范围广(列出波及的地图)破坏性特别大(表现在影响了所有经济部门,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操刀极大的破坏)详见课本69页2、影响: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引发政治危机3、各国摆脱危机的办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的是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4、后果:这些做法导致了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
7、系也日趋恶化。,三、罗斯福新政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击败胡佛就任美国总统,由此开始1933年-1939年的“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2、内容:主要从 财政金融、工业、农业、福利与就业等领域进行改革。3、特点:国家大力干预经济4、影响:(1)帮助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2)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5、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局限性:新政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8、。,四、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转变1、自由放任理论:【学生了解】2、凯恩斯主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两段材料,理解自由放任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的区别背景:自由放任的政策无法摆脱危机核心: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运用: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各国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能力提升】罗斯福新政对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启示和借鉴【学生合作探究】【设计意图】以史为鉴,以古论今。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来探讨时下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危机的解决出路。,3、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以下小节。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民主制度,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
9、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这样小结一方面是对本课教学内容作一个全面的总结,总结归纳可以给学生整体感,便于对知识的把握;最主要的是引出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为下节课内容的教学做好了铺垫。4、板书设计:幻灯片设计,七、学习方法自主阅读法、对比法、归纳法、讨论法。,说课完毕,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黑色星期四”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1931年,各救济组织在室外
10、开办救济厨房,为饥饿失业的人们提供食物,1933年,存款者在銀行前等待兌現。至1933年初美國已有半數銀行倒閉,无家可归的人,荒芜的农田,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冲。”美国民谣注:(1)安德鲁梅隆是美国20年代三任总统的财政部长;(2)胡佛总统任期内危机爆发并进一步恶化。(3)华尔街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所在地,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经济大危机以华尔街股票市场狂泻宣告爆发。,1、经济大危机(1)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主要原因)具体表现:a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b贫富分化严重,限制了社会购买力 c信贷消费过度刺激了市场
11、虚假繁荣股票投机过度,股市崩溃。(直接原因)(2)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劵交易所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标志着经济危机爆发。,“黑色星期四”,想一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胡佛当选总统时,他向选民保证:“不久就可以使每个工人家庭的菜锅里有一只嫩鸡,每间车库里有一辆汽车。”他得到选民的支持。然而,美国的经济不断恶化,他并没有实现当初的诺言,昔日繁华的大街出现了用破铁皮、纸板和粗麻布搭的棚户区,老百姓称其为“胡佛村”,捡破烂的口袋叫“胡佛袋”,取暖的旧报纸叫“胡佛毯”等等。,胡佛,胡佛村,胡佛应对危机采取的措施,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胡佛总统反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萧条 罗斯福 新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