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性质作用和任务.ppt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性质作用和任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性质作用和任务.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教师:牛原,2009年2月28,绪 论,1.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性质、作用和任务,3.如何做好大学物理实验,理论依据、实验方法(测量)、数据处理、如何评定实验结果、如何写好实验报告,4.本学期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安排,主要内容,2.大学物理实验课的要求,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对物理现象、状态或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准确测定是实验物理学的核心任务。,测量也是发现新物理规律、证明新物理理论、研究新物质材料、发明新器具装置的必不可少的实践基础。,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性质、作用,测量是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性质、作用,大学物理实验课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
2、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物理实验课和物理理论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学物理实验课的任务,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应在习惯、知识、能力三方面达到如下要求:(一)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二)掌握物理实验理论基础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三)具有相应的实验能力。,物理实验基本程序和要求,物理实验基本程序和要求,1.实验课前预习(1)预习讲义中与本实验相关的全部内容。(2)写出预习报告(实验题目、目的、原理、主要计算公式、原理简图、实验步骤),准备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课堂实验操作(1)上课需带实验讲义、笔、尺、计算器等。(2)必须在了解仪器
3、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实验。,(3)仪器安装调试后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进 行实验操作。(4)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测量数据,将数据填入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数据须 经指导老师检查及签字。(5)实验后请将使用的仪器整理好,归回原处。经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3.课后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原始数据整理到实验报告上,进行数据处理并回答问题),在一周内将实验报告交到指导教师实验报告箱中。,实验报告示例,课前完成,课后完成,公式及简要说明;原理图:电学:电路图;光学:光路图,内接,用V作为VR的近似值时,求,外接,原始数据记录表格,课前做好,上课时随预习报告一起交指导老
4、师检查。实验时将数据记录在此表上。实验结束交老师检查、签字。课后将数据整理到预习报告上。此表格要同实验报告一同交来。,课前完成,课后完成,课后完成,第一章,测 量 误 差,1 测量与误差2 误差处理3 有效数字的记录与运算4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测量及其分类,测量:是用仪器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实验比较,以某一计量单位,把待测量定量地表示出来。,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的测量结果如何评定?,测量包含着:理论 实验方法 仪器选择 测量 数据处理 结果分析等环节。,测量的分类,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量,方法:,测量条件:,二.误差与偏差,1、真值与误差,测量值x:通
5、过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得到的物 理量的值。,绝对误差:,真值x0:一个物理量客观存在的量值,与测量所用的理论方法及仪器无关。,2、最佳值与偏差,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偏差:,对物理量 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列为,最佳值:,是评价测量值准确与否的客观标准。,相对误差:,三、误差的分类与处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1.随机误差,每次测量结果都不一样:测量误差时大时小,时正时负,但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误差分布服从某种统计规律。,特征:不确定性,例:用秒表测单摆的周期T,将各测量值出现的次数列表如下:,分布规律,单峰性,有界性,对称性,正态分布函数:,式中:,(1)处概率密度
6、最大,(2):时的测量平均值,(3):,(4):正态分布的标准差,与 相应的随机误差的分量,(4):正态分布的标准差,概率:,小,测量值的离散性小,大,测量值的离散性大,表征测量值的分散性!,表征分布线型的宽窄,置信概率,置信区间,(5),标准误差,实验标准差,表征n次有限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两组同样次数的测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也会有所不同。,有限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亦为随机变量,算术平均值也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分布:,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 比任何一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差 小,增加测量次数,可以减少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7、.但是,n10以后,n再增加,减小缓慢,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一般取n为610次,测量值的最佳估计值,测量值、算术平均值的分散程度,(6)t分布,当测量次数很少时,遵从t分布,以后,接近正态分布,峰值低于正态分布,而且上部较窄,下部较宽。,2.系统误差,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随着测量条件的变化有规律的变化。,系统误差的来源:,天平不等臂所造成的系统误差,仪器误差,由于理论推导中的近似,产生的系统误差,理论,公式(忽略了空气阻力等),人为,心理作用,读数(估计)偏大或偏小。,环境,市电的干扰,输入,光点检流计,接近时,静电干扰,使光斑移动等。,方法,内接,用V作为VR的近似值时,求,外接,
8、系统误差特点:表现出恒偏大、恒偏小或周期性的特点,增加测量次数误差不能减少。系统误差只能从方法、理论、仪器等方面的改进与修正来实现。,发现系统误差的方法,系统误差的减小与消除,理论分析法 实验对比法 数据分析法,交换法、替代法、异号法等。,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精密度:反映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对测量结果重复性的评价,定性评价测量结果时:,正确度: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高: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偏离真值较少,测 量的系统误差小 但是:不能确定数据的分散情况,准确度:反映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综合大小的程度;高: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小,精密度高正确度低,精密度低正确度高,精密度正确度均低,精密度正确度均
9、高,仪器误差,1.仪器的示值误差(限),国家技术标准或检定规程规定的计量器具最大允许误差或允许基本误差,经适当的简化称为仪器误差(限),用 表示。它代表在正确使用仪器的条件下,仪器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的绝对值。,仪器误差(限)举例,a:游标卡尺,仪器示值误差一律取卡尺分度值。,b:螺旋测微计,量程在025mm及2550mm的一级千分尺的仪器示值误差均为 mm。,c:天平的示值误差,本书约定天平标尺分度值的一半为仪器的示值误差。,d:电表的示值误差,量程 准确度等级%。,e:数字式仪表,误差示值取其末位数最小分度的一个单位。,f:仪器示值误差或准确度等级未知,可取其最小分度值的
10、一半为示值误差(限)。,g:电阻箱、电桥等,示值误差用专用公式计算。,2.仪器的标准误差,一般服从均匀分布规律:,仪器的标准误差与仪器误差(限)的关系:,一般:,3.仪器的灵敏阈,a:定义,指足以引起仪器示值可察觉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例,人眼察觉到的指针改变量为0.2分度值,0.2为指针仪表的灵敏阈。,b:灵敏阈越小,仪器的灵敏度越高。,c:仪器的灵敏阈示值误差限最小分度值。由于多次使用,仪器的灵敏阈变大,超过仪器示值误差限时,仪器示值误差应由灵敏阈来代替。,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大量一般测量的实践表明:系统误差分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常常显著地大于随机误差分量的影响。,三.坏值的剔除,
11、继续检验,直到无坏值为止。,检测流程,1、拉依达准则(要求n9),为粗差,为坏值应剔除.,剔除,对某物体进行15次测量,测值为:,11.42 11.44 11.40 11.43 11.4211.43 11.40 11.39 11.30 11.4311.42 11.41 11.39 11.39 11.40,检测是否有坏值。,例,计算:,所以 11.30为坏值,应剔除。,余下的数据继续检验:,*检测情况与测量列构成有关,应n9。*,14个测量值均满足 条件,无坏值。,2、肖维涅准则(要求n4次),为粗差,xi为坏值,检测流程,其值与测量次数n有关,第10页表12给出了各种测量次数对应的 值。,3、
12、格拉布斯准则(较复杂),2.有效数字的记录与计算,数据左起第一位非零数起,到第一位欠准数止的全部数字。,有效数字=准确数字+欠准数位,一、有效数字的一般概念,有效数字来源于测量时所用的仪器。我们的任务是使测量值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它的真实值。有两个特征:,35 36(cm),1位置为35.00cm,不能写成 35cm。,1,2位置为35.40cm,2,3,3位置介于35.7-35.8之间,最接近真实位置的值,既不是35.7,也不是35.8,而是35.7-35.8之间的某值,可以估计为35.75.35.7635.77,不妨取35.76cm。,估计值只有一位,所以也叫欠准数位或可疑数位。,有效数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物理 实验 性质 作用 任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