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跳水》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x
《第十七课《跳水》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课《跳水》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七课跳水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五年级下语文第十七课跳水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相关资料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1910年11月7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二、多音字钻ZUdn(钻出)ZuGn(钻石)三、词语解释环游:到各地游历。放肆:轻率任性,毫无顾忌。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四、教材解读:1 .默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再讲讲这个故事。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戏弄孩子,孩子走上横木、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2 .“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J这是什么描
2、写?可以看出什么?进行环境描写,为下文“跳水”做铺垫。3 .孩子为什么要爬上桅杆?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4.“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J孩子为什么脸会红?孩子看来,这笑声是对猴子的奖励,是对自己的嘲笑,笑自己连一只猴子都对付不了。5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J这些关联词说明了什么?条件关系和假设关系的关联词交代孩子的处境和严重后果,让人为孩子捏一把汗。孩子发抖,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危险的存
3、在了,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6 .想象一下,孩子得救后,水手们会说些什么?他们可能要赞扬船长:船长好样的,是他的临危不乱,当机立断救下了孩子。他们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都是我们不好,我们不该拿孩子取乐,在孩子爬桅杆也没有及时制止。五、主旨:本文通过描写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顶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命令孩子跳水,最后得救的故事;表现出船长的临危不惧,当机立断,急中生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A.道旁李道路B.刻舟求剑雕刻C.问其故一一缘故D.亡羊补牢一一牢固2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他走
4、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就难以回转身来。8 .因为孙膑合理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C.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9 .对水手们三次“笑”的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第一次,水手们“哈哈大笑”,使得猴子更加放肆起来B.第二次,水手们“大笑起来”,这一“笑”激怒了孩子,孩子恼羞成怒C.第三次,水手们“笑得更欢了”,是这次“笑”把故事推向高潮D.水手们的三次“笑”,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4.对这句分析不恰当的是()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A.“本来”“立刻说明船长的反应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跳水 第十七课跳水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十七 知识点 同步 练习 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