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运行.ppt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运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运行.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城市污水处理厂 第七章 污泥处理构筑物 的运行管理,2,基本要求:1、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的主要构筑物;2、理解污泥处理的方式及特点;3、掌握各个污泥处理构筑物的维护和运行管理。4、掌握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的异常出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重点:污泥处理构筑物的维护和运行管理,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的异常出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难点: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的异常出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3,第一节 污泥浓缩,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有效方法。污泥浓缩主要减缩污泥的空隙水。污泥浓缩的方法有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和离心浓缩法。在选择浓缩方法时
2、,要综合处理厂的规模、占地大小、周边环境的要求、污泥性质等多方面因素。,4,1、重力浓缩,重力浓缩主要用于浓缩初沉污泥及初沉污泥与剩余活性污泥或与腐殖污泥的混合污泥。,(1)间歇式污泥浓缩池,间歇浓缩池可建成矩形或圆形,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5,(2)连续式污泥浓缩池,连续运行的浓缩池可采用沉淀池的形式,一般为竖流式(或辐流式),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缺点:使有机污泥产生不良的气味。解决办法:在浓缩前加石灰。,6,2、气浮浓缩法,气浮浓缩是依靠微小气泡与污泥颗粒产生黏附作用,使污泥颗粒的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并得到浓缩。气浮法对于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疏水的污泥尤其适用。气浮法用于浓缩剩余活性污泥或
3、腐殖污泥。,其浓缩效果好于重力浓缩法:时间短,耐冲击负荷和温度的变化,污泥处于好氧环境,基本没有气味。缺点:运行费用高。,7,气浮池污泥负荷:,8,3、离心浓缩法,离心机种类有转盘式离心机、篮式离心机和转鼓离心机。衡量浓缩效果的主要指标有出泥含固率和固体回收率等。离心浓缩法的优点是效率高、需时短、占地少。缺点:在浓缩剩余活性污泥时,为了取得好的浓缩效果,得到较高的出泥含固率和固体回收率,一般需添加聚合硫酸铁、PAM等助凝剂,使运行费用提高;电耗高。,9,离心浓缩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运行时注意的问题 转盘式离心装置要求污泥先进行预筛滤,以防止该离心装置排放嘴的堵塞。当停止、中断离心装置进料或进料
4、量减少到最低值以下时,应及时用压力水冲洗,以防排出孔堵塞。转盘装置的转动部件,每两周必须进行人工冲洗;对于螺旋式离心机装置,磨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应注意及时清洗设备;离心滤液会有相当多的悬浮物固体,应回流到处理装置。,10,4、浓缩池的运行管理与工艺控制,浓缩池的运行管理,进泥量控制,浓缩效果评价,排泥控制,日常维护与管理,异常问题的分析与排除,11,(1)进泥量控制,对于某一确定的浓缩池和污泥种类来说,进泥量存在一个最佳的控制范围。进泥量太大,超过浓缩能力时,会导致上清液浓度太高,排泥浓度太低,起不到应有的浓缩效果。进泥量太低,不但降低处理量,浪费池容,还可导致污泥上浮,从而使浓缩不能顺利进
5、行下去。浓缩池进泥量可根据固体表面负荷确定,固体表面负荷大小与污泥种类及浓缩池构造和温度有关,是综合反映浓缩池对某种污泥的浓缩能力的一个指标。,eg:重力浓缩池的固体负荷(3060kg/(m3d)),12,(2)浓缩效果的评价,浓缩效果主要用浓缩比、固体回收率;分离率来评价。浓缩比,13,(2)浓缩效果的评价,固体回收率:指被浓缩到排泥中的固体占入流总固体的百分比,用下式表示:固体回收率,14,(2)浓缩效果的评价,分离率:指浓缩池上清液占入流污泥量的百分比,用F表示。分离率以上三个指标相辅相成,可衡量实际浓缩效果,对于浓缩初沉池污泥时,浓缩比应大于2.0,固体回收率要大于90%,浓缩活性污泥
6、和初沉池污泥时,浓缩比应大于2.0,固体回收率要大于85%。,15,(3)排泥量控制,注意:每次排泥一定不能过量,否则排泥速度会超过浓缩浓度,使排泥变稀,并破坏污泥层。,排泥操作,连续排泥,间歇排泥,小型处理厂,规模较大的污水厂,16,浮渣清除情况,观测污泥沉降情况,保证初沉池与活性污泥浓缩时混合均匀,防止污泥厌氧上浮,运行管理,(4)日常运行与维护,观察进泥量、含固率、排泥量等,17,较长时间没排泥时,先排空清池,运行管理,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定期排空检查积泥积砂情况,定期检查上清液溢流堰的平整度,定期清刷浓缩池,降恶臭,结冰时的运行维护,(4)日常运行与维护(续),18,(5)异常问题分析
7、与排除,污泥上浮,液面有小气泡,且浮渣量增多,集泥不及时排泥不及时进泥量太小初沉池排泥不及时,原因及对策,排泥浓度太低,浓缩比太小,进泥量太大,超过其浓缩能力排泥太快浓缩池发生短流,原因及对策,19,第二节 污泥厌氧消化,20,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稳定化,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泥中病原体数量。1、厌氧消化原理和功能 机理与废水厌氧消化相同。消化后的污泥称熟污泥和消化污泥。消化后污泥体积可以减少6070。2、污泥厌氧消化法的分类低负荷消化法;高负荷消化法;两相消化法。,污泥消化,21,厌氧接触消化,22,3、厌氧消化系统的组成 污泥消化系统由五部分组成:消化池、进排泥
8、系统、搅拌系统、加热系统、集气系统4、消化池的运行与维护(1)消化污泥培养与驯化 逐步培养法 一步培养法(2)消化池的工艺控制(3)消化池的日常管理与维护(4)消化池的异常问题分析及排除,23,消化池的工艺控制,进排泥控制 PH值及碱度控制 毒物控制 加热系统控制 搅拌系统的控制操作顺序与操作周期沼气收集系统控制,24,进排泥控制进泥,衡量消化能力最短允许消化时间、最大允许有机负荷。最短允许消化时间:污泥在消化池内的最短水力停留时间,常用Tm表示。最大允许有机负荷系指达到要求消化效果时,单位消化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化的最大有机物量,用Fv表示。Tm越小,Fv越大,系统的消化能力也越大。Fv
9、主要取决于消化池的构造,以及消化温度的稳定性和混合搅拌效果。消化温度波动越小,混合搅拌越均匀充分,Tm就越小,Fv越大,系统的消化能力就越大,处理厂实践中应摸出本厂Tm和Fv范围。,25,投泥量不能超过系统的消化能力,否则将降低消化效果,但投泥量也不能太低,若是远低于系统的消化能力,虽能保证消化效果,但污泥处理量大大降低,造成消化能力浪费。最佳投泥量与消化时间计算:,当进泥浓度较高时,投泥量主要受Fv制约,当进泥浓度较低时,投泥量主要受Tm制约,26,对于污泥消化来说,进泥浓度越高越好,因为较高的进泥浓度,可使实际消化时间大大延长,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当进泥浓度较低时,消化时间不可能很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污水处理 污泥 处理 构筑物 运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