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讲义2地震解释基本方法层位.ppt
《地震讲义2地震解释基本方法层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讲义2地震解释基本方法层位.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震地质综合解释一、地震地质解释在构造解释方面的应用(盆地与构造样式分析)1、地震解释基本方法与异常波的识别 2、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3、地震资料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4、剖面图、构造图的编制(断层组合),一、地震地质解释在构造解释方面的应用 所谓地震地质解释就是依据时间剖面的波形特征和地质规律赋予地震反射层明确的地质意义。勘探早期地震资料解释主要以盆地构造、地层和沉积体系解释为主,目的是确定盆地的基本形态、性质、盆地演化历史、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地层展布、沉积环境和相态分布。勘探后期地震资料解释则以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为主,目的有是确定各种隐蔽的低幅度圈闭、砂体横向展部、油气检测和早期油气藏
2、描述等方面的工作。,第二章 地震解释基本方法第一节 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 一、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的对应关系 地震剖面是地质剖面的地震响应,在地震剖面中,蕴藏有大量的地质信息,地震反射所涉及的地质现象,在地震剖面中都应有所反映。然而,在地震剖面中除了地质现象的响应之外,还包含着与地质现象无关的噪声,它们不具有任何地质意义。因此,在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之间,反射面与刂式缑妫瓷波形态与地质构造,反射层与地层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但又存在一定的区别。,图2-1 50Hz和20Hz的地震响应,二、地震反射标准层具备的条件 1)反射标准层必须是分布范围广,标志突出,容易辨认、分布稳定、地质层位较明确的反射层。
3、一般要选择连续性好,波形稳定。2)反射标志层能反映盆地内构造-地层格架的基本特征。在选择地震反射标准层时,一般把时间地层分界面或构造地层分界面,,图2-2 标准反射波的反射特征,三、确定反射标准层的方法1、据剖面根上标准波的基本特征确定反射标准层;2、利用连井地震剖面确定反射标准层;3、利用区域地质资料确定反射标准层;4、利用邻区的地震资料对比确定反射标准层;5、利用层速度资料推断反射标准层;、利用合成地震记录确定标准层;7、利用地震测井和垂直地震测井(VSP)确定标准层。,图2-3 岩性、地震子波和地震响应之间的关系,图2-4 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地层对比,三、确定反射标准层的代号 和对比标记
4、Txy,x反射界面编号或层位 Y 层位内次一级细分层好,第二节 时间剖面的对比 一、反射波对比的基本原则 1相位相同 2波形相似3振幅增强 4.连续性,图2-5 信噪比与连续性的关系,二、实际对比方法1收集并掌握地质资料、2相位对比(波组和波系对比)3、闭合对比4、干涉带的对比 5、联合对比6、剖面间的对比7、对比次序,2-6 相位对比(波组和波系对比),3、闭合对比,图2-7 地震反射分叉追踪黑的波峰,图28阶梯状同相轴(a)与扭曲状同相轴(b)的形成,4、干涉带的对比,图2-9 水平剖面 图2-10 偏移剖面,3、联合对比,第三节 与复杂地质现象有关的异常波一、绕射波 1绕射波的产生,图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讲义 解释 基本 方法 层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