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技术简介.ppt
《地铁车辆技术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辆技术简介.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铁车辆技术简介,CSR ZELC 城轨开发部 2006.09,目录,城轨交通发展历史 城轨交通的类型 地铁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城轨交通发展历史,1863年 第一条地下铁道建成 伦敦 1879年 电力驱动的机车研究成功 1899年 5个国家7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下铁道(伦敦、格拉斯哥、纽约、波士顿、布达佩斯、维也纳、巴黎)19001924 欧洲和美洲 9座大城市 19251950 东京、大阪、莫斯科(二战期间)1950 30多座城市 高速发展期,地下铁道发展历史,城轨交通发展历史及现状,1881年 第一辆有轨电车 展品 1888年 第一辆投入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 美国茨门德 20世纪20年代
2、美国 2500km 20世纪30年代 欧洲、日本、印度、中国有很大发展 1909年 大连建成有轨电车 随后 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鞍山等 1978年 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统一名称 英文“Light Rail Transit”,中文简称“轻轨”,轻轨交通的发展历史,城轨交通发展历史,世界主要城市地铁概况,城轨交通发展现状,城轨交通发展历史,北京 1969年 第一条线路通车 1984年 第二条线路(环线)通车 2000年 复八线建成通车 2002年 八通线招标 2004年 5号线招标 2005年 10号线招标(含奥运支线),我国城轨交通的发展,城轨交通发展历史,上海 1995年 1号线建成
3、2000年 2号线正式通车 2000年 3号线(明珠1期)建成通车 11.7km 2000年 地铁1号线南延伸(莘闵线)17.2km 2001年 地铁M8线一期(杨浦线)22.6km 2005年 4号线(明珠2期)正式运营 22km 2006年 9号线地铁车辆招标,我国城轨交通的发展,城轨交通发展历史,广州 1998年12月 1号线建成通车 18.5km 2002年底 2号线试通车 23.2km 2005年12月 3号线试通车 35.86km 2006年 4、5号线试通车,我国城轨交通的发展,城轨交通发展历史,其他 1980年代 天津 7.4km(停运)2002年 天津 45.43+26.18
4、8km 2002年 深圳1号线 19.5km 2003年 南京1号线1期 16.9km 2004年 武汉1号线1期 10.177km 2004年 重庆单轨 14.35km 2002年 大连快轨 46.7km 2002年 长春轻轨 14.6km 杭州、哈尔滨、沈阳、成都、西安,我国城轨交通的发展,城轨交通的类型,地铁、轻轨 传统的地下铁道发展而来 低地板车 由有轨电车发展而来 直线电机、低速磁悬浮 单轨,分类,城轨交通的类型,地铁特点线路全部或大部分建于地下投资大周期长线路全封闭,调度自动化客运量大,单向68万人/h编组取决于站台,一般68辆编组,站间距0.51.5km噪音、防火、减振要求严格,
5、要求容量大、安全、快速、舒适和节能DC750V、DC1500V三轨或接触网受流,特点,城轨交通的类型,轻轨特点线路可以为地面、地下和高架混合型投资比地铁少,通常每公里为地铁的1/21/5线路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专用车道运能介于地铁和公交之间,单向24万人/h编组多样:单节4轴、双节单铰6轴、3节双铰8轴、46辆编组噪音、防火、减振要求较高DC600V、750V、DC1500V三轨或接触网受流,特点,基本技术条件车体及内装噪声、防火空调与采暖转向架电气系统风源与制动系统照明通信与乘客信息系统车辆限界,地铁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主要以SPL2车辆为例进行介绍),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主要技术特
6、点 线路条件 供电方式 列车编组 车辆基本结构尺寸 载客量 列车动力性能,基本技术条件,运行安全可靠、使用维护方便、以人为本、乘座舒适 模块化结构、轻量化、低噪声、低能耗、低生命周期成本列车两端设乘客安全疏散门 动感的外型,简洁明快、富于现代气息的内装饰 列车可与明珠线一期工程列车联挂 列车可适用在ATC信号系统中的自动驾驶运行,也可在无ATC信号系统下,只需1人手动驾驶运营 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确保防止火灾、防止高电压及有毒物质和气体危及人生安全平均国产化率达到60%设计寿命不低于35年,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基本技术条件主要技术特点,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铝合金中空挤压型材、模块化
7、结构、整体承载结构车体稳定性、可靠性高的轴承外置式转向架,具有两级弹性悬挂系统,由高强度低合金钢板焊接成H型构架,是无摇枕转向架三相交流异步传动变压变频控制技术气电联合制动系统及模拟式空气制动技术现代微处理电子技术应用于车辆的控制、诊断、通信和显示系统带空调的通风系统,基本技术条件主要技术特点,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标定轨距 1435+6-2mm 最小垂直曲线半径 2000 m 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正线 300m 车场线 150m最大坡度:正线 38 车场线 45 车站线 3站台高度 1080+0-20mm站台与直线轨道中心距离 1600+10-0mm,基本技术条件线路条件,城轨车辆的组成及
8、主要参数,受流方式:受电弓受流 接触轨受流 供电电压:DC 1500V DC750V(600)电压变化范围:DC 1000VDC 1800V DC 500VDC 900V,基本技术条件供电方式,车型:A型车(GB7928)列车编组型式:-Tc*Mp*M=M*Mp*Tc-,动拖比为2:1,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及再生制动性能,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基本技术条件列车编组,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基本技术条件列车编组,基本技术条件列车编组(GZL3),车体长度 A车 23800mm B、C车 22100(19000)mm 车体宽度 外部最大宽度 3000mm 外部在站台高度处宽度 3000mm 车
9、辆高度(轨面至车顶高、新轮)3800mm 轨面到地板面高度 1130mm,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基本技术条件基本结构尺寸,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基本技术条件载客量,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B、C车,A车,基本技术条件载客量,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列车结构速度:90km/h列车最大运行速度:80km/h冲击极限:0.75m/s3 平均初始加速度(040km/h):1.0m/s2平均加速度(080km/h):0.6m/s2 实际牵引粘着系数:0.15,基本技术条件动力性能,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80km/h0):1.02 m/s2 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80km
10、/h0):1.2m/s2计算用制动粘着系数:0.167-80km/h,为恒定电制动,基本技术条件动力性能,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当一辆动车的牵引/电制动不能工作时,在AW3负载下,列车能以最大运行速度75km/h往返一个全程 当二辆动车的动力失效时,列车能在38坡道上启动并能以60km/h限速行驶到相邻车站 一列空载列车牵引一列超载(AW3)无动力的故障列车能在38的坡道上起动,基本技术条件动力性能,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车体结构车钩缓冲器碰撞能量的吸收内装饰车门车窗贯通道,车体及内装,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压缩载荷 1200kN拉伸载荷 800kN车钩高度 720mm车顶设空调安
11、装平台铝合金大型中空型材轻量化整体承载全焊结构寿命:35年,注:GB7928 A型车:0.8MN(81t)B型车:0.49MN(50t),车体及内装车体结构,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司机室端设计在A车厢底架司机室端设有防爬器,安装在司机室端部的紧急疏散门两侧,防止在严重碰撞时爬上或是挤穿客室;,车体及内装车体结构,底架端部结构、特别是正好位于A车司机室端部的底架端部设计成可以吸收部分碰撞能量的结构,以减少这类事故对乘客的伤害。,半自动车钩,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车钩能量吸收装置的变形可达到吸收速度低于15km/h的列车(AW0)与制动列车(AW0)相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车钩缓冲器容量能满
12、足撞击速度5km/h吸收能量的要求;车钩内设有可压溃变形管,在撞击速度5km/h至15km/h范围内发生永久变形,而车体、转向架、贯通道和设备箱等不被损坏。,半永久牵引杆,自动车钩,车体及内装车钩缓冲器,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车体及内装碰撞能量的吸收,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天花板最大高度不低于2100mm 站立位置最小高度不低于1900mm 天花板与内墙采用圆弧顶板过渡 在天花板两侧纵向布置通长灯带 座椅沿纵向布置,并设置有轮椅位 在天花板两侧纵向布置出风口,在空调底部的天花板上设置回风口 提供充足的立柱和扶手,特别在门洞区提供环形扶手,概述,车体及内装内装饰,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
13、,每辆车每侧设5对电动塞拉门车门间距:4560mm每侧侧墙布置4块宽幅双层玻璃窗车窗为铝合金框架、双层安全玻璃整体整体结构,车体外侧粘结到车体上车辆内部宽度:2720mm净宽1.4m的大通道将整列车的内部空间贯通成一体,车体及内装内装饰,平面布置,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天花板:铝蜂窝板(8mm)拐角顶板:铝型材 地板覆盖层:塑胶;符合防火要求,具有耐磨、防滑、美观、易于清洗 和防老化等性能;厚度为3mm 门槛:耐磨铝合金;防滑、易于清洁的设计 侧墙板:FRP整体结构;具有耐涂、易于保养和清洁的性能 乘客座椅:铝合金支架、FRP椅面;符合人体工程学和体现现代气息的 设计,完全侧墙悬挂,更易于
14、车内的清洁 立柱和扶手:不锈钢管,不喷漆,管径38mm 座椅屏风:无色安全钢化玻璃,现代装饰效果与人性化的完美结合,车体及内装内装饰,材料,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车体及内装内装饰,地板(GZL3),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车体及内装内装饰,座椅,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车体及内装内装饰,扶手,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挡风玻璃:玻璃不能推入司机室,冲击阻力应符合UIC 651 测试要求 左右两侧挡风玻璃为透明玻璃,并各有一个电动刮雨器 左右两侧设有带垂直导轨的遮阳板 挡风玻璃除霜通过玻璃内的电阻发热实现司机操纵台:位于前视方向的右手侧 司机视野:符合UIC651标准 司机座椅:按人体工
15、程学设计,能旋转120,并能进行纵向和垂 向调节,车体及内装内装饰,司机室,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开关门功能 防夹功能(再开门功能)单门故障切除功能,且客 室内外对乘客有切除指示 单门紧急解锁功能 列车车门监控旁路 故障显示和诊断功能 车门内外有开关门状态指示灯 显示及声音提示功能 乘务员钥匙开关功能(部分车门),车体及内装客室侧门,主要功能,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主要参数 车门类型 电动塞拉门 净开宽度 1400mm净高度 1860mm手动开门力 最大75N 开/关门时间 最少3秒(可调节)探测最小障碍物 30(宽)x 60(高)mm加在障碍物上的最大力 150 N 门页承载 240
16、0 N(每扇门板)门系统重量 166 kg 操作紧急手柄所需最大扭距 15 N.m工作温度范围-25+70C 一个开关门循环消耗能量 390J,车体及内装客室侧门,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司机室左右设手动滑门:净开度:600mm 高度:1860mm A车司机室端部设有紧急疏散门;净宽:700mm;疏散门由司机在车内操纵后墙门允许司机和工作人员由乘客室进入司机室;客室侧设紧急开门手柄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时通过到疏散门,车体及内装司机室侧门、紧急门、后墙门,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每辆车安装8扇车窗,位置在车门之间;单元式车窗由两层钢化安全玻璃和铝合金窗框组成;玻璃装在铝框架上,车窗单元用胶粘接
17、到车体结构上;窗户有良好的视野,高880mm,宽1300mm;外层玻璃厚6mm、和内层玻璃厚5mm、中间空气层9mm;更换损坏的玻璃不需要拆下窗框和内装条。,车体及内装车窗,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接合架和旋紧架:铝型材焊接,粉末涂层 Huebner折棚纤维织物和轻合金型材,粉末涂层,使用寿命大约为10到15年 阳极氧化;铝合金桥板侧壁:FRP,铝合金型材,橡胶型材 顶板:铝合金,车体及内装贯通道,贯通道宽度:1500mm(腰部)贯通道高度:1900mm 通道总成包括两个完全对称的可以接合的半通道,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车厢侧桥接板和接合架侧桥接板,安全肘板,车体及内装贯通道,城轨车辆的
18、组成及主要参数,执行标准:ISO/3095-2002、ISO/3381-2002列车在野外停止,所有辅助设备同时以最大功率运行时,在车厢内沿车辆中心离地板高1.5 m处,测得的连续噪音值不超过69dBA。驾驶室内为67dB(A)列车在野外以60Km/h稳速运行时,在车辆中心离地板高1.5m处,测得的客室内连续噪音值不超过82dB(A),司机室噪声不大于80dB(A)列车在野外停止时,在离轨道中心离7.5 m处测得的连续噪音值不超过73dBA;在列车头尾端处测得的噪声值不超过72dB(A),噪声、防火噪音要求,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噪音源的控制 严格控制空调,逆变器、空压机等部件的噪音值 避
19、免轮轨间的尖叫声 隔音、隔热措施车体底架下侧转向架区域均涂以阻尼浆层,阻尼浆层厚应不少于3mm,其他地方不涂阻尼浆,隔音是通过隔音材料和内部衬垫联合实现,隔音材料为矿物棉采用隔音性能良好的塞拉门,噪声、防火噪音控制措施,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防火标准:DIN5510 级车辆配置一定数量适于电气装置灭火的消防设备车辆上所用材料应采用非延燃性材料和防火材料,并提供所选用材料达到防火要求的证明车体和安装在车体外的电气设备外罩箱符合水密性的要求安装在车辆上的所有电气设备、绝缘材料等满足防霉防虫的要求高压电气设备具有人身安全防护措施,噪声、防火防火和安全,城轨车辆的组成及主要参数,机组配置 主要参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车辆 技术 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