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
《地理七年级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七年级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七年级进修(一),2,2,主 要 内 容,本学期工作安排,期末考试分析,地理七年级下第五章教材分析,3,全区情况:(初一39所),78.64,41.62,91.44,初一:超区平均成绩18所 超区及格率22所 超区优秀率18所 三超15所,上学期期末考试分析,抽样分析,4,1.课题:“中学地理图像有效教学与学生地理图像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20112013),2.教学视导:王佐中学、洋桥学校、卢沟桥中学、太平桥中学,3.参加北京市统一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主要工作,学科主要工作,5,十二五 地理学科继续教育 课程设计,第一部分 教材教法研究与实践课程专题,1、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及落实 2、中
2、国地理(概况)专题(六个)3、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任教五年及以下),全体进修,区研讨课,分层教研,6,十二五 地理学科继续教育 课程设计,第二部分 学科教学领域 专题讲座,1、地理图像有效教学地理读图心理 2、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剖析(以国家为例),必修可选,7,一、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全学期21周,授课16周,共32节,每周2课时,每章授课时数:,(共28课时),第五章:8课时(5.1 2课时、5.2 4课时、5.3 2课时)2月13日3月9日(第1周第4周),第六章:10课时(6.1 2课时、6.2 2课时、6.3 4课 时、6.4 2课时)3月12日4月20日(第5周第10周 清明放假),
3、本学期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建议,8,一、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第七章:6课时(7.1 2课时、7.2 2课时、7.3 2课时)4月23日5月18日(第11周第14周 期中考 试、五一放假),第八章:4课时(8.1 2课时、8.2 2课时)5月21日6月1日(第15周第16周),说明:以上课时含实践活动课时 各校可根据学生状况适当调整各章的授课课时,1516周结课,本学期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建议,总复习:6月1日6月15日(第17周第18周)考试:6月18日6月22日(第19周),9,二、实践活动,上学期实践活动小结,下学期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2次(2011年4月15前结束)实施前2周上交计划 计
4、划详实、规范,10,课程内容结构,11,地理七年级下第五、六章教材教法分析,前言,课标的重要性,1、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考试 的主要依据。,2、各类使用主体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和课标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这要求教师教学设计必须以课标为依据。,一、课标要求及对其的把握,(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教学建议:优越性采用对比的方式,优越性,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大洲大洋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记住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千米),关注我国的海洋国土(300万平千米)
5、,增强国土意识,漫长的海岸线和陆上国界线,众多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陆地大国、海洋大国,3、在我国行政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以便在实际生活和与人际交往中正确使用,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需要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概念:人口密度,技能: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分布图的阅读、人口增长图的阅读,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做一做,创设情境,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说出我国人口分布,并简要分析原因。(因学生尚未学习中国总论,原因的分析,侧重思考,可留下悬念),(2)可提供举出一
6、些省份的人口、面积资料,让学生计算人口密度并作对比,从而对“稠密”和“稀疏”有量化概念。,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从全国范围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陆地边疆地区,(2)从地区分布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3)从具体分布看,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建议:前两个分布特征和第三个分布特征中的“小聚居”,在我国民族分布图上可直接读出来;“大杂居”的特征需要提供相应的文字说明。如,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从地域空间的角度,认识加强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19,第
7、五章 位于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20,位置、面积和疆域,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发海洋国土,保卫国土完整,众多的邻国,行政区域的划分,现行行政区域的划分,省级行政区划,北京市的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人口最多的国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位于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21,第一节 位置、面积和疆域,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知识与技能:我国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优越性体现)学生运用东西半球图、世界图、中国图等地图和地球仪对中国的位置进行说明。,2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
8、析、比较、讨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比分析方法例如:把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比较,突出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与蒙古、日本比较,突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读图分析法读五带图分析我国农业的有利条件;读中国图: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湾,发展贸易和海洋事业;读世界图:中国领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边境贸易。,23,要求:记住我国的陆地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知识与技能记住:我国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知道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约占领土面积的1/3。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
9、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它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24,过程与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和运用地图进行交流学习,并利用资料解决问题,认识中国国土辽阔和海洋面积广阔的基本国情。,25,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2.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26,重难点重点:掌握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年级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