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施工与设计.ppt
《地源热泵施工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源热泵施工与设计.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源热泵施工与设计,陈浩,2015.12,第一章 方案确定前的工程勘察 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 第三章 地下水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 第四章 地表水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目 录,一、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查。1、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2)场地内已有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3)场地内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电信电缆的分布;4)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5)场地内已有水井的位置。工程场地可利用面积应满足修建地表水抽水构筑物(地表水换热系统)或修建地下水抽水井
2、和回灌井(地下水换热系统)或埋设水平或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地埋管换热系统)的需要。同时应满足置放和操作施工机具及埋设室外管网的需要。2、浅层地热资源的勘察包括以下内容:1)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包括:,第一章 方案确定前的工程勘察,岩土层的结构;岩土体热物性;岩土体温度;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冻土层厚度。采用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时,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采用槽探、坑探或研探进行。槽探是为了了解构造线和破碎带宽度、地层和岩性界限及其延伸方向等在地表挖掘探槽的工程勘察技术。探槽应根据场地形状确定,探槽的深度一般超过埋管深度1m。采用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时,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采用钻探进
3、行。钻探方案应根据场地大小确定,勘探孔深度应比钻孔至少深5m。岩土体热物性指岩土体的热物性参数,包括岩土体导热系数、密度及比热等。若埋管区域已具有权威部门认可的热物性参数,可直接采用已有数据,否则应进行岩土体导热系数、密度及比热等热物性测定。,第一章 方案确定前的工程勘察,测定方法可采用实验室法或现场测定法。实验室法:对勘探孔不同深度的岩土体样品进行测定,并以其深度加权平均,计算该勘探孔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对探槽不同水平长度的岩土体样品进行测定,并以其长度加权平均,计算该探槽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岩土体应在测试埋管状况稳定后进行。根据埋管深度或长度,测试一般应在测试埋管安装完
4、毕72h后进行。对两个勘探孔(槽)及两个以上勘探孔(槽)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取算术平均值。2)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岩性、分布、埋深及厚度;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和水力坡度;,第一章 方案确定前的工程勘察,地下水水温及其分布;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3)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回灌试验;测量出水水温;取分层水样并化验分析分层水质;水流方向试验;渗透系数计算。渗透系数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断面的流量(m/d),一般用来衡量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径流的快慢。,第一章 方案确定前的工程勘察,4)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
5、列内容:地表水水源性质、水面用途、深度、面积及其分布;不同深度的地表水水温、水位动态变化;地表水流速和流量动态变化;地表水水质及其动态变化;地表水利用现状;地表水取水和回水的适宜地点及路线。地表水水温、水位及流量勘察应包括近20年最高和最低水温、水位及最大和最小水量;地表水水质勘察应包括:引起腐蚀与结垢的主要化学成分,地表水源中含有的水生物、细菌类、固体含量及盐碱量等。,第一章 方案确定前的工程勘察,二、对已具备水文地质资料或附近有水井的地区,应通过调查获取水文地质资料。调查区域半径宜大于拟定换热区100200m。调查以收集资料为主,除观察地形地貌外,应调查已有水井的位置、类型、结构、深度、地
6、层剖面、出水量、水位、水温及水质情况,还应了解水井的用途,开采方式、年用水量及水位变化情况等。三、工程勘察应由具有勘查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工程勘察完成后,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并对资源可利用情况提出建议。,第一章 方案确定前的工程勘察,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第一节 基本原则第二节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第三节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第四节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第一节 基本原则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根据岩土体地质勘察结果评估地埋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岩土体的特性对地埋管换热器施工进度和初投资有很大影响。坚硬的岩土体将增加施工难度及初投资,而松软岩土体
7、的地质变形对地埋管换热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工程勘察完成后,应对地埋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性进行评估。2.埋管区域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地下构筑物与建筑物间距的相关规定,且埋管距离不得小于2m。3.地埋管施工时,应避让并严禁损坏其它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管沟开挖施工中遇有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或文物古迹时,应予以保护,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协同处理。4.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表明管线的定位带,并以现场的2个永久目标进行定位。,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第二节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地埋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大、
8、流动阻力小的塑料管材及管件,宜采用聚乙烯管(PE80或PE100)或聚丁烯管(PB),不宜采用聚氯乙烯(PVC)管。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的承压能力应不小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1.0MPa。工作温度应满足设计供回水温度要求。地埋管壁厚宜按附录A选择。埋入土壤中的地埋管应能按设计要求长度定长供应,除U型管底部外,中间不应有机械接口及金属接头。,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传热介质应以水为首选,也可选用符合下列要求的其它介质:安全,腐蚀性弱,易于购买、运输和储藏;较低的冰点;良好的传热特性,较低的摩擦阻力损失;与地埋管管材无化学反应
9、。传热介质的安全性包括毒性、易燃性及腐蚀性;良好的传热特性和较低的摩擦阻力是指传热介质具有较大的导热系数和较低的钻度。,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3.在有可能冻结的地区,传热介质应添加防冻剂。防冻剂的类型、浓度及有效期应在充注阀处注明。可选择防冻剂包括:盐类:氯化钙和氯化钠;乙二醇:乙烯基乙二醇和丙烯基乙二醇;酒精:甲醇,异丙基,乙醛;钾盐溶液:醋酸钾和碳酸钾。,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4.选择防冻剂时,添加防冻剂后的介质的冰点宜比设计最低使用水温低35;同时应考虑防冻剂对管道、管件的腐蚀性以及防冻剂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其对换热的影响。添加防冻剂后的传热介质的冰点宜比设计最低使用水
10、温低3-5,是为了防止出现结冰现象。地埋管换热系统的金属部件应与防冻剂兼容。这些金属部件包括循环泵及其法兰、金属管道、传感部件等与防冻剂接触的所有金属部件。,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第三节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明确待埋管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预留未来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空间及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应进行周期动态负荷计算,计算最小计算周期宜为1年。计算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总释热量应与其总吸热量相平衡。全年冷、热负荷平衡失调,将导致地埋管区域岩土体温度持续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降低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运行效率。
11、因此,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应考虑全年冷热负荷的影响。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应满足计算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实际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要求。在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辅助热源或冷却源与地埋管换热器并用的调峰形式。,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地源热泵系统最大释热量与建筑设计冷负荷相对应。包括:空调负荷和机组压缩机耗功、循环水在输送过程中得到的热量、水泵释放到循环水中的热量。将上述三项热量相加就可得到供冷工况下释放到循环水的总热量。即:最大释热量=空调负荷(1+1/cop)+循环水输送中的得热量+水泵释放到循环水中的热量。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与建筑设计热负荷相对应。包括:空调热负荷、循环水在输送过程中失去
12、的热量、扣除因机组压缩机耗功、水泵耗功释放到循环水中的热量。将上述四项热量代数求和就可得到供热工况下从循环水的所要吸的总热量。即:最大吸热量=空调负荷(1-1/cop)+循环水输送中的散热量+水泵释放到循环水中的热量。对于最大释热量与最大吸热量相差不大的工程,可以根据换热量最大者来确定换热器的长度。如果两者的换热量差距很大时,应该通过技术比,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教,采用辅助散热(冷却塔、板换)或辅助供热(锅炉加板换)的方式来解决,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初期投资高的经济问题,另一面也解决了土壤源热泵的冷热不平衡问题。地埋管换热器应根据可使用地面面积、岩土体地质勘察结果及挖掘成本等因素确定埋
13、管方式。地埋管换热器有水平和竖直两种埋管方式。当可利用地表面积较大,浅层岩土体的温度及热物性受气候、雨水、埋设深度影响较小时,宜采用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否则,宜采用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图1为常见的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形式,图2为新近开发的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形式,图3为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形式。在没有合适的室外用地时,竖直地埋管换热器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混凝土基桩埋设,即将U形管捆扎在基桩的钢筋网架上,然后浇灌混凝土,使U形管固定在基桩内。,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地埋管换热器设计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宜根据现
14、场测试数据采用专用软件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岩土体及回填材料热物性的影响。在缺乏测试条件时,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可按附录B的方法进行计算。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时,环路集管不应包括在地埋管换热器长度内。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可不设坡度。最上层埋管顶部应在冻土层以下0.4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0.8m,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深度宜大于20m,钻孔孔径不宜小于0.llm,钻孔间距应满足换热需要,间距宜为3-6m。水平连接管的深度应在冻土层以下0.6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1.5m。为避免换热短路,钻孔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岩土体吸、释热量平衡时,宜取小值;反之,宜取大值。,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地埋管换热器管内流
15、体应保持紊流流态,水平环路集管坡度宜为0.002。目的为确保系统及时排气和加强换热。地埋管换热器内管道推荐流速:双U形埋管不宜小于0.4m/s,单U形埋管不宜小于0.6m/s。地埋管环路两端应分别于供、回水环路集管相连接,且宜同程布置。每对供、回水环路集管连接的地埋管环路数宜相等。供、回水环路集管的间距不应小于0.6m。利于水力平衡及降低压力损失。供、回水环路集管的间距不小于0.6m,是为了减少供回水管间的热传递。地埋管换热器安装位置应远离水井及室外排水设施,并宜靠近机房或以机房为中心设置。地埋管换热器远离水井及室外排水设施,是为了减少水井及室外排水设施的影响。靠近机房或以机房为中心设置是为了
16、缩短供、回水集管的长度。,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地埋管换热系统应设自动充液及泄漏报警系统。需要防冻的地区,应设防冻保护装置。目的在于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便于系统充液,一般在分水器或集水器上预留充液管。连接地埋管换热器系统的室内送、回液联管上要安装闭式膨胀箱、充放液设施、压力表、温度计等基本仪器与部件。地埋管换热系统应根据地质特征确定回填料配方,回填料的导热系数不应低于钻孔外或沟槽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保证地下埋管的导热效果,但对于地质情况多为岩石的区域,回填料导热系数可低于岩土体导热系数。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选用的传热介质的水力特性进行水力计算。参照附录C,第二章 土壤
17、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地埋管换热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地埋管换热系统根据建筑负荷变化进行流量调节,可以节省运行电耗。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地埋管换热器的承压能力,若建筑物内系统压力超过地埋管换热器的承压能力时,应设中间换热器将地埋管换热器与建筑物内系统分开。地埋管换热器承受的压力计算式:P=P0+gh+0.5Ph式中,P管路最大压力,Pa;P0当地的大气压,Pa;埋管中液体的密度,kg/m3;g-当地重力加速度,m2/s;h地埋管最低点与闭式循环最高点的高度差,m;Ph水泵的扬程。,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地埋管换热系统宜设置反冲洗系统,冲洗流量宜为工作流量的2倍。目的在于防止地埋管
18、换热系统堵塞。,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第四节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具备埋管区域的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了解埋管场地内已有地下管线、其它地下构筑物的功能及其准确位置,并应进行地面清理,铲除地面杂草、杂物和浮土,平整地面。地埋管及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厂的合格证。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检查并做好管材保护工作。地埋管运抵工地后,应用空气试压进行检漏试验。地埋管及管件存放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搬运和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采用柔韧性好的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装卸,不应抛摔和沿地拖曳。4.管道连接应符合以
19、下规定;所有埋地管道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管道连接应符合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的有关规定。对于所有埋入,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地下的管道均应采用热熔连接或电容连接。管道环路集管与各环路连接时,若管径小于DN110,采用电容套筒链接;若管径大于DN110,宜采用热熔对接方式。如需金属件丝扣连接时,必须对连接件作防腐处理,并做地下检查井维护。垂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型弯管接头,宜选用定型的U型弯头成品 件,不宜采用直管道煨制弯管接头,也不宜采用两个900的弯管对接的方式构成U型弯管接头。c)U型管的组对长度应能满足插入钻孔后与环路集管连接的要求,组对好的U型管的两开口端部
20、,应及时密封。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时,应避免雨水和施工用水浸入管沟或钻孔。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安装时,应防止块石等重物撞击管身。管道不应有折断、扭结等问题,转弯处应光滑,且应采取固定措施。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回填土应细小、松散、均匀且不含石块及土块。回填压实过程应均匀,回填土应与管道接触紧密,且不得损伤管道。,回填料应采用网孔不大于15mmX15mm的筛进行过筛,保证回填料不含有尖利的岩石块和其他碎石。为保证回填均匀且回填料与管道紧密接触,回填应在管道两侧同步进行,同一沟槽中有双排或多排管道时,管道之间的回填压实应与管道和槽壁之间的回填压实对称进行。各压实面的高差不宜超过30cm。管腋部采用人工回填,确
21、保塞严、捣实。分层管道回填时,应重点做好每一管道层上方15cm范围内的回填。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实,严禁压实机具直接作用在管道上,使管道受损。8.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应在钻孔钻好且孔壁固化后立即进行。当钻孔孔壁不牢固或者存在孔洞、洞穴等导致成孔困难时,应设护壁套管。下管过程中,U型管内宜充满水,并宜采取措施使U型管两支管处于分开状态。护壁套管为下人钻孔中用以保护钻孔孔壁的套管。钻孔前,护壁套管应预先组装好,施钻完毕应尽快将套管放人钻孔中,并立即将水充满套管,以防孔内积水使套管脱离孔底上浮,达不到预定埋设深度。,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的施工与设计,下管时,可采用每隔2-4m设
22、一弹簧卡(或固定支卡)的方式将U形管两支管分开,以提高换热效果。U型管安装完毕后,应立即用灌浆材料回灌封孔。当埋管深度超过40m时,回灌应在周围临近钻孔均钻凿完毕后进行。立即灌浆回填封孔以隔离含水层。灌浆即使用泥浆泵通过灌浆管将混合浆灌人钻孔中的过程。泥浆泵的泵压足以使孔底的泥浆上返至地表,当上返泥浆密度与灌注材料的密度相等时,认为灌浆过程结束。灌浆时,应保证灌浆的连续性,应根据机械灌浆的速度将灌浆管逐渐抽出,使灌浆液自下而上灌注封孔,确保钻孔灌浆密实,无空腔,否则会降低传热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当埋管深度超过40m时,灌浆回填宜在周围邻近钻孔均钻凿完毕后进行,目的在于一旦孔斜将相邻的U形管钻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源热泵 施工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