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3新古典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3新古典贸易理论.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理论特点第一节、要素禀赋说第二节、要素价格均等化说第三节、里昂惕夫之迷,理论特点,第一节 要素禀赋说,一、提出人二、前期概念三、理论假设四、理论推导五、理论结论六、理论评介 示例,一、提出人,瑞典经济学家 埃里赫克歇尔 和伯蒂尔 俄林。,要素禀赋说,又名“赫俄学说”、“HO原理”、“要素比例说”等。,二、前期概念,1、要素密集度2、要素禀赋3、要素禀赋与供给的关系,1、要素密集度,所谓要素密集度是指在现有条件下,生产某产品时以生产成本最低为标准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在国际贸易中,根据商品所包含要素的密集程度不同,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
2、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假设相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不同国家是相同。,A是劳动密集性产品,B是资本密集性产品,H-O理论的要素密集程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将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进行比较而得出结论,而一种产品与不同产品比较会得到不同结论。,2、要素禀赋,(1)根据一国拥有生产要素总量。,则A国资本丰富,B国劳动力丰富,(2)依据一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如果:(A国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B国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则A国劳动力相对丰富,B国资本相对丰富。,3、要素禀赋与供给的关系,中国,美国,三、理论假设,1、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同质产品。2、生产中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3、每个国家生产要素供给一定,要素
3、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可自由流动,在国家之间不可自由流动。4、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5、规模经济不变。6、无交易成本。7、商品自由贸易8、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四、理论推导,分工方式,比较优势,产品成本,技术水平,要素价格,要素供给,要素需求(引致需求),消费偏好,购买力(要素报酬),五、理论的结论,1、一个国家的要素比例决定了该国的比较优势。2、一个国家的要素比例决定了该国的贸易结构。3、一个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不生产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中获利。,贸易前,中国的X产品比美国的便宜。中国应生产并出口X产品,美国应生产并出口Y产品。,分工后,中
4、国在S1点生产,美国在S1点生产,按照新的国际价格交换后都在O点消费,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更普遍的是中国、美国的消费点未必重合(O点),则福利水平提高的程度不同。,六、理论评介,积极方面:正确指出不同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发展了古典贸易理论。,消极方面:全部是静态分析,。不能解释水平贸易的迅速发展。,要素禀赋说示例,布的相对成本:美国:310/220=1。4091德国:950/700=1。3571,所以,德国在布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美国在钢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贸易结构:美国生产并出口钢,德国生产 并出口布。,各国要素禀赋状况:在美国,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30/50=0.6在德国,资本
5、价格/劳动力价格:100/150=0。67美国是资本丰富国家,德国是劳动相对丰富国家。,各产品要素密集度:布的要素比例:资本/劳动力=2/5=0。4;钢的要素比例:资本/劳动力=4/2=2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结构:美国生产并出口钢,德国生产并出口布。,第二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广义要素禀赋说,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比例会趋于一致,最终完全相同。,贸易后,两国同种要素绝对价格会最终完全相同。,一、要素价格相对均等化,美国资本(K)相对丰富,出口资本密集型的钢;德国劳动力(L)相对丰富,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布。,美国出口钢,德国进口布,二、要素价格绝对均等化的证明,1、根据尔勒
6、定理:在规模收益不变,要素报酬取决于其生产能力,并且,在一切产品刚好被消费完毕的条件下,某种产品的总产量等于投入的各种要素的量乘以该要素的边际生产能力之和。,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投入资本K、劳动L两种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能力等于利率r,劳动的边际生产能力等于工资w。,则A国X产品 X=w L+r K,X=wL+r K,由于技术水平相同,K/L相同;由于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所以r/w相同;由于规模收益不变,所以X/L相同,所以,发生自由贸易后,两国的工资会趋于相等。同理,利率也会趋于相等。,第三节(Leontief Paradox),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分析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竞争商品对
7、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得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的实证结果和H-O理论的结论完全相反。里昂惕夫将研究结果公之于众,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之谜(Leontief Paradox),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美国出口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要量,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1)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2)贸易壁垒(3)技能和人力资本(4)自然资源说,(1)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H-O假设在任何要素价格比率下,商品的要素密集型不变。但现实中却存在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显示出不同的要素密集型。这就是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导致里昂惕夫之迷的产生。,(2)贸易壁垒,劳工组织游说,(3)技能和人力资本,美国大量的教育和培训投入,劳动力熟练程度高,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美出口倾向于劳动密集型,进口倾向于资本密集型,4、自然资源说,H-O学说只考虑了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而忽视了自然资源要素的作用。,美国进口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刚好资本密集度高;出口农产品刚好资本密集度低。,表面上形成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假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