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用与公债的信用管理.ppt
《国家信用与公债的信用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信用与公债的信用管理.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国家信用与公债的信用管理,本章结构,第一节 国家信用的内涵及其对经济增长 的作用 第二节 国家信用风险 第三节 国家信用管理,第一节 国家信用的内涵及其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国家信用的内涵 内涵:国家信用(也称财政信用),是以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筹集和运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运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如发行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财政统借统还外债等;二是国家运用信用手段供应资金,如以有偿的方式安排的某些财政支出。,(一)西方经济学对国家信用问题的认识 古典经济学家斯密、穆勒都反对公债的发行 萨伊对持有公债的否定态度。凯恩斯肯定了公债
2、发行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二)国家信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1、是国家财政的需要 2、由于社会闲置资金的存在 3、货币信用制度的发展,反对公债存在和发展的观点,古典经济学派,公债的消极作用包括:(1)公债减少了生产资本,妨碍工商业的正当投资;(2)以公债弥补财政赤字会助长为所欲为,不负责任之风;(3)举债会增加将来财政困难;(4)公债常以高利吸引购买者,会使富者坐享其利,使财富分配不均,公债不断的膨胀,使市场增多信用,促使物价上涨等等。,主张大力发展公债的观点,现代凯恩斯学派 萨缪尔森认为:(1)公债不是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而是一件有益的事,会增加净收入;(2)公债不是妨碍经济增长的因素,而是使经
3、济稳定发展的因素;(3)公债的数额不应受限制,公债的发行不但不应视作国家的债务,而且还应视为国家的资产;(4)公债不会增加人民负担。因此,大量发行公债有利于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三)国家信用的性质 马克思资本论:“国家对借入资本每年要付给自己的债权人以一定量的利息。在这个场合,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书。资本本身已经由国家花掉了。,二、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一)国家信用的两种形式 1、国家筹资信用形式 发行政府债券、借款、存款 2、国家投资信用形式 债务资金的有偿投放;财政有偿性支出(二)我国国家信用形式 P114,三、国家信用的基本特征,(一)与银行信
4、用相比较所具有的特征 1、国家主体性 2、政策性 3、计划性 4、稳定性 5、广泛性,(二)与其它财政范畴相比所具有的特征 1、自愿性 2、有偿性 3、灵活性,四、公债、国债和国库券,(一)公债 中央公债(简称国债)公债 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按发行的地域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按发行的主体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国债)和地方政府公债;按偿还期限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国债、长期公债;按公债的流动性分为: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按举债的方式分为: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二)国债 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向其他经济主体承担一定行为的义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经济界认
5、为:国债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同时,国债是一种借贷,属于信用关系。,公债的概念:公债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取得的一种债务收入 公债是各级政府借债的统称。中央政府的债务称为中央债,又称国债;地方政府的债务称为地方债。我国地方政府无权以自身名义发行债务,故人们常将公债与国债等同起来 公债是政府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债具有有偿性和自愿性特点。除特定时期的某些强制性公债外,公众在是否认购、认购多少等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的权利 公债是政府信用或财政信用的主要形式 公债是政府可以运用的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三)国库券 国库券是一种可转让公债,是短期国债的最主要形式,期限有3个月、6个月、
6、9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其面额多样,可大可小。国库券一般不记名,不按其付息,债券上只有票面金额,而不载明利率,但出售时按票面金额打一定折扣发行,到期按票面金额足额还本。,五、国家信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国家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国家信用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需要 3、国家信用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4、国家信用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节 国家信用风险,一、国家信用风险的类型,1、国债风险。2、财政周转金形成的风险。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二、国家信用风险的特殊性,(一)国家信用风险具有隐蔽性(二)国家信用风险程度与政府对国家信用的依赖性同方向变化(三)国
7、家信用的可持续性与国家财政风险程度反方向变化(四)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五)国家信用风险一般不会剧烈爆发,三、国家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首先,国债发行规模过大,未清偿国债余额过多,将会给未来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其次,国债规模不合理会导致通货膨胀。政府举债规模持续增加,意味着社会总需求的扩大,若规模超出了现实经济可以承受的水平,则会带来通货膨胀预期。再次,国债流通可能会将资源排挤出商业领域,即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最后,国债的偿还有可能引发财政风险,,注意:一味地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扩张性财政政策与需求不足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
8、别是出现买方市场时,需求不足是一种常态,主要应当靠市场进行调节,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处于辅助地位,其作用效果是有限的。过分依赖财政政策调整市场需求,事倍而功半。处理不好,还会导致债务危机。而债务危机反过来又会对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俄罗斯经济的崩溃就是一个明证:首先是债务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危机爆发。,财政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首先是财政自身的风险,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决定了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将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风险,如企业的风险,银行的风险等,这些风险有相当大的部分最终都要转化为政府的风险,转化为财政的风险。化解财政风险,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经济
9、增长效益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志。只有经济高效增长,税收收入才是实实在在的,国家财力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节 国家信用管理,一、国家信用管理的特征,1、国家信用管理是一种宏观管理 2、国家信用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国债的管理 3、国家信用管理是分阶段的管理,国债管理政策的核心和灵魂是,在国家能够掌握和控制风险的范围内,尽可能充分发挥国债手段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考察,一般来说,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一个国家提高偿债能力、控制和化解风险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不发展,提高偿债能力便会成为无源之水。但从较短时期看,为拉动经济增长,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张又势必会相应增大
10、政府的偿债风险。因此,国债管理政策的艺术也就体现为正确把握和平衡潜在风险经济增长之间的微妙关系,并从中积极寻找一条低风险、高增长的经济发展道路。,两个主要途径:其一,针对国债发行、流通、偿还的整个国债管理过程,控制和化解潜在的风险,通过降低国债发行成本,巧妙安排国债发行品种和期限,使待偿国债余额在较长时期内均匀分布;其二,积极完善国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传导机制,提高国债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拉动力度,力争以较少数量的国债尽可能对社会总供需状况形成更大的积极影响。,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我国一直采取逐年审批年度发行额的方式管理国债。截至2005年底,我国的国债余额为29631亿元,其中内债28
11、803亿元,外债828亿元。去年底,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即国债负担率为21.6%,远低于由欧盟规定国际公认的60%的警戒线。,逐年审批年度发行额的方式存在五大问题,不能全面反映国债规模及其变化情况 不利于合理安排国债期限结构 不利于促进国债市场平稳发展 不利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不利于提高国债管理效率,国债余额管理,就是指政府发行国债,只要余额没有超过立法机关批准的额度,就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国债发行的品种和期限结构。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所谓国债余额,是指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即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相互冲抵后的赤字累计额和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特别国债的累计
12、额。只要2006年末国债余额不超过35568亿元,今年发行多少国债、期限品种如何安排、何时发行,都由财政部自行灵活决定。,国债余额管理是国债发行体制的一次突破,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配合的一种信号,全面反映国债规模的变化,进一步完善国债期限匹配、降低发债成本 有利于国债期限结构优化,国债的期限将缩短,形成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滚动发行有利于利率市场化,形成新的利率基准。推行国债余额管理,可以为人民币升值释放一定的压力。央行市场操作工具也将进一步走向多元化。短期国债可能成为央行重要的市场操作工具。国债余额管理的启动无疑将有助于减轻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压力,加强对市场资金的回笼力度。流动性过剩,二
13、、国债发行管理,(一)国债发行规模风险管理 1、内债发行规模风险管理(1)衡量内债发行风险时的因素:内债发行规模与国债投资者投资能力的适应程度:国债应债率(国债累计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内债发行规模与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的适应程度:国债负担率(指一定时期的国债累计余额占GDP的比例,国债累计余额相当于当年的财政收入总额,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国债规模的最高警戒线。),国债负担率,即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以45%60%为警戒线。从公开的数字来看,目前我国的国债负担率还不高,好象发债空间还比较大,但是如果考虑到其他一些隐性赤字,就已经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了。注意比较国债负担率时必须考虑:第一,
14、我国的债务余额积累是从1982年开始的,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有了近二百年的历史,因而其国债负担率远远高于我国;第二,我们的财政能力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12%,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比重都在30-40%,财政能力比我国要强得多;而我国的财政能力相对较弱。第三,我们的资本市场刚刚起步,还很不发达,内债发行规模与财政偿债能力的适应程度:财政收入偿债率(指国家用于偿还内债债务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内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支出之间的适应程度:债务依存度(指当年的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支出的比例)(2)国债发行规模风险管理策略:定量分析法 数理手段法,2、外债发行规模风险管理,(1
15、)外债发行规模风险调剂指标:偿债率是指当年的外债本金和利息偿还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国际上一般认为,这一指标保持在20为宜,最高不要超过25。负债率是指一国对外债务的负担程度。具体用什么指标来衡量负债率,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大致有四种观点债务率是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四种观点,外债余额占同期商品及劳务出口外汇收入额的比重,一般应保持在100左右;外债余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不应超过20;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应控制在5以内;年末利息支付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一般应控制在3以内。,(2)外债规模风险管理的思考 外债和外资是发
16、展中国家特别需要的经济资源,它提供了一种发展的机遇。一方面,国际资本寻找出路和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需要资金和技术,这两方面的结合是顺乎潮流、强国富民的好事。然而,东南亚国家的债务危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鉴于历史的教训,我们对待外债规模应该始终持谨慎的态度。,(二)国债发行结构风险管理,国债发行结构风险管理是指国债发行人通过合理确定发行条件的不同组合和量的比例,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就实践而言,国债品种单一、利率偏低、期限比较集中、币种不够对称,构成了当前国债结构风险的可能性因素。因此在对国债结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推进品种结构多样化、利率结构基准化、期限分布平缓化、币种结构相关化,
17、应是目前可取的积极对策。,(三)国债发行风险综合管理,实证分析表明:投标竞争不足、利率定价偏高、投资主体弱小、市场准入较严、政策告示不强,是形成当前国债综合管理风险的潜在因素。对策论研究结果证明:分布推进发行方式竞争化、利率水平市场化、投资主体机构化、市场准入宽松化、公开操作告示化、债务管理规范化,应是一种合适的市场化推进方式。事实上,多重价格竞争、二次加权定价、基数均衡曲线、充分预示信息,均为化解发行风险提供了综合分析的技术手段。,三、国债流通管理,(一)流通规模管理 1、国债流通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国债流通规模的指标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种。绝对指标有:国债流通规模国债自营买卖交易额国债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信用 公债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