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明德亲民至善.ppt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明德亲民至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明德亲民至善.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经典大学讲义,第二讲:大学三纲浅释,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大略:三纲、八目、七证,“明明德”简释,明明德”三字第一个明,是动词,明之也,明白、明了的意思第二个明,与德合起来,就是明德一词,是形容这个德,是很光明、美好、圆满至善明德:王阳明把他讲做是“天命之性”,他不单纯是一个学问,也不是仅仅只是说道德,而是性德,中庸里称之为天命,老子称之为道。,“明明德”各家注解:,朱熹的解释:“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天是天然、自然,本来
2、就在的,本来就有,明德叫做“虚灵不昧”(虚灵不昧,虚是空虚,无色无形,灵是我们的灵性、智慧,不昧是常放光明。)人之初,性本善,因被“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经常迷失本性,因为欲望习气的原因,被时常遮蔽了,经常违背大道,但是,我们人的本性之光明、明德,一直都在哪里的!所以我们的学习就是“当因其所发而明之,以复其初也!”通过学习圣贤之道,回复本性的良知。,“明明德”各家注解:,张居正直解:“上明字,是用工夫去明他。明德,是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本体。”(人)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充开气禀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心
3、之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脏了,磨得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各家注解:,王阳明解:“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明明德”各家注解:,蕅益大师解:“道者,从因趋果所历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
4、是始觉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前一个明字是始觉之修,就是修德,动词;后一个明字,是讲本觉之性。修行就是把我们的本觉之性圆满的恢复出来。(进一步:明德是讲自己,亲民是讲众生,至善是最后的佛境界。),迷失图,“物欲所蔽”,“格物致知”,“亲民”的各家注解:,朱熹四书集注解:把“亲民”当做“新民”来讲:“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新是革新,把旧的去掉,就是革新。旧的是我们的习气,所谓毛病、习气,这是旧的东西。把习气毛病去除掉,自性的光明就显发了。所以首先要自己革除旧习,要自新,这就是“自明其明德”的意思。,“亲民”各家注解:,张居正直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国学 经典 讲义 明德 至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