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所二次系统-第5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配电所二次系统-第5讲.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变配电所二次系统(第五讲),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电力工程系 马丽英,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应用: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所一般不考虑同步问题,220kV500kV变电所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要求确定是否装设同步系统。内容:常规变配电所同步系统接线及装置、微机式同步装置。实现原则:(1)同步并列方式及并列条件:准同步、自同步并列;一般采用准同步并列,条件是两侧系统的电压、频率、电压相角差相等,采用带闭锁的手动同步装置或捕捉同步装置。新建变配电所均采用微机同步装置。(2)同步点的设置:两侧电压来自不同电源的断路器称为同步点,一般,同步点装设在:a.系统联络线上;
2、b.三绕组变压器各电源侧;c.220kV、500kV母线分段、母联、旁路断路器;d.3/2接线的各断路器。(3)同步系统接线:三相和单相接线方式。一般采用后者。,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一、同步系统的接线 把同步点(断路器)两侧电压经过TV变换和二次回路切换后的交流电压引至同步电压小母线上,称为同步电压。同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同步电压引入部分;手动准同步装置和捕捉同步装置。1.单相同步系统的同步电压引入方式 同步电压的引入与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同步点设置、TV二次侧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关。同步电压取自待并系统和运行系统的单相电压(相电压或线电压)和公用接地相。变电所TV二次侧接地方式一
3、般为中性点直接接地,变电所各个典型同步点的同步电压引入方式及相应的相量图如下表5-1所示。,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一、同步系统的接线 2.同步系统的接线(1)220kV变电所同步系统接线 如下图5-1所示 主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同步电压引入;母联断路器同步电压引入;出线断路器同步电压引入;(2)500kV变电所同步系统接线 如下图5-2所示 全部断路器均为同步点。两种方法:近区优先法、简化法。,图5-1 220kV降压变电所同步系统图,图5-23/2接线同步电压的引入,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二、同步装置 1.手动准同步装置 由同步测量表计、同步监察继电器和转换开关组成。(1)同步测量表计
4、:比较两个系统的电压、频率和相位。两种:分散式仪表(两只电压表、两只频率表、一只同步表、组合式同步表(一只电压表、频率表和同步表)。MZ10型组合式单相同步表电路如下图5-3所示。(2)同步监察继电器:防止在较大相角差下合闸而造成非同步合闸。其结构及运行特性如图5-4所示。,图5-3 MZ10型组合式单相同步表电路,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二、同步装置 1.手动准同步装置(3)手动准同步电路 集中手动准同步和分散手动准同步两种方式。变电所一般采用集中同步方式(将组合式同步表、同步开关、闭锁开关等集中装设在中央信号屏或控制屏的中间位置。操作人员与同步指示仪表配合进行的。两个待同步系统的电压、频
5、率、相位差由同步表监视,合闸脉冲由操作人员操作控制开关发出。首先通过调度指示,使两待同步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操作人员根据同步表的指针和断路器的合闸时间,选定一个合适的提前角发出合闸脉冲,从而使断路器的主触头闭合时,两待同步系统的电压、相位差接近于零。如下图5-5所示。,图5-5 手动准同步装置电路,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二、同步装置 1.手动准同步装置(3)手动准同步电路 手动准同步的测量:“断开”、“粗略”、“精确”三个位置。同步断路器的合闸;手动准同步的闭锁。2.自动同步装置 恒定导前相角自动准同步和捕捉同步装置(电磁型、晶体管或微机型)两种型式。实际工程中后者用的较多
6、。两个待同步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差调整到允许范围后,捕捉同步装置自动捕捉两系统的电压相位差,在030这一段可同步合闸的时机内自动发出合闸脉冲。,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二、同步装置 2.自动同步装置(1)电磁型捕捉同步装置 电磁型捕捉同步装置的电路如下图5-6所示。电磁型捕捉同步装置的动作原理分析如下图5-7所示。频率差测量回路:由同步检查继电器KY1和KY2及时间继电器KT组成。合闸提前角选择回路(合闸启动回路):由时间继电器KT和KY1触点及中间继电器KC、合闸继电器KC1组成。电压监视回路:由接在运行系统和待并系统上的电压继电器KV1和KV2组成。多次合闸闭锁回路:断路器辅助常开触点QF闭
7、合,启动闭锁继电器KC2。,图5-6电磁型捕捉同步装置,图5-7电磁型捕捉同步装置动作原理分析图,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二、同步装置 2.自动同步装置(2)晶体管型捕捉同步装置(ZTB-1型如下图5-8所示)相位角差测量回路:由变压器T1、T2,裂相整流,滤波电路及由三极管VT1和VT2组成的零指示器构成。频率差测量回路:由三极管VT3、VT4、电位器R7、电容器C3构成充电式时间电路。合闸导前角选定回路:导前角选定回路由三极管VT1、VT5和VT6构成。电压差闭锁及低电压闭锁回路:由变压器T1、T2的第三绕组,整流桥U1、U2、U3,三极管VT7、VT8构成。防止多次合闸的闭锁回路:由闭
8、锁继电器KC2和断路器的辅助触点(或合闸位置继电器)构成。直流电源回路:由降压电阻、稳压管、抗干扰电容等元件构成。,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二、同步装置 3.微机型自动准同步装置 常规电磁或晶体管式自动准同步装置的缺陷:电路原理的缺陷造成导前时间不稳定,同步速度慢且不能实现精确快速同步;温度、湿度等及元件老化造成元件参数漂移不稳定。微机型自动准同步装置的特征:通过描述同步过程的数学模型,快速、精确地求解同步操作的各种问题,如导前时间、均频均压控制、捕捉第一次并网时机问题等,捕获第一次出现的零相差并网,消除了模拟式同步装置带来的各种问题。,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二、同步装置 3.微机型自动
9、准同步装置(1)微机型自动准同步装置的基本功能 a.能适应TV的不同相别和电压值;b.有良好的均频与均压控制品质;c.确保在相差为零度时同步;d.捕获第一次出现的同步时机;e.具备低压和高压闭锁功能;f.能及时消除同步过程中的同频状态;g.具备接入变电所微机监控系统(SNCS)的通信功能;h.能自动在线测量并列点断路器合闸回路动作时间;i.更多便于设计和使用的功能(自动转角、复合同步表、调试校验、检查外接电路、提供录波相关电量等)。,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二、同步装置 3.微机型自动准同步装置(2)微机型同步装置的基本原理(差频、同频并网)原理框图如下图5-9所示。a.微型计算机;b.频差、相角差鉴别电路;c.压差鉴别电路;d.输入电路:并列点选择信号、断路器辅助触点信号、远方复位信号、面板的按键及拨码开关;e.输出电路:控制、信号、录波、显示、输出;f.电源;g.试验装置。,图5-9 微机自动同步装置原理框图,第五讲 变电所的同步系统,二、同步装置 3.微机型自动准同步装置(3)SID-2T型线路微机自动准同步装置 a.软件流程:如下图5-10所示。主程序;定时中断子程序;b.二次回路:如下图5-11所示。交流电压回路;直流控制回路;,图5-10SID-2T软件流程图,图5-11SID-2T同步装置电路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