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工程热力学基础资料.ppt
《发动机原理工程热力学基础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原理工程热力学基础资料.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节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第三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节 发动机理论循环及热效率,几个名词术语:,1、工质: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工作物质。主要为气体或水蒸气(因气态物质吸热后容易膨胀)。发动机中所说的工质是指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2、热力系统:选取某一宏观范围内的物质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对于发动机而言,是将气缸内的气体作为热力系统,而将气缸看做“外界”。,3、热力状态:热力系统(工质)在某一瞬间所处的宏观热力状况,简称状态。,系统的状态可以不随时间变化平衡状态,也可以随时间变化非平衡状态。处于热力平衡状态的系统,只要不受外界的影响
2、,其状态就不会随时间变化,平衡也不会自发地破坏。处于不平衡状态的系统,其状态将随时间而改变,直至形成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工程热力学中,只研究平衡状态。,4、平衡状态:指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或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5、热力过程:热力系统的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如发动机工作时的压缩过程、膨胀过程等。6、外界:系统以外与热工过程有关的其他物质或空间。7、边界: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分界面可以是真实的、假想的、固定的、移动的)。,8、状态参数:描述工质所处状态的物理量,其数值的大小只取决于工质的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工质对应着唯一的状态参数(如比容、压力、温度)。工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其
3、状态参数随之改变,如向轮胎内充气,充气量的多少决定了气压、温度的高低。,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研究热能的性质以及与其他能量相互转换规律的科学。生活中的实例:1)电灯照明:电能 光能、热能;2)用煤烧水:燃料的化学能 热能;3)车用发动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膨胀: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4)发动机带动发电机:机械能 电能。,能量转换与守恒定理:,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且转化(转移)前后能量总和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如今被人们普遍认同,但是并没有严格证明。重要意义:揭示了自然界中总能
4、量为一常数(不能无中生有);揭示了能量在形式上具有可转换(变)性。,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内容:在热能与机械能之间,一定量的热能消失时,必将产生数量完全相同的机械能(做了功),反之,亦是一样。即:热能 机械能(功)正向:获得功必须消耗热,如车用发动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后对外输出功;逆向:产生热一定要消耗功,如汽车制动鼓的制动过程(摩擦生热)。表达式:Q=W 同一计量单位 Q=AW或Q=JW 不同计量单位,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解析式及其应用,1、几个概念 1)功 力学中 W=FX 公式的意义:物体所受的力F和物体在受力方向上的位移的X乘积。做功的条件:力的作用;产生的位移。热力学中的功如何表现
5、?是否满足功的条件(力、位移)外界对气体的元功:令 则,1)功的符号:,“-”,外界对系统作功;“+”,系统对外界作功。2)功的图示(数值):,定义:热力学中,热力系统和外界间越过边界而传,递能量,若它的全部效果可表现为使(外界)物体改变宏观运动的状态,则这种传递的能量称为功。微元状态:dw=pAdx=pdv 整个过程:对于发动机而言,越过边界而传递的能量是通过活塞、曲柄连杆机构而传递的能量。热力学中功的本质:使外界物体发生宏观位移。,2)热量:热力系统与外界间越过边界而传递能,量,若它的全部效果未能表现为使(外界)物体改变宏观运动的状态,仅使物体的温差发生变化,表现为物体内部分子的微观运动,
6、则这种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功和热量的比较:相同点:都是过程量,均为能量的传递形式;不同点:功使(外界)物体改变宏观位移,热量仅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讨论:假定一杯水在未加热前水温为200C,经加热,后获得能量升至1000C。从外界感觉,通过边界传递了能量,水温升高;从水本身的内部分子运动看:水分子因吸热其平均运动动能增大,运动加快,对此,已有的热量、温度都不能反映出水分子微观运动状态的改变,需引入一个新的标量内能。,3、内能,描述系统内部(微观状态)工质运动状态的改变情况。对于气体,是气体分子内部所具有的动能与位能的总和。对于一个热力系统,系统所接受的热量如果不能使外界物体产生宏观位移,则会
7、使工质的内能增加。理想气体:U=U动=f(T),1)如果将一壶水在未加热前分成两半,一半加,热至沸腾,另一半不加热,随后将两部分接触,如果接触过程完全绝热,则平均温度:2)能否将原来温度低的一杯水所吸收的热量无条件全部还原给温度高的另一杯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热量传递具有方向性),2、第一定理解析式,将气缸活塞做功简化为一闭口系统模型。闭口系统系统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系统没有散热损失。条件:在一个具有活塞的理想气缸中,储有1kg工质(气体),如果给气体以微量热量dq,其结果将使工质(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同时使活塞移动dx的距离。根据能量守恒:对于1kg物质,dq=u+dw 即:输入=储存+输
8、出(或:,),讨论:,1)对于等温过程:T=C u=0 q w,即加入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功;2)对于绝热过程:dq=0,当T,外界消耗功-压缩过程,u0;当T,向外界输出功-膨胀过程,u0;3)对于等容过程:dv=0,q u,即加入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工质的内能(煤气罐旁边禁止加热就是此原因)。,第二节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理想气体:是指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的气体(一种理想模型实际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气体”)。当温度不是很低或很高、压力不是很低或很高,或没有其他特殊条件时,一般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RT 或PV=mRT,1、等容过程,过程方程式:V=C功:(因
9、)内能:(根据),2、等压过程,过程方程式:P=C功:内能:,3、等温过程(C-D线),过程方程式:T=C(PV=)功:内能:,4、绝热过程,过程方程式:功:内能:(因Q=0),绝热线和等温线的比较:,绝热过程曲线的斜率,等温过程曲线的斜率,绝热线的斜率大于等温线的斜率。,常量,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5、多变过程,1)多变过程方程式 n多变指数,一般1nk当n=0 等压过程;n=1 等温过程;n=k 绝热过程;n=等容过程;因而,等容、等压、等温、绝热过程都是多变过程的特例。,2)多变过程的功、热量、内能,功:热量:内能:,第三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热能和机
10、械能相互转换的数量关系,但并未指出实现能量转换的条件问题,即并未说明能量转换之间质的差别。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物体传热:高低可自发低高不可自发气体混合:一瓶氧气与大气混合可自发进行,而将其分开可不可自发进行;机热,可自发进行,如摩擦生热;热机,不可自发进行,需有附加条件作为补充。虽然热机、低高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在实际中确是不能自发进行的,这说明了说明问题?,一、热力循环,热机这一转换过程中,依靠工质膨胀可做功,但不连续;为了使热机转换连续,工质膨胀做功后须被压缩(回复到原来状态)。在发动机里是直接把做功后的“废气”排入大气,然后再从大气中吸入新气,为下一循环作准备。热力循环:使工质经过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动机 原理 工程 热力学 基础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5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