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ppt
《反思教学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教学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反思教学: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第一节 反思教学的由来第二节 反思教学的特点第三节 反思教学的途径,2,有效教学的资源反思教学: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什么是“有效教师”?可以有多种谈论的方式,也可以提出多种标准和期望。从有效教学的基本方向尤其是“隐性学习”、“体验学习”和“热情求知”来看,真正的“有效教师”至少应该是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的基本使命是为学生的体验学习提供足够而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3,而教师能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学”转向“反思教学”,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师”走向“反思教师”或者“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只有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不断反思自己的
2、教学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开发和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现有效教学。,4,第一节 反思教学的由来,“反思教学”(reflectiveteaching)的兴起,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是源于人们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构,其次在于反思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而教师的“反思教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为“有效教学”提供了补充。,5,一、“反思”是一种思维,“反思教学”的思潮多少受杜威的影响。在谈论“反思教学”的渊源时,人们常常想起杜威。20世纪初杜威开始系统地倡导反思性思维和反思教学,在我们怎样思维(该书的副标题即为“重申反思性思维与教育过程的关系”)中他专门讨论了反思性思维问题。,6,他认
3、为“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发生于某种直接经验情境中的疑问、窘迫,由此引起有目的的探究和问题解决。它凭借过去经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理,这些推理经过检验并作为后来行动的依据。于是,“反思”使“行动”和“知识”连接在一起。杜威看到了教学问题情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并不存在普遍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因而强调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在经验中反思”。,7,二、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构,受杜威的影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萧恩(Schon,D.)在1983年发表反思性实践者一书,畅谈“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practice)和“反思性行动”(reflectiveaction);1987
4、年又专门发表指导反思性教师一书,反思教学于是渐渐成为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987年四月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专门召开了“21世纪的教学管理与教师教育:促使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专题讨论会,在讨论会上萧恩作了“促进反思教学”(CoachingReflective Teaching)的报告,并引起争议。,8,萧恩的“反思性实践者”观念肇始于对职业教育中“专业知识”(理论)的不满。萧恩注意到职业教育界经常暴露出“专业知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弊病。船舶专业的教师抱怨“我们只知道教学生如何造船但我们无法告诉学生造怎样的船”;管理专业的教师注意到“我们最需要教学生怎样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决策,但这正是
5、我们无法教的东西”,等等。萧恩意识到这些问题已经不只是如何增加或削减专业知识的教学的问题,必须另辟蹊径,将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关系翻转过来(tobe turned upsidedown):从自上而下的“理论-实践”路径走向“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优秀的实践者并不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而在于他们更富有智慧、才能、直觉或艺术技巧。,9,后来萧恩由一般的职业教育中的“理论实践”错位问题直接进入“教师教育”问题的思考。由于萧恩首先是在“职业教育”视野中考虑“反思性实践者”的问题,职业教育如法律教育、医学教育、美术教育比较容易使人相信“做中学”的有效性,这使萧恩本人对此深
6、信不疑,这使他很自然地将“做中学”迁移到教师教育中来,鼓励教师“在行动中反思”、“对行动进行反思”。,10,萧恩的“在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做中学”(learn bydoing)。这与杜威的想法大体是一致的。在反思性实践者一书中萧恩又反复强调:任何课题化情境总是“复杂的”(complexity)、“不确定的”(uncertainty)、“不稳定的”(instability)、“独特的”(uniqueness)和“价值冲突的”(valueconflict)。,11,因为这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不稳定的、独特的和价值冲突的情境存在于任何已
7、经产生的理论和技术之外,实践者就不能将它作为一个工具性问题并指望应用他的头脑里储存好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它。这个情境并不“在书中”,如果他期望有效地处理,他就不得不在自己的行动中用自己设计的情境化策略尝试性地解决它。,12,对“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重新理解,使“反思性实践者”观念所倡导的“研究作为一种学习”或“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学即学习”与一般“教师职前教育”和“教师教育”区别开来。反思教学倾向于“在行动中”主动尝试,直接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设计、策划、规划和形成暂时性的行动策略。它所理解的情境是不可预料的和独特的。,13,坚持在行动中“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所形成的理论也是“实践中的理论”(t
8、heoryin practice萧恩与人合著的书名)或“行动的理论”(theory ofaction),并不指望在书本中寻找现成的答案然后应用于实践;而一般“教师职前教育”或“教师教育”本质上还是一种“先理论后行动”的传统的“理论实践”观,假定了现实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书本中、在已有的理论体系中搜寻到解决的方案。对书本理论寄予厚望。反思教学的“理论实践”观是循环互动的,传统的“理论实践”观是自上而下的。,14,认定问题情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很接近杜威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杜威倡导反思性思维之后,经过萧恩的努力,反思教学逐渐以关键词的身份挤进人们关注的视域中。20世纪
9、80年代中期以后,又因为整个人类文化如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开始大规模地反思自己的历程,出现“反思文化潮流”。反思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受“反思文化潮流”的推动,被大量地用来作为教师职前教育和教师在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研究尤其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式。,15,三、“反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反思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这句话几乎成为反思教学的纲领性口号。人在生活中一旦遭遇困境并愿意努力走出困境,就容易进入反思的生活。但人的生活惰性又往往使人不知不觉地生活在习惯和经验中,人一旦满足于自己的狭隘经验或对周遭的环境缺乏必
10、要的敏感,反思的思维习性就容易沉沦、消失或遗忘。,16,如果说“有效教学”容易成为教师的外在追求,那么,“反思教学”作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它更多地具有改进教师的生存方式、丰富教师的生命意义的内在价值。某种活动一旦成为职业,便更多地显示出某种外在价值,如踢足球的外在价值是提高踢足球的技术和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技能;某种活动一旦成为参与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则这种活动更多地显示出它的内在价值,如玩足球作为一种游戏,它的真正的内在价值是玩足球者在玩足球的过程中获得创造的、审美的、征服的或宣泄的满足。,17,反思教学的真正目的,内在于反思教学活动本身,反思本身就具有创造冲动和创造欢乐,教师在反思教学中感到快乐,
11、体验人的生命意义。过去人们致力于有效教学的探索,认为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适用的最佳模式。反思教学给出的提醒是:这种按计划向预定目标迈进的理想状态实际上并不存在。课堂是流动的、复杂的。每一堂好课都是不可重复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复杂的、不确定的,教学充满了智慧和挑战。何况,有效教学的探索在“为了学生”之外,常常容易忽视“为了教师”自己。,18,“有效教学”的不足使“反思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期待。从来的有效教学主要只是考虑了学生的发展,是“为了学生”,它关怀的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很少考虑教师个人的发展、教师自身的梦想与欢乐。反思教学除了考虑学生的有效学习,也致力于教师自身的需要和追求。经由“反思”、“
12、学习”而使教师转换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只是教学方式;当教师因反思、学习而变得“与人宽容”、“做事主动”时,当教师因反思、学习而获得自由发展的快乐时,反思教学便基本能够补充“有效教学”的不足。,19,第二节 反思教学的特点,反思教学与一般的“反思文化”一样,它是对某种观念和实践方式的批判性考察,是对过去的成就与问题的回头审视,是以一种“研究”、“探讨”、“思虑”的心态投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教师在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时,他总得反思点什么,有属于自己的反思材料。,20,教师反思的材料就是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任何教学行为上的问题,都可以在教师自己的教学理念上找到相关的缘由,只不过这些缘由常
13、常以“内隐理论”(explicittheory)的方式隐藏在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中。因此,反思教学往往强调改变教师自己“内隐”的教学理念,通过改变教师内隐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的相关教学行为发生转变。,21,一、兼容态度,反思教学是相对于非反思的“常规性教学”、“习惯性教学”或“经验性教学”而言,生活在习惯性思维和个人狭隘经验中的教师难免沉湎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满足于自己先前使用过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容易陷入由自己制造的种种习惯性偏见之中。,22,当形成自己的性情和风格之后,很难倾听别人的辨析,也不容易改进,“时常为自己的偏见和个人倾向所蒙蔽,不知不觉地提出自己偏爱的词汇,形成偏爱的观念并不允许别人亵渎
14、它、触动它或怀疑它。”这些习惯性偏见逐渐沉入教师的理解中,在思维中被固定下来,思维的创造性和反思性被无可奈何地排挤出去。不自觉的惧怕改变的心理也驱使我们完全采取防卫的态度,就像身穿盔甲似的,不仅排斥新概念,甚至阻碍我们作出新世界观察。,23,反思教学的基本追求是使教师养成一种如杜威所建议的“兼容”态度。“兼容”是对新的主题、事实、观念和问题采取包容的态度,“它包含一种愿望,去倾听多方面的意见,不偏听一面之词;它愿意来自各种渠道的事实,它充分注意到各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它使我们承认甚至在我们最喜爱的观念中,也存在错误的可能性。”,24,二、改进,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也许可以借助教育行政指令的方式推
15、而广之,也可以邀请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育研究专家来指导教师的教学。但所有的教育行政指令或专家指导,只有经由教师自己的行动,即经由教师的亲自使用、操作和摸索,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改变。,25,教育行政指令尽管可能大面积地推行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它还可能使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发生深远的影响,但一般而言,它往往不能保证教师心甘情愿地长久地使用它,不能保证教师真心实意地信仰它。,26,专家指导教师常常被认为是有效的改革方式,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育研究专家的参与甚至是教师进入反思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有效的专家指导是有前提的,只有当教师愿意在自己的行动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愿意在自
16、己的行动中使用专家的建议时,专家的指导才有可能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影响。,27,反思教学不仅“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且关切教师的“生活”质量。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研究可以只满足于对教学问题的“理解”,但反思教学并不满足于对问题的理解和“解释”,除了要查明原因之外,它总是努力进一步拿出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办法。如果“学生上课无精打采”的原因在出在语文教师自己那里,那么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做必要的解释;,28,如果原因出在数学教师那里,那么语文教师需要与数学教师安排一个沟通的时间或者向学生做相关的说明;如果因为体育课排课的时间不合宜,可以计量设法调整课时结构;如果问题出在学生那里,得引导学生自
17、己解决自己的矛盾;若根本问题在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陈旧、老套,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教师就得在“教学理念”上作整体性的、根本性的转换。,29,反思教学的“改进性”不仅仅简单地意味着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它还意味着提升教师的生活意义。以往人们将教师理解为“春蚕”、“红烛”、“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隐喻的确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形象,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肯定和褒扬。,30,但如果转换一个视角,将不难发现这些隐喻背后所潜藏的问题与危机。这些“教师隐喻”实际上曲解和贬低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教师的职业价值并非无怨无悔地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
18、并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能量和精力而为他人做嫁衣裳,也并非忍辱负重地甘为他人进步的人梯而自己却止步不前。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用自己的智慧既点燃他人的思维,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敞亮而有意义;既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也换来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成就与收获;既为学生的进步铺路搭桥,也使自己与学生一道生长、一起发展、一起进入美好生活。,31,教师的职业也不是塑造人类的灵魂,而是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德性参与学生的生活,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心与心的碰撞和共鸣;教师的职业价值也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其根本的价值在于教师与学生一道不断地创造和制作,教师在创造和制作中展示自己的职业特性、在创造和制作中获得自己
19、的职业尊严、在创造和制作中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而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创造和制作中形成他的人格魅力、在创造和制作中改变自己的职业生存方式,使教师与学生一道过有意义的生活。,32,正是在创造性生活的意义上人们意识到反思的重要。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过反思的生活、创造的生活、不断制作的生活。反思教学是教师由无意义的“非反思的生活”转入有意义的“琢磨的生活”、“谋划的生活”。反思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教师之所以是教师,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他在反思。人在反思中过有意义的生活,在反思中存在,在反思中成为有个性的自我。,33,三、批判性,人原本是极富有创造冲动和批判意识的动物,人从来
20、就不安分守己,总想制造一些新鲜的事情,总想在批判性地表达自己和不停的变动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感。但后来由于追求做事的效率,人为地建立了制度和组织、秩序,“效率意识”(科学意识)逐渐占了上风,创造冲动和批判意识逐步淡化以致于被遗忘。,34,所以,批判理论和后现代思潮窥准了时机突然向效率意识、科学主义发难,以唤醒(其实是恢复)人的批判意识和创造冲动为己任。批判取向的主要任务在于考察教育实践中的各种无可置疑的信念、不证自明的真理以及实践者的常识性理解,从而表明这些因素可能是某种前因诸如某种形式的社会结构的结果。实践者对这些因果条件可能一无所知,这些条件可能会阻碍实践者理性地完成他们的教育任务。,35,反
21、思教学的任务就在于把实践者从不合理的信念和误解中解放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即为了揭示实践者的信念和实践的不合理性,并指出在“制度化”的背景下和在各种社会生活形式中出现的这种不合理性的根源,反思教学需要借用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省。批判性反思提供了一种手段,藉此促使实践者在广泛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考察他们实践的合理性,使原来被扭曲了的自我理解明确化,并由此消除这些被扭曲了的自我理解的影响力。,36,为什么有的教师具有反思教学的思维习惯和研究习惯,而绝大部分教师却沉沦于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和经验性教学中?在反思教学的倡导者看来,这与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有关,与教师个人对“教学情境”的批
22、判性态度有关。反思教学的“批判”特性并不是无事生非、浑身长刺地向政治和权力挑衅,它只是在个人与制度、个人与限制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另一种解释。反思教学的批判意识主要是鼓励人们保持一种积极的“超越限制”的生活态度。,37,反思教学的批判取向与一般所谓的“批判理论”不同,它反对消极避世、或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其目的就在于恢复那些被人们遗忘了的关于制度的某些合理性记忆,提醒人们在个人与制度之间仍然有大片的自由回旋的空间,并进而倡导一种超越限制的“新生活”理念,设计一套“新生活”哲学。,38,教师个人若不接受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建构一套新的生活哲学,“反思教学”或“教师成为研究者”不过是纸上谈兵。从这
23、个意义上说,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反思教学的一个成果,更是一个关键性前提。没有教师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可能有反思教学的发生;而教师不进入反思教学,其相关的生活方式又不可能真实地发生改变。,39,反思教学是对教师传统角色的一种矫正或补充。传统的教师形象被设计为“吐丝的春蚕”、“燃烧的红烛”、“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等等,惟独没有考虑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创造者的角色意义。反思教学的倡导者正是在反思教师传统形象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教师的角色,使教师进入一种不断探索、批判和创造的教学方式。,40,在由胡森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反思教学”(reflectiv
24、eteaching/teaching:reflective)被解释为“一种批判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展自己的逻辑理性技巧、思维判断以及相关的思维态度。”在这里,反思教学被理解为一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批判性分析的研究活动。,41,反思教学也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事件和教学效果并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做合宜的调整和修改。反思教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和研究的策略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回顾、审视、批判和创造。而不断地回顾、审视、批判和创造。,42,第三节 反思教学的途径,“反思教学”总是针对“日常教学”而言的。“日常教
25、学”是教师的“经验教学”,当教师凭借自己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日常教学”就不得不向“反思教学”转化。教师一旦置身于“反思教学”,教师将由此而生成相关的“课程资源”。,43,真正的“反思教学”除了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之外,尚需要在国家课程之外考虑是否需要开发新的“校本课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此时的“教学反思”可称为“课程反思”)。,44,一、从“日常教学”到“反思教学”,教师所以能够取得教师的资格,意味着教师已经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凭借这些经验和能力,教师便能够展开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一个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人,无法取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思 教学 教师 参与 课程 资源 开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