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ppt
《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ppt(1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3章 嵌入式系统C教程实战篇,13.1引言13.2嵌入式智能报警系统概要13.3嵌入式智能报警主机硬件详细设计13.4 嵌入式报警主机软件设计13.5 嵌入式报警主机技术改进展望,在智能化系统中,与居民日常生活安全问题最紧密相关的是智能报警系统,它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建立起来的技术防范系统。它包括以现代物理和电子技术及时发现侵入破坏行为、产生声光报警阻吓犯罪、实录事发现场图像和声音提供破案凭证、以及提醒值班人员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智能报警系统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家庭内部的电话线、宽带网络等设施,将报警处理机与外部电话网、互联网相连,从而达到具有一定智能,可以网络化管理
2、,可实现防盗、监测、报警等强大功能的报警系统。,根据所要完成功能的复杂程度以及要求达到的智能化水平,安全防范系统的配置和组成会有较大的差异。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各子系统机械的组合,但效果不一定理想,比较好的方法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机组合,比如以网络为连接纽带的智能化组合。另外,系统能够通过PC机、服务器、工作站接入互联网,从而可在网络上遥控或远程观看电视监控图像,已成为衡量安全防范系统档次的重要标准。,本章分析了现有报警系统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报警系统,该系统分为用户端和报警中心两部分;报警系统由报警中心、用户端报警系统通过公用电话网组网而成。报警中心和用户端报警主机都通过电话线接入报警网
3、络。本系统的报警中心设置一台中心接警主机和一台个人微机,中心接警主机通过串行总线与微机相连。,本章主要介绍用户端报警系统中报警主机的详细设计方式,对中心接警主机的设计和整个报警中心系统的工作状态仅做概要介绍。本系统设计的用户端报警主机硬件包含10个子模块,它们由 AT89C52单片机统一调度管理。单片机控制程序以C语言编写,以轮询方式检测单片机各口状态。该报警主机在抗干扰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后,本章对报警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做了某些设想。比如引入专家系统,令系统内部含有大量的报警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以人类专家的水平完成特别困难的某一专业领域的任务,因而增强系统的智能
4、。,随着计算机普及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将“智能化”引入了住宅小区和家庭建设中。小区的智能化最终体现在小区独立家庭运用多元信息技术(IT),并达到监控与信息交互的能力。因此实现家庭智能化是实现小区智能化的基础和最终建设目标。家庭智能化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有以下三项内容,即:家庭安全防护系统、家庭电器自动化和家庭通信与网络。,13.1 引言,家庭安全防护系统,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防盗防侵入探测报警子系统和门禁控制子系统是安全防护系统基本和通用的三大组成部分。从应用领域而言,构成区域性安全防护系统的基础首先是家庭报警系统。传统的机械式(如防盗网、防盗窗
5、、防盗门)家居防护系统,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一些隐患。例如火灾逃生受到影响;熟人入室作案不易发觉;影响楼体的美观、市容的整洁;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翻越条件。,智能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基础是报警控制器和各类探测器,报警器与各探测器的联络可以采用有线或者无线联接方式,在这个系统中,报警器居于核心的位置。探测器有被动式红外、对射式红外、门磁、烟感、气感,此外还有作控制用的遥控器和紧急报警用的紧急按钮。用户根据需要可以增、减相应的探测器。当有警情发生时,报警器可以通过有线、无线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报警信息自动转到用户指定的管理中心、物业中心和报警电话上,以达到能及时掌握警情、处理警情的目的。,目前国内外流
6、行的报警系统按信息传输方式一般分成三种类型:1、有线网络传输通过铺设专用线路网络来构成报警信息的传输。它的优点是:系统专用化,信息传输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通信速度快、容量大,适合大容量小区使用;费用低,由于小区采用自己的通信线路,报警通信是不需要费用的。它的缺点是:工程施工要求高,对于线路铺设、总线隔离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没有语音通信功能;只适合联网使用。,2、无线网络传输用电波发射的办法来传输信息,具有较强的抗破坏性,传输速度快,准确率高的优点,但其适应区域受发射机的功率限制,若采用接力式发射,则一旦某一接收/发射机出故障,会影响到其它用户,同时受雷、电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3、公共网络传输
7、利用现有的公共网络进行信息传输,比如电话网有其十分优越的条件:(1)电话的普及率较高,不必再建专用传输网,设备投入成本低;(2)可双向联络;(3)可多址报警;(4)可遥控撤、布防;(5)对现场有监听功能;(6)可组网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家庭中的报警主机与管理中心之间通过普通电话线路进行联网。适合老小区改造;缺陷是传输速度相对无线方式略慢,容量小,报警速度慢。要产生通信费用,由于采用电话线路通信,每次报警都要付若干电话费。,13.2嵌入式智能报警系统概要13.2.1安全防护系统的综合性功能,安全防范系统的应用可大可小,有着如表131所示的层次结构:表131 安全防范系统层次,对于大型的具有智能的安
8、全防范系统,由于设备众多和功能繁杂,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周密组织,形成以中央监控室内的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综合性安全防范系统,功能框图如图131所示,其可能实现的功能包括下列四大类。,1.图像监控功能(1)视像监控 采用各类摄像机、切换控制主机、多屏幕显示、模拟或数字记录装置、照明装置,对内部与外界进行有效的监控,监控部位包括要害部门、重要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2)影像验证 在出现报警时,显示器上显示出报警现场的实况,以便直观地确认报警,并做出有效的报警处理。图像识别系统 在读卡机读卡或以人体生物特征作凭证识别时,可调出所存储的员工相片加以确认,并通过图像扫描比对鉴定来访者。,2.探测报
9、警功能(1)内部防卫探测 所配置的传感器包括双鉴移动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声音探测器、光线回路、门接触点及门锁状态指示等。(2)周界防卫探测 精选拾音电缆、光纤、惯性传感器、地下电缆、电容型感应器、微波和主动红外探测器等探测技术。(3)危机情况监控 工作人员可通过按动紧急报警按钮或在读卡机输入特定的序列密码发出警报。通过内部通信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的联动控制。,3.控制功能(1)对于图像系统的控制,最主要的是图像切换显示控制和操作控制。(2)识别控制,如门禁控制,车辆出入控制,专用电梯出入控制。相应报警的联动控制,这种联动逻辑控制,可设定在发生紧急事故时关闭保管库、控制室、主门
10、及通道等关键出入口,提供完备的保安控制功能。,4.自动化辅助功能(1)内部通信系统提供中央控制室与员工之间的通信功能。(2)双向无线通信为中央控制室与动态情况下的员工提供灵活而实用的通信功能。(3)有线广播提供在一定区域内灵活地播放音乐、传送指令、广播紧急信息用。(4)电话拨打提供向外界传送信息的功能。(5)巡更管理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结合在一起,检查巡更员是否巡更到位,以确保安全。(6)综合保安管理系统与楼宇管理系统和办公室自动化管理系统联网,可提供进出门、灯光和登记调度的综合控制。,13.2.2安全防护系统组建方式,不同的智能化水平,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会有较大的差异。好的方法是进行有针对性的
11、有机组合,特别是以网络为连接纽带的智能化组合。系统具有“网络化监控、监控网络化”功能,能够通过PC机、服务器、工作站接入互联网,从而可在网络上遥控或远程观看电视监控图像。居住社区构成区域性安全防范系统的基础首先是家庭防盗系统,从体系结构来分析,防盗系统可以有简单系统和综合性智能网络系统之分。首先看图13-2所示简单的家庭防盗系统。,它可监视各种入侵及门窗环境,其操作方式可以是有设防、撤防、紧急按钮等功能键的红外/无线遥控器,也可以从键盘输入密码进行操作。在设防状态下,当探测到入侵或触发报警后,会根据预先存入的电话号码自动拨打电话,并在家中就地产生强力警号以阻吓入侵。在上述系统的基础上,融入智能
12、和网络的概念,可以构造出家庭嵌入式智能报警监控系统,如图133所示。,本章设计的嵌入式智能报警监控系统即以图13-4区域性智能报警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为目标。该系统分为用户端和报警中心两部分;报警系统由报警中心、用户端报警系统通过公用电话网、宽带网组网而成。报警中心和用户端报警主机都通过电话线和宽带网接入报警网络。,报警中心系统报警中心是报警和紧急求助信号接收与鉴别中心。报警中心用于监控用户端报警主机工作状态,接收处理报警信息,复核报警信息,控制用户端报警主机动作,同时完成用户数据库查询,电子地图显示、打印、值班员现场监听/对讲/数字录音等处理工作,并与其它安防系统形成联动。收到紧急信号后,值班
13、人员先识别该信号是真实还是虚假的,如:判别对方的口令是否正确、监听有无回答声音、查看电视监控图像、对讲等,如果信号属实则立刻通知有关对策部门。同时将从中心数据库中调出的求助者地址、病史等资料一并传送出去。,报警监控系统用户端报警系统用户端报警系统主要由报警主机、红外感应探头、煤气泄露探测器、烟雾探测器、门磁感应探测器、紧急按钮、警号、遥控器以及可以联动控制的电视摄录设备,出入口控制设备等组成。用户端室内报警主机通过公用电话线路和宽带网与小区物业的报警中心联网,监测是否有非法入侵居民住宅、紧急呼救、火灾等事件,并自动向报警中心、用户电话、用户指定接警微机等报警。,报警信号源(1)侵入报警 其工作
14、模式均是由传感器监视门、窗和室内,如传感器被触发而启动,则产生报警信号。入侵探测器的种类很多。被动红外探测器探测入侵者在监视区域中移动产生的热变化。红外线对照式探测器由一个红外线发射器与一个接收器以相对方式布置组成。当有人横跨过门窗或其它监视区域时,遮断不可见的红外线光束而引发报警。侦光式行动侦测器能够检测出周围光线的微量变化。接近式探测器所探测的距离通常在几十厘米以内。该种探测器大多用于检测门把手是否被人触动,保险柜是否被移动等。超声波物体移动探测器利用多普勒效应工作。微波探测器利用超高频无线电波的多普勒频移原理来探测移动物体。玻璃破碎声传感器只对10KHz-15KHz高频的玻璃破碎声音进行
15、有效的检测。,(2)遭威逼或抢劫时的紧急报警 如果在入侵探测器处于撤防状态或遭破坏等情况下,住户家庭内发生遭抢劫或遭威逼等突发事件,可利用紧急报警按钮向报警中心站报警,中心站收到此类报警信号后将接通相应闭路电视监控、红外视频以及声音监听设备,通过住户处摄像机发送之图像及其他信息,迅速对其所受危害状况进行记录,并根据判断及时向公安部门紧急报警,请求出击。,(3)火灾报警 使用热敏探头、烟感探头、灭火器、警笛、闪光灯等全套设备,一旦发生火灾,报警中心站将通知消防管理局出动车辆灭火。(4)温度、煤气和水浸报警 室内温度的改变会严重危及冷库等货仓物品的保存,因此某些场合需要密切监视温度的升降过程,此外
16、对于室内水位高低(发生水浸)及煤气泄漏等紧急情况亦需立即通知报警中心站,并转往工程抢修部门。,(5)医疗救护报警 可随身携带,一旦患者自我感觉出现异常可立即将患者信号传送到报警中心站,报警中心站将通知急救中心前往救护和处理。(6)闭路电视摄录和出入口控制 对于珠宝商店、银行、大型货仓,安装24小时摄像的视频监控和长时间录像是非常适用的;而对于需要严格控制人员出入的区域可采用磁卡号码系统、乱序键盘、掌纹识别机、视网膜识别机、指纹识别机、声音识别机等装置。,报警主机报警主机是用户端报警系统的核心,它具有如下功能:1防盗;2防火;3防燃气中毒;4紧急求助和防劫持求救;自动语音报警;,6剪线报警;7报
17、警优先;8可通过电话设置布防、撤防、现场监听、对讲等功能,实现远程异地遥控;9无线遥控、异地电话按键、报警中心3种方式控制工作状态;10无论布、撤防状态均不影响电话机使用,触警时自动切断,优先报警;11异地电话操作必须进行4位密码校验,保证了用户操作的安全性;12可选后备电池,在停电时可以继续工作数小时。,13.2.3报警中心系统,区域性智能报警监控系统的中心值班站即报警中心系统应设置一台中心接警主机,该主机通过RS232串行总线与微机相连,和作为上位机的微机一起,监控用户端报警主机工作状态,接收处理报警信息,复核报警信息,控制用户端报警主机动作,同时完成用户数据库查询,电子地图显示、打印、值
18、班员现场监听/对讲/数字录音等处理工作。,中心接警主机中心接警主机通过电话线接收用户端报警主机发送的报警信号,做初步处理后,通过RS232接口送到上位机处理;上位机向用户端报警主机发送的指令也通过RS232接口先发送至中心接警主机,再由它通过电话线发送至用户端报警主机。中心接警主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上位机和分布运行的用户端报警主机的联系桥梁,主要起信息存储转发的功能,同时对某些信息做必要的显示。,上位机上位机具备以下功能:(1)以声光方式显示报警,可以指令控制用户端报警主机解除报警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电子地图,录入用户端报警主机的相应资料。能够在绘制的电子地图上以颜色显示各用户端报警主机状态和各防区内
19、容,以及用户地址与电话信息和报警发生后的处置对策。,(2)可以通过中心接警主机对用户端报警主机进行控制,进行功能和状态检测。(3)遇有警报时,其报警信号可以经由电话线路、宽带网或人工方式向相关部门转发报告。(4)可以程序设置报警联动动作,即遇有报警时,用户端报警主机的编程输出端可通过继电器执行相应动作。具有报警图像资料库,要求装备有摄像机联动系统。,13.2.4报警系统的误报问题,任何探测器都有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如选用不当会引起误报警。双技术报警器可减少误报警,即只有当两种不同原理的探测器同时探测到目标时,方才产生报警信号。由双重技术组合的空间探测器称为双鉴器,目前有被动红外与微波双鉴
20、探测器、被动红外与超声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声与振动双鉴探测器等。探测器采用微处理器来实现智能化,并在报警中心站增强对报警信号的计算机鉴别和处理能力,同时辅以必要的人机交互或人机干预,也可减少误报。,13.3嵌入式智能报警主机硬件详细设计,本系统设计的嵌入式报警主机包含以下10个子模块:电源子模块、数码管显示驱动子模块、语音录制存储子模块、数据存储子模块、双音多频信号接收发送子模块、无线遥控发射/接收子模块、警号驱动子模块、报警接入子模块、电话信号发送/接收子模块、AT89C52单片机主控制子模块;同时包含过压保护、限流保护、光耦隔离保护等一些辅助电路。9个功能性子模块由单片机主控制子模块统一
21、控制其工作时序关系和状态变化。如图13-5所示。,信号的传输只在8个功能型子模块和AT89C52单片机主控制子模块之间发生,8个功能型子模块之间是没有信号交互的,所有要交互的信号都在AT89C52单片机中汇总、处理、存储、转发。图中箭头所指即信号的流向。比如双音多频信号收发子模块和AT89C52之间是双向箭头,就表示它们之间是双向数据传输;数码管显示子模块和AT89C52之间是单向箭头,且箭头指向数码管显示子模块,因此表示数码管显示子模块只接收AT89C52发来的控制信号,不向AT89C52发送信号。电源子模块提供电源支持。,AT89C52单片机主控制子模块,本机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主
22、控CPU芯片,它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内部有3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串行口、8K Flash可编程可擦除存储器和256个字节的RAM及两个外部中断源,32个I/O口线;它采用了CMOS工艺和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其输出引脚和指令系统都与MSC-51兼容。它功能密集,开发设备成熟,比较适合本机子模块多,处理任务繁复的特点。,本单片机只使用内部程序存储器,不需外部寻址,P0、P1、P2、P3各口均用作I/O口。P1、P3口的结构可以用作双向I/O接口。P0、P2口做双向I/O口用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本机在P0、P2口挂了10K的外接排电阻。本单片机没有外接RAM,程序运行时只使用
23、内部的256字节RAM。为了存储用户数据,使用了1片EEPROM数据存储器24C02。24C02是IC总线产品,89C52没有专门的IC总线接口,故使用2根I/O口线在程序中仿IC总线协议实现单片机与24C02之间的通信。,时钟系统,89C52单片机片内含有一个构成时钟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 XTAL1、XTAL2(即18脚、19脚)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外接作为反馈元件的晶体后便成为自激振荡器,如图136所示。,晶体呈感性,与2个电容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主要取决于晶体;电容有微调作用,电容值的大小可以影响振荡器频率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
24、,当选用480K晶体时,选用120pF这个值是一般理论值。在设计印刷电路板时,电容、晶体的位置都尽量靠近单片机,主要为了防止走线太长寄生电感增加影响谐振频率。为了提高温度稳定性,本机采用温度稳定性好的零温度系数电容。,振荡器输出的振荡脉冲经2分频成为内部时钟信号,用作单片机内部各功能部件按序协调工作的控制信号,其周期称为时钟周期。6个时钟周期构成1个机器周期。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指令周期以机器周期为单位。一条单周期指令执行的时间就是一个机器周期。89C52单片机除乘法指令、除法指令是4周期指令外,其余都是单周期指令和双周期指令。本机使用480K晶振,故可以算出单指令执行时间为
25、:,时钟电路产生CPU的工作时序脉冲,是CPU正常工作的关键。时钟信号不仅是对噪声干扰最敏感的部位,也是单片机系统的主要噪声源。单片机的时钟信号为频率很高的方波,方波是由与其频率相同的正弦基波和其倍频正弦波叠加而成。频率越高,越容易发射出去成为噪声源。此外,时钟频率越高,信息传输线上信息变换频率也越高,致使线间串扰、反射干扰以及公共阻抗干扰加剧。本机选用了较低的时钟频率,这对降低系统的电磁发射,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很有利。,为了保证时钟电路受到最小的干扰,本机在设计电路板时采取了以下措施:(1)时钟脉冲电路尽量靠近单片机,引线短而粗;(2)晶振电路电容远离发热元件;(3)大电流信号线、电源变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片机 原理 嵌入式 系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