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基础知识.docx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泵的基础知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工设备对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1、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2、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泵的定义泵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所抽送液体能量的机器,用来输送液体并提高液体的压力。泵的分类,按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可分为三类1、容积式泵:它是利用泵内工作室容积的周期变化而提高液体压力,达到输送的目的。如I: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螺杆泵、滑板泵2、叶片式泵:它是一种依靠泵内作高速旋转的叶轮把能量传给液体,进行液体输送的机械。如: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3、其他类型泵:喷射泵、空气升液器、水锤泵泵的应用泵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机器之一。在现今世界上,泵产品的产量仅次于电机,所消耗的电
2、量大约为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泵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1、在农业上,泵是实现水利的重要工具,用于农田灌溉或排涝。2、在国防上,如飞机、军舰、坦克、人造卫星等都需要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操作可靠的泵。3、在交通运输方面,远洋巨轮需要很多船用泵。4、在动力工业中,现今30万千瓦电站用泵已投入使用。5、在石油和化工生产中,其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很多是液体,要实现化工生产的连续化,就必须根据各生产的要求,用泵将这些液体物料从一处送到另一处,或从压力较低的设备送入较高的设备。6、此外在钢铁、煤炭、机械、食品、造纸、医药、自来水等工业部门。所以泵是一种通用机械,它用来提高几乎不可压缩的
3、液体的的能量。一、离心泵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一台离心泵主要由泵体(蜗壳)、叶轮、密封环、旋转轴、轴封箱、吸液室等部件组成,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1 .泵体: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吸入室: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压液室:它的作用是收集液体,并把它送入下级叶轮或导向排出管,与此同时降低液体的速度,使动能进一步变成压力能.压液室有蜗壳和导叶两种形式。2 .叶轮:它是离心泵内传递能量给液体的唯一元件,叶轮用键固定于轴上,随轴由原动机带动旋转,通过叶片把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叶轮分类:按照液体流入分类:单吸叶轮(在叶轮的一侧有一个入口)和双吸叶轮(液体从叶轮的两侧对称地
4、流到叶轮流道中)。按照液体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流动方向分类:径流式叶轮、轴流式叶轮和混流式叶轮。按照叶轮的结构形式分类:闭式叶轮、开式叶轮和半开式叶轮。3 .轴:是传递机械能的重要零件,原动机的扭矩通过它传给叶轮。泵轴是泵转子的主要零件,轴上装有叶轮、轴套、平衡盘等零件。泵轴靠两端轴承支承,在泵中作高速同转,因而泵轴要承载能力大、耐磨、耐腐蚀。泵轴的材料一般选用碳素钢或合金钢并经调质处理。4 .密封环:是安装在转动的叶轮和静止的泵壳(中段和导叶的组合件)之间的密封装置。其作用是通过控制二者之间间隙的方法,增加泵内高低压腔之间液体流动的阻力,减少泄漏。5 .轴套轴套是用来保护泵轴的,使之不受腐蚀和磨
5、损。必要时,轴套可以更换。6 .轴封泵轴和前后端盖间的填料函装置简称为轴封,主要防止泵中的液体泄漏和空气进入泵中,以达到密封和防止进气引起泵气蚀的目的。轴封的形式:即带有骨架的橡胶密封、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7 .轴向力的平衡装置.二、离心泵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转速高,一般离心泵转速在7003500rmin,它可以直接和电动机或汽轮机相连接。统一流量的离心泵和往复泵相比较,离心泵重量轻、占地面积小、运转平稳。2、离心泵没有吸入阀和排送阀,因而它工作时可靠性强,维修费用低。3、离心泵在运转时可以利用调节阀的不同开度,很方便地在很宽的范围内调节泵的流量,操作简便。4、离心泵流量均匀,运转时无噪声。
6、5、可以输送带杂质的液体。缺点:1、离心泵无自吸作用,在启动离心泵之前一定要在吸入室及叶轮中充满液体。2、由于离心泵无自吸作用,所以有少量的气体进入吸液室时易产生气蚀现象。3、离心泵不能用在大能头小流量的地方。三、离心泵的分类离心泵的类型很多,对于不同的用途就有不同的结构。现从不同角度对离心泵进行分类。1、按叶轮的吸入方式分为:单吸式泵、双吸式泵2、按级数分分为:单级泵、多级泵四.离心泵的工作原理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液体经蜗壳收集送入排出管。液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能和速度能均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工作地点。在液体被甩向
7、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了低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生了压差,吸液罐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进入叶轮中。五.离心泵的主要工作参数1.流量:即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量,通常用体积单位表示,符号Q,单位有m3hzm3sjs等,2 .扬程:输送单位重量的液体从泵入口处(泵进口法兰)到泵出口处(泵出口法兰),其能量的增值,用H表示,单位为kgf.m/kgfo3 .转速:泵的转速是泵每分钟旋转的次数,用N来表示。电机转速N一般在2900转/分左右。4 .汽蚀余量:离心泵的汽蚀余量是表示泵的性能的主要参数,用符号hr表示,单位为米液柱。5 .功率与效
8、率:泵的输入功率为轴功率N,也就是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泵的输出功率为有效功率Ne。六、泵内能量损失泵从原动机获得的机械能,只有一部分转换为液体的能量,而另一部分则由于泵内消耗而损失。泵内所有损失可分为以下几项:1 水力损失由液体在泵内的冲击、涡流和表面摩擦造成的。冲击和涡流损失是由于液流改变方向所产生的。液体流经所接触的流道总会出现表面摩擦,由此而产生的能量损失主要取决于流道的长短、大小、形状、表面粗糙度,以及液体的流速和特性。2 容积损失容积损失是已经得到能量的液体有一部分在泵内窜流和向外漏失的结果。泵的容积效率容一般为0930.98。改善密封环及密封结构,可降低漏失量,提高容积效率。3机械损
9、失机械损失指叶轮盖板侧面与泵壳内液体间的摩擦损失,即圆盘损失,以及泵轴在盘根、轴承及平衡装置等机械部件运动时的摩擦损失,一般以前者为主。七、离心泵叶轮的切割1 .切割的目的:一台离心泵,在一定的转速下仅有一条性能曲线,为扩大泵的工作范围,常采用切割叶轮外径的方法,使其工作范围由一条线变成一个面。当切割量较少时,可以认为切割前后叶片的出口安置角和通流面积基本不变,泵效率近似相等。2 .切割定律的表达式:Q,Q=D2D2H,H=(D2,D2)2N7N=(D2D2)3式中,Q、H、N表示泵的额定流量、扬程和轴功率角标表示叶轮切割后的对应参数D2表示叶轮的外直径八、离心泵的汽蚀与吸入特性1.汽蚀现象根
10、据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可知,液流是在吸入罐压力Pa和叶轮入口最低压力Pk间形成的压差(Pa-Pk)作用下流入叶轮的,则叶轮入口处压力Pk越低,吸入能力就越大。但若Pk降低到某极限值(目前多以液体在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Pt为液体汽化压力的临界值)时,就会出现汽蚀现象。3 .汽蚀会引起的严重后果:产生振动和噪音。对泵的工作性能有影响:当汽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汽泡大量产生,会堵塞流道,使泵的流量、扬程、效率等均明显下降。对流道的材质会有破坏:主要是在叶片入口附近金属的疲劳剥蚀。4 .离心泵的吸入特性:1泵发生汽蚀的基本条件是:叶片入口处的最低液流压力Pk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to2有效汽蚀余量:
11、液体流自吸液辅,经吸入管路到达泵吸入口后,所富余的高出汽化压力的那部分能头。用Aha表示。3 泵的必须汽蚀余量:液流从泵入口到叶轮内最低压力点K处的全部能量损失,用Ahr表示。4 Ahr与Aha的区别和联系:hahr泵不汽蚀ha=hr泵开始汽蚀hahr泵严重汽蚀5 对于一台泵,为了保证其安全运行而不发生汽蚀,对于泵的必须汽蚀余量还应加一个安全裕量,一般取05米液柱。于是,泵的允许汽蚀余量为:hr=Ahr+0.5。6 泵的允许几何安装高度表达式为:Hgl=(Pa-Pt)r-hAS-hr,Pa吸入罐压力Pt一一液体在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r液体重度hAS吸入管内流动损失hr允许气蚀余量7提高离心
12、泵抗汽蚀性能的方法有:A.改进机泵结构,降低hr,属机泵设计问题。B.提高装置内的有效汽蚀余量.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灌注头吸入装置.此外,尽量减少吸入管路阻力损失,降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即在设计吸入管路时尽可能选用管径大些,长度短些,弯头和阀门少些,输送液体的温度尽可能低些等措施,都可提高装置的有效气蚀余量。8.轴向力的平衡装置轴向力的产生原因a.叶轮前后两侧因流体压力分布情况不同(轮盖侧压力低,轮盘压力高)引起的轴向力Al,其方向为自叶轮背侧指向叶轮入口。b.流体流入和流出叶轮的方向和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动反力A2,其方向与Al相反,所以总轴向力A=Al-A2,方向一般与Al相同(一般A2较
13、小)。轴向力的平衡a采用双吸式叶轮:叶轮两侧对称,流体从两端吸入,轴向力自动抵消而达到平衡。b开平衡孔或装平衡管A在叶轮轮盘上相对于吸入口处开几个平衡孔。B:为避免开平衡孔后,因主流受扰动而增加水力损失,可设平衡管代替平衡孔,即采用一小管引入口压力至轮盘背侧。c:采用平衡叶片:在叶轮盘背面铸几条径向筋片,筋片带动叶轮背面间隙内的流体加速旋转,增大离心力,从而使叶轮背面压力显著降低。d:利用止推轴承承受轴向力。一般小型的单吸泵中止推轴承可以承受全部的轴向力,防止泵轴窜动。多级离心泵轴向力的平衡:a同单级离心泵方法相同b.对称布置叶轮c.采用平衡鼓,部分平衡轴向力d.采用自动平衡盘,全部自动平衡轴
14、向力。,赞77九、泵的密封装置离心泵的密封装置是用来封闭泵轴穿出泵壳体处的间隙,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泵壳内或阻止泵内高压液体泄漏到泵壳外面,密封装置有两种1 .填料密封2 .机械密封的密封原理:动环和静环是一对作相对滑动的摩擦副,在它们之间有很小的间隙。由于介质压力和弹簧力的作用,在密封端面上有一定的压紧力,并保持其间有一层液膜。因为间隙很小,介质通过时阻力很大,从而阻止其泄漏。而液膜的存在又可润滑摩擦副,从而减轻了磨损,保证了密封效果。离心泵的相似原理及应用(相似及相似定律、比例定律、比转数等涉及理论较高,平时用不到,就不讲了)十、机械密封的故障诊断和分析1.泵用机械密封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
15、泄漏点主要有五处:(I)轴套与轴间的密封;(2)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3)动、静环间密封;(4)对静环与静环座间的密封;(5)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一般来说,轴套外伸的轴间、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泄漏比较容易发现和解决,但需细致观察,特别是当工作介质为液化气体或高压、有毒有害气体时,相对困难些。其余的泄漏直观上很难辩别和判断,须在长期管理、维修实践的基础上,对泄漏症状进行观察、分析、研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一、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1 .安装静试时泄漏。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试,观察泄漏量。如泄漏量较小,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泄漏量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在初步观
16、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圈有问题;如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此外,泄漏通道也可同时存在,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要观察细致,熟悉结构,一定能正确判断。2 .试运转时出现的泄漏。泵用机械密封经过静试后,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抑制介质的泄漏。因此,试运转时机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轴间及端盖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引起摩擦副密封失效的因素主要有:(I)操作中,因抽空、气蚀、憋压等异
17、常现象,引起较大的轴向力,使动、静环接触面分离;(2)对安装机械密封时压缩量过大,导致摩擦副端面严重磨损、擦伤;(3)动环密封圈过紧,弹簧无法调整动环的轴向浮动量;(4)静环密封圈过松,当动环轴向浮动时,静环脱离静环座;(5)工作介质中有颗粒状物质,运转中进人摩擦副,探伤动、静环密封端面;(6)设计选型有误,密封端面比压偏低或密封材质冷缩性较大等。上述现象在试运转中经常出现,有时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静环座等予以消除,但多数需要重新拆装,更换密封。3,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离心泵在运转中突然泄漏少数是因正常磨损或已达到使用寿命,而大多数是由于工况变化较大或操作、维护不当引起的。(1)抽空、气蚀或较长时
18、间憋压,导致密封破坏;(2)对泵实际输出量偏小,大量介质泵内循环,热量积聚,引起介质气化,导致密封失效;(3)Pl流量偏大,导致吸人管侧容器(塔、釜、罐、池)底部沉渣泛起,损坏密封;(4)对较长时间停运,重新起动时没有手动盘车,摩擦副因粘连而扯坏密封面;(5)介质中腐蚀性、聚合性、结胶性物质增多;(6)环境温度急剧变化;(7)工况频繁变化或调整;(8)突然停电或故隙停机等。离心泵在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如不能及时发现,往往会酿成较大事故或损失,须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二、泵用机械密封检修中的几个误区1 .弹簧压缩量越大密封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弹簧压缩量过大,可导致摩擦副急剧磨损,瞬间烧损;过度
19、的压缩使弹簧失去调节动环端面的能力,导致密封失效。2 .动环密封图越紧越好。其实动环密封圈过紧有害无益。一是加剧密封圈与轴套间的磨损,过早泄漏;二是增大了动环轴向调整、移动的阻力,在工况变化频繁时无法适时进行调整;三是弹簧过度疲劳易损坏;四是使动环密封圈变形,影响密封效果。3 .静环密封圈越紧越好。静环密封圈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相对较紧密封效果会好些,但过紧也是有害的。一是引起静环密封因过度变形,影响密封效果;二是静环材质以石墨居多,一般较脆,过度受力极易引起碎裂;三是安装、拆卸困难,极易损坏静环。4 .叶轮锁母越紧越好。机械密封泄漏中,轴套与轴之间的泄漏(轴间泄漏)是比较常见的。一般认为,轴间
20、泄漏就是叶轮锁母没锁紧,其实导致轴间泄漏的因素较多,如轴间垫失效,偏移,轴间内有杂质,轴与轴套配合处有较大的形位误差,接触面破坏,轴上各部件间有间隙,轴头螺纹过长等都会导致轴间泄漏。锁母锁紧过度只会导致轴间垫过早失效,相反适度锁紧锁母,使轴间垫始终保持一定的压缩弹性,在运转中锁母会自动适时锁紧,使轴间始终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5 .新的比旧的好。相对而言,使用新机械密封的效果好于旧的,但新机械密封的质量或材质选择不当时,配合尺寸误差较大会影响密封效果;在聚合性和渗透性介质中,静环如无过度磨损,还是不更换为好。因为静环在静环座中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使聚合物和杂质沉积为一体,起到了较好的密封作用。6
21、 .拆修总比不拆好。一旦出现机械密封泄漏便急于拆修,其实,有时密封并没有损坏,只需调整工况或适当调整密封就可消除泄漏。这样既避免浪费又可以验证自己的故障判断能力,积累维修经验提高检修质量。十一、离心泵的选用一、对所选离心泵的要求,应考虑以下几点在生产实际中,根据工艺要求选择离心泵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提出的流量、扬程及输送介质的要求。2.离心泵应有良好的吸入特性,轴封严密可靠,润滑良好,零部件有足够的强度,以便于操作和维护。3.泵的工作范围广,即工况变化时仍能在高效区工作。4.泵的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5.其他特殊要求,如防爆、抗腐蚀等。第二节;离心泵的启动及调试
22、水泵的试运转,是对水泵制造和安装质量的具体考验,同时,也是运行人员对设备操作性能的熟悉和掌握过程。一、一般单级离心泵的试运转1、试运转前应具备的条件系统安装完毕,管道已试压或灌水试验合格,管道的支、吊架都调整好。泵入口已加装适当通流面积的流网。电气及控制系统都已安装完毕,电动机经过空转试验,方向正确。事故按钮试验合格。泵的测量表计经过校验、安装完毕。基础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6)设备周围有足够的空间,道路畅通,照明良好。通信联络正常。2、泵的起动和停止准备充足的水源,并向水泵充水。切换系统。按照试运转系统要求,凡需要打开的阀门应打开,需要关闭的阀门应关闭。打开轴封及轴承冷却水,调整到合适的流
23、量。起动水泵,待定速后,用就地事故按钮停泵。再次起动水泵,待定速后,逐步打开出口阀门,并根据出口压力表逐步调整流量。(6)检查水泵及电动机振动情况。检查水泵及电动机轴承润滑情况及轴承温升。检查电动机电流及温升。调整轴封冷却水,一般应每隔数分钟有水滴出为宜并用手触摸盘根温升。如果上述振动、润滑、电流及温升正常,则可继续运行。如上述任何一项不正常,应停泵查找原因,消除缺陷后,才能继续起动运行。3、运行中的维护检查水泵运行时,应定期检查振动、轴承温度、冷却水及轴端密封情况。发现异常、应设法消除。如在运行中无法消除,应在停泵后消除。(2)定期检查水泵出、入口压力表,若发现水泵入口压力剧烈波动,可能是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心泵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