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2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一 探究性实验题【典题技法归纳】考向1:物质性质探究(2015全国卷)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
2、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草酸为二元酸_。,【典题剖析】,【解析】(1)草酸中只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生成的可能产物中能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只能是二氧化碳,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添加冷凝装置是防止草酸进入石灰水和其反应生成沉淀。,(2)检验一氧化碳时应先除去二氧化碳并检验是否除净,所以先通入氢氧化钠和石灰水溶液,再除去水蒸气(通过无水氯化钙),最后通过灼热氧化铜和石灰水溶液并检验产物,如果前面二氧化碳除净,后面有二氧
3、化碳生成,则证明有一氧化碳。,(3)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只要验证草酸和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可,即向盛有少量NaHCO3(或Na2CO3)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验证草酸是二元酸,只要证明1 mol草酸需要2 mol氢氧化钠即可,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两倍。,答案:(1)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2)F、D、G、H、D、ICuO(或氧化铜)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向盛有少量NaHCO3(或Na2CO3)的试管中滴
4、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两倍,考向2:规律探究与变量控制(2016唐山模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一: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1、2 molL1、18.4 molL1),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表所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要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2)乙同学为了能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温度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应该
5、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实验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增大。,(3)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的影响。,(4)若要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可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_(填字母)。A.硫酸钾 B.硫酸锰C.氯化锰 D.水,【典题剖析】,【解析】(1)甲同学研究的是几种不同金属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的速率大小,因此可确定研究的是反应
6、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时必须保证外界条件相同,现有条件是浓度相同、压强相同、没有使用催化剂,故只要再控制温度相同即可。(2)乙同学可以选择两种不同浓度的酸与金属反应。Cu与硫酸不反应,Mg与硫酸反应太快,故选择Fe。而常温下Fe遇18.4 molL-1,的硫酸时会发生钝化,故只能选择0.5 molL-1和2 molL-1的硫酸。该反应产生的是氢气,反应速率又与时间有关,故需要测定的数据是产生相同体积氢气所需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3)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故可排除压强的影响,因此可猜想是由于催化剂的影响,此催化剂只能来源于生成物,故为
7、Mn2+。(4)C中Cl-易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只能选B。,答案:(1)比较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2)Fe、0.5 molL-1和2 molL-1的硫酸产生相同体积氢气所需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3)Mn2+的催化作用(或催化剂)(4)B,【归纳总结】1.对物质性质探究的基本思路如下:,2.变量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3.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物质性质实验探究是中学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内容。设计实验探究时,要求原理准确、步骤简捷、现象明显、结论易得,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中学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的主要角度有:,(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如探究SO2具
8、有还原性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通过KMnO4溶液是否褪色来说明。,(2)物质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如探究Fe3+的氧化性强于I2时,可利用FeCl3与KI淀粉溶液反应,通过溶液是否变蓝色来说明Fe3+的氧化性大于I2。(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度规律一般通过设计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实验来完成,如通过Mg、Al与同浓度盐酸反应产生H2的快慢来说明Mg的活泼性强于Al。,(4)电解质强弱的判断。如探究一元酸HA是弱酸的方法是常温下配制NaA的溶液,测pH,若pH7,则说明HA为弱酸。(5)物质酸性强弱的判断。如探究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可利用相对强的酸制备相对
9、弱的酸的反应原理,将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来判断。,(6)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规律探究。可以通过控制所含的杂质是否与空气接触、所接触的电解质溶液的酸碱度、钢铁在腐蚀过程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等角度设计实验,找出规律。,【高考模拟精练】1.(2015北京高考)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1)待实验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目的是使实验的反应达到_。(2)是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中_造成的影响。(3)和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
10、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如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_极。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中滴加0.01 molL-1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_。,(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转化原因是_。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_。(6)实验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中,还原性:Fe2+I-,将(3)和(
11、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待实验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目的是使实验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实验加入了水,是实验的对比实验,因此目的是排除因加入FeSO4溶液而将溶液稀释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3)中加入AgNO3,Ag+与I-生成AgI黄色沉淀,I-浓度降低,2Fe3+2I-2Fe2+I2平衡逆向移动,溶液褪色;中加入FeSO4,Fe2+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4)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表明b极为正极,Fe3+得电子;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滴加0.01 molL-1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I-浓度减小,2F
12、e3+2I-2Fe2+I2平衡左移,指针向左偏转。,(5)Fe2+向Fe3+转化的原因是Fe2+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当指针归零后,向U形管右管中滴加1 molL-1FeSO4溶液。(6)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与浓度有关,浓度的改变可影响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导致平衡移动。,答案:(1)化学平衡状态(2)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3)中加入Ag+发生反应:Ag+I-=AgI,c(I-)降低;中加入FeSO4,c(Fe2+)增大,平衡均逆向移动(4)正左管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5)Fe2+浓度增大,还原性
13、增强,使Fe2+还原性强于I-向U形管右管中滴加1 molL-1FeSO4溶液(6)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2.(2016湛江模拟)已知亚硫酸钠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盐。.甲同学设计两种方案来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发生变质。方案一: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认为亚硫酸钠溶液没有变质。方案二: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亚硫酸钠溶液完全变质。,请你对两方案作出评价:方案一: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方案二: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乙同学探究Na2SO3溶液是否
14、发生变质,设计如下实验测定1.0 molL-1Na2SO3溶液的实际浓度。,(1)分液漏斗中应加入足量的下列哪种试剂?_(填字母)。a.浓硝酸 b.65%硫酸 c.浓盐酸(2)实验前后测得C装置增重3.2 g,则Na2SO3溶液实际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3)该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解析】.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亚硫酸钠,Na2SO3溶液可能没有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亚硫酸钠、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故亚硫酸钠溶液未变质、部分变质、全部变质时的现象相同,都会生成白色沉淀。.制备二氧化硫气体选用硫酸。C装置增重3.2 g,产生的n(SO2)=0.05 mol
15、,所以n(Na2SO3)=0.05 mol,c(Na2SO3)=,0.83 molL-1。该实验装置中一个明显的缺陷是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答案:.不合理亚硫酸钠部分变质时滴加盐酸也会产生气泡不合理亚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钠未变质或部分变质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1)b(2)0.83 molL-1(3)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或其他合理答案),【加固训练】1.某学习小组在通过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研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后,对Na2S2O3产生了兴趣,查资料知Na2S2O3的名称为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可视为
16、一个硫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氧原子。该实验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预测了Na2S2O3的某些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提出假设】(1)部分学生认为Na2S2O3与Na2SO4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因此室温时Na2S2O3溶液的pH_7(填“”“”或“=”)。(2)部分学生由硫元素化合价推测Na2S2O3与SO2性质相似,均具有较强的_。,【实验探究】取适量Na2S2O3晶体,溶于水中制成Na2S2O3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填写表中空格)。,【实验结论】(6)探究:_。(7)探究:_。,【问题讨论】(8)甲同学向“探究”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
17、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9)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2S2O3被氯水氧化。你的方案是_。,【解析】(1)由学生认为Na2S2O3的化学性质与Na2SO4的性质(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相似,可推知室温时Na2S2O3溶液呈中性,则pH=7。(2)由SO2具有还原性可知Na2S2O3(S为+2价)也有较强的还原性。(3)由实验现象可知探究是为了探究溶液的酸碱性,验证假设(1),故其操作是利用pH试纸来检验Na2S2O3溶液的酸碱性。(4)由实验现象可知Na2S2O3溶液呈碱性(说明其是强碱,弱酸盐),其原因应是 水解。(5)向氯水(具有强氧
18、化性)中滴加Na2S2O3溶液,目的是验证Na2S2O3是否具有还原性,由实验现象可知Cl2被还原,说明Na2S2O3具有还原性,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l2+5H2O=2+8Cl-+10H+。(8)甲同学是通过观察有无AgCl沉淀生成来判断Na2S2O3是否被氯水氧化,有则说明Cl2被还原为Cl-,从而证明氯水将Na2S2O3氧化。,该方案不正确,因为即使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量的氯水中也含有Cl-,Cl-会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9)可通过验证Na2S2O3溶液与氯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来说明Na2S2O3是否被氯水氧化。,答案:(1)=(2)还原性
19、(3)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4)+H2O+OH-(5)+4Cl2+5H2O=2+8Cl-+10H+(6)Na2S2O3溶液呈碱性(7)Na2S2O3具有还原性,(8)不正确,因氯水过量,氯水中含有Cl-,会生成AgCl沉淀(9)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2.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某兴趣小组欲探究SO2的性质及绿色实验方法,设计如下方案:,(1)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别为碘水和硫化氢的水溶液,则B中所盛试剂为_,C中反应的离
20、子方程式为_。,(2)为了实现绿色实验的目标,某同学重新设计了如图A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1装置,与A1装置相比,A2装置的优点是_(任写一点即可)。,(3)E中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等阴离子。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 molL-1盐酸、2 molL-1HNO3、1 molL-1BaCl2溶液、1 molL-1Ba(OH)2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 和,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解析】(1)B是检验SO2有漂白性的装置,所盛试剂应为品
21、红溶液。SO2可被碘水氧化而表现还原性,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I2+2H2O=+2I-+4H+。(2)A2比A1装置更加节约能源,试剂价格低廉,而且用量可控。,(3)证明 可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SO3,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有漂白性的气体SO2。将加入氯化钡的混合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有漂白性的气体SO2,则说明 的存在。,答案:(1)品红溶液SO2+I2+2H2O=+2I-+4H+(2)不用加热,安全性能高(或易于控制反应进行,反应更充分等合理答案均可),(3),考点二 物质制备与工艺流程分析型实验题【典题技法归纳】(2015山
22、东高考)毒重石的主要成分为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_。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_。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滴定管,(2),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_(填离子符号),滤渣中含_(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3)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已知:2+2H+=+H2OBa2+=BaCr
23、O4,步骤:移取x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0mL。,步骤:移取y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mL与步骤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使用酸式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_(填“上方”或“下方”)。BaCl2溶液的浓度为_molL-1,若步骤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Ba2+浓度测量值将_(填“偏大”或“偏小”)。,【典题剖析】,【解析】(1)充分研磨可以增大
24、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因为配制的盐酸溶液浓度以质量分数表示,可以计算出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所以使用烧杯作为容器进行稀释,用玻璃棒搅拌。(2)根据流程图和表中数据,加入NH3H2O调pH为8,只有Fe3+完全沉淀,故可除去Fe3+;加入NaOH调pH=12.5,Mg2+完全沉淀,Ca2+部分沉淀,所以滤渣中含Mg(OH)2、Ca(OH)2;根据Ksp(BaC2O4),=1.610-7可知,H2C2O4过量时Ba2+转化为BaC2O4沉淀,BaCl22H2O产品的产量会减少。(3)“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上方;与Ba2+反应的 的物质的量为(V0b-V1b)/1 000 mol,则Ba
25、2+浓度为 molL-1;根据计算式,若步骤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故需消耗的盐酸减少,即V1减小,则Ba2+浓度测量值将偏大。,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a、c(2)Fe3+Mg(OH)2、Ca(OH)2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3)上方 偏大,【归纳总结】1.解答物质制备试题的一般程序:(1)认真阅读题干,提取有用信息。(2)仔细观察装置图(或框图),联想熟悉的实验,观察装置图(或框图),找出每件仪器(或步骤)与熟悉的某一实验相似的地方,分析每件仪器中所装药品的作用。,(3)通读问题,整合信息,把所有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题给信息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