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第9章.ppt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9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文化基础》第9章.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文化基础,山东省教育厅组编,第九章多媒体 技术基础,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3,第九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9.1 多媒体技术概述9.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9.3 多媒体技术9.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返 回,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4,9.1 多媒体技术概述,9.1.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9.1.2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9.1.3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元素,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5,9.1.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在计算机领域,媒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例如磁盘、磁带、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
2、传递信息的载体,例如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是一种能够表达信息的形式。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把媒体分成了以下五类,即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返 回,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6,(1)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引起视觉反应的图像等。(2)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指传输感觉媒体的中介媒体,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如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和声音编码等。这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
3、而人为地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类媒体。(3)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等为输入媒体;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为输出媒体。(4)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软盘、磁盘、光盘、ROM及RAM等。,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7,(5)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等。多媒体(Multimedia)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两种及两种以上媒体的集成。多媒体技术是对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
4、的技术。确切地说,多媒体技术是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各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8,9.1.2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多媒体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1.多媒体信息的多样性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是多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也是多媒体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信息载体的多样化是相对计算机而言的,在多媒体技术中,计算机所处理的信息空间范围拓展了,不再局限于数值、文本、图形和特殊对待的图像,并且强调计算机与声音、活动图像(或称为影像)相结合,以满足人的感官对
5、多媒体信息的需求,这在计算机辅助教育以及产品广告、动画片制作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途。,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9,2.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 多媒体技术不仅要对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各种处理,而且要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的例子是动画制作,要将计算机产生的图形或动画与摄像机摄得的图像叠加在一起,在播放时再和文字、声音混合,这样,就需要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和集成处理。多媒体的集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是指各种媒体信息应能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和组织结构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媒体的充分共享和操作使用;二是操作这些媒体信息的工具和设备的集成,是指与多媒体相关
6、的各种硬件设备的集成和软件的集成,为多媒体系统的开发和实现建立一个理想的集成环境,以提高多媒体的生产力。,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0,3.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 多媒体的另一个关键特性是交互性。多媒体系统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对计算机中存储的各种信息进行查找、编辑及同步播放,操作者可通过鼠标或菜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交互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训练、虚拟现实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4.多媒体系统的实时性 由于声音和图像都是和时间相关的,因此,要求多媒体支持实时处理。这就要求多媒体系统在处理信息时有严格的时序要求和很高
7、的速度要求。,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1,9.1.3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元素,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声、文、图、像等进行处理,我们将这些多媒体处理对象称为媒体元素。媒体元素是指多媒体应用中可显示给用户的媒体组成部分。目前,多媒体技术处理的媒体元素主要包括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影像五类信息。1.文本 文本是以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信息形式,它是现实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文本主要用于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如阐述概念、定义、原理和问题以及显示标题、菜单等内容。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编辑出的“DOC”文件,记事本和写字板的“TXT”文件等。,202
8、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2,2.图像 图像是多媒体软件中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决定一个多媒体软件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3.动画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也包括画面的缩放、旋转、变换、淡入淡出等特殊效果。通过动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存储动画的文件格式有FLC、MMM、GIF、SWF等。4.声音 声音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最方便、最熟悉的方式之一。在多媒体中声音基本上分为音乐和音效两类。5.视频影像 视频影像具有时序性与丰富的信息内涵,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视频非常类似于我们熟知的电影和电视,有声有色,在多媒体中
9、充当重要的角色。视频文件的存储格式有AVI、MPG、MOV等。,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3,9.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指能够对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即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多媒体应用是在PC机上进行的。平时常见的多媒体计算机都是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简称MPC)。MPC是能够输入、输出并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它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数字化声像技术和高速通信网络技术等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使多媒体信息
10、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存储和展示集于一体。简单地说,MPC就是一种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4,9.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9.2.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9.2.2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5,9.2.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与通用的PC机相比,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硬件除了常规的硬件如主机、内存储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显示器和网卡之外,还要有光盘驱动器、音频信息处理硬件和视频信息处理硬件等部分。图9-1所示为具有基本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图9-1 多媒体
11、计算机硬件系统示意图,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6,9.2.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1.声卡2.视频卡3.信息获取设备4.存储设备5.其他设备,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7,声卡又称音频卡,是处理音频信号的硬件,目前已作为微机必备功能集成在主板上。我们从电脑中听到的美妙旋律都是来自于这块功能扩展卡。1)声卡的组成声卡的类型众多,结构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一块声卡至少应具有下列部件:,声卡,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8,实现录音和放音的部件 包括在声音输入过程中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电路,以及在声音
12、输出过程中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数模转换电路。每种声卡都具有固定的采样参数。如果录音电路使用的参数是22.05 kHz和16位,放音电路也将使用同样的参数。早期的声卡是8位位宽,目前多数为32位及以上了。16位卡的采样精度可达到64K分之一,对多数应用均已足够了。,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9,支持乐器合成的MIDI合成器 这是决定声卡音质的关键部件。由于MIDI音乐对质量的要求较高,许多声卡制造商致力于提高合成器的质量,使音乐合成技术不断获得改进。早期的合成器采用FM(频率调制)合成技术,通过用一个正弦波修正另一个正弦波的方法来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带有较深的人
13、工合成痕迹。现在流行的声卡普遍采用“波表”(Wave Table)合成技术,其中又有“硬波表”与“软波表”两种不同的方法。硬波表将各种真实乐器的数字化声音信息存储在声卡上的专用存储器中,使用时再由合成器调用并处理。软波表则将乐器的数字化声音信息存储在系统的硬盘上,待使用时再调入系统内存由CPU进行处理。软波表合成器显然比硬波表合成器便宜,但却增加了CPU的负担,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尤其是CPU处理速度的要求也高得多。,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0,近几年随着PCI总线的流行而推出的PCI声卡,把硬波表和软波表的优点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MIDI合成方案。其具体作法是
14、:波表存储在硬盘上,使用时调入内存;但并非交给CPU处理,而是经PCI总线传回声卡,由声卡上的专用合成芯片处理。这一被称为“可下载样本”(Down Loadable Sample,简称DLS)的合成技术,现已成为新一代PCI声卡的标准。硬盘上的样本库可选择2 MB、4 MB乃至8 MB等不同的大小,音源与音质也可由用户选择,而且其内容可经常更新,使声卡的音频真正做到生动、灵活和多样。连接声音设备的各种端口 声卡是音频输入输出设备的公用接口,也是沟通主机和音频设备的通道。通常在声卡的后端设有许多端口。安装声卡后,这些端口便伸出机箱外,供用户连接音箱、麦克风等音频设备。,2023/10/31,第一
15、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1,2)声卡的功能多媒体计算机中所安装的声卡的功能直接影响到多媒体系统的音频效果。一般声卡应具有以下功能:录制和编辑音频文件 能以一定频率和精度采样声源的模拟波,并通过对其数字化,以*.voc、*.wav或*.au等声音文件格式存储。可以根据要求对音频文件做修改、编辑、文件类型转换等,如将*.voc文件转换成*.wav文件,还可以根据需要,将音频文件插入到其他应用程序中去。合成和播放音频文件 利用声卡上的合成器将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的音频信息合成为音乐乐曲或语音。通过混合器混合和处理多个不同音频源的声音,控制和调节音量大小,最后送至音箱或耳机播放。,2023/10/3
16、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2,压缩和解压缩音频文件 通过对*.wav音频文件的存储量计算可知,一分钟的声音波形文件(44.1 kHz采样频率、16位精度和双声道立体声)的存储量高达10.6 MB,因而必须对音频进行编码压缩。大多数声卡上都固化了不同标准的音频压缩和解压缩软件,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有AD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和ACM(微软音频压缩管理器)等,压缩比大约为2:15:1。具有与MIDI设备和CD驱动器的连接功能 通过声卡上的MIDI接口,计算机可以同外界的MIDI设备相连接,如连接电子琴、电吉他等,使MPC机具有创作乐曲和播放MIDI文件的功能。游戏杆也可通过MID
17、I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接,使游戏玩起来得心应手。通过声卡上提供的CD-ROM音频接口,CD-ROM驱动器可连接到计算机上。,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3,视频卡,多媒体技术中的一大支柱是视频技术,它使得动态图像能在计算机中输入、编辑和播放。视频技术通过软、硬件都能实现,但目前用得较多的是视频卡。视频卡的种类大体可分为视频叠加卡、视频捕捉卡、电视编码卡、MPEG卡和TV卡。,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4,1)视频叠加卡 视频叠加卡的功能是通过视频输入口输入标准的视频信号,经A/D转换后形成混合信号,再与计算机显示卡中的VGA信号相叠加,叠加后的
18、信号显示在显示屏上。视频信号与VGA信号叠加的方式有窗口和色键两种。窗口方式是用软件命令在显示屏幕的任意位置上开设一个大小可指定的窗口,图像在该窗口内播放;色键方式是用户可利用软件命令自定义一种颜色为色键(透明色),同时定义该颜色是对VGA信号透明还是对视频信号透明。2)视频捕捉卡 视频捕捉卡又称视频采集卡,用于图像捕捉尤其适用于捕捉视频图像(如来自录像机的视频图像),经数字化后,将图像以AVI格式文件保存在磁盘上,供以后编辑使用。视频捕捉卡的档次拉得很大,较贵的视频捕捉卡往往带有视频压缩功能。这类卡主要供专业编辑人员使用,用量较少。,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5,
19、3)电视编码卡 其功能是将计算机送往VGA显示器的VGA显示信号转换成标准的NTSC、PAL或SECAM电视信号,因而可以将计算机上的影像传到电视机上观看。如果将转换后的标准电视信号加到录像机上,则可以记录计算机的显示画面,用于广告电视片的后期处理。电视编码卡转换的效果与其所支持的分辨率有关,分辨率越高,转换效果越好。4)MPEG卡 MPEG卡又称视频播放卡或电影卡,是多媒体视频卡中应用最多的一种。MPEG卡的作用是将压缩存储在VCD影碟中的电影解压缩后回放,使用户可利用CD-ROM及显示器观看电影。MPEG卡的功能包括MPEG音频解压、MPEG视频解压、音频和视频同步解压。,2023/10/
2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6,MPEG卡使用方便,用户界面良好,若与CD-ROM配合使用,可在计算机上欣赏VCD片或光盘中的MPEG电影。目前有两类MPEG卡,一类不带屏幕缩放功能,只能全屏幕播放MPEG电影;另一类带有屏幕缩放功能,不仅可以全屏幕播放,而且可以缩小电影播放的窗口,便于用交互方式进行操作控制,播放的质量也可满足一般用户的要求。5)TV卡 TV卡由TV调谐卡和视频叠加卡合并构成,前者能通过高频头选择接收电视台的信号,把它们转换为视频信号;后者可将电视的视频信号与显示器的VGA信号叠加在一起,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有些TV卡上还设有视频输入口,可直接接收来自录像机或摄像
21、机的视频信号。因此,利用TV卡除观看电视外,还可观看录像带或摄像机的画面。,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7,信息获取设备,1)数码相机(DC)数码相机是一种与计算机配套使用的照相机,与普通光学照相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数码相机用存储器保存图像数据,而不通过胶片曝光来保存图像。(1)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数码相机的心脏是电荷耦合器件(CCD)。使用数码照相机拍照时,图像被分成红、绿、蓝三种光线投影在电耦合器件上,CCD把光线转换成电荷,其强度与被摄物反射的光线强度有关,CCD把这些电荷送到模/数转换器,对光线数据进行编码,再储存到存储装置中。在软件支持下,可在屏幕上显示照片
22、。照片可用彩色打印机输出。,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8,(2)数码相机的性能指标。分辨率:分辨率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标准与显示器类似,使用图像的绝对像素数来衡量。分辨率越高,所拍图像的质量也就越高,在同样的输出质量下可打印的照片尺寸越大。颜色深度:颜色深度描述数码相机对色彩的分辨能力。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颜色深度都达到了24位,可以生成真彩色的图像。存储介质:数码相机所用的存储媒体是闪存记忆体,主要有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卡(SD卡)、Compact Flash卡(CF卡)。,2023/10/31,第一章
23、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9,数据输出方式:数码相机输出接口为串行口、USB接口或IEEE 1394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和电缆,就可将数码相机中的影像数据传递到计算机中保存或处理。若相机提供TV接口,可在电视机上观看照片。连续拍摄: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当拍完一张照片之后,有一个将数据记录到内存的过程,不能立即拍摄下一张照片。两张照片之间等待的时间间隔就成为数码相机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越是高级的相机,间隔越短,也就是说连续拍摄的能力越强。,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30,(3)数码照片输入计算机。先用连接线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例如,有USB接口的相机,将随机附带的电缆一
24、端接入相机的输出接口,另一端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数码相机的驱动程序(需要事先安装到计算机上)就会将相机的存储卡视为计算机的一个可移动磁盘,存储卡中的图像会以略图方式显示,如图9-2所示。,图9-2 数码相机连结到计算机,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31,2)数码摄像机(DV)数码摄像机的优点是动态拍摄效果好,电池容量大,DV带也可以支持长时间拍摄,拍、采、编、播自成一体,相应的软、硬件支持也十分成熟。目前数码摄像机普遍都带有存储卡,一机两用切换起来也很方便。由于数码摄像机使用的小尺寸电荷耦合器件CCD与其镜头不匹配,在拍摄静止图像时的效果不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上通
25、常有S-Video、AV、DV In/Out等接口,其中DV In/Out接口是标准的数码输出/输入接口,它是一种小型的4针1394接口。,2023/10/31,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32,使用摄像机与计算机相连的1394数据传输电缆线(亦称为Firewire缆线或iLink,如图9-3左图所示),一端连接计算机上的IEEE 1394卡上的接口,另一端接在数码摄像机的DV In/Out接口,然后打开DV的电源并把DV调到VCR状态,操作系统会自动识别DV设备。这时就可以启动采集编辑软件,将存储在DV带上的数码影像输入到计算机。反之,使用此缆线也可将编辑好的文件传回摄像机。如果要将DV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 文化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