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实效性.ppt
《《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实效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实效性.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实效性,南通市教学研究室 陈晓凤2007年7月29日,教学、教学观念、教学策略 教学,是人类教育行为中一定条件下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的行为方式,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交织在一起构成的行为过程。,教学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动力,制约并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教学活动不仅具有定向、导向作用,而且还有强大的激励作用。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实验的先导和关键。,建构主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不论是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的情况看,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都是在于:能否打破长期以来统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
2、,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该理论认为,尽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的认知并不是对世界简单的、镜子式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即在认知过程
3、中,认知主体内部积极地产生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给予主体的刺激仅仅强化了其中的某些模式。,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情境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支架式教学等。情境教学模式认为,获得知识、建构意义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含有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路径和空间,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对话,主动学习,达到知识内化。,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向学生提供教学信
4、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体验教学的基本策略:首先创造教学情境,还原教学内容,给学生以感官刺激或心理准备,然后让学生在亲历过程中与客体(教学内容)进行对话、体验、感悟,实现主客体融合,并生成意义。,体验教学要求教师依据所教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活动教学和情境教学是体验教学的两个主要策略。,(一)活动教学 这里的活动既指行为活动也包括心理活动,后者为意识的能动性。活动是产生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学生对活动产生丰富的体验,相比较别人的说教,活动形成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终身难忘的。,(二)情境教学 通过为学生提
5、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去,亲“心”体验其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生成意义的目的。情境教学实际上是以心理体验的方式进行体验的。,(07广东卷40)(1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心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4万多字的乡村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农村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问题:请运用生活与哲学
6、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实际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了主观思想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坚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该学生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他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该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了解掌握农村真实情况,坚持在实践中求真务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该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07全国卷40)作为世界最大的
7、玉米生产国,美国把玉米深加工产业当作一个绿色能源产业加以发展。近年来,出于开发新能源和消化陈化粮等多种考虑,中国发展了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产业。当中国玉米燃料乙醇工业迅速发展引起玉米供需关系明显变化,库存迅速下降,并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2006 年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明确表示不支持玉米燃料乙醇等产业过度发展。(7)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10分),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原理;(5 分)从玉米深加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统筹考虑相关政策,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普遍联系的观点。(5分)(如果答出
8、根据中国玉米加工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条件不同,因而不能照搬美国的作法,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或者答出玉米加工业发展规模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体现了量变质变的规律,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一、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科学性,1、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科学性理解 教学观念是否符合学科思想;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科特点;教学形式能否准确地表现思想内容;教学语言能否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实际;能否表现出正确的立场、观点;所用材料是否确切、真实、可靠;从概念定义的阐发到内容的分析,从课堂提问到释疑,是否做到准确、科学。,2、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有关科学性问题的反思举例的针对性问题提问的随意性问题讲解的荒谬性问
9、题练习的匹配性问题,(10分)辨析题(2007年海南试题)黑夜旷野中的磷火,从科学上讲,那只是自然现象。对这种现象,相信鬼神的人,以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则不认为是鬼神在作祟,而从无神论的角度去解释。究竟有没有鬼神,相信或不相信的人都可能会说这样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请给出你对这句话的判断,并根据所学哲学知识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这个命题不正确。理由是:“信”或者“不信”都是一种主观判断,属于社会意识,而“有”或者“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5分)这个命题实际上是说主观上的信或不信决定了客观上是否存在的状态。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这种唯心主义是迷信的哲学基础。(5分)
10、,参考答案(二)这个命题正确。理由是:“信”或者“不信”是指支撑经验的某种信念(理论),“有”或“无”指的是有没有关于鬼神存在的感觉经验。(4分)人们总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论解释某种经验。相信鬼神的人就会把自己不能用常识解释的现象理解为鬼神支配的超自然现象,不相信鬼神的人,则从无神论的角度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人们没未认识到的自然现象。(6分),参考答案(三)这个命题正确与否要看如何定义“信”或“不信”以及“有”或“无”的概念。理由是: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主观意识,而把“有”或“无”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状态,则这个命题属于颠倒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唯心主义,因而是不正确的。(4分)如果把“信”或“不信”
11、看作支撑经验的信念或理论,把“有”或“无”理解为有没有鬼神存在的感觉经验,则是正确的,因为人们总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论解释经验。(4分)(答出上述任一答案均可),37(2007,江苏)古人云:疑乃觉悟之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辨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37怀疑是对现存事物的质疑,是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对于常规性思维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活动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怀疑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作用,但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怀疑,而是实践。
12、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发挥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38(2007,江苏)材料二:江苏综合创新能力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江苏拥有自己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还很少,创新绩效较低。据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使江苏经济发展出现了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信赖向科技信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的良好趋势。,(1)结合上述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谈谈江苏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三创”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不同作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与哲学 生活 哲学 教学 科学性 艺术性 实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