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ppt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临床麻醉学Clinical Anesthesiology内蒙古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王瑛,2,第十五章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Monitor during anaesthetic period,3,第一节 基本监测一、循环功能监测(一)血压监测(直接法和间接法)(1)直接动脉压监测法:把动脉穿刺置入周围动脉内通过压力连接管直接测量动脉血压结果准确,可显示每一瞬间压力的动态变化有创性方法,可发生动脉栓塞等并发症,4,适应征:心血管手术、需实施控制性降压的手术、动脉压易发生急剧变化的手术(如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等),以及危重病人(如休克病人等)穿刺部位:左侧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或
2、颞浅动脉,5,(2)间接动脉压监测法:是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通过血压计来测量血压。,6,2.脉搏监测 用手指触摸桡动脉、股动脉、颈动脉或颞浅动脉等表浅动脉,了解脉搏强度、频率和节律。,7,(一)心电图监测意义:监测麻醉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以便麻醉医师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严重事件的发生不能反映心排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也不能替代其他监测手段用标准导联和胸导联5,8,二、呼吸功能监测监测的内容: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道压力及峰值压、呼吸比值、吸入氧浓度、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和血气分析等。,9,(一)脉搏氧饱和度监测(SpO2)主要反映组织氧合功能和循
3、环功能的改变当肺通气功能障碍、组织缺氧、严重低血压、休克时,SpO2下降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低温、低血压等。,10,(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PETCO2)把病人呼出的CO2采集导特殊的监护仪即可测出PaCO2特点:直观、无创、简便、快速等在无明显肺疾病的情况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基本可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1,三、其他监测(一)尿量监测留置导尿管,测定每小时尿量,可直接了解肾灌注情况,并间接反映内脏器官灌注情况常用于心血管手术、颅脑手术、休克病人、其他重危病人和长时间手术病人如果术中成人尿量0.5ml/kg/h,小儿0.8 ml/kg/h即谓少尿,应及时查
4、找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处理,以防出现肾功能不全。,12,(一)体温监测应用范围:实施全身降温、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小儿麻醉和老年人麻醉以及危重病人的麻醉麻醉中常用的中心体温测温部位是鼻咽部(反映脑温)、鼓膜、食管(反映心脏温)或直肠(反映内脏温,但膀胱内温较直肠处可靠)。,13,体温的下降的原因:麻醉药物的作用呼吸机的使用手术操作术中输血和输液,14,调控体温的方法:调节手术室内的温度在恒定的范围,减少病人对环境温度过冷和过热引起的应激反应;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上安装气体加温加湿器,减少呼吸道热量的丢失;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对进入体内的液体进行加温;使用暖身设备对手术中暴露在术野之外的头部、背部或四肢进
5、行保温;在麻醉恢复室使用辐射加热器照射。,15,四、SAS的基本监测标准(一)标准一 基本监测要求1.凡使用麻醉药物者均需具有执照的麻醉医师进行监测,在用药的全过程中麻醉医师不能擅自离开病人。2.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麻醉医师必须守护在病人身旁并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积极的处理。3.如果监护议受到干扰,允许暂时中断监测而更换其他监测设备继续监测病人。,16,(二)标准二 基本监测项目1.吸入氧分量(FiO2)2.脉搏氧饱和度(SpO2)3.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4.心电图(ECG)5.血压和脉搏(BP and P)6.体温(T),17,第二节 特殊监测,一、心功能监测(一)中心静脉压(cen
6、tral venous pressure,CVP)指上腔或下腔静脉即将进人右心房处的压力或右心房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可通过颈内、颈外、锁骨下或大隐静脉等周围静脉置管测定。CVP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其高低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但不能反映左心功能。,18,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监测 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经颈内静脉置入右心房后,在导管尖端套囊内部分注气,导管便随血流“漂浮”前进,经过右心室、肺动脉,直到嵌入肺小动脉处,此时测得的压力即为PCWP,19,PCWP反映左心室前负荷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肺梗塞等严重并发症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用于左心功能不全病人以及
7、需监测心排出量的病人,20,二、血红蛋白监测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血红蛋白监测主要用于判断术中失血情况、血液稀释程度、组织氧合功能以及指导术中输血等。,21,三、麻醉深度监测理想的麻醉深度应该保证病人术中无痛觉和无意识活动,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完善且无术中知晓。麻醉深度的监测技术有:数量化脑电图、诱发电位、食管下段收缩性、心率变异性和脑双频指数。,22,四、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train-of-four,TOF)目的:了解神经肌肉阻滞的性质和程度手术中可确定是否需补充肌松药手术结束后可确定是否需用拮抗药,23,其他:颅脑手术颅内压糖尿病和胰岛细
8、胞瘤血糖体外循环下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电解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等。,24,第十六章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第一节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 一、麻醉期间的液体选择(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一)晶体溶液:仅丢失水分则选择低渗机体溶液,也称维持型溶液;同时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则选择等渗溶液,也称补充型溶液。,25,1乳酸钠林格液 除含Na+量低于血浆外,其他电解质成分与血浆相近,是临床上常用的细胞外液补充液。20.9NaCl液(生理盐水)可用于补充氯和钠离子,26,3葡萄糖液 高张葡萄糖液可补给能量,改善机体供能在应激情况下,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常有肝糖原分解和内源性葡萄
9、糖增多,输入葡萄糖的利用受到限制,27,(二)胶体溶液:是大分子量物质,产生的渗透压使溶液主要保留在血管内。在血管内半衰期为36小时。适用于:病人血容量严重不足;麻醉期间增加血容量液体治疗;严重低蛋白血症或大量蛋白丢失补充治疗。,28,(三)人工合成胶体: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输入量超过20ml/kg/d会干扰血型,延长凝血时间。会导致一定程度或严重过敏反应。(四)羟乙基淀粉:无毒性,无抗原性,过敏样反应发生率低扩容作用好对凝血机制无明显影响,29,二、围术期体液的改变 1.麻醉手术前病人,经过禁食和禁饮会存在一定程度体液的缺少。2.麻醉手术前,部分病人存在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如呕吐、利尿、腹泻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醉 手术 期间 病人 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