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防汛知识培训.ppt
《防雷、防汛知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防汛知识培训.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年防雷、防汛知识培训,2008年4月23日,1 防雷1.1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意是指雷电放电时所表现出的雷鸣电闪。雷电放电为出现于带电荷的雷云与大地之间或带异号电荷雷云之间的放电。从雷电放电所造成的后果来讲,人们更关心的是雷云与地之间的放电。1.2 雷电活动强度雷暴日及雷暴小时在进行防雷设计和采取防雷措施时,必须要从该地区雷电活动这一具体情况出发。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用雷暴日(又称雷电日)或雷暴小时(又称雷电小时)来表示。雷暴日为该地区一年中有雷电的天数,而雷暴小时为一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一天中或一小时中只要听到雷声,就作为一个雷暴日或一个雷暴小时。由于不同年份的雷电活动情况
2、不同,所有均采用多年的平均值。我国根据长期观测结果,绘制出全国平均雷暴日分布图,给防雷设计提供依据。我国规程规定,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的地区为少雷区;超过40的为多雷区;超过90的地区为强雷区。1.3避雷针和避雷线为了防止设备、线路(或建筑)遭受直击雷击,常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避雷针(线)由金属制成,它高于被保护对象,并与足够截面的接地引下线和良好的接地装置连接。,避雷针(线)的保护原理是吸引雷电击于自身,并使雷电流泄入大地。当雷云的先导向下发展到离地面一定高度时,高出被保护对象的避雷针(线)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至于有可能产生局部游离而形成向上的迎面先导,这就影响了下行先导的
3、发展方向,使其仅对避雷针(线)放电,从而使避雷针(线)附近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物体受到保护,免遭雷击。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是指其周围的一定空间,在此空间内被保护物不遭受雷击。我国规程所规定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模拟试验和长期演习经验得出的。需指出的是,在保护范围内并不是绝对保险的,只不过保护失效率仅为0.1,实践证明,此概率是可以被接受的。,1.4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一类似圆锥体的空间,其剖面边界线为折线,折线的分界点为避雷针半高处,设避雷针的高度为h(m),被保护物体的高度为hx(m),则避雷针的有效高度ha=h-hx,在高度hx水平面上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半径R(m)
4、可由下式计算当hxh/2时,R=(h-hx)p当hxh/2时,R=(1.5h-2hx)p其中,p为高度影响系数,考虑到避雷针太高时(超过30m)保护半径不随针高增大而正比增大。,h30m时,P=130mh120m时,P=5.5/hP120m时,P5.5/1201.5装设避雷器的目的对于发电厂、变电站来讲,可以安装避雷针(线)使它们免遭直击雷击。但对于延伸甚广的输配电线路,即使是全线架设避雷线,也不能完全排除在导线上出现雷电过电压的可能性(由于屏蔽失效引起绕击或雷击杆塔引起反击)。由雷击产生的过电压波,将沿线路传到变电站或发电站,危机电气设备的绝缘。为了限制这种过电压,就需装设过电压保护装置避雷
5、器。,目前使用的避雷器主要是阀式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某些情况下也使用排气式避雷器和保护间隙。除了限制雷电过电压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还可以用来限制内部过电压。1.6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根据过电压形成的物理过程,线路上的雷电过电压可分为两类,即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为了防止雷害事故,达到保证可靠供电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6.1防止雷直击导线架设避雷线可以有效的减少(但不能完全避免)雷直击导线的概率。有时还要安装避雷针与其配合。在某些要求高的情况下改用电缆线路就完全避免受到直击雷击,在10kV配电线路中,采用架空绝缘线也可以有效降低直击雷的效果。,1.6.2提高线路的耐雷
6、水平,减少由于雷击引起的绝缘闪络加强线路绝缘,因为我们的输配电线路很多地方都是经过地势较高的空旷地区,杆塔落雷的机会较多,杆塔顶部电位较高,感应过电压大,为了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和使用绝缘较高的绝缘子可以有效防止由于雷击引起的绝缘闪络。对于35kV及以上线路,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减少雷击塔顶电位升高,从而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有困难时(如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山区),可采用架设耦合地线的措施降低雷击杆塔时的塔顶电位升高。,1.6.3降低由雷击闪络转为稳定工频电弧的概率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往往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措施降低工频出现的概率。采取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雷 防汛 知识 培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