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 环境保护.ppt
《选修6 环境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6 环境保护.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选修6 环境保护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二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讲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考纲下载,考纲解读,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 原因及危害。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 要环境问题。3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和主要手段。4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 管理;个人在环境保 护中的作为。,1.识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 要环境问题。2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应用:学会分析环境问题产 生的原因及危害。,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特点,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过度索取资源造成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
2、环境问题,其成因、地区分布及危害具体如下表所示:,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荒漠化,自然:气候变干,降水量减少;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部,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且面积减少,沙化,季风区的边缘地带,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沙尘暴,自然:干旱、大风、气流上升、快行冷锋;人为:植被破坏,西北、华北,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害人体健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生产、村庄、城市,水土流失,自然:暴雨、土质疏松;人为:滥垦、滥伐,植被破坏,降水量较大的山地丘陵区,我国黄土高原,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臭氧
3、减少,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使人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森林锐减,焚耕开垦、开辟农牧场、商业性木材采伐、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用等,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等地,以巴西最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影响全球气候,物种加速灭绝,自然灾害;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环境污染等,遍及全球,尤以热带雨林最突出,影响全球食物供给;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资源、能源短缺,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资源、能源数量有限;浪费现
4、象严重,资源、能源分布比较少或经济发达,资源、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突出,阻碍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原因与危害表现如下:,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温馨提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虽属不同形式的环境问题,但二者之间密切相关。表现在:(1)都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2)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
5、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减少(消亡)等;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而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例1(2010江苏高考改编)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获取和解读信息,(1)由图1可知大气中的硫主要来自于、和。(2)由图2可知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与煤炭的消费量成。,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正相关,(1)据图分析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和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2)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指出产生这
6、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并简述酸雨的危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危害以及南北方的差异,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但南方多降水。从图示能源消费情况,结合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硫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答案(1)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等。主要因素是煤炭消费量。(3)主要原因是南方降水多于北方。主要危害是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1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管理的目的、对象、执行主体及手段。,目的,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对象,个人,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7、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是管理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2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1)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许多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特点,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有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如酸雨区的扩展、海洋污染等。(2)国际合作的原则: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保措施,承担污染治理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
8、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国家应该负的责任。,(3)中国参与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3公众参与 作为广大公众中的一员,个人在环保中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如下表所示:,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2011年5月22日武汉晚报报道,国家今后将餐馆、医院等场所也纳入到“限塑”领域。人们到餐馆“打包”、到医院和药店买药等使用的塑料袋都将有偿收费。材料2:塑料袋埋在地下要约200年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的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大气。,(1)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A刺激人们的消费B减少“白色污染”C方便人们的生活 D增加商品零售额(2)
9、“限塑令”的实施有利于节约我国的什么资源?(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废弃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危害。(答出三条即可)(4)为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除了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你还有什么方法解决?,获取和解读信息,(1)由材料1可知国家推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目的是“限塑”。(2)由材料2可知塑料袋会带来 和 污染。,土壤,大气,解析第(1)题,实施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制度,其目的是要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率。第(2)题,塑料主要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第(3)题,塑料袋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进入土壤会造成土壤污染,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等。第(4)题,提高认识,倡导绿色消费;提高环保意识;推动科技进步,使塑料袋
10、能降解。,答案(1)B(2)石油。(3)若被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若填埋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循环和作物根系发育,影响农作物生长;若被动物误食会危及其生命安全;遗弃的塑料袋如沾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废弃塑料袋会造成水体特别是海洋的污染,影响渔业,使水质恶化。(任选三条)(4)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提倡绿色消费,使用环保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塑料袋循环使用等。,1(2012海口调研)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
11、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A为武夷山山区,环境保护的重点应为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B地区环境重点应为保护湿地,防止水污染等。第(2)题,A地区过度开垦会造成水土流失,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扩大,同时会影响河口处渔业资源。答案:(1)A地区以保护森林,保持水土,保护水质为主。理由:位于湿润的山区,河流上游源地。B地区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湖泊)为主。理由:位于河流中下游湖泊沿岸,人口密集,城镇较多,经济较发达。(2)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水质下降,污染加剧,可能使河口地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也可能因营养盐类增多,渔业资源更丰富。,2(2013深圳
12、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1:2011年3月11日人民网讯据环境新闻网报道,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韩国的气候学家们组成的课题组最近发表研究成果称,到21世纪末期,北极地区的气候将由极地、副极地气候变为更温暖的气候类型。随之而来的变化包括这一地区的冰原逐渐消退。材料2:漫画“家园”。,(1)以上图文材料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_。(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3)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哪些?(4)美国在解决该问题的态度上不如欧盟主动,试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第(1)题,由材料和漫画可知,
13、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企鹅失去家园。第(2)题,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河水上涨,进而使海平面上升;此外,还会影响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第(3)题,解决措施可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归纳。第(4)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欧洲岛国或沿海国面临严重威胁;而美国内陆面积广大,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较小。,答案:(1)全球变暖(2)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森林破坏使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影响: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环保能源,植树造
14、林,加强国际合作。(4)欧盟多数国家属岛国或沿海国,地势较低的地方较多,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其安全;美国内陆面积广大,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较小。,3绿色消费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时尚。“绿色消费”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是“绿色产品”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哪两个环节?(2)举例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消费”,解析:第(1)题,从图中分析可知关键是原材料采集和处理及产品的加工制作。第(2)题,答题时要注意“绿色消费”,主要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尽量控制在环境自净能力之内。答案:(1)原材料采集
15、和处理;产品的加工制作。(2)节约用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出行多乘公交车;少用空调;使用节能灯;选购环保产品;多用可再生资源,少用一次性制品;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不吃野生动物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4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2)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主要运用的是哪种环境管理手段?(3)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由上图可知自新疆甘肃陕西天津(由西向东)沙尘暴的影响强度逐渐减弱。第(2)题,首钢搬迁
16、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改善北京环境质量。第(3)题,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可通过控制废气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和植树造林等来进行。答案:(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2)行政手段。(3)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第二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考纲下载,考纲解读,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 要措施。,1.识记: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的类型。2理解:环境污染事件的 成因、过程及危害。3应用:结合具体的环境污 染问题提出主要防治措施。,水污染及其成因、危害和防治,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2水体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根据污染物的差异,可把水体污染分成不同的
17、类型,具体对比分析如下:,类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含义,因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对人畜造成伤害,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源,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泄漏,类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表现,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危害,水体中植物死亡;
18、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碍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案例,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日本的水俣病,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3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综合三种水污染类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六点: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污水达标排放;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防治石油泄漏。温馨提示水体富营养化不仅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水体富营养化有两种类型,一是天然富营养化,它是湖泊水体
19、生长、发育、老化、消亡整个生命史中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极其漫长,常常需要以地质年代来描述其进程;另一种是人为富营养化过程,它的形成则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例1(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获取和解读信息,由苏州河到黄浦江再到青草沙,河水径流量越来越大,离主城区越来越,水质越来越。,远,好,解析近百年来上海市水源地由苏州河改为黄
20、浦江、长江,水源地河流径流量越来越大,说明上海市城市需水量增大,这也与近百年上海市的发展相对应,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水环境污染严重,水源地距离城市也越来越远。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答出其中三项即可),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大气污染,1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1)城市垃圾的特点: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2)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途径及危害:污染途径:,危害:,温馨提示解决城市垃圾的措施 城市垃圾的处理主要有三个方面: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量
21、化: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商品加工深度;改善能源结构;商品减量化包装。无害化:卫生填埋、焚烧。资源化:发电;生产沼气;生产有机复合肥料;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等。,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污染物来源,自然渠道,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人为渠道,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对人类的影响,有利影响,少量吸入可刺激并提升人的免疫机能,不利影响,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下降,危害健康,
22、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2)酸雨: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现象。关于酸雨的有关知识,见下表:,含义,一般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形成,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污染物来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固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工业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移动污染源,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义,一般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类型,硫酸型酸雨,由硫氧化物缓慢氧
23、化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硝酸型酸雨,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对环境的影响,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木,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防治措施,建立酸雨和SO2污染控制区;限制高硫煤开采;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污染等,(3)臭氧层破坏:,污染物,氟氯烃化合物,污染源,冰箱、空调制冷剂等,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防治措施,采用新型制冷剂;加强全球
24、合作,温馨提示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 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其主要原因是: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例2(2012福建高考)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获取和解读信
25、息,在生活垃圾构成中不可回收有机物(菜叶等)所占比重:南方 北方;不可回收无机物(煤灰等)所占比重:南方 北方;可回收物:南北方所占比重相近。,大于,小于,解析第(1)题,本题以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图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南方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有机物(菜叶等)比重大反映出的是湿热气候,北方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无机物(煤灰等)比重大反映出的是家庭生活用煤多的状况。第(2)题,本题考查垃圾污染的危害。主要是对大气、水、土壤造成直接污染及对人和动物造成间接危害。解题的关键是答题的方向和答题的完整性。,答案(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