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课件-4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ppt
《砌体结构课件-4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课件-4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第一节 墙梁第二节 挑梁 第三节 过梁,第一节 墙梁,墙体不仅作为荷载作用在托梁 上,而且作为结构的一部分与托 梁共同工作,这种由钢筋混凝土 托梁和梁上计算高度范围内的砌 体墙组成的组合构件,称为墙梁。1、墙梁适用于:商店住宅、车库住宅、小型生产车间,2、分类按受荷性质:承重墙梁 自承重墙梁按结构形式:简支墙梁 连续墙梁 框支墙梁;按开洞类型:无洞口墙梁 有洞口墙梁,(a)无洞口简支墙梁;(b)有洞口双跨框支墙梁;,一、墙梁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1、无洞口简支墙梁的有限元分析(托梁偏心受拉、墙体大部分受压),无洞口简支墙梁应力图(弹性计算结果)(a)正应力;(b)
2、剪应力;(c)主应力轨迹线;,a,b,c,竖向荷载下无洞口简支墙梁托梁内力分布图(弹性计算结果)(a)轴力图;(b)弯矩图;(c)剪力图;,2、有洞口简支墙梁有限元计算分析,跨中开洞简支墙梁的弹性计算结果(a)截面应力图;(b)主应力轨迹线;(c)组合拱受力体系;,竖向荷载下有洞口简支墙梁托梁内力分布图(弹性计算结果)(a)轴力图;(b)弯矩图;(c)剪力图;,3、简支墙梁的破坏形态,(1)、弯曲破坏(2)、剪切破坏: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劈裂破坏(3)、局压破坏:纵筋锚固长度不足,支座处托梁或砌体的局部受压破坏构造措施,4、框支墙梁的破坏形态,(1)、弯曲破坏(2)、剪切破坏(3)、弯剪破坏(
3、4)、局压破坏,5、连续墙梁的破坏形态,(1)、斜拉破坏(2)、斜压破坏(3)、剪压局压破坏,两跨连续墙梁的破坏(试验结果),二、墙梁的一般规定(如图所示),hw-墙体计算高度;hb-托梁截面高度;Loi-墙梁计算跨度;bh-洞口宽度;hh-洞口高度,对窗洞取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注:,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o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计算高度范围内一般每跨仅允许设置一个洞口,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上下层宜对齐;,三、墙梁的计算1
4、、计算内容与计算简图,(1)、墙梁的计算简图,各计算参数 说明:,墙梁计算跨度LO(L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n(1.1Lni)或Lc(Lci)两者的较小值;Ln(Lni)为净跨,Lc(L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c(Lci);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wLO时,取hwLO(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O取各跨的平均值);,各计算参数 说明:,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w+0.5hb;翼墙计算宽度b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框架柱计算高度Hc,取HcHcn+0
5、.5hb;H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2)、墙梁的计算内容,考虑托梁与墙体的组合作用,墙梁应分别进行:a、使用阶段正截面受弯承载力;b、使用阶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c、使用阶段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d、施工阶段托梁承载力验算。自承重墙梁可不验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2、墙梁荷载计算,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1)、承重墙梁A: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B: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2)、自承重墙
6、梁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自重及托梁以上墙体自重。(如前图示),施工阶段托梁上的荷载:A: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B: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C: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l0max/3的墙体自重(l0max为各计算跨度的最大值),开洞时应按洞顶以下实际分布的墙体自重复核。,3、墙梁的托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托梁跨中截面应按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计算,其弯矩Mbi及轴心拉力Nbti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biM1i+MM2i NbtiNM2i/H0对简支墙梁:MM(1.7hb/l0-0.03)M4.5-10a/l0 N0.44+2.1hw/l0对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MN(2.7hb/l0i-0.08
7、)M3.8-8a/l0i N0.8+2.6hw/l0i,式中:M1i-荷载设计值Q1、F1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弯矩或按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各跨跨中最大弯矩;M2i-荷载设计值Q2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弯矩或按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各跨跨中弯矩中的最大值;M-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跨中弯矩系数,可按公式计算,但对自承重简支墙梁应乘以0.8;简支墙梁中的hb/l01/6时,取hb/l0 1/6;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中的hb/l0 1/7时,取hb/l0 1/7;,MbiM1i+MM2i NbtiNM2i/H0简支墙梁:MM(1.7hb/l0-0.03);M4.5-10a/l0;N0.44+2.1hw/l
8、0连续墙梁:MN(2.7hb/l0i-0.08);M3.8-8a/l0i;N0.8+2.6hw/l0i,式中:N-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跨中轴力系数,可按公式计算,但对自承重简支墙梁应乘以0.8;式中,当hw/l0i1时,取hw/l0i 1;M-洞口对托梁弯矩的影响系数,对无洞口墙梁取1.0,对有洞口墙梁可按公式计算;ai-洞口边至墙梁最近支座的距离,当ai0.35l0i时,取ai0.35l0i。,MbiM1i+MM2i NbtiNM2i/H0简支墙梁:MM(1.7hb/l0-0.03);M4.5-10a/l0;N0.44+2.1hw/l0连续墙梁:MN(2.7hb/l0i-0.08);M3.
9、8-8a/l0i;N0.8+2.6hw/l0i,(2)托梁支座截面,应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其弯矩Mbj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bjM1j+MM2j M0.75-ai/l0i 式中M1j-荷载设计值Q1、F1作用下按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支座弯矩;M2j-荷载设计值Q2作用下按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支座弯矩;M-考虑组合作用的托梁支座弯矩系数,无洞口墙梁取0.4,有洞口墙梁可按公式计算,当支座两边的墙体均有洞口时,ai取较小值。,4、墙梁的托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托梁的剪切破坏一般都发生在墙体剪切破坏之后,仅当托梁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箍筋较少时才先于墙体发生剪切破坏。应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
10、算,其剪力Vbj可按下式计算:VbjV1j+VV2j,VbjV1j+VV2j,5、墙梁的墙体受剪承载力计算,墙梁的墙体剪切破坏发生于hWlo0.750.80,托梁较强,砌体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当hWlo0.350.40 时发生承载力较低的斜拉破坏,否则,将发生斜压破坏。墙梁的墙体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V212(0.2+hb/l0i+ht/l0i)fhhw,V212(0.2+hb/l0i+ht/l0i)fhhw,6、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试验表明,当hWl00.750.80,且无翼墙,砌体强度较低时,易发生托梁支座上方因竖向正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砌体局部受压破坏。为保证砌体局部受
11、压承载力,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7、托梁在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墙梁是在托梁上砌筑墙体而逐渐形成的。除应限制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每天的可砌高度,严格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外,尚应进行托梁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以确保施工安全。梁应按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施工阶段的受弯、受剪承载力验算,作用在托梁上的荷载可按前述规定采用。,四、墙梁的构造要求,墙梁除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构造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材料 1)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2)纵向钢筋宜采用HRB335、HRB400或RRB400级钢筋;3)承重墙梁的块
12、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前图所示),四、墙梁的构造要求,2、墙体1)框支墙梁的上部砌体房屋,以及设有承重的简支墙梁或连续墙梁的房屋,应满足刚性方案房屋的要求;2)墙梁的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厚度,对砖砌体不应小于240mm,对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不应小于190mm;3)墙梁洞口上方应设置混凝土过梁,其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洞口范围内不应施加集中荷载;(前图所示),2、墙体(前图所示),4)承重墙梁的支座处应设置落地翼墙,翼墙厚度,对砖砌体不应小于240mm,对混凝土砌块砌体不应小于190mm,翼墙宽度不应小于墙梁墙体厚度的3倍,并与墙梁墙
13、体同时砌筑。当不能设置翼墙时,应设置落地且上、下贯通的构造柱;5)当墙梁墙体在靠近支座1/3跨度范围内开洞时,支座处应设置落地且上、下贯通的构造柱,并应与每层圈梁连接;6)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每天可砌高度不应超过1.5m,否则,应加设临时支撑。,3、托梁(前图所示),1)有墙梁的房屋的托梁两边各一个开间及相邻开间处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当楼板厚度大于150mm时,宜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网,楼板上应少开洞,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应设洞边梁;2)托梁每跨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设置,不得在跨中段弯起或截断。钢筋接长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3)墙梁的托梁跨中截面纵向受力
14、钢筋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6%;,3、托梁(前图所示),4)托梁距边支座边l0/4范围内,上部纵向钢筋面积不应小于跨中下部纵向钢筋面积的1/3。连续墙梁或多跨框支墙梁的托梁中支座上部附加纵向钢筋从支座边算起每边延伸不少于l0/4;5)承重墙梁的托梁在砌体墙、柱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350mm。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6)当托梁高度hb500mm时,应沿梁高设置通长水平腰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7)墙梁偏开洞口的宽度及两侧各一个梁高hb范围内直至靠近洞口的支座边的托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例4-1,某五层商住楼中一榀双跨无
15、洞口框支墙梁如图所示,底层框架柱距4.2m,框架柱净高为3.6m,框架梁bbhb300600mm,框架柱bchc400400mm,托梁上墙体厚度h240mm,框架采用C35混凝土,墙体采用MU10粘土砖和M10砂浆砌筑而成。已知墙体自重(包括顶梁、构造柱)设计值gw为7.07kN/m2,由二层楼盖传来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1为37.4kN/m,由三、四、五层楼盖传来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2为32.3kN/m,由屋盖楼盖传来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3为27.3kN/m,由纵墙传来集中力设计值P为89 kN,试设计此框支墙梁。,1荷载计算:作用托梁顶面荷载Q1包括托梁自重和二层楼盖传来的均布荷载q1Q1=1.3
16、5250.30.637.4=43.5kN/m作用在墙梁顶面的荷载应考虑三、四、五层楼盖和屋盖传来的均布荷载q2、q3以及墙体自重gw:故 Q2=32.3327.37.073.04=209.0kN/m,2框架内力计算:(1)在Q1=43.5 kN/m作用下,考虑框架柱自重,框架各截面内力示于图中的弯矩M1图、轴力N1图、剪力V1图;(2)在Q2=209.0 kN/m作用下,框架各截面内力示于图中的弯矩M2图、轴力N2图、剪力V2图。,3托梁各截面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考虑墙梁组合作用,计算时取hw=3.0m、Ho=0.5hb+hw=0.50.6+3.0=3.3m;(1)托梁跨中截面:双跨托梁统一取
17、6m大跨跨中截面进行设计。无洞口墙梁M1.0MM(2.7hb/loi0.08)1.0(2.70.6/6.0 0.08)0.19N0.8+2.6hw/loi0.8+2.63/62.1 MbiM1i+MM2i 97.2+0.19467.1 185.9kNm NbtiNM2i/Ho2.1467.1/3.3297.2kN,eo=Mbi/Nbti185.9/297.2 0.625m0.5hbas0.300.0350.265m 大偏心受拉混凝土托梁,采用对称配筋经计算(略)AsAs1610.8mm2截面上下层纵筋都取425。,(2)托梁A轴边支座截面:考虑组合作用,无洞口框支墙梁托梁边支座弯矩系数和剪力系
18、数分别取:M 0.4 和 v 0.6 MbAM1A+MM2A 47.80.4229.8139.7kNm VbAV1A+vV2A 112.4+0.6540436.4kN C35混凝土托梁截面配筋经计算(略)纵筋As831mm2取225、四肢箍筋取48 200。,(3)托梁B轴中支座截面:由于B轴中支座左侧截面内力大于右侧,故B支座两侧托梁统一按左侧截面进行配筋:M 0.4 和 v 0.7 MbBL M1BL+MM2BL 156.30.4751.3456.8kNm VbBL V1BL+vV2BL 148.5+0.7713.9648.2kN C35混凝土托梁截面配筋经计算(略)纵筋As3265.9m
19、m2取725、四肢箍筋取410100。,3框架柱内力计算和设计考虑由纵墙传来的集中力P传递到各框架柱柱顶,考虑到边柱效应,C35框架柱按下列步骤进行设计:(1)框架边柱A:在框架柱A柱顶:MCAU47.8+229.8277.6kNmNCAU112.4+894+1.25401116.4kN 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柱纵筋经计算AsAs1645.1mm2,在框架柱A柱底:MCAD 21.6+103.8 125.4 kNmNCAD 129.2+894+1.2540 1133.2 kN 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柱纵筋经计算AsAs154.6mm2 VCA16.5+79.495.9kN 0.07fcbho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课件 墙梁 过梁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