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测定技术.ppt
《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测定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测定技术.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测定,测定目的及意义,煤层瓦斯压力、含量测定规范,1.1,1.2,一、瓦斯压力、含量测定的目的及意义,1.1测定目的及意义,1.1测定目的及意义,在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和突出矿井开采的非突出煤层和高瓦斯矿井的开采煤层,在延深达到或超过50m或开拓新采区时需要测定煤层瓦斯压力。,1.2煤层瓦斯压力、含量测定规范,1、预抽回采区域措施检验点布置,对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若回采工作面长度未超过120m,则沿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布置一个检验测试点;若回采工作面长度大于120m时,则在回采工
2、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沿工作面方向布置两个检验测试点,且检验测试点要在工作面巷道轮廓线外15m(回采区域侧)至工作面中部区域内均匀布置。,1.2煤层瓦斯压力、含量测定规范,1、预抽回采区域措施检验点布置,1.2煤层瓦斯压力、含量测定规范,1、预抽回采区域措施检验点布置,1.2煤层瓦斯压力、含量测定规范,2、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措施检验点布置,对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3050m至少布置一个检验测试点,且检验测试点要在煤巷轮廓线至煤巷轮廓线外15m范围均匀布置;,1.2煤层瓦斯压力、含量测定规范,3、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域措施检验点布置,
3、对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至少布置4个检验测试点,分别位于要求预抽区域内的上部、中部和两侧,并且至少有一个检验测试点位于要求预抽区域内距边缘不大于2m的范围,至少有一个检验测试点位于预揭石门巷道轮廓线上。,1.2煤层瓦斯压力、含量测定规范,4、沿空掘巷突出危险性效果检验点布置,对沿空送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效果检验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2030m至少布置一个检验测试点,每个检验区域不得少于3个点,且检验测试点要在预掘煤巷中心线至煤巷轮廓线外15m范围均匀布置。,二、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瓦斯压力测定技术发展概况,瓦斯压力测定国家标准,新安煤田瓦斯测压难
4、点,新安煤田瓦斯压力测定方法,2.3,2.4,2.5,2.6,2.1概述,指煤孔隙中所含游离瓦斯的气体压力,是决定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造成突出的重要压力之一。,多年来,面对新安煤田煤层透气性低、顶底板破碎等复杂地质条件,经过不断探索,总结了一套测压钻孔施工和封孔方法。,煤层瓦斯赋存和流动规律,总结了前人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工艺,介绍了瓦斯压力测定的国家标准,详细介绍新安煤田测压工序。,2.1概述,煤层瓦斯压力,新安煤田瓦斯压力测定概况,本节主要内容,2.2 瓦斯在煤层中赋存及流动规律,瓦斯的概念及来源;瓦斯的性质;瓦斯的生成。,瓦斯在煤层内的存在状态;煤层瓦斯赋存的垂向分带;煤对瓦斯的吸附特性;影
5、响煤层瓦斯赋存及含量的主要因素。,瓦斯在煤层中运移的基本规律;煤层中瓦斯流动状态分类。,2.2.1 瓦斯的性质及生成,2.2.2 煤层瓦斯赋存,2.2.3 煤层瓦斯运移的基本规律,2.2.1 瓦斯性质及其生成,1、瓦斯及性质,广义上讲,矿井瓦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包括:甲烷(CH4)、重烃(CnHm)、氢气(H2)、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氡(Rn)等。煤矿大部分瓦斯来自于煤层,而煤层中的瓦斯一般以甲烷为主(可达80%90%),它是威胁矿井安全的主要危险源,所以在煤矿狭义的瓦斯专指甲烷(CH4)。甲烷是无色、无味、无嗅、
6、可以燃烧和爆炸的气体。其爆炸极限为5%16%,它对人体的影响同氮相似,可使人窒息。当甲烷浓度为43时,空气中相应的氧浓度即降到12,人感到呼吸非常急促;当甲烷浓度在空气中达57时,相应的氧浓度被冲淡到9,人即可处于昏迷状态,有死亡危险。,2.2.1 瓦斯性质及其生成,2、瓦斯生成,在生物化学作用成气时期是从腐植型有机物堆积在沼泽相和三角洲相环境中开始的,在温度不超过65条件下,腐植体经厌氧微生物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其模式可用下式来概括:在瓦斯生成的同时,芳香核进一步缩合,碳元素进一步集中在碳网中。随着煤化变质作用的加深,基本结构单元中缩聚芳香核的数目不断增加,到无烟煤时,主要由缩聚芳香核组成
7、。从褐煤到无烟煤,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生成的瓦斯量也越多。,2.2.2 煤层瓦斯赋存,1、煤层瓦斯赋存状态,游离瓦斯:由于甲烷分子的自由热运动,显示出相应的瓦斯压力,这种状态的瓦斯服从气体状态方程;吸附瓦斯:存在在微孔表面上和在煤的粒子内部占据着煤分子结构的孔穴或煤分子之间的空间。,煤层中瓦斯除吸附和游离状态以外,还有可能以瓦斯水化物晶体形式存在,其结构形式为xMyH2O,其中M代表烃;固溶态等。但现有开采水平下,游离瓦斯仅占512,其余为吸附瓦斯,2.2.2 煤层瓦斯赋存,2、煤层瓦斯垂向分带,煤层瓦斯沿垂向一般可分为两个带:瓦斯风化带与甲烷带。瓦斯风化带是CO2N2、N2与N2CH4三个带的
8、统称,各带不仅瓦斯组分不同而且瓦斯含量也不相同。,2.2.2 煤层瓦斯赋存,2、煤层瓦斯垂向分带,瓦斯风化带的下部边界可按下列条件确定:甲烷及重烃浓度之和80(按体积);瓦斯压力P0.10.15MPa;相对瓦斯涌出量qCH423m3/t煤;煤层瓦斯含量x1.01.5m3/t可燃物(长焰煤)x1.52.0m3/t可燃物(气煤)x2.02.5m3/t可燃物(肥、焦煤)x2.53.0m3/t可燃物(瘦煤)x3.04.0m3/t可燃物(贫煤)x5.07.0m3/t可燃物(无焰煤),2.2.2 煤层瓦斯赋存,2、煤层瓦斯垂向分带,甲烷带:位于瓦斯风化带下边界以下的属于甲烷带,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随埋
9、藏深度的增加呈有规律的增长。增长的梯度,在不同煤质(煤化程度)、不同地质构造与赋存条件有所不同。瓦斯压力梯度的变化范围为0.0070.012MPa/m,近似于静水压力值。,2.2.2 煤层瓦斯赋存,3、煤对瓦斯的吸附特性,煤是一种天然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煤对瓦斯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即瓦斯分子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剩余的表面自由力(范德华引力)。在一定条件下,瓦斯还可以从煤中解吸出来,吸附与解吸是可逆的。,2.2.2 煤层瓦斯赋存,4、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压力与温度:煤层瓦斯压力越大,其含量越高;温度温度每升高1,吸附瓦斯的能力降低约8。,水分:,2.2.2 煤层瓦斯赋存,4、瓦斯含
10、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煤变质程度的影响:煤的煤化程度反映其比表面积大小与化学组成,一般讲,从挥发分为2026之间的煤到无烟煤,相应的吸附量呈快速的增长。,2.2.2 煤层瓦斯赋存,4、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煤层和围岩的透气性:一般情况下,煤层及围岩透气性越大,瓦斯越易流失,瓦斯含量越小;反之,瓦斯易于保存,煤层的瓦斯含量大,比如孔隙与裂隙发育的砂岩、砾岩和灰岩的透气性非常大,它比致密而裂隙不发育的岩石的透气系数高百万倍,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会排放大量的瓦斯。,2.2.2 煤层瓦斯赋存,4、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埋深及煤层倾角:一般情况下,随着煤层埋深增加,煤层瓦斯含量也与随之增大。在同一埋深下
11、,煤层倾角越小,煤层瓦斯含量越高。例如芙蓉煤矿北翼煤层倾角陡(4080),相对瓦斯涌出量约20m3/t,无瓦斯突出现象;而南翼煤层倾角缓(612)相对瓦斯涌出量达150m3/t,而且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2.2.2 煤层瓦斯赋存,4、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煤层露头:煤层露头是瓦斯向地面排放的出口,露头存在时间越长,瓦斯排放越多;反之,地表无露头的煤层,瓦斯含量越高。例如中梁山煤田,煤层无露头,而且为背斜构造,所以煤层瓦斯含量大。,2.2.2 煤层瓦斯赋存,4、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地质构造:煤系地层为沉积地层,各种岩石的透气性有很大差别,在地层与地质构造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形成封闭型地质构造
12、或开放型地质构造。封闭型地质构造有利于瓦斯储存,开放型地质构造有利于瓦斯排放。,2.2.2 煤层瓦斯赋存,4、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地质构造(褶曲构造):闭合而完整的背斜或穹窿又覆盖有不透气的地层是良好的储存瓦斯构造,其轴部煤层内往往积存高压瓦斯,形成“气顶”。在倾伏背斜的轴部,瓦斯浓度通常也高于翼部。但是当背斜轴顶部因张力形成连通地表的裂隙时,瓦斯易于流失,轴部瓦斯含量反而低于翼部。向斜构造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下,因轴部受到强力挤压,透气性差,使轴部的瓦斯含量高于翼部:另一种情况下,由于向斜轴部瓦斯补给区域缩小,当轴部裂隙发育,透气性好时,有利于瓦斯流失,开采至向斜轴部时,相对瓦斯涌出量
13、反而减少。受构造影响形成局部变厚的大煤包时,也会出现瓦斯含量增高的现象。这是因为煤包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周围煤层被压薄,上下透气性差的岩层形成对大煤包的封闭条件。,2.2.2 煤层瓦斯赋存,4、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火成岩的侵入:岩浆侵入含煤岩系、煤层,使煤、岩层产生膨胀及压缩。火成岩侵入煤层对瓦斯赋存既有形成、保存瓦斯的作用,也有某些条件下使瓦斯逸散的可能。通常情况下,火成岩侵入带与未侵入带的过渡地带瓦斯含量往往较大,如淮北局的杨柳矿,皖北局的卧龙湖矿。岩浆岩侵入带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如北票矿区,岩浆岩侵入带发生的突出(265)次占突出总数的25%。这是由于尤其是岩浆岩侵入引起的煤层局部变质
14、带,当煤的变质程度不一而形成混杂状态时,煤的力学性质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应力不均匀分布更为明显。,2.2.2 煤层瓦斯赋存,4、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煤化程度:煤是天然吸附体,煤层的煤化程度越高,其存贮瓦斯的能力越强。在甲烷带内,在其它因素相同条件下,煤化程度不同的煤,其瓦斯含量不仅不同,而且随深度增加其瓦斯含量增加也不同;对于高变质无烟煤(挥发分低于120mL/g)其瓦斯含量不服从上述规律。这是因为这种煤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瓦斯含量很低,而且与埋深无关,例如湖南煤田矿区的文化村矿,煤变质已接近石墨(挥发分仅3.14%),煤层瓦斯含量很低。,2.2.3煤层瓦斯运移的基本规律,瓦斯在煤层
15、中运移的基本规律,煤层的孔隙和裂隙的尺寸是不均匀的,因而在大裂隙带中可能出现紊流,而在微裂隙中则属于层流运动,在微孔中还存在扩散分子滑流。根据实验室和在现场对瓦斯流动规律的测定,其流动规律主要是遵循达西定律,即是层流运动。在一般情况下,以达西定律为基础来研究煤层瓦斯流动规律还是可行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石门揭开煤层、瓦斯喷出或突出,则必须按当时条件加以修正。瓦斯在中孔以上的孔隙或裂隙内的运移有层流和紊流两种形式,而层流运移通常又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渗透两种,紊流一般只有发生在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瓦斯流动,在原始煤层中瓦斯的运移是层流运动。,2.2.3煤层瓦斯运移的基本规律,线性渗透,当瓦
16、斯在煤层中的流动为线性渗透时,即瓦斯流速与煤层中瓦斯压力梯度成正比时,呈线性规律,符合达西定律。中国矿业大学在实验室中对用煤粉压制的圆柱形人工煤样进行的大量瓦斯渗透试验表明:瓦斯在孔隙直径较大的煤样中流动时,完全服从达西定律。即:式中 q比流量,m3/(m2d)透气系数,;P1入口处瓦斯压力平方,MPa P2出口处瓦斯压力平方,MPa2;L煤样长度,m。,2.2.3煤层瓦斯运移的基本规律,非线性渗透,当雷诺数大于一定值以后,瓦斯在煤层中的流动即处于非线性渗流而不服从达西定律。在非线性渗流条件下,比流量与压力差之间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即:式中 qn在n点的比流量m3/(m2d);m渗透指数m1
17、2;dP瓦斯压力平方的差,;dn与瓦斯流动方向一致的某一极小长度,m;透气系数,。当m1时,上式与达西定律相同;当m1时,表明随着雷诺数增大,流体流动时在转弯、扩大、缩小等局部阻力处引起的压力损耗增大,致使比流量 降低,此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就表现为非线性渗流。,2.3 瓦斯压力测定的目的和意义,瓦斯的概念及来源;瓦斯的性质;瓦斯的生成。,瓦斯在煤层内的存在状态;煤层瓦斯赋存的垂向分带;煤对瓦斯的吸附特性;影响煤层瓦斯赋存及含量的主要因素。,瓦斯在煤层中运移的基本规律;煤层中瓦斯流动状态分类。,2.2.1 瓦斯的性质及生成,2.2.2 煤层瓦斯赋存,2.2.3 煤层瓦斯运移的基本规律,2.
18、3 瓦斯压力测定技术发展概况,黄泥封孔;普通水泥浆封孔;胶囊-粘液封孔;胶圈-粘液封孔;聚氨酯泡沫封孔。,煤层原始瓦斯含量法;煤层瓦斯涌出量法;残余瓦斯含量法;测压地点深度估算法。,压力测定方法,2.3.1 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法,2.3.2瓦斯压力间接测定法,2.3.1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法,1、黄泥封孔,1980年以前,国内外常用固体材料进行封孔。黄泥封孔是常见的固体材料封孔方法(尤其在石门测压时)的一种。对于孔深510m,孔径5075mm,倾角不大的钻孔均可采用该方法进行封孔。该方法以质地致密、富于可塑性的半干的黄泥或水泥团为封孔材料。,1-压力表;2-三通;3-木楔;4-测压管;5-挡板;6-
19、煤层图4-1 黄泥封孔测压简图,2.3.1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法,2、普通水泥浆封孔,水泥浆液封孔是早期固体材料封孔方法的一种。由于其特殊的物性特征和成本较低等优点,致使该方法一直延用至今。水泥浆液封孔是用水泥浆液代替黄泥和水泥团作为封孔材料密封钻孔,待其凝固后,使用测压管检测煤层的瓦斯压力。这种封孔方法适用于深度超过15m,倾角45度以上的钻孔。,2.3.1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法,3、胶囊-粘液封孔,该封孔方法是用两个高压注水胶囊作为封孔段的封闭端,再向胶囊间的密封段内注入密封液的封孔方法。密封液中较大粒径的骨料在胶囊充水后的压力下堵在较大裂隙中,阻止密封液在较大裂隙中的流失;较小粒径的骨料一次充填
20、在较大骨料之间形成了一个骨料塞,密封液中的粘液在高压作用下渗过骨料进入孔壁微裂隙中。,2.3.1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法,4、胶圈-粘液封孔,1980年中国矿业大学的周世宁教授等研制成功胶圈粘液封孔器。其结构图见下图,用胶圈-粘液封孔器封孔的方法被称为胶圈-粘液封孔法。它的主要封孔原理是:以可膨胀伸缩的胶圈作为封孔设备,用它封闭高压粘液,再由高压粘液封高压瓦斯,由压力表测定瓦斯压力。胶圈之间充入的高压粘液,还可以封堵周边岩石的裂隙。,2.3.1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法,5、聚氨酯泡沫封孔,聚氨酯泡沫封孔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封孔方法。它的封孔原理是利用聚氨酯的快速膨胀凝固特性实现钻孔的快速密封。,2.3
21、.1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法,各种封孔方法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2.3.2间接测定瓦斯压力法,1、煤层原始含量:法测定方法及原理 现场钻屑瓦斯解吸测量 瓦斯解吸时间的确定 瓦斯损失量的计算 根据钻屑解吸速率r0 推算瓦斯 损失量 瓦斯量换算,2.3.2间接测定瓦斯压力法,煤层瓦斯含量计算,瓦斯压力反算,2.3.2间接测定瓦斯压力法,统计计算采区总瓦斯量:,Q采区总瓦斯涌出量,m3;Q掘、Q回采、Q采空分别为掘进、回采和采空区的总瓦斯涌出量,m3;Q残残存在运出采落煤炭中的瓦斯含量,m3;X采区内平均每m3煤炭所含的瓦斯量,m3/m3;采区内的煤总体积,m3。,查右图,煤层瓦斯涌出量法,这种方法一般只适
22、用于无邻近煤层的单一煤层,其优点在于根据通风报表即可得出煤层瓦斯压力值,不需专门进行测压工作;但其缺点是极其粗略。,2.3.2间接测定瓦斯压力法,绘图,参与瓦斯含量,这种测定方法的优点是井下操作较少,且可适用于煤层测压;但它的缺点是实验室内工作量大,同时煤结构有变化,且t0时间准确性需商榷等。,在岩芯管开始采样前,取样开始立即计时,取出煤样后迅速放入密封罐中,记录从取样倒放入罐中的时间t0;然后再到实验室中测出没有的剩余瓦斯含量。测完后再充以瓦斯达到某一瓦斯压力后,突然释放瓦斯,放散瓦斯的时间与t0相同,然后又测其剩余瓦斯含量。如此变换瓦斯压力重复这一操作几次,绘制出真实瓦斯压力和放散瓦斯时间
23、t0后的剩余瓦斯含量关系曲线,求出真实的瓦斯压力。,2.3.2间接测定瓦斯压力方法,测压地点深度估算法,根据已开采深度范围内瓦斯压力与开采深度之间的关系,估计未知开采深度的瓦斯压力值,其关系式为:式中 P距基表H深处的瓦斯压力,MPa;k常数,由统计分析或经验得到,应由具体矿井确定;H距地表的深度,m。这一估计方法和我国某些瓦斯矿井的情况相符;但是,由于瓦斯压力和地质条件密切联系,因此该方法也仅可作为参考。,2.4 瓦斯压力测定国家标准,煤层瓦斯自然渗透,测压室内平衡的瓦斯压力。,按测压方式;按封孔材料。,测定地点的选择;测定方法的选择;钻孔施工;封孔施工;瓦斯压力观测与确定。,测压规范,2.
24、4.1 测定原理,2.4.2测压方法分类,2.4.3瓦斯压力测定工艺,2.4.1测定原理,通过钻孔揭露煤层,安设测定仪表并密封钻孔,利用煤层中瓦斯的自然渗透原理测定在钻孔揭露处达到平衡的瓦斯压力。,按测压方式,按封孔材料,2.4.2 测压方法分类,1.主动测压法 钻孔封完孔后,通过钻孔向被测煤层充入补偿气体达到瓦斯压力平衡而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测压方法。补偿气体可选用高压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补偿气体的充气压力应略高于预计煤层瓦斯压力。2.被动测压法 钻孔封完孔后,通过被测煤层瓦斯的自然渗透,达到瓦斯压力平衡而测定其瓦斯压力的测压方法。,1.黄泥、水泥封孔测压法 封孔材料为黄泥,水泥或黄泥水泥混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层 瓦斯 压力 含量 测定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4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