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8辅助存储器.ppt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8辅助存储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8辅助存储器.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31,计算机组成原理,1,第八章 辅助存储器,2023/10/31,2,计算机组成原理,8.1 外存储器概述,主存的后备和扩充,也称外存。特点:容量大,可靠性高,单位存储容量价格低,在掉电情况下能长期保存信息。非易失性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存储密度、存储容量、寻址时间等 1.存储密度。道密度(TPI):磁盘半径方向单位长度包含的磁道。位密度(BPI):在每一个磁道内单位长度内所能记录的二进制信息数。,磁表面存储器,光存储器,磁芯,磁盘,磁带,2023/10/31,3,计算机组成原理,2.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指磁表面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总量,一般以字节、扇区或数据
2、块为单位。3.寻址时间 磁盘存储器采取直接存取方式,寻址时间包括两部分一是磁头寻找目标磁道所需的找道时间ts。二是找到磁道以后,磁头等待所需要读写的区段旋转到它的下方所需要的等待时间tw。由于寻找相邻磁道和从最外面磁道找到最里面磁道所需的时间不同,磁头等待不同区段所花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取它们的平均值,称作平均寻址时间Ta。它由平均找道时间Tsa和平均等待时间Twa组成:Ta=Tsa+Twa=(Tsmax+Tsmin)/2+(Twmax+Twmin)/2 磁带存储器采取顺序存取方式,不需要寻找磁道但需要考虑磁头寻找记录区的等待时间。,2023/10/31,4,计算机组成原理,4.数据传输率 磁表
3、面存储器在单位时间内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的位数或字节数,叫数据传输率Dr。从设备方面考虑,传输率等于记录密度D和记录介质的运动速度V的乘积。5.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磁表面存储器出错概率的参数、它等于从辅存读出时,出错信息位数和读出的总信息位数之比。6.价格 通常用位价格来比较各种存储器。位价格是设备价格除以容量,在所有存储设备中,磁表面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的位价格是很低的。例如,IBM PC机 3.5 英寸高密度软磁盘存储器共有 2个记录面、每面 80个磁道、每个磁道18个记录扇区、每个扇区可记录信息512个字节。因此其格式化容量为:512*18*80*21.44MB 该软磁盘机的转速为每分钟36
4、0转(360rPm),旋转一圈的时间为:60360=0.167s;平均等待时间为旋转半圈的时间83ms、平均找道时间取决于不同驱动器的机电性能(直接给出)。,2023/10/31,5,计算机组成原理,8.2 磁记录原理与记录方式,本节将讨论磁表面存储技术的基础信息的存取原理、磁记录介质、磁头以及磁记录的编码方式。在此只作一般原理性的介绍。磁盘存储是用某些磁性材料薄薄地涂在金属铝或塑料表面作载磁体来存储信息。目前一些新型硬盘采用工程塑料、陶瓷、玻璃作为基体。磁表面记录设备是在磁头和磁性材料的记录介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通过一个电磁转换过程完成读写操作的。磁头是实现电磁转换过程的关键装置,通常由软磁
5、材料(外界磁场的作用消失后,该磁性材料的磁性容易消失)做成。8.2.1 磁记录原理 写入:将计算机并行数据进行并-串变换,然后一位一位的由写电流驱动器将交变信号电流通过磁头线圈,使磁体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交变磁场从缝隙中漏出,使匀速转动的磁盘表面磁化。根据写入电流的方向决定是写“1”还是写“0”。当载磁体相对于磁头运动时,就可以连续写入一连串的二进制信息。读出:磁盘匀速转动,磁化点顺序经过磁头,在磁头线圈中感应出相应的电动势,经过放大检测等一定的处理后,还原成原来存入的数据信号。由于数据是一位一位串行读出的,故要经串-并变换后,在将并行信号送至计算机。,2023/10/31,6,计算机组成原理
6、,磁记录原理,写,2023/10/31,7,计算机组成原理,磁记录原理,读,2023/10/31,8,计算机组成原理,8.2.2 磁记录介质与磁头 1、磁记录介质 磁记录介质指的是涂有薄层磁性材料的信息载体。可以脱机保存信息,并且可以作为不同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手段、因此又称为磁记录媒体。最常用的磁性材料是磁粉,采用平涂工艺(软盘或磁带)和甩涂工艺(硬盘或高密度软盘)将其涂敖在基体上,形成记录介质。2、感应式磁头 磁头是实现电一磁转换的装置,用电脉冲表示的二进制代码,通过磁头转换成磁记录介质上的磁化格式;而介质上的磁化信息又要通过磁头转换成电脉冲。介质上信息的清除,则是通过磁头将介质上磁层向某一
7、方向饱和磁化或去磁而得到。因此磁头的性能对读写、清除、记录密度和读出速度等均有影响。磁头的形式很多,从工作方式来看可以分为接触式磁头和浮动式磁头两种。,2023/10/31,9,计算机组成原理,接触式磁头在读写时磁头与记录介质直接相接触、它常常用于磁带机和软磁盘机中,其结构简单,但磁头极尖区和介质易受到磨损磨损程度与介质相对于磁头的移动速度、极尖的几间形状,磁性材料的硬度、头面的接触力介质表面质量等因素有关。浮动式磁头是由介质高速运动时产生的气流,在磁头与介质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极薄的空气薄膜(气垫)故使磁头与介质表面脱离接触而浮动。浮动间隙是浮动式磁头的重要参数,它的减小可以提高记录密度、硬磁盘
8、采用浮动式磁头由于盘片旋转速度快磁头不与盘片表面接触,因而硬磁盘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但在盘片停止旋转之前磁头必须从读写位置退到原始位置启动磁盘工作,须待盘片达到一定转速后磁头才能进到盘片上面进行寻道工作,否则可能损坏磁头或划坏盘面。,2023/10/31,10,计算机组成原理,目前磁记录介质与磁头是采用薄膜介质与薄膜磁头。薄膜介质比颗粒介质具有更高的记录密度。薄膜磁头是采用薄模形成技术(例如蒸发、溅射和电镀等)和部分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磁头,其特点是感应系数小,高频特性好,体积小,重量轻。3、MR 磁头(Magneto Resistive 磁阻)随着计算机对大容量硬盘驱动器的需求,促进高密度磁
9、以录技术的发展。MR磁头技术是采用感应写、磁阻读的分离式设计,以便对读写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此技术在磁头上采用了对磁性材料极为敏感的薄膜电阻元件,因此对磁场变化极为敏感,并将变化转换成电场电阻的变化,在读出该信号,这样可增加磁密度,提高硬盘的容量。它与传统的读写合一式的磁头不同,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以前的电流变化来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得准确率高,这就是能增加磁盘密度的原因。MR 磁头已应用在大容量的硬盘驱动器中。,2023/10/31,11,计算机组成原理,运动方向,磁层,载磁体,N S S N,读线圈,写线圈,铁芯,存储元的大小和缝隙宽度、磁头与磁表面距离
10、、电流强度有关目前软盘常用MFM编码方式,能达到较高的 记录密度和较高的自同步能力.,N S S N N S,存储源的极性代 表数据0或1,2023/10/31,12,计算机组成原理,8.2.3 磁记录方式 磁记录方式是按照某种规律,将一连串二进制数字信息,变换成磁层的相应磁化翻转形式,并经读写控制电路实现这种转换规律。图8.5 给出几种常见的磁记录方式的写入电流波形。(1)归零制(RZ)写入线圈的正脉冲电流表示写如“1”,负脉冲表示记录“0”。在两位信息之间要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为零。这是用向磁头线圈送入正、负脉冲电流的办法执行写“1“、写“0“操作的方案,使1和0 信号的磁化状态正好相反。它的
11、主要缺点是在两个信息位之间磁层处于非磁化状态,在实际中难以实现,故不实用,但对理解经过电磁转换在磁性材料中记录二进制信息的原理是有帮助的。,2023/10/31,13,计算机组成原理,(2)不归零制(NRZ)磁头线圈中始终有电流,不是正向电流(代表1)就是反向电流(代表“0”),其抗干扰能力强。这是用向磁头线圈送入正、反向电流的办法执行写“1”、写“0”操作的方案,使1和0 信号的磁化状态(极性)正好相反。与前一种方案相比,取消了两个信息位之间磁化线圈中无电流的情况,故磁层中不存在未被磁化的状态,不是被正向磁化,就是被反向磁化。(3)见1就翻的不归零制(NRZ1)记录“0”时电流方向不变,只有
12、遇到“1”时才改变方向。这是用在写“1”时就变化磁头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写“0”则不变电流方向)的办法执行写“1”、写“0”操作的方案。(4)调相制(PM)是利用两个相位相差180读的磁化翻转方向代表数据0和1。即指定记录数据“0时规定磁化翻转的方向由负变为正,则记录数据l时从正变为负。当连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1或0”时,为了维持上述原则,在位周期起始处也要翻转一次。这是用在磁层中不同的磁化翻转方向来区别数据“1”和“0”的方案。为此,磁头线圈中的电流在写“1”和写“0”时要朝不同的方向变化,读出时就表现为读出的信号是正还是负脉冲,即二者的信号相位差为180。,2023/10/31,14,计算机
13、组成原理,(5)调频制(FM)记录1时不仅在各位期间的中心产生磁化翻转,而且 在位与位之间也必须翻转。记录“0时,在位周期中心不产生磁化翻转,但在位与位之间的边界处要翻转一次。由于记录数据l时磁化翻转的频率为记录数据“0时的两倍,因此又称倍频制”。这是用在磁层中不同的磁化翻转次数来区别数据“1”和“0”的方案,记录“1”比记录“0”磁化翻转频率要多一倍。为此,磁头线圈中的电流,在每个位周期起始处要变化一次方向。读出时,读出的1信号表现为两个脉冲,读出的0信号表现为一个脉冲。二者的读出脉冲频率相差一倍。(6)改进调频制(MFM)这是对前面讲的调频制的一种改进方案,其目的是提高这一方案的编码效率,
14、使其从调频制的50%提高到现在的100%。这种记录方式基本上与调频制相同,即记录数据1时在位周期中心磁化翻转一次,记录数据0时不翻转。区别在于只有连续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0时,才在位周期的起始位置翻转一次,而不是在每个位同期的起始处都翻转。这一改进表现在取消了大部分在位期起始处改变磁头线圈中电流方向的动作,只保留在连续“0”信号位期起始处的电流方向变化,以便保证改编码方式的字同步能力。除上述几种记录方式外,成组编码(GCR)以及游程长度受限码(RLLC)等。,2023/10/31,15,计算机组成原理,2023/10/31,16,计算机组成原理,目前高密度磁盘主要选用游程长度受限码RLLC。其编
15、码实质是将原始数据序列变成“0”、“1”受限制的记录序列,其编码规则是将原始数据变换成“0”游程长度受限码,即任何两位相邻的“1”之间的“0”的最大位数和最小位数均受到限制的新编码。然后再用NRZ-1制方式进行调制和写入。该码具有自同步能力,因而在高密磁盘中得到广泛应用。从磁表面存储器读出信号时,为了分离出数据信息必须要有时间基准信号,成为同步信号。自同步能力是指在磁盘上从读出的数据(脉冲序列)中自动提取同步信号(时间基准信号)的能力(在每个位单元都至少产生一个转变区)。例如NRZ、NRZ1不具备自同步能力,而PM、FM、MFM记录方式具有自同步能力。其中FM方式的最大磁化翻转间隔是位周期T,
16、而最小磁化翻转间隔是 T/2,因此自同步能力R=T/2/T=0.5。,2023/10/31,17,计算机组成原理,8.3 硬盘存储器(硬盘机),8.3.1 硬盘存储器的组成硬盘盘片和硬盘驱动器,2023/10/31,18,计算机组成原理,2023/10/31,19,计算机组成原理,磁盘存储器逻辑结构演示,2023/10/31,20,计算机组成原理,磁盘驱动器,2023/10/31,21,计算机组成原理,温切斯特磁盘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由IBM公司位于美国加州坎贝尔市温切斯特大街的研究所研制的,它是于1973年被应用的。温氏技术特点全封闭结构,杜绝灰尘危害磁头采用接触式启停一体化主轴和电
17、机硬盘存储器的基本组成磁盘控制器头盘组件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及盘片、读写放大电路、循环过滤器、底座和上盖、其他附件。印刷电路板。,2023/10/31,22,计算机组成原理,8.3.2 硬盘的管理结构,1、名词解释盘面磁道:对单个盘片而言可以称为磁道。柱面:硬盘每个盘面的同一编号的磁道构成柱面扇区或数据块号:对定长格式的硬盘存在扇区的概念,对不定长的硬盘以数据块号(记录号)存储信息。容量 格式化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每柱面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或磁头数*柱面数*每柱面数据块数*每数据块内的字节数。转数现在已达到7200r/min或9600r/min。以5400转/分的硬盘 而言,其
18、相应的平均等待时间为5.6ms。现在常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可达到5MB/S以上。按盘径分:5.25英寸、3.5 英寸、2.5 英寸、1.8 英寸,2023/10/31,23,计算机组成原理,例题 磁盘组有6片磁盘,每片有两个记录面,最上最下两面不用。存储区域内直径22cm,外直径33cm,道密度为40道/cm,内层位密度400位/cm,转速2400转/分,问:1、共有多少柱面?2、盘组总存储容量是多少?3、数据传输率多少?4、采用定长数据块记录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寻址命令中如何表示磁盘地址?5、如果某文件长度超过一个磁道的容量,应将它记录在同一个存储面上,还是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2
19、023/10/31,24,计算机组成原理,解:1、有效存储区域=33/2 22/2=16.511=5.5cm 柱面数=道密度有效区域=40道/cm5.5cm=220道,即 220个圆柱面。2、内道周长=3.1422=69.08cm 道信息量N=400位/cm69.08cm=27632位=3454B 面信息量=3454B220=759880B 盘组容量=759880B10=7598800B7.25MB3、磁盘数据传输率=转数r 道容量N=(2400转/60秒)3454B=403454=13816B/S=13.492KB/S4、最小单位是一个记录块(一个扇区),其编址方式可为如下格式:5、记录在同
20、一个柱面上,因为不需要重新找道,数据读写速度快。,2023/10/31,25,计算机组成原理,2、硬盘的区域划分和引导记录,主引导记录MBR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DOS引导记录DBRDOS引导程序和磁盘参数块文件分配表FAT记录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文件目录DOS文件组成的重要组成,也是文件.包含文件名、扩展名、属性、生成日期、最后修改时间、开始簇号、大小等数据区,2023/10/31,26,计算机组成原理,在软盘和小容量硬盘中大都采用定长数据块。而在大容量硬盘中,有的采用不定长数据块,该长则长,能短则短。不采取扇区划分,直接以数据块或记录号标识。因此,硬盘寻址信息一般由台号、圆柱面号(道号
21、)、磁头号(记录面号)、数据块号、交换量组成。定长数据块磁道格式举例(以索引信号开始):,2023/10/31,27,计算机组成原理,间隔G1,16个字节4EH。每个扇区包含下述五个部分1、同步区SYNC,14个字节00。2、头标志区7个字节:第1个是A1H;第2是圆柱号高位;3是圆柱号低位;4是磁头号,其中0、1、2位为磁头号,3、4位是0,5、6是扇区计数值,第7位是坏块标志;5字节是扇区号;6、7存放头标区的循环校验码;3、间隔G2,16个字节00H。4、数据区标志,2个字节:A1H F8H。以后是数据区DATA,定长数据块512B规格。2个字节的数据区的CRC码。5、间隔G3,3个字节
22、00H及15个字节 4EH。,2023/10/31,28,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定长数据块磁道举例(以索引信号开始)一个磁道内的信息由若干个记录(Record)组成。每个记录包含计数段(Count)、关键字段(Key)、数据段(Data),这一类格式又被称为CKD结构。,2023/10/31,29,计算机组成原理,间隔G1,共116字节,其中115个是00H,一个是19H同步信息。标识地址HA(Home Address)是用来标识磁道的地址区共20个字节,其中:SD用6个字节用来指出该磁道上有几个瑕疵,及其位置。PA用3个字节指出磁道的物理地址(柱面地址和磁头号)。F用1个字节标示磁道状态,好或坏
23、,是基本磁道还是替补道等。CC是柱面逻辑地址占2个字节。HH是磁头逻辑地址占2个字节。DCB是错误校验占6个字节。间隔G2,76个字节,75个为00H,一个是19H。零号记录R0,它是用户用来说明本磁道的有关状态,如果磁道发生故障,将依据R0提供的信息实现磁道替换。,2023/10/31,30,计算机组成原理,用户记录Ri:在各记录之间用G3分隔,G3为79个字节,其内部存有固定格式的信息。计数区包含25个字节,分别是本区瑕疵、物理地址、标志、ID识别区、记录号、本记录的关键字长度、本记录内数据长度、校验码。其中ID包含磁道状况、好的原始道、坏的原始道、好的替补道、坏的替补道等地址。关键字区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华 计算机 组成 原理 课件 08 辅助 存储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3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