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尸体现象.ppt
《法医学-尸体现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医学-尸体现象.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医学,适用于简约清爽主题及相关类别演示,某病人在精神病院死亡,家属于病人死亡5h后赶到医院,在给死者换衣服时,发现背部有片状暗红色瘢痕,即询问医护人员为什么会有此表现,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却回答不上来,只是强调在抢救及刚死亡时并未发现此现象。由于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家属怀疑是否为不正常死亡,纠纷就此发生。这种班亨到底是什么呢?,案例一,1、尸体变化(postmortem change)人死后,新陈代谢停止,尸体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2、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由于尸体变化使尸体呈现出一系列以形态学改变为主的表现。一般以24小时为界,将尸体现象分
2、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一:概念,尸体现象人为分期,早期尸体现象:死后24小时内,由于化学、物理、生物 因素的影响出现的死后改变。主要包括:肌肉迟缓、尸 冷、尸斑、尸僵、局部干燥、角膜浑浊、自溶等 晚期尸体现象:死后第一昼夜末或第二、三昼夜出现的死后改变,是早期尸体现象的继续,充分发展则要数月、数年的时间。主要是尸体腐败,最后导致白骨化,在特殊条件下,尸体可不发生腐败而长期保存,称为保存型尸体现象,主要有干尸、尸蜡等,二:早期尸体现象,1.肌肉松驰:肌肉和皮肤失去张力,肢体变软。(1)尸体改变 最早出现的尸体现象: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开、面部无表情,沟纹变浅。(2)法医学意义 压痕;
3、判断死后停放的姿势,是否移尸及移尸的时间。,皮肤压痕,反映出接触物表面的形态特征,对尸体死后的停放姿势,是否移尸及移尸的时间判断有重要意义。,尸冷,1、定义:死后人体产热停止,而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随死亡时间的 推移逐渐下降,直至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尸冷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2、测量方法:肛温;内脏测量(肝脏、脑)3、影响因素:内在因素(体质、生前疾病、死亡原因等);外在因素(衣着、停尸地点、气温、气流等)。4、法医学意义:推断死亡时间。,尸冷变化规律,例如:环境温度为1120摄氏度,停放在室外水泥台上的男性中青年穿衣尸体,于死后4h内,平均每小时下降0.58C,第516h,平均每小时下降0.97C
4、,第1724h,平均每小时下降0.54C。测得其尸温为32C,即可推算出死亡约7h左右。,尸斑,血液循环停止,血管内血液 由于自身的重力,下沉至尸体的低下部位未受压迫处的血管内,并透过皮肤显示出的有色斑块,称为尸斑,尸斑分期,1、坠积期(死后12小时内),血液局限于血管内,流动、指压褪色尸斑转移(死后6h内)和两侧性尸斑(612h),1、血液向血管外渗出、溶血,指压稍退色2、切开尸斑皮肤,从血管断面缓慢流出血滴,组织间隙中也可有浅黄色或红色液体流出3、若改变尸体体位,原尸斑不消退,新尸斑也不易形成,2、扩散期(12小时左右),3、浸润期(24h),血液浸润至组织细胞内,血管内无血液,指压不退色
5、。,尸斑颜色和机制尸斑的颜色取决于血红蛋白颜色,窒息死者尸斑,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多,呈暗紫红色,Co中毒死者尸斑,尸斑呈樱红色,注意与冷冻尸斑、氰化物中毒尸斑相鉴别。,案例二?,某病人在死亡后,当家属给换衣服时,发现全身僵硬,各关节固定,没办法将衣服穿上,于是到医院咨询该如何处理,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么帮他们解决?,?,尸僵,个体死亡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强直状态,称为尸僵机制:ATP持续分解-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分离-僵硬的肌动、肌球蛋白凝胶形成,肌肉轻度收缩-尸僵形成。尸僵发生的时间与顺序有一定规律:13h开始出现 46h扩延到全身各关节 1215h达到最强状态 2448h又按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医学 尸体 现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3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