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精馏原理及设备.ppt
《气体精馏原理及设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精馏原理及设备.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气体精馏原理及设备,目前气体分离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精馏:适用于被分离组分沸点相近的情况,如氧氮分离;分凝:不需将全部组分冷凝,适用于被分离组分沸点相距较远,如从焦炉气或水煤气中分离氢,天然气中提氦;吸收法:用一种液体吸收剂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吸附法(PSA、VPSA):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对不同组分选择吸收能力来处理气体混合物;薄膜渗透法: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渗透选择性将某种组分分离出来。,6.1 空气主要成分之间的气液平衡,一、氧-氮二元系气液平衡氧、氮、氩饱和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在相同温度下,氮的饱和蒸汽压高于氧的饱和蒸汽压,而在相同的压力下氮的饱和温度低于氧。氩则介于氧、氮
2、之间。饱和蒸汽压的大小表明了液体气化的难易程度。氧-氮二元系气液平衡 氧-氮二元系中,氧是高沸点组分,它在液相中的浓度总是大于气相中的浓度。氧-氮二元系气液平衡关系可用相平衡图表示。常见的几种相平衡图如下:,a.T-x-y图,气相中氧浓度3040%时,相平衡的汽液浓度差最大;压力越低液相线与气相线间距越大,表明低压下分离空气较高压下容易;汽液平衡时液相中氧浓度大于气相中氧浓度。,b.y-x图:表征不同压力下氮在气相及液相中浓度 之间的关系;c.h-x图:焓浓图;c.T-p-h-x-y图:图6-4为氧氮溶液在不同压力下处于汽液平衡状态时的T-p-h-x-y图,表示出氧氮二元系汽液平衡时的综合特性
3、。用法(1)如果已知液相T、p、h、x中任意两个参数,可确定液相状态点,求出其他参数,并进而确定与其相平衡的气相状态点,求出气相参数;(2)反之也可由两个气相参数求与其平衡的液相参数;(3)可求不同组成的氧氮二元系的气化潜热。,二元组分相变过程的主要特性,对于某一成分的二元混合物,在一定压力下,开始冷凝或开始蒸发到冷凝结束或蒸发结束时温度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点与纯组分不同。在冷凝或蒸发过程中,液相和气相的浓度是连续变化的。通过部分冷凝或蒸发可以有效地分离沸点相差很大的二元混合物,但对沸点相差较小的二元混合物达不到有效的分离.,二、氧氩氮三元系气相平衡 根据相律可知,由三种互相溶解的组分所组成的溶
4、液,在两相状态时具有三个自由度,所以确定三元系的气液平衡状态时必须给定三个独立参数。如图为氧氩氮三元系相平衡图,其左边为不同氩浓度时的氧的xy图,右边为不同氧浓度时的氩的xy图。三元系中分别以y1、y2、y3;x1、x2、x3代表氧、氩、氮气相及液相浓度。通过该图可由已知液相浓度查得平衡气相浓度,或根据气相浓度查得平衡液相浓度。,6.2 空气的精馏,一、液空的部分蒸发和空气的部分冷凝,部分蒸发可以在液相中获得氧浓度较高的产品,部分冷凝可以在获得数量很少的纯氮,如果当液体蒸发时,把产生的蒸汽连续不断地从容器中引出,这种蒸发过程称部分蒸发。由上图c可看出,部分蒸发可以在液相中获得氧浓度较高的产品;
5、但氧的浓度越高,获得的液氧量越少,而且不可能同时获得高纯度的气氮。如果在空气定压冷凝过程中,将所产生的冷凝液连续不断地从容器中导出,这种冷凝过程称为部分冷凝。部分冷凝只能获得数量很少的纯氮,而且不能获得纯氧。,二、空气的精馏过程 每经过一次部分冷凝和部分蒸发,气体中氮浓度就增加,液体中氧浓度也增加。这样经过多次便可将空气中氧和氮分开。下面举例来说明:如图4.9所示,有三个容器,其压力均为98.1kPa。在容器内盛有含氧20.9%的液空,容器和分别盛有含氧30%及40%的富氧液空。将空气冷却到冷凝温度(82K)并通入容器的液体中。,由于空气的温度比含氧40%的液体的饱和温度(80.5K)高,所以
6、空气穿过液体时得到冷却,就发生部分冷凝;而液体被加热,就发生部分蒸发。当气液温度达到相等时,与液体相平衡的蒸气中含氧只有14%O2。将此蒸气引到容器,由于30%O2富氧液空的饱和温度(79.6K)比容器中的温度低,所以从容器引出的蒸气(80.5K)又继续冷凝,同时使容器中的液体蒸发。当蒸气与30%O2的液体达到平衡状态时蒸气浓度又继续冷凝,同时使容器中的液体蒸发。当蒸气与30%O2的液体达到平衡状态时蒸气浓度就变成9%O2。将此蒸气由容器再引入容器,再进行一次部分蒸发和部分冷凝过程,则蒸气中氮又增加,含氧仅6.3%O2。,在上述过程中,在气相中氧浓度减少的同时,液体中氧则增加。这样多次进行下去
7、,最后可获得足够数量的高纯度气氮和液氧。这就是利用精馏过程分离空气的实质。图4.9所示流程示意图,仅仅说明精馏过程的基本概念,实际情况要复杂些。为了使精馏过程进行得较完善,即为了使气、液接触后接近平衡状态,就要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和精馏接触时间。为此,在空分装置中是通过专门设备精馏塔来实现空气的精馏过程。,图4.9 液空多次蒸发和冷凝示意,图4.10 筛扳塔示意图,精馏塔实物照片,三、精馏塔 空气的精馏过程是在精馏塔中进行。目前我国制氧机中所用精馏塔主要是筛板塔。如图4.10所示,在直立圆柱形筒内装有水平放置的筛孔板,温度较低的液体由上块塔板经溢流管流下来,温度较高的蒸气由塔板下方通过小孔向上流
8、动,与筛孔板上液体相遇,进行热质交换,也就是进行部分蒸发和部分冷凝过程。连续经多块塔板后就能够完成精馏过程,从而得到所要求纯度的氧、氮产品。规整填料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丝网填料和板波纹填料。早期的规整填料大多为金属丝网波纹填料,如Goodloe、Hyperfil等等。上世纪70年代后SULZER等公司先后推出了多种板波纹型规整填料,如Mellapak、Montz、Gempak及Flexipac等,最近成功开发的新型规整填料包括KATAPAK和Optiflow等。规整填料的波纹倾斜角(相对于水平方向)一般为45或60,比表面积在100750m2/m3范围内,最常用的为250 m2/m3和350 m
9、2/m3。规整填料的材质主要有金属、塑料和陶瓷的,根据分离物系的性质来采用不同材质的规整填料,这些填料的开发着眼点是强化膜式和喷雾传质、降低阻力、提高比表面积,并促进两相流体均匀分布。,空气的精馏一般分为单级精馏和双级精馏,因而有单级精馏塔和双级精馏塔。(一)单级精馏塔 单级精馏塔有两类:一类是制取高纯度液氮(或气氮)(如图6-9 a);一类是制取高纯度液氧(或气氧)(如图6-9 b)。,单级精馏塔,图a所示为制取高塔度液氧(或气氮)的单级精馏塔,它由塔釜、塔板及筒壳、冷凝蒸发器三部分组成。压缩空气经换热器和净化系统除去杂质并冷却后进入塔的底部,并自下而上的穿过每块塔板,与塔板上的液体接触,进
10、行热质交换。该气氮在冷凝蒸发器内被冷却而变成液体,一部分作为液氮产品,由冷凝蒸发器引出;另一部分作为回流液,沿塔板自上而下的流动。回流液与上升的蒸气进行热质交换,最后在塔底得到含氧较多的液体,叫富氧液空,或称釜液,其含氧量约40%左右。釜液经节流阀进入冷凝蒸发器的蒸发侧(用来冷却冷凝侧的氮气)被加热而蒸发,变成富氧空气引出。如果需要获得气氮,则可从冷凝蒸发器顶盖下引出。,图b所示为制取纯氧(99%以上)的单级精馏塔,它由塔体及塔板、塔釜和釜中蛇管蒸发器组成。被冷却和净化过的压缩空气经过蛇管蒸发器时逐渐被冷凝,同时将它外面的液氧蒸发。冷凝后的压缩空气经过节流阀进入精馏塔的顶端。此时,由于节流降压
11、,有一小部分液体气化,大部分液体自塔顶沿塔板下流,与上升的蒸气在塔板上充分接触,含氧量逐步增加。所得产品氧可以气态或液态引出。该塔不能获得纯氮。由于从塔顶引出的气体和节流后的液空处于接近相平衡状态,因而它的浓度约为93%N2。单级精馏塔分离空气不能同时获得纯氧和纯氮。为了同时得到氧、氮产品,便产生了双级精馏塔。,(二)双级精馏塔 图6-10为双级精馏塔的示意图。它由上塔、下塔和冷凝蒸发器组成。,经过压缩、净化并冷却后的空气进入下塔底部,自下而上的流过每块塔板,至下塔顶部便得到一定纯度的气氮。下塔塔板数越多,气氮纯度越高。氮进入冷凝蒸发器的冷凝侧时,被液氧冷却变成液氮,一部分作为下塔回流液,沿塔
12、板流下,至下塔塔釜便得到含氧3640%的富氧液空;另一部分聚集在液氮槽中,经液氮节流阀后送入上塔顶部作上塔的回流液。下塔塔釜中的液空经节流阀后送入上塔中部,沿塔板逐块流下,参加精馏过程。只要有足够多的塔板,在上塔的最下一块塔板上就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液氧。液氧进入冷凝蒸发器的蒸发侧,被下塔的气氮加热蒸发。蒸发出来的气氧一部分作为产品引出,另一部分自下而上穿过每块塔板进行精馏。气体越往上升,其中氮浓度越高。,双级精馏塔可在上塔顶部和底部同时获得纯氮和纯氧;也可以在冷凝蒸发器的两侧分别取出液氧和液氮。上塔又分两段,从液空进料口至上塔底部称为提馏段,主要是进行氧和氩的分离,提浓氧产品纯度;从上塔提馏段
13、氩富集区抽提部分气态氩馏分进入粗氩塔继续精馏,得到含氩95以上的粗氩馏分。从液空进料口至上塔顶部称为精馏段。为了得到高纯度的氧氮产品,从上塔上部抽出部分污气氮,增加精馏段的回流比,有利于氧氮产品纯度的提高。冷凝蒸发器是连接上下塔使二者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对下塔是冷凝器;对上塔是蒸发器。,图6-11a所示为全低压空分装置的双级精馏塔的示意图。全低压流程中的空气压力和下塔压力相同,约为500600kPa。装置运转时的冷损主要靠一部分压缩空气在透平膨胀机中膨胀产生的冷量来补偿。膨胀后的压力为138140kPa,低于下塔压力,这部分膨胀空气无法再进入下塔。如果不使其参加精馏,则氧的损失太大,很不经济。
14、因而从全低压流程的经济性来考虑,希望膨胀后的低压空气能参加精馏。它的压力在上塔工况范围之内,故有可能进入上塔;同时上塔实际的回流液体较精馏所需的回流比大,即上塔的精馏有潜力。为挖掘精馏塔的精馏潜力,提高产品提取率,可以将部分空气直接引入上塔参加精馏。,1932年拉赫曼发现了这一规律,并提出利用上塔精馏潜力的措施,可将适量(约占空气量的2025%)的膨胀空气直接送入上塔进行精馏。这称为拉赫曼原理。它的特点是:80%左右加工空气进下塔精馏,而20%左右加工空气经膨胀后直接进入上塔。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纯氧,而且需要99.99%N2的纯氮。为了提取纯氮,可在上塔顶部设置辅塔,用来进一步精馏一
15、部分气氮,以便在上塔顶部得到纯氮。,图6.11 a.全低压空分装置双级精馏塔 b.采用氮膨胀的双级精馏塔,精馏单元,另一种利用上塔精馏潜力的措施是从下塔顶部或冷凝蒸发器顶盖下抽出氮气,复热后进入氮透平膨胀机,经膨胀并回收其冷量后,作为产品输出或者放空,如图6-11b所示。由于从下塔引出氮气,使得冷凝蒸发器的冷凝量减少,因而送入上塔的液体馏分量也减少,上塔精馏段的气液比也就减少,精馏潜力同样得到利用。,四、双级精馏塔的物料和热量衡算(一)精馏塔各主要点工作参数的确定 图6-10所示的双级精馏塔中,上、下塔顶部、底部的工作参数可通过计算及查相平衡图求得。1上塔顶部的压力p1及温度T1 式中p0产品
16、氮气输出的压力,要求稍高于大气的压力,一般取103kPa;p产品流动阻力(包括换热器、管道、阀门等)。温度T1决定于p1及排出氮气的浓度,由相平衡图查得。,2上塔底部的压力p2及温度T2式中p1上塔阻力,一般取1015kPa。温度T2可由p2及液氧的纯度决定。3液氧的平均温度Tm冷凝蒸发器底部液氧的压力为式中H冷凝蒸发器中液氧液柱的高度(m);液氧的密度(kg/m3)。根据p3及液氧的纯度可确定液氧底部温度Ts,则,4冷凝蒸发器中氮的冷凝温度T4 其中m是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在设计中选定。m如果定得偏小,则导致冷凝蒸发器传热面积过大,如取得偏大,则造成下塔工作压力太高。一般对中压空分装置m=
17、23K,对全低压空分装置取m=1.61.8K。,5下塔顶部的压力p4 根据冷凝蒸发器氮的冷凝温度,查相平衡图可得下塔顶部压力p4。6下塔底部压力p5及温度T5 式中p4下塔阻力,一般取10kPa。根据p5及富氧液空的浓度可确定温度T5。,(二)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根据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可求出塔内物流数量和产品纯度,空气进塔状态及冷凝蒸发器热负荷等参数。物料平衡包括:(1)总物料平衡:空气在精馏塔内分离所得各产品数量的总和应等于加工空气量;(2)各组分平衡:空气在精馏塔中分离所得各产品中某一组分量的总和应等于加工空气中该组分的量。,用VK、分别代表加工空气、氧产品和氮产品的流量(Nm3/h),用、
18、分别代表空气及氧、氮产品中氮浓度,则根据物料平衡得(6-1)解上式得(6-2),由式(6-2)可看出,由于 为定值,氧、氮产品决定于,及。在空分装置的操作中,若氮的纯度愈高,表明精馏过程进行得愈完善,氧产量愈大;若氮纯度保持不变,降低氧产量,则氧纯度会提高。式(6-2)也可写成(6-3)如果说给定氧产量,可用上式确定加工空气量。,为了评价精馏过程的完善程度,引入氧的提取率这一概念,它以氧产品中的含氧量与加工空气中的含氧量之比来表示 式中、代表氧气及空气中的氧浓度。图6-12给出氧、氮纯度和生产每1m3氧气所消耗的空气量之间的关系。,如果空分塔是为了制取高纯度产品,如图6-11a所示,气氮分纯氮
19、及污氮,则以,分别表示纯氮及污氮的流量;以,分别表示纯氮及污氮中的氮浓度。为了便于计算,引入一个纯氮及污氮的平均浓度 即(6-4)在计算 或 时,可将式(6-1)及(6-2)中 用氮气平均纯度 代替。,(三)精馏塔的热量衡算 通过热量衡算可决定进塔的空气状态及冷蒸发器的热负荷。令,分别代表进塔空气、氮产品及氧产品的焓值(kJ/Nm3),q3代表跑冷损失(kJ/Nm3A),按热量平衡得 即(6-5)上式中,已由物料衡算求得,又氮、氮出塔皆为饱和蒸气,故、可查相平衡图得到,q3根据经验取值,于是进塔空气的状态即可确定,对上下塔还可分别进行热量衡算。1下塔衡算 图6-13a所示为下塔物流示意图 以,
20、分别代表液空,液氮的流量,分别代表液空及液氮中的氮浓度,则根据物料平衡得(6-6)解上式得(6-7),根据下塔热量平衡得(6-8)式中 下塔的跑冷损失(kJ/Nm3A);冷凝蒸发器的热负荷(kJ/h)。若=1Nm3,则式(6-8)可写成(6-9)式中 按每标准立方米加工空气计的冷凝蒸发器热负荷。、为每Nm3加工空气时液氮、液空量,它由式(6-7)计算,可由相平衡图查得。,2上塔衡算 图6-13b所示为上塔物流示意图。根据上塔热量平衡得(6-10)式中 上塔的跑冷损失(kJ/Nm3A);冷凝蒸发器的热负荷(kJ/h)。若=1Nm3,则式(6-10)可改为(6-11)由式(6-11)计算所得 和由
21、式(6-9)计算所得 相比较,一般允许相差3%,否则需重新计算。,6.3 二元精馏过程计算,图示出精馏塔中任意一段,图中V为上升气量;L为回流液量;y,x为蒸气及液体中氮浓度;y*为与x处平衡的蒸气浓度;、为液、气焓值;r为气化潜热;各参数的下标如图所示。来自塔板下面的蒸气经筛孔进入塔板上的液体中,与温度较低的液体直接接触,气液之间发生热质交换,一直进行到相平衡为止。这时氮含量增浓后的蒸气离开塔板继续上升到上一块塔板;而氧含量增浓后的液体流到下一块塔板上去。这种往下流的液体称为回流液。离开塔板的上升蒸气V2与从塔板往下流的液体L1是接近平衡,同样V3与L2也是接近平衡,而1-1,2-2,3-3
22、截面上V1与L1,V2与L2,V3与L3是处于不平衡状态。,图4.14 两相邻塔扳间的截面图,为了便于计算,作以下假设:(1)塔板上的气相物流和液相物流达到完全平衡状态。(2)氧和氮的蒸发潜热相差很小,设它们相等。(3)氧和氮的混合热为零。(4)精馏塔理想绝热,外界热量和影响忽略不计。(5)塔内的工作压力沿塔高均一致。,在稳定工况下,任何塔段都应满足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关系。今研究1-1和2-2截面间的一段,可写出下列三个方程式:(6-12)(6-13)(6-14)由此三式消V1、V2,消可得(6-15),根据假设沿塔的高度蒸气的焓值应不变,即 则(6-16)又据假设,塔板上液体的蒸发潜热不变,
23、即r1=r2 则(6-17)因此,在精馏塔中沿塔高上升气体量和下流的回流液量部分都分别保持不变。,现在讨论同一块塔板上、下两截面气液浓度的变化和L、V的关系。将式(6-17)的结果代入式(6-13)得 或(6-18),如图6-15所示,式(6-18)表明了这一块塔板上、下两截面气液浓度的变化关系。同理对其它塔板,也可以求得,。因此,所有塔板上、下气液 浓度关系都满足斜率为L/V的同一条直线方程式。该直线称精馏过程的操作线。其斜率L/V称气液比。浓度为x2及y1的不平衡物流在塔板上接触,进行热质交换,达到完全平衡时,其浓度为x1及y2,在图中由平衡曲线上的点1*所示。,图6-15 塔截面上的物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体 精馏 原理 设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3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