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森林规划.ppt
《黄河故道森林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故道森林规划.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山东省人文自然规划设计院二OO八年三月,第一章 规划说明第二章 旅游开发总体构思第三章 景区开发规划第四章 旅游市场策划与营销规划,目 录,第一章 规划说明,1.1规划范围 根据夏津县旅游局、夏津县林业局拟设立夏津黄河故道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报告,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包括夏津黄河故道的夏津国有林场和集体林集中分布区。按在省道315南北两侧的区域分布情况,森林公园又分为A区、B区两部分,规划面积为 公顷,其中:A区规划面积为 公顷,B区规划面积为 公顷。A区由天果园(古桑树园)、杏邬书院、大云寺、森林游乐园、香雪园(古梨园)、点将台等
2、景区组成;B区主要有槐林狩猎场等景区组成。,1.2规划背景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是2006年成立的市级森林公园,是在夏津国有林场和集体林集中分布区的基础上批建的。夏津素有“小杂果之乡”的美誉,黄河故道是果树的集中分布区,目前还保留古桑树、古梨树、古柿子树等古树资源。据夏津县林业局、旅游局初步调查,公园规划范围内共有各类古树2万余株。随着青银高速公路的开通,夏津县的区位优势逐渐凸现,到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森林景观资源,防止游客自发进入公园以及各项建设对森林公园的影响,促进森林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夏津县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环境,特对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
3、园进行总体规划。,1.3规划性质 该规划属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依托其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把森林的自然景观价值和人文资源价值实现有机结合并加以升华的保护性森林旅游开发利用规划。该规划以旅游市场为导向,通过对各类资源的挖掘、整合、定位,制定可行的开发建设战略和保护措施,达到森林公园“总规”要求,为制定“详规”提供可靠依据。,1.4规划年限 该规划期为8年,分两期工程,2008-2010年为第一期,2011-2015年为第二期。,1.5规划内容 以规划区未来生态旅游的战略性发展为主线,在对当地环境、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森林公园发展方向,提出规划理念和开发的总体思路,制定
4、功能区规划,搞好旅游项目策划和旅游发展保障体系规划。,第一期工程主要内容 1、完成森林公园主干道建设,成为山东省第一条旅游风景公路,作为自驾车旅游线。配套完成港湾式停车带、汽车营地、交通游览信息系统等工程。2、对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全面绿化美化。3、开发建设天果园、杏邬书院、森林游乐园、香雪园等景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景区大门、检票口建设,景点及步游道建设,景点、道路标志牌,古树名木、林木、森林介绍牌等信息系统建设,小卖、公厕等旅游服务设施配套,进一步绿化美化。4、建设游客餐饮住宿服务中心,第一期工程完成鲁北民居度假村。5、通过招商引资在旅游风景公路两侧建设果树专题园区,既是科技示范项目,也是
5、观光旅游景点。,第二期工程主要内容 1、按照总体规划全部完成景区景点及游乐项目建设,形成以休闲度假为主,观光、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原地区综合性森林公园。2、进一步绿化美化,完善基础服务配套设施。,1.6资源评价1.6.1 定性评价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以古树等森林景观为主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交通区位优势,使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根据以上旅游资源分类及特征分析,现综合评价如下:1、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明显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树种繁多、森林茂密,形成独特的小气候,特别沙丘起伏、古树遍布,形成了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奇异自然风光,独具旅游特色风韵。走进黄河故
6、道森林公园,观古桑树形态之奇,感受林中那远离尘嚣的静谧悠远,令人心旷神怡。全园以旅游风景公路串联古树林为主的景区,并借景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集古朴、野趣、奇特等审美特征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2、森林资源具有鲜明特点 该园古桑树群、古梨树群、古柿树群在山东乃至华北平原较为罕见,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园内植物也别具特色,主要表现在:春季花飘满园,夏季、秋季硕果压枝,形成满园生辉的景观效果。3、公园人文景观内容丰富,开发利用价值大。特别是大云寺遗址,使森林公园有成为佛教文化名胜的基础。夏津会盟台、朱公祠、杏邬书院等历史悠久,选址、布局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夏津风俗民情、地方名
7、吃,都可被旅游所利用。4、公园位于济南、德州、聊城之间,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加之面积大、游线长,特别适合自驾车游览。综上所述,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1.6.2 风景资源定量评价与等级划分 依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对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进行质量等级评定。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综合评定分值(N)为36.93分,即 N=M+H+L=19.93+9+8=36.93(分)评价结论:依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等级评定国家标准(GB/T180051999),在对森林风景资源质量(M)、区域环境质量(H)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L)
8、分别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应当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注:等级评定标准满分为50分,二级标准为30-39分之间。),1.7发展旅游的SWOT分析 优势 1、特色资源优势 黄河故道沙丘地貌和古树林形成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基础,加之古迹遗址、故事传说、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是该园发展森林旅游的特色资源优势。2、区位和交通优势 从宏观区位来看,夏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范围内,在济南、德州、聊城之间,青银高速公路将其与全国联系在一起,城市充满活力,具有很强的经济发展潜力。公园距县城15公里,距济南市120
9、公里,距德州市50公里,处于京九、京沪两大动脉之间,西距京九35公里,东距京沪30公里,南距308国道14公里,315省道横穿而过,交通优势明显。公园有青银高速和308国道与济南连接,交通极为便利,使公园成为济南近郊游的首选地之一。3、产品组合优势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与惠津湖景区资源特色明显不同,而且资源优势互补,能够形成较好的产品组合,在市场上互相带动,共同发展。,4、环境优势 公园生态气息浓郁,自然意韵独特,区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水体没有污染,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这对于济南、德州等城市的游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城市的环境污染已经使人们越来越对优良的自然环境有着极其强烈的亲近感,这种
10、亲近感将直接促进旅游欲望的产生。5、后发优势 夏津旅游开发起步晚,拥有旅游发展的后发优势。我国旅游业通过不断地探索发展至今,各地在景区建设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夏津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很好地借鉴这些经验,吸取教训,可以从一开始就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高起点、高档次的开发建设,以准确的定位进入市场,避免与同类产品进行重复建设。6、社会环境优势 夏津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使旅游产业的地位逐步提高。近年来,该县把发展旅游业当作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事情来抓,加大了旅游开发的力度,并制订了相关的政策。发展旅游业在当地己成为一种社会共识。7、基础设施优势 公园现已建设旅游风景
11、公路,主要景区内也已经铺设人行步道,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优势。,劣势 1、森林公园内高等级资源较少,且人文资源遗存较少 公园内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的主类较多,但是旅游资源数量总体不多,亚类较少,这就影响了旅游景观以及产品的种类和丰度,不利于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规划区内人文资源遗存较少,仅有故事传说和少量遗迹,影响了旅游资源的组合开发,使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受到影响。2、旅游业基础差 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夏津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各种基础设施也不健全。而这些都是一个旅游景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3、公园内村镇较多,
12、土地权属涉及社区较多,给开发和管理带来难度。,1.7.3 机遇 1、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给森林生态旅游注入了新的动力。2、夏津县旅游的起步和发展 夏津县已充分认识到经济要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旅游业作为新的增长点。2007年完成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将迅速步入快车道,森林公园建设应抓住这个机遇。,3、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推动,有利于旅游与乡村社区的共同发展 当前,中央正积极推动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
13、发展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业与旅游的结合、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结合,正体现了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本规划项目所在区域正处在乡村经济区内,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4、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乡村旅游日趋时尚 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更多旅游者的青睐,夏津县的生态旅游不仅适应了旅游者的需求倾向,同时又具有质朴的田园风情特点,生态旅游产品层次较高,有更强的生命力。,威胁 1、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一种全社会性的活动,园区周边地区的旅游吸引物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大,客源的分流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如果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在开发中不能保证自然
14、生态特色,不在产品开发、市场促销、服务质量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特点,就难占据规划提出的客源市场。2、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游客量的增长,森林公园的过度开发,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纯朴的田园风情将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风俗、习惯等可能逐渐丧失。这就要求该园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3、国家宏观形势的影响。该区旅游仍以国内旅游为主,国家的宏观形势,主要是经济发展对旅游影响很大。如果经济出现滑坡,旅游的预期值应相应调整。4、森林火灾、病虫危害等潜在威胁。公园森林群落经过多年的培育和保护,目前生态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但是,这
15、种平衡是非常脆弱的,人类活动带来的火灾威胁、单一树种带来的病虫害威胁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破这种平衡,威胁到旅游开发建设。5、游客进入森林公园对森林防火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旅游发展与当地社区之间利益的协调也将威胁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第二章 旅游开发总体构思,2.1 战略原则 2.1.1 生态优先原则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是基于古树林、黄河故道沙丘等自然资源建立的,因此,在旅游开发的任何时候,都要以保护资源为基本前提,将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即在开发过程中,当资源状况、生态质量与发展旅游发生冲突时,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增加生物资源品种,建设自然生态旅游区,
16、是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的主题原则。2.1.2 突出特色原则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保持黄河故道沙丘和古树林等特色,增设参与性游憩娱乐项目,形成夏津森林公园特色旅游产品,增强持续吸引力。,高点定位原则 坚持高起点定位的原则,是旅游区进行高起点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开发高规格、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和产品包装都要走精品化道路。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让任何一处建筑、任何一个景点,都成为精品。同时要预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使旅游区能够不断更新产品,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消费偏好,使旅游区在变化多端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1.4 政府主导的原则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建设投资较大
17、,又涉及较多社区利益,必须采用政府主导开发,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办法。均衡利益原则 协调好社区居民与政府、投资人、旅游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当地的旅游开发与建设。只有充分保护和进一步培育好规划区的环境,才能够使规划区旅游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2.2 战略定位2.2.1 性质定位 根据对景观资源的分析和旅游条件论证,考虑到自然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从夏津县的旅游资源的现状及旅游发展前景出发,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应定位在:华北地区自驾车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具有休闲度假和观光功能的多功能平原森林公园。2.2.2 功能定位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主要使用功能以“自驾车休闲度
18、假和观光”为主。,2.2.3 形象策划定位 根据本园的景观资源特色及区域位置情况,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必须突出黄河故道古树林特色,挖掘自驾车旅游的潜力,并根据不同的时期的不同需要而突出形象,使森林公园始终以常新的状态参与旅游市场竞争。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总体旅游形象设计如下:黄河故道古树林自驾汽车逍遥游 定位依据:夏津森林公园沙丘连绵起伏、古树相聚成林,为北方平原地区少见,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森林公园游线较长,沿线景观内容丰富,为平原地区自驾车旅游的首选之地。突出“古树林”,利用“自驾游”,借助区位交通优势,才能将森林旅游文章做大做强。,2.3战略目标旅游形象目标 经过建设,将夏津黄河故道森林
19、公园建设成:华北地区自驾车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达到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建设标准。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全园森林覆盖率达到90%。混交林型景观林达到50%。严格护林防火管理制度,杜绝森林火灾。旅游产业经济目标 按年平均游人50万人年计,每游人平均消费200元计,每年旅游收人可达1亿元。,2.4战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游览道路。绿化工程:纳入公园范围内的用地全部绿化美化,重点绿化美化封闭景区和游道两侧。景区建设重点:天果园、杏坞书院、大云寺、香雪园、槐林狩猎场等。旅游市场促销重点:建立促销组织,重点促销地区为华北地区大中城市,济南市、德州市、聊城市及周边县市区,主要针对机关企
20、事业单位有车一族、农村村民等。旅游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建立健全管理组织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力度。,2.5战略构思 根据夏津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夏津具有发展大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和交通区位条件,因此森林公园也应作长远规划。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应从建设华北平原地区自驾游的重要目的地为目标,利用好现有的黄河故道沙丘古树林资源,进一步培育果树后备资源,积极开展采摘等参与性旅游活动,恢复大云寺等古迹,突出森林环境对健康长寿的作用,形成自身特色。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建设应充分考虑当地社区的发展,通过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森林旅游才能持续发展。根据公园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不同的专题园区,如以古
21、桑树林为主的天果园,以古梨树为主的香雪园,以古柿树为主的霜叶园,以及汽车营地、大云寺、森林游乐园、槐林狩猎园等,用一条旅游专用风景公路将其串联在一起,形成内容丰富的游览线路。森林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专题园区可以进行封闭管理,旅游专用风景公路选线应尽可能回避村镇,线型以自然曲线为主。,2.6战略布局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一园两区两带多景区”的旅游格局“一园”指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两区”分别指森林公园A、B两分区,“两带”指A、B两分区内各设一条旅游专用风景公路,“多景区”指沿旅游专用风景公路设多个旅游专题园区。各专题园区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入口停车区、入口服务区、游览观赏区等功能区。
22、按照高点定位的原则,对全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2.7战略措施从建设夏津县生态环境配套的角度,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尽快将森林公园全面绿化美化。出台优惠政策对外招商引资。,第三章 景区开发规划,根据战略构思,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一园两区两带多景区”的旅游格局,“多景区”指沿旅游专用风景公路设多个旅游专题园区,各区规划内容如下:,3.1天果园景区3.1.1 概况 桑树是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特色森林资源之一,全园共有古桑树 株,在全园都有分布。古桑树林集中分布在苏留庄镇西阎庙村,现有面积 公顷。该区内古树遍布,虽老态龙钟,但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最为有名的为“卧龙桑”,犹如卧龙翘首
23、,腾跃于风浪之中。桑树果实称桑椹,又名桑果,成熟于初夏季节,成熟期前后达35日,有利于采摘活动。桑椹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椹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夏津当地还流传着刘秀赐“天果”之名的传说。,功能定位 以古桑树观赏、桑树文化介绍、桑椹采摘为主要功能。总体构思 对西阎庙村古桑树林集中分布区进行封闭,作为森林公园游览的第一个专题园区。通过修建步游道,串联古树名木,形成游览序列。园区内去除影响古桑树生长的速生杨,空地处栽植桑苗作为后备资源。园区内增设桑文化博物
24、馆、刘秀赐天果雕塑、瞭望台、天果亭等人文景点,建设小卖、公厕、垃圾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配套景点牌、交通指示牌等游览信息系统。天果园划分为入口服务区、桑树新品种展示及桑椹采摘区、桑文化博览区、古桑树观赏区、卧龙岗景区及周边隔离林带。该园区建筑风格以原始土坯墙草顶鲁北民居风格为主。,分区规划 1、入口服务区(1)现状分析 西阎庙村西旅游风景公路两侧有平地,可作为天果园入口服务区。(2)规划内容 风景公路南侧平地作为入口广场,建设天果园大门、游客中心、售票房、商店、公厕等。风景公路北侧平地作为停车场。对入口区的古桑树严格保护,入口广场的古桑树四周设防腐木座凳。入口区的建筑风格采用原始土坯墙草顶鲁北民
25、居风格为主,与主体建筑风格相协调。,2、桑树新品种展示及桑椹采摘区(1)现状分析 天果园西部现为空地。(2)规划内容 将现有空地分区栽植无核果桑“大十”(一种既可采叶养蚕又可摘桑果食用的两用型桑树新品种,该品种桑果果大无核,长达35cm,清甜可口,并具有成熟早,盛熟期在5月初,采摘期长,长达35天,桑果产量高,亩产果量1000公斤以上)、“育711”、“苏湖16号”、“金十”、“凤尾芽变”等桑树新品种,作为桑树新品种展示及桑椹采摘区。每个品种栽植区田间地头用防腐木标志牌标出品种、特点、分布、产量等。,3、桑文化博览区(1)现状分析 天果园西南角现为空地。(2)规划内容 对主游道建设座西朝东的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 故道 森林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3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