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监测与防控.ppt
《霍乱监测与防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乱监测与防控.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全球2000-2011年霍乱疫情形势,自2000年起,全球霍乱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年报告病例数约在10万-25万2000-2009年,93%-98%的病例来自非洲大陆,其次来自亚洲.2010和2011年病例数明显上升:2010年317,534例(CFR 2.38%);2011 589,854例(CFR 1.3%);非洲病例所占比例50%,美洲病例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2010年57%、2011年61.2%),亚洲国家2011年霍乱疫情,亚洲15 个国家共报告38298例病例,占全球报告病例数的6%.也门(31789例)、阿富汗(3733例)、伊朗(1187例)报告
2、病例居前三位,我国霍乱发病和暴发危险因素,监测结果:腹泻病例0.004%,江河水体0.27%,海水0.19%、水产品0.26%,食品0,2012方案修订的主要思路,全国霍乱监测现状2005-2012年,2012年霍乱监测方案,常规监测病例法定报告暴发调查哨点监测边境地区哨点监测沿海地区致泻性弧菌哨点监测危险因素监测,2012年霍乱监测方案,常规监测病例法定报告暴发调查哨点监测边境地区哨点监测沿海地区致泻性弧菌哨点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病例法定报告病例发现,各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采集、检测霍乱疑似病人的标本标本: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检测方法:分离培养、胶体金试纸条、制动试验、PCR
3、无检测能力的单位送至辖区CDC,病例法定报告病例发现,在霍乱多发地区的霍乱流行季节(5月-10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立感染科(肠道门诊)逢泻必登,逢疑必检以县为单位每年对腹泻病人的病原菌分离检索率不低于腹泻病人总数的10%,病例法定报告病例报告,医疗机构和CDC,未实行网络直报责任报告单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发现霍乱病例,当地CDC,2小时内,核实网络直报,最快方式,2小时内,2小时内,病例法定报告个案调查,区县CDC参照霍乱防治手册收集病例信息,诊断核实,接到病例报告,区县CDC调查密切接触者,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防控措施,调查结束后2天内应填写
4、霍乱病例个案调查信息一览表(附表1),通过霍乱指定的专用邮箱进行上报。,暴发监测暴发发现,医务人员:短时间内发现有与霍乱病例症状相似的多例病例时,要及时报告当地CDCCDC人员:及时分析疫情,发现有聚集性时,要调查核实实验室人员:发现分子分型型别一致的多个菌株,要及时告知流行病学专业人员,监测体系,常规监测病例法定报告暴发调查哨点监测边境地区哨点监测沿海地区致泻性弧菌哨点监测危险因素监测,暴发监测报告,发现霍乱暴发、流行时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参考规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上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暴发监测调查处理,
5、霍乱暴发监测定义一周内,局部地区发生3例及3例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霍乱病例及/或带菌者,暴发监测后续处理,疫情处理结束,写出详细报告内容:疫情概况、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流行基本特征、暴发原因、实验室检测结果(病原体分离鉴定、毒力检测、药敏试验和分型等)、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上传:7天内上传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汇总:将霍乱暴发调查关键信息汇总表(附表2)通过霍乱专报系统或专用邮箱进行报告。,监测体系,常规监测病例法定报告暴发调查哨点监测边境地区哨点监测沿海地区致泻性弧菌哨点监测危险因素监测,边境地区监测哨点选择,4省各选取2个边境市(县)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择2所医院开展霍乱监
6、测。,边境地区哨点监测内容,收集腹泻病人基本信息。对于出入境腹泻病例,确保登记信息完整性,并采集标本(附表3)。每个监测点每月采集40份及以上以稀便、水样便为主要症状的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发现霍乱病例,辖区县CDC及时进行流行病调查处置。,边境地区哨点监测实验室检测,及时检测:市/县监测点CDC对当天采集的粪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有关检测流程见附件1。及时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填写附表4,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医疗机构。,监测体系,常规监测病例法定报告暴发调查哨点监测边境地区哨点监测沿海地区致泻性弧菌哨点监测危险因素监测,致泻性弧菌监测哨点分布,9省各选择1个县(区)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
7、点选择2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致泻性弧菌哨点监测方法,每年5月10月,每个监测点每月采集60份腹泻病例粪便标本。监测点市/县(区)CDC对采集的粪便样本,分离培养6种致泻性弧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拟态弧菌、河弧菌、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实验室检测结果填写附表4。,监测体系,常规监测病例法定报告暴发调查哨点监测边境地区哨点监测沿海地区致泻性弧菌哨点监测危险因素监测,14省各选择2个县(区)作为监测点(上海1个县(区),每个监测点选择12家水产品批发市场、餐馆12家监测。,水产品监测,水产品监测方法,监测时间:每年5月-10月,每月采集水产品1次。标本采集量:每个监测点每月采集40份标本。
8、采集种类:甲鱼、牛蛙、贝类、鱼类等,需记录详细的采集地点和销售地点,尽可能登记上一级批发和/或养殖地点。采样方法:整体取样、部分取样和涂抹取样,其中1个涂抹样品应至少包括水产品的腮部、肛门和体表3处的涂抹拭子,水产品监测结果上报,检测结果需填写水产品霍乱监测登记表(附表5)。每月底前将结果报告至霍乱专报系统或专用邮箱。,水系监测,3省各选择1个边境口岸所在县(区)为监测点。,水系监测标本采集,采集时间:5月-10月采样方法:监测点的跨境水体、境外人员聚集地周围水体设立10个取水点,每个取水点分成相隔数米的2个取水位置,每个取水位置采集1份水样(每个监测点采集数量为每月20份标本)。检测结果填写
9、水系监测结果登记表(附表6),数据报告与反馈,各监测点每月15日报告上一月份哨点监测结果,监测汇总数据及监测工作总结报告于下一年度1月底前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向各地反馈监测结果,并负责完成年度全国监测总结报告。,监测信息利用,霍乱的预防控制,经常性预防措施 流行时的控制措施,经常性预防措施,“标本兼治,治本为主”防治队伍建设防治能力建设制订霍乱预防和控制的方案制订霍乱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完善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开展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经常性预防措施,建立健全腹泻病门诊(感染性疾病科)疫情监测与报告流动人口的管理农村群体性聚餐卫生管理防治能力建设(队伍、技术、设备等)饮用
10、水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安全霍乱疫苗预防专项监测,预防接种是有效防控霍乱疫情的特异性措施。口服霍乱疫苗:一类是灭活菌体加霍乱毒素B亚单位,另一类仅含灭活菌体。WHO立场:霍乱出现地方性流行时,控制措施包括适当的治疗、改善饮用水卫生和卫生设施以及动员社区参与等,同时可考虑把接种霍乱疫苗作为辅助性措施之一,但不应干扰前述主要控制措施的开展。rBSWC类疫苗对ETEC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42,霍乱流行时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2、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疾控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等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3、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规定逐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霍乱 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3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