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第7章教案.ppt
《路基路面工程第7章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工程第7章教案.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原则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路面排水设计,第七章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Drainage Design about Subgrade and Pavement,重点,学习要点:,掌握路基路面排水设备的构造;,掌握路基路面排水设备的布置;,了解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和一般原则。,第一节 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原则,一.排水的目的与要求,1.水对路基路面的危害,水对路基的危害表现为:冲刷和渗透,冲刷易形成水毁现象,渗透则使土体过湿。轻者降低路基强度,重者引起冻胀(frost heave)、翻浆(frost boiling)或边坡滑塌(slide slop)。,水对路面的危害表现为:降低
2、路面材料强度,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和路肩处造成卿泥(mud-pumping);造成路面承载力下降。,第一节 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原则,一.排水的目的与要求,2.路基排水的目的及要求,路基排水的目的:是将路基范围的土基湿度降到一定限度以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路基设计(design)时,必须考虑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地下水予以排除、拦截、隔断、疏干,降低;路基施工(construction)中,首先应校合全线路基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重视排水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路基养护(maintenance)中,对排水设施应定期检查与维修。,一.排水的目的与要求
3、,3.路面排水(pavement drainage)的目的及要求,路面排水的目的:是把降落在路界范围内的表面水有效的汇集并迅速排除出路界,同时拦截路界外可能流入的地表水。可分为路面表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及路面内部排水。,路面排水系统设计通常满足三方面要求:一是各项设施具有足够的泄水能力;二是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及渗流路径不能太长;排水设施有较好的耐久性。,第一节 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原则,二.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1.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并充分利用有效地形和自然水系。,2.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与农田水利相配合。,3.设计前应进行调查研究,做到综合设计和分期修建。,4
4、.注意防止附近山坡的水土流失,尽量不破坏自然水系。,5.路基排水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就地取材,以防为主。,6.应尽量阻止水进入路面结构,并提供良好的排水设备。,第一节 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原则,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地面排水:地表径流 大气降水,地下排水:上层滞水 潜水、层间水,边沟(roadside gully)截水沟(catch drain)排水沟(drainage ditch)跌水(drop water)急流槽(rapid flow),盲沟(bland ditch)渗沟(bland drain)渗井(filter well),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
5、备,1.边沟(roadside gully),设置位置: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设置作用: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结构:浆砌片石、栽砌卵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横断面形式:梯形:土质 三角形:机械化施工、矮路堤 流线形:积雪、积沙路段 矩形:石质,一.地面排水设备,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设计要点: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平坡路段,边沟纵坡宜不小于0.5。无需水力计算,紧靠路基设计,不允许其他沟渠的水引入,不允许与其它沟渠合用。不宜过长,不超过200300m利用自然沟渠、排水井、涵洞等排出出口处妥善处理:防冲刷(涵洞、急流槽、
6、跌水)P184 图7-3,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2.截水沟(catch drain),设置位置: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尽量与大多数水流方向垂直。,设置作用: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角不受流水冲刷。,挖方路段截水沟截面形式:挖方路段 山坡填方路段,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挖方路段截水沟:,d5m,地质不良地段可取10m或更大,截水沟下侧可堆置挖沟土方,且顶部设倾向沟内的 2%的土台,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填方路段 截水沟:,截水沟与坡脚之间,要有不小
7、于2m间距,并做成倾向沟内的 2%的横坡。,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截水沟的横断面形式:梯形、与地面水流方向垂直,1:m=1:11.5,b0.5,h0.5(按设计流量计算),纵坡及长度:纵坡宜不小于0.3;长度以200500m为宜。,设计要点:,沟壁底:密实、不滞留、不渗水,需加固、铺砌,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3.排水沟(drainage ditch),设置作用:引水,排除来自边沟、截水沟、或路基范围内其他水源的水流,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指定地点。,设置位置:离路基尽可能远些,距路基坡角不宜小于2m。,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底宽与深度
8、不宜小于0.5m,(水力计算选定)土沟的边坡坡度约为1:11:1.5。,纵坡:可取0.51.0,不小于0.3,不大于3。,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平面上力求短捷平顺,以直线为宜,或采用大半径曲线(R=1020m)转向;连续长度宜短,不超过500m,纵坡宜不小于0.3,不大于3%;若大于需加固处理,大于7%需改为跌水或急流槽。,设计要点:,出水口:使原水道不产生冲刷或淤积;锐角或圆弧相交,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沟渠(channel)加固,a:石灰三合土抹平层b:干砌片石,碎石垫平c:平铺草皮d:浆砌片石,碎石垫平e:竖铺草皮、砌石底f:砖
9、砌水槽,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4.跌水(drop water)与急流槽(rapid flow),适用情况:用于陡坡地段,沟底纵坡可达45度,跌水的构造:,有单级和多级之分,沟底有等宽和变宽之别,单级跌水,用于较长陡坡地段的沟渠,跌水,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基本构造:进水口 消力池、出水口,一般,跌水台阶高P最大不超过2.0m。,常用简易多级跌水,台高约0.40.5m,护墙用石砌或混凝土结构,墙基埋深为水深a的1.01.2倍,并不小于1.0m,墙厚0.250.3m。,消力池其消能作用,底部具有12纵坡,底厚0.350.3m,末端设有消力
10、槛,槛高一般1520cm。,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适用情况:坡度更陡,是山区公路回头曲线,沟通上下线路基排水及其他沟渠进水口的一种常见排水设施。,结构:砌石和水泥混凝土结构,亦可用岩石坡面挖槽,急流槽(rapid flow),构造:进口、主槽和出口。,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构造示意图,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5.倒虹吸与渡水槽,设置原因:当水流需要横跨路基,同时受到设计标高的限制,可以采用管道或沟槽,从路基底部或上部架空跨越,前者称为倒虹吸,后者为渡水槽。,倒虹吸设置条件:路基横跨原有沟渠,且沟渠水位高于路
11、基设计标高,不能按正常条件设置涵洞。,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5.倒虹吸与渡水槽,倒虹吸作用原理:借助上下游沟渠水位差,利用势能迫使水流降落,经路基下部管道流向路基另一侧,再复升流入下游水渠。,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5.倒虹吸与渡水槽,倒虹吸管道:箱形和圆形,以水泥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孔径0.51.5m,管道附近路基填土一般不小于1m,并不超过3m。,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5.倒虹吸与渡水槽,倒虹吸构造:管道两端设竖井,井底标高低于管道,起沉淀泥沙和杂物作用,进口处设置沉沙池和拦泥栅,第二节 路基排
12、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5.倒虹吸与渡水槽,渡水槽架设要求:满足道路净空和美化要求;结构上具有足够强度;效能上适合排水要求。,渡水槽构造:进出水口、槽身和下部支承。,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5.倒虹吸与渡水槽,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一.地面排水设备,6.蒸发池,适用条件:气候干旱,排水困难地段,可利用集中取土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排除地表水。,设置要求:蒸发池与路基边沟间应设排水沟连接。其边缘与边沟距离应不小于5m,池中水位应低于排水沟沟底。,容量:每个蒸发池容水量不宜超过200300m3,蓄水深度不应大于1.52.0m。,第二节 路基排水设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路面 工程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3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