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溶解度上课用.ppt
《课题2-溶解度上课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2-溶解度上课用.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回顾:溶液的形成,m溶液=m溶质+m溶剂,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2、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也叫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那么,像食盐这样能够溶于水的物质,是不是可以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不同,不同,【实验9-5】在常温下,取大约20mL水到入玻璃杯中,加入5g食盐,搅拌,等食盐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现象。,20mL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食盐完全溶解,食盐有少量剩余,剩余的食盐又溶解,【结论】物质溶于溶剂的质量
2、与溶剂的量有关系。,【结论】1、物质不能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2、水的量增多,溶解的物质也增多。,【实验9-6】在常温下,取大约20mL水到入玻璃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等硝酸钾溶解后,再加5g,搅拌加了几次后,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才有剩余而不再溶解?然后加热,观察现象。再加5g硝酸钾,观察现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硝酸钾到哪里去了?,固体消失,固体有剩余,固体消失,固体消失,有晶体析出,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结论】温度升高,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物质;温度降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物质的量减少。,从实验9-5可以看到,在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水里加入氯化钠,
3、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且氯化钠达到一定量时即不能继续溶解,此时得到的溶液称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一、饱和溶液,像这种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从实验9-6又可以看到,在一定温度下及一定量的水中,硝酸钾也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为什么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温度升高后又变成不饱和的了?,(1)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2)当温度一定,溶剂量一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该溶质质量的最大值。,(3)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另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时要
4、注意:,【讨论】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1)确定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练一练】,2、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在何种状态下所含溶质的质量最大?,饱和情况下,B,1、200时,要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下列措施中的:A温度升高至600 B加入硝酸钾C加入水 D加入200硝酸钾饱和溶液,13,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的溶液叫饱和溶液,浓溶液,(1)升温,(2)增加溶剂,(3)减少溶质,(1)降温,(2)减少溶剂,(3)增加溶质,
5、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不一定,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里,1.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溶质,而不在于溶液的浓稀。,2.对于同一种溶质和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注意两点,2.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硝酸钾晶体,温度降低一定程度时,过多的硝酸钾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像这种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叫做结晶。,雪花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3、结晶,获得晶体的常用方法除了冷却热的
6、饱和溶液的方法外,还有蒸发溶剂以获得晶体。人们就是蒸发溶剂的原理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得到含有大量化工原料的母液(叫做苦卤),其大致过程如下:,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食盐,母液,氯化钠,多种化工产品,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食盐,母液,氯化钠,多种化工原料,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蒸发溶剂,母液(苦卤),1定义:结晶后的溶液。,2、注意:母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反之不成立。,结晶的方法,方法一:降温结晶(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从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方法二:蒸发溶剂(蒸发结晶)(例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应用(1)鉴别蒸馏水和稀氯化钾溶液的简单方法。(2)汗水衣服晾干有白色痕迹的
7、原因。(3)炒菜锅底有白色晶体的原因。,取少量在玻片上晾干看是否有白色痕迹。,蒸发结晶,蒸发结晶,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热溶液,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小结: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它是受到温度、物质本身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等条件的影响。,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冷却,4、一般情况下,溶液的互相转化关系,例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通常可通过下列措施达到目的:1)降低溶液温度;2)加入溶质硝酸钾;3)蒸发溶液中的溶剂。,随堂练习,1在 温度下,在 的溶剂里,不能再
8、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加热时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C.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一定,一定量,饱和溶液,能够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C,3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像(如图所示)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B,二、溶解度,(一)溶解性,1、定义,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2、影响因素,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3、实例:相同温度下,高锰酸钾溶于水,而几乎不溶于汽油;碘易溶于汽油而不易溶于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溶解度 上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3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