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合成.ppt
《纳米材料合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材料合成.ppt(1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VP(Mw=55000,n500)与 AgNO3的摩尔比值分别为A)15:1 B)6:1 C)0.6:1,PVP 的聚合度分别为 A)n=1 B)n90 C)n11700,纳米尺寸处于原子、分子为代表的微观世界和人类活动空间为代表的宏观世界的中间地带,因此是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信息科学发展的新领域。1984年,德国科学家Gleiter等人首次采用惰性气体凝聚法制备了具有清洁表面的纳米粒子,然后在真空室中原位加压成纳米固体,正式提出了纳米材料的概念。,纳 米 材 料 概 述,1990年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NST)上,正式将纳米材料科学作为材料科学的
2、一个新分支。从此,一个将微观基础理论研究与当今高科技紧密结合起来的新型学科 纳米材料学正式诞生,并成为当今材料科学的前沿领域。,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零维)、纳米纤维(一维)、纳米膜(二维)、纳米块体(三维)、纳米复合材料等。,其中纳米粉末研究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制备其他纳米材料的基础。纳米粉末又称为超微粉或超细粉,一般指粒度在 100 纳米以下的粉末或颗粒,是一种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处于中间物态的固体颗粒材料。,纳米纤维: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料。包括:纳米管、纳米线、纳米带
3、等纳米膜:纳米膜分两类:一是由纳米粒子组成的薄膜;二是由纳米粒子镶嵌于基体所形成的薄膜材料,它兼具传统复合材料和现代纳米材料二者的优越性。,纳米块体:是将纳米粉末高压成型或控制金属液体结晶而得到的纳米晶粒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包括纳米微粒与纳米微粒复合(0-0复合)、纳米微粒与常规块体复合(0-3复合)、纳米微粒与薄膜复合(0-2复合)、不同材质纳米薄膜层状复合(2-2复合)等。,当物质颗粒小于100nm时,物质本身的许多固有特性均发生质的变化。这种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处于热力学上极不稳定的状态,因而表现出独特的效应的现象称为纳米效应。纳米材料具有四大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
4、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纳米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1)表面界面效应,随着微粒尺寸的减小,微粒中表面原子与原子总数之比将会增加,表面积也将会增大,从而引起材料性能上的变化,这就是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当粒径为1nm时,表面原子数比例达到约99%以上,原子几乎全部集中到纳米粒子表面,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他原子结合。,(2)小尺寸效应,当纳米微粒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超导态相干长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者更小时,晶体周期性边界条件将被破坏,导致其声、光、电、磁、热、力学等性能呈现出新奇的现象,显现出与传统材料的极大差异。如
5、,光吸收显著增强并产生吸收峰的等离子体共振频移;熔点下降等。这种由于粒子尺寸变化所引起的物性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3)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转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叫量子尺寸效应。早在60年代,日本科学家Kubo就提出了著名的Kubo公式,由于能级间距与原子数目成反比关系,当材料尺寸下降到一定程度,原子数不再近似于无穷,从而使得原本近似于无限小的能级间距变大,造成能级离散的现象。能带的变化,使得纳米材料在光、热、电、磁等性质都与常规材料不同。,(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因此存在隧道效应。近年来,人们发现纳米材料的一些宏
6、观物理量,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显示出隧道效应,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研究对基础研究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如它确立了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小化的极限。,(1)在陶瓷领域的应用 纳米陶瓷是指显微结构中的物相具有纳米级尺度的陶瓷材料,纳米陶瓷具有优良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均有显著提高。例如,纳米陶瓷能被弯曲,其塑性达100%;由纳米级氧化锆(ZrO2)粉料能够获得高韧性的陶瓷材料,在1250的温度下烧结到理论密度的98%以上(比传统烧结温度低400),且具有400%的塑性形变。,纳米材料的应用,(2)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纳米粒子由于尺寸小,表面所
7、占的体积百分数大,增加了化学反应的接触面,纳米粒子的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是很好的催化剂。金属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主要以贵金属Pt、Rh、Au、Ag、Pd为主,例如,超细Ag粉可以作为乙烯氧化的催化剂;Rh纳米粒子在烃氢化反应中显示出很高的活性和良好的选择性。,(3)在光学方面的应用 纳米光学材料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光传输、光储存、光反射、光吸收等各个领域。纳米SiO2光学纤维比常体材料的光传输损耗小许多倍;纳米材料的存储密度也明显高于常规材料;纳米微粒与树脂结合可用于紫外吸收,防晒油、化妆品中加入纳米TiO2、ZnO等可吸收大气中的紫外线,塑
8、料制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很容易老化变脆,在塑料表面涂上含有纳米微粒的透明涂层,这种涂层对300-400nm的紫外线范围有较强的吸收性能,这样就可以防止塑料老化。,(4)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界的虽然起步较晚,但有着极为诱人的应用前景,近年深受关注,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纳米控释药系统:这类药物主要特点是将药物粉末包埋在直径为微米或纳米级的微粒中,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组织,此项技术可望代替传统的化疗药物以减少毒副作用的影响。,纳米材料的表征,显微镜法(microscopy)显微镜法是一种测定颗粒粒度的常用方法。光学显微镜测定范围为大于0.8 m,小于0.8 m者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9、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常用于直接观察大小在(1 nm-5 m)范围内的颗粒,适合纳米材料的粒度大小和形貌分析。,扫描电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扫描线圈使高能电子束在样品表面进行扫描,由于高能电子束与样品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许多低能量的二次电子。这些二次电子的强度随着样品表面形貌的变化而不同。扫描过程中样品表面任意点发射的信息均可以记录下来,获得图像的信息。,普通扫描电镜的颗粒分辨率一般在6 nm左右,场发射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 0.5 nm。要求样品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对于非导电性样品需要进行表面蒸镀导电层如表面蒸金、蒸碳等。扫描电镜有很大的扫描范围,原则上从1 nm 到毫米
10、量级均可以用扫描电镜进行粒度分析。,透射电镜是以高能电子束透过样品经过聚焦与放大后所产生的物像,投射到荧光屏上或照相底片上进行观察。电子束穿透固体样品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加速电压和样品的物质原子序数。一般来说,加速电压越高,样品原子序数越低,电子束可以穿透样品的厚度就越大。对于透射电镜常用的加速电压为 100 kV。如果样品是金属,适宜的样品厚度约200 nm。,(ac)SEM images and(d)TEM image of the PPy nanowires,Au纳米微粒,Au纳米管,Ag纳米线,碳纳米管,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 light scattering)动态光散射的原理是当光
11、束通过产生布朗运动的颗粒时,会散射出一定频移的散射光。散射光在空间某点形成干涉,该点光强的时间相关函数的衰减与颗粒粒度大小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检测散射光的光强随时间变化,并进行相关运算可以得出颗粒粒度大小。动态光散射获得的是颗粒的平均粒径测量范围为(1 nm-5 m),X射线衍射(XRD)分析,每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晶体结构参数,如点阵类型、晶胞大小、原子数目和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等。X射线在某种晶体上的衍射必然反映出带有晶体特征的衍射花样(衍射位置、衍射强度I)。对于多相物质,其衍射花样由其各组成相的衍射花样简单叠加而成。根据衍射线条的位置经过一定处理可以确定物相是什么,这就是定性分析,
12、根据衍射线条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确定物相有多少,即定量分析。,谢乐(Scherre)公式 利用X射线衍射线宽法(谢乐公式)可以测定颗粒的晶粒度。当颗粒为单晶时,该法测得的是颗粒度;颗粒为多晶时,该法测得的是组成单个颗粒的单个晶粒的平均晶粒度。这种测量方法只适用晶态的纳米粒子晶粒度的评估。实验表明,晶粒度小于等于50 nm时,测量值于实际值相近;反之,测量值常小于实际值。,晶粒的平均粒径根据XRD衍射图谱和Scherrer公式:Dhkl=K/Bhklcos,计算得出。式中Dhkl 垂直平面hkl的晶粒尺寸,nm;Bhkl 衍射峰的半宽度,在计算过程中需转化为弧度;K 常数(取0.89);入射波长,
13、nm。,主要内容:零维纳米材料(纳米粒子)合成方法概述 王世敏,许祖勋,傅晶著.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管、纳米线等)合成方法概述 文献综述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概述 文献综述,纳米微粒的合成方法分类:1 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通常分为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2 根据制备状态的不同,制备纳米微粒的方法可以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大部分方法具有粒径均匀,粒度可控,操作简单等优点;有的也存在可生产材料范围较窄,反应条件较苛刻,如高温高压、真空等缺点。,零维纳米材料(纳米粒子)合成方法,气相法制备纳米微粒(气体冷凝法,溅射法,流动油面上真
14、空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法制备纳米微粒(沉淀法,水解法,喷雾法,溶剂热法,氧化还原法,乳液法,蒸发溶剂热解法,溶胶凝胶法)固相法制备纳米微粒(溶出法,球磨法),1气相法制备纳米微粒,气相法指直接利用气体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为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微粒的方法。气相法又大致可分为:气体冷凝法、化学气相反应法和溅射法等。,蒸发凝聚法是在低压的氩、氮等惰性气体(或活泼性气体)中将金属(合金)或氧化物蒸发气化,然后与惰性气体碰撞,冷却、凝结(或与活泼性气体反应后再冷却凝结)形成纳米微粒的方法。,2.2.2蒸发凝聚法 低压气体中蒸发法,整个过程
15、是在超高真空室内进行。通过分子涡轮泵使其达到0.1kPa以上的真空度,然后充入低压(约2kPa)的纯净惰性气体(He或Ar,纯度为99.9996)。欲蒸的物质(例如,金属,CaF2,NaCl等离子化合物、过渡金属氮化物及易升华的氧化物等)置于坩埚内,通过钨电阻加热器或石墨加热器等加热装置逐渐加热蒸发,产生原物质烟雾,由于惰性气体的对流,烟雾向上移动,并接近充液氦的冷却棒(冷阱,77K)。,在蒸发过程中,原物质发出的原子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而迅速损失能量而冷却,在原物质蒸气中造成很高的局域过饱和,导致均匀的成核过程,在接近冷却棒的过程中,原物质蒸气首先形成原子簇,然后形成单个纳米微粒。在接近冷却棒
16、表面的区域内,单个纳米微粒聚合长大,最后在冷却棒表面上积累起来。用聚四氟乙烯刮刀刻下并收集起来获得纳米粉。,气体冷凝法影响纳米微粒粒径大小的因素:,实验表明,随蒸发速率的增加(等效于蒸发源温度的升高),或随着原物质蒸气压力的增加,粒子变大。在一级近似下,粒子大小正比于lnPv(Pv为金属蒸气的压力)。(原物质气体浓度增大,碰撞机会增多,粒径增大)。惰性气体压力的增加,粒子变大。大原子质量的惰性气体将导致大粒子。(碰撞机会增多,冷却速度加快)。,总之,气体冷凝法1 可通过调节惰性气体压力,原子量;2 通过调节蒸发物质的分压即蒸发温度或速率等来控制纳米粒子的大小;,气体冷凝法优点:表面清洁;粒度齐
17、整,粒度分布窄;粒度容易控制。,根据加热源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电阻加热;2)高频感应加热;3)激光加热;4)等离子体加热;5)通电加热;6)爆炸丝法。,不同的加热方法制备出的超微粒的量、品种、粒径大小及分布等存在一些差别。,A 电阻加热:(电阻丝)电阻加热法使用的螺旋纤维或者舟状的电阻发热体如图所示。,铬镍系,铁铬系,温度可达1300;钼,钨,钽,温度可达1800;,有两种情况不能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加热和蒸发:两种材料(发热体与蒸发原料)在高温熔融后形成合金。蒸发原料的蒸发温度高于发热体的软化温度。目前使用这一方法主要是进行Ag、Al、Cu、Au等低熔点金属的蒸发。,B 高频感应:电磁感应
18、现象产生的热来加热。类似于变压器的热损耗。高频感应加热是利用金属材料在高频交变电磁场中会产生涡流的原理,通过感应的涡流对金属工件内部直接加热,因而不存在加热元件的能量转换过程而无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加热电源的感应线圈自身发热量极低,不会因过热毁损线圈,工作寿命长;加热温度均匀,加热迅速工作效率高。,所制备的纳米微粒的粒径可以通过调节蒸发空间的压力和熔体温度(加热源的功率)来进行控制。,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中制备的Fe-Co合金纳米微粒(颗粒大小为20一30nm),由高频感应加热制备的Fe-Co纳米微粒的粒度分布,此法的缺点是W、Ta、Mo等高熔点低蒸汽压物质的纳米微粒制备非常困难。,C 激光加热:利
19、用大功率激光器的激光束照射反应物,反应物分子或原子对入射激光光子的强吸收,在瞬间得到加热、活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反应分子或原子获得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后,迅速完成反应、成核凝聚、生长等过程,从而制得相应物质的纳米微粒。激光能在10-8秒内对任何金属都能产生高密度蒸气,能产生一种定向的高速蒸气流。,激光加热具有如下的优点:加热源可以放在系统外,所以它不受蒸发室的影响;不论是金属、化合物,还是矿物都可以用它进行熔融和蒸发;加热源(激光器)不会受蒸发物质的污染等等。,激光加热制备纳米微粒的实验装置,若改在活泼气氛中进行同样的激光照射,可以制备出氧化物以及氮化物等陶瓷纳米微粒。,作为实际例子,在Ar气气
20、氛中使用CO2 激光束照射SiC粉末进行蒸发。随气氛压力的上升,纳米微粒的粒径变大。在 Ar气1.3kPa气氛中生成的 SiC纳米微粒粒径约为20 nm。,D 等离子体加热,当气体中每个粒子的能量超过原子的电离能,电子将会脱离原子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而原子因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当足够的原子电离后转变另一物态-等离子态。,可见,等离子体是由大量自由电子和离子及少量未电离的气体分子和原子组成,且在整体上表现为近似于电中性的电离气体。等离子体=自由电子+带正电的离子+未电离原子或分子,为物质的第四态,(1)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 该法是在惰性气氛或反应性气氛下通过直流放电使气体
21、电离产生高温等离子体,使原料熔化、蒸发,蒸气遇到周围的气体就会被冷却或发生反应形成纳米微粒。在惰性气氛中,由于等离子体温度高,几乎可以制取任何金属的微粒。,等离子体加热法制备纳米微粒的实验装置,(2)氢电弧等离子体法 该法在制备工艺中使用氢气作为工作气体,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其原因被归结为氢原子化合时(H2)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强制性的蒸发,使产量提高,而且氢的存在可以降低熔化金属的表面张力,从而加快蒸发速率。以纳米金属Pd为例,该装置的产率一般可达300g/h。,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粒子装置,此种制备方法的特点是超微粒的生成量随等离子气体中的氢气浓度增加而上升。,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用这种方法
22、,制备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和制备的条件及材料有关。一般为几十纳米。如Ni,1060 nm间的粒子所占百分数达约为78%。粒子的形状一般为多晶多面体,磁性纳米粒子一般为链状。,Cui Z L,Zhang Z K,Hao C C,et al.Thin Solid Films.1998,318:76,TEM image of Ni nanoparticles,该方法已经制备出30多种纳米金属和合金,也有部分氧化物。如Nano-Fe、Co、Ni、Cu、Zn、Al、Ag、Bi、Sn、Mo、Mn、In、Nd、Ce、La、Pd、Ti,CuZn、PdNi、CeNi、CeFe、CeCu以及纳米氧化物A12O
23、3、Y2O3、TiO2、ZrO2等。,为了制取陶瓷超微粒子,如TiN及AlN,则掺有氢的惰性气体采用N2气,被加热蒸发的金属为Ti及Al等。,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金属粒子特性1)储氢性能 由于纳米粒子表面积较大,制备过程中使用了氢气,因此产物纳米粒子吸附有一定量的氢。可用脱附和质谱实验所证实。随着温度的增加,纳米粒子释放的氢量也增加,大约在400时释放氢量达到一个极大值。然后随着的温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大约在600时,氢气已经释尽。,Releasing hydrogen curves of nano-particles,Cui Z L,Zhang Z K,Hao C C,et al.Thin
24、 Solid Films.1998,318:76,2)特殊的氧化行为由于储氢性能的影响,导致此法制备的粒子的氧化行为不同于其它方法制备的粒子。即由内核开始氧化,至外部全部氧化。例如:纳米Fe粒子在空气中加热,当温度低于600时,粒子由金属外壳和氧化物内核组成,原因是储藏的氢遇到热后释放出来,把表层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当温度达到600时,粒子全部氧化。因为氢已释放完毕。而用化学法制备的不含有氢的纳米Fe粒子在空气中加热时,外表面首先被氧化,在低温时就会形成金属核氧化物壳。,3)薄壳修饰使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在制备工艺中使用添加第二种元素的方法,可制备出一种具有稀土外壳和过渡金属内核的纳米复合粒子。
25、用TEM观察发现CeNi粒子是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表层厚度为2-3 nm,主要由Ce构成,为短程有序,原子的排列不断被许多缺陷的存在所断,这使得表面积及表面活性点增加。,HRTEM photograph of n-CeNi particle,这种壳层复合粒子的形成被归结为CeNi合金液滴的非平衡冷却过程。即CeNi的偏析造成。高熔点的Ni(1728 K)形成内核,低熔点的Ce(1068 K)形成外壳。,崔作林等研究了在气相苯加氢反应中纳米NiCe 粒子催化活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在200以下,苯的转化率很小,即催化活性很低,当温度超过200后,转化率逐渐升高,在300时转化率达100%,即催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米 材料 合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