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保温隔热.ppt
《纳米保温隔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保温隔热.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型建筑材料,课程作业一保温材料隋倩 2011050205,建筑保温材料的发展特点,建筑保温的意义:舒适的生存环境。,建筑保温材料的发展特点:,关键词:1、传热系数2、材料物理性质3、材料的分子特性4、仿生,传热系数,一、外墙保温材料:1、硅酸盐保温材料 2、胶粉聚苯颗粒 3、钢丝网采水泥泡沫板(舒乐板)4、挤塑板 二、屋面材料:1、xps挤塑板 2、EPS泡沫板 3、珍珠岩及珍珠岩砖 4、蛭石及蛭石砖 三、热力、空调材料:聚氨酯、橡塑海绵、聚乙烯、聚苯乙烯泡沫、玻璃棉、岩棉 四、钢构材料:聚苯乙烯、挤塑板、聚氨酯板,玻璃棉卷毡等。,传热系数,橡塑海绵:海绵橡胶。海绵状多孔结构的硫化橡胶。有开
2、孔、闭孔、混合孔和微孔之分。可制成软橡胶或硬橡胶制品。质轻、柔软、有弹性、不易传热。具有防震、缓和冲击、绝热、隔音等作用。用合成橡胶制成的还具有耐油、耐老化、耐化学药品等特点。广泛用于汽车、飞机、化学、日用品等工业,用作保温、隔音、防震材料,以及制座垫、床垫、医疗机械、卫生用品、体育用品等。可由生橡胶中加起泡剂(如碳酸铵、尿素、偶氮二异丁腈等)或上浓缩的胶乳经搅拌鼓入空气,再经硫化而成。,材料物理性质,以固液相变为例,在加热到熔化温度时,就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熔化的过程中,相变材料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潜热;当相变材料冷却时,储存的热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要散发到环境中去,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
3、。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所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潜热。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相变材料(PCM),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形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相变材料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相变材料可分为有机(Organic)和无机(Inorganic)相变材料。亦可分为水合(Hydrated)相变材料和蜡质(Paraffin Wax)相变材料.其中,无机类PCM主要有结晶水合盐类、熔融
4、盐类、金属或合金类等;有机类PCM主要包括石蜡、醋酸和其他有机物;近年来,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应运而生,它既能有效克服单一的无机物或有机物相变储热材料存在的缺点,又可以改善相变材料的应用效果以及拓展其应用范围。因此,研制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已成为储热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但是混合相变材料也可能会带来相变潜热下降,或在长期的相变过程中容易变性等缺点。,相变材料,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应用于建材的研究始于1982年,由美国能源部太阳能公司发起。20世纪90年代以PCM处理建筑材料(如石膏板、墙板与混凝土构件等)的技术发展起来了。随后,PCM在混凝土试块、石膏墙板等建筑材料中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方兴未艾。1999年
5、,国外又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固液共晶相变材料,在墙板或轻型混凝土预制板中浇注这种相变材料,可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另欧美有多家公司利用PCM生产销售室外通讯接线设备和电力变压设备的专用小屋,可在冬夏天均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此外,含有PCM的沥青地面或水泥路面,可以防止道路、桥梁、飞机跑道等在冬季深夜结冰。,相变材料,相变材料与建筑材料的复合工艺PCM与建材基体的结合工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将PCM密封在合适的容器内。(2)将PCM密封后置入建筑材料中。(3)通过浸泡将PCM渗入多孔的建材基体(如石膏墙板、水泥混凝土试块等)。(4)将PCM直接与建筑材料混合。(5)将有机PCM乳
6、化后添加到建筑材料中。国内建筑节能知名企业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成功地将不同标号的石蜡乳化,然后按一定比例与相变特种胶粉、水、聚苯颗粒轻骨料混合,配制成兼具蓄热和保温的可用于建筑墙体内外层的相变蓄热浆料。试验楼的测试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在开发的还有相变砂浆、相变腻子等产品。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现代建筑向高层发展,要求所用围护结构为轻质材料。但普通轻质材料热容较小,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这不仅造成室内热环境不舒适,而且还增加空调负荷,导致建筑能耗上升。目前,采用的相变材料的潜热达到170J/g甚至更高,而普通建材在温度变化1时储存同等热量将需要190倍相变材料的质量。因此,复合相变建材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米 保温 隔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7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