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光谱实验.ppt
《红外吸收光谱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吸收光谱实验.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30,一、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注:,红外光区的划分如下表:,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将红外光区分成三个区:近红外区、中红外区、远红外区。其中中红外区是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区域,一般说的红外光谱就是指中红外区的红外光谱.,3.红外光区的划分,2023/10/30,原子核转变,电磁转动,分子转动,分子振动,外层电子的跃迁,内层电子的跃迁,Interaction,Region,Wavelength(cm-1),Wavelength(m),4000 cm-1(2.5m),400 cm-1(25m),谱区范围,2023/10/30,红外光谱的三个波区和能级跃迁类型,可按波长将红外光谱分为近
2、红外 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波区,中红外区对应分子振动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可伴随转动能级的跃迁,是最为常用的红外光谱区.,2023/10/30,一、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1.红外光谱的定义,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并由其振动运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的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从而形成的分子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来进行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称红外吸收光谱法。,2.红外活性分子和非红外活性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分子称为红外活性分子,如CO2分子;反之为非红外活
3、性分子,如O2分子。,2023/10/30,一、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水分子是非线型分子,振动自由度:33-6=3个振动形式,分别为不对称伸缩振动、对称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这三种振动皆有偶极矩的变化是红外活性的。如图所示:,下面以水分子的振动为例加以说明:,2023/10/30,一、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H2O振动flash,2023/10/30,一、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CO2振动flash,2023/10/30,红外光谱的作用,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基频吸收带出现在MIR光 区。基频振动是红外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振动,最适于 进行红外光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红外光谱仪最为 成熟、简单,因此它是应用极为
4、广泛的光谱区。通常,中红外光谱法又简称为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是鉴别物质和分析物质化学结构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定性鉴别、物相分析和定量测定,并用于研究分子间和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2023/10/30,二、红外光谱的应用,红外光谱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特征性,谱图上的每个吸收峰代表了分子中某个基团的特定振动形式。据此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等方面。,(1)已知物的鉴定 在得到试样的红外谱图后,与纯物质的谱图进行比较,如果谱图中峰位、峰形和峰的相对强度都一致,即可认为是同一物质。,1.定性分析,(2)未知物的鉴定 是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用
5、途,涉及到图谱的解析。,首先应了解样品的来源、用途、制备方法、分离方法、理化性质、元素组成及其它光谱分析数据如UV、NMR、MS等有助于对样品结构信息的归属和辨认。,2023/10/30,红外吸收峰,物质的红外光谱是其分子结构的反映,谱图中的吸收峰与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形式相对应。实验表明,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如O-H、N-H、C-H、C=C、C=OH和CC等,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分子的其它部分对其吸收位置影响较小。通常把这种能代表及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谱带称为基团频率,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特征吸收峰。,2023/10/30,红外吸收峰,红外光谱区可分成4000 cm-1 130
6、0 cm-1、1300 cm-1 600 cm-1两个区域。4000 cm-1 1300 cm-1 之间,称为基团频率区、官能团区或特征区。区内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带,比较稀疏,容易辨认,常用于鉴定官能团(最有分析价值)。1300 cm-1 600 cm-1 区域内,除单键的伸缩振动外,还有因变形振动产生的谱带。这种振动与整个分子的结构有关。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并显示出分子特征。这种情况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称为指纹区。(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2023/10/30,特征区(官能团区)分为三个区域:,(1)4000 2500 cm-1 X-H伸缩振动区
7、(X可以是O、H、C或S等原子)O-H基的伸缩振动出现在3650 3200 cm-1 范围内,它可以作为判断有无醇类、酚类和有机酸类的重要依据。羟基化合物产生缔合现象,O-H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位移,在3400 3200 cm-1 出现一个宽而强的吸收峰。胺和酰胺的N-H伸缩振动也出现在35003100 cm-1,因此,可能会对O-H伸缩振动有干扰。C-H的伸缩振动可分为饱和和不饱和的两种。饱和的C-H伸缩振动出现在3000 cm-1以下,约30002800 cm-1,取代基对它们影响很小;不饱和的C-H伸缩振动出现在3000 cm-1以上,以此来判别化合物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的C-H键
8、;苯环的C-H键伸缩振动出现在3030 cm-1附近,它的特征是强度比饱和的C-H浆稍弱,但谱带比较尖锐。,2023/10/30,特征区(官能团区)分为三个区域:,(2)25001900 为叁键和累积双键区。主要包括-CC、-CN等等叁键的伸缩振动,以及-C=C=C、-C=C=O等累积双键的不对称性伸缩振动。对于炔烃类化合物,可以分成R-CCH和R-C C-R两种类型,R-CCH的伸缩振动出现在21002140 cm-1附近;R-C C-R出现在21902260 cm-1附近;-C N基的 伸缩振动在非共轭的情况下出现在22402260 cm-1附近。当与不饱和键或芳香核共轭时,该峰位移到22
9、202230 cm-1附近。,2023/10/30,特征区(官能团区)分为三个区域:,(3)19001200 cm-1为双键伸缩振动区 该区域重要包括三种伸缩振动:C=O伸缩振动:出现在19001650 cm-1,是红外光谱中很特征的且往往是最强的吸收,以此很容易判断酮类、醛类、酸类、酯类以及酸酐等有机化合物。酸酐的羰基吸收带由于振动耦合而呈现双峰。C=C伸缩振动:烯烃 的C=C伸缩振动出现在16801620 cm-1,一般很弱;单核芳烃的C=C伸缩振动出现在1600 cm-1和1500 cm-1附近,有两个峰,这是芳环的骨架结构,用于确认有无芳核的存在。苯的衍生物的泛频谱带:出现在20001
10、650 cm-1范围,是C-H面外和C=C面内变形振动的泛频吸收,虽然强度很弱,但它们的吸收面貌在表征芳核取代类型上是有用的。,2023/10/30,指纹区,1、1300900 cm-1区域 C-O、C-N、C-F、C-P、C-S、P-O、Si-O等单键的伸缩振动和C=S、S=O、P=O等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其中1375 cm-1的谱带为甲基的C-H对称弯曲振动,对识别甲基十分有用,C-O的伸缩振动在13001000 cm-1,是该区域最强的峰,也较易识别。2、900650 cm-1区域 某些吸收峰可用来确认化合物的顺反构型。烯烃的=C-H面外变形振动出现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双键的取代情况
11、。对于RCH=CH2结构,在990 cm-1和910 cm-1出现两个强峰;为RC=CRH结构是,其顺、反构型分别在690 cm-1和970 cm-1出现吸收峰,可以共同配合确定苯环的取代类型。,2023/10/30,2023/10/30,红外谱图的区域,N-HO-HC-H,C=NC=C,C=OC=NC=C,指纹区,2023/10/30,红外光谱解析程序,先特征、后指纹;先强峰,后次强峰;先粗查,后 细找;先否定,后肯定;寻找有关一组相关峰佐证先识别特征区的第一强峰,找出其相关峰,并进行 峰归属再识别特征区的第二强峰,找出其相关峰,并进行 峰归属 结合NMR、MS、UV等,进行结构确证(四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 吸收光谱 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