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针火针芒针刺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内针火针芒针刺法.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皮内针、火针、芒针刺法,教学目标,1.熟悉皮内针、火针、芒针法的概 念及特点。2.了解皮内针、火针、芒针法的操 作方法、适应症与应用注意事项。,教学内容,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皮内针刺法,概念一、针具二、操作方法三、适应范围四、注意事项,概念,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在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通过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原理),返回,“静以久留”内经,作用原理:持续微弱地刺激皮部,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一、针具,皮内针是以不锈钢丝制成的小针。有麦粒型和图钉型两种。,返回,二、操作方法,(一)麦粒型皮内针刺法刺入操作:埋藏固定:,左手拇、食指将穴位的皮肤
2、向两侧撑开绷紧,右手用小镊子夹住针柄,针尖对准穴位,将针平刺入皮0.51cm。,针刺入皮内后,露在外面的针身和针柄下的皮肤表面之间,粘贴一小块胶布,然后再用一块较前稍大的胶布,覆盖在针上。,(二)图钉型皮内针刺法 刺入操作:以小镊子或持针钳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轻轻刺入,然后以小方块胶布粘贴固定。也可将针柄放在预先剪好的小方块胶布上粘住,用镊子夹起胶布,针尖对准穴位直刺并按压固定。图钉型皮内针多用于面部及耳穴等须垂直浅刺的部位。,埋针时间的长短,一般12天,多者67天,暑热天不宜超过2天,以防止感染。留置期间,可4h左右用手按压12min,以加强刺激,增强疗效。,返回,三、适应范围,本法常
3、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高血压、头痛、失眠、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支气管哮喘、胃痛、胆绞痛、关节痛、痛经、遗尿等病症。,返回,四、注意事项,1埋针要选择易于固定和不妨碍肢 体活动的穴位。2埋针期间,针处不要着水,以免 感染。3溃疡、炎症部位,禁用本法。,返回,火针刺法,概念一、针具二、操作方法三、适应范围四、注意事项,概念,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古称“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一、针具,一般用较粗的不锈钢针,也有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以及用钨合金所制的火针。,二、操作方法,(一)选穴与消毒(二)烧针与针刺(三
4、)针刺深度(四)针后处理,选穴:辨证取穴、“以痛为腧”,但选 穴宜少,以局部穴位为主。消毒:选定穴位后进行严格消毒,先 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脱碘。,烧针:先烧针身,后烧针尖。火针烧灼的 程度有三种,若针刺较深,需烧至 白亮,否则不易刺入,也不易拔出,而且剧痛;若针刺较浅,可烧至通 红;若针刺表浅,烧至微红即可。针刺:一般左手持灯,右手持针,靠近施 术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速进速 出。,针刺深度,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针后处理,火针刺后,用干棉球迅速按压针孔,以减轻疼痛。针孔的处理,视针刺深浅而定,若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
5、5分深,可用消毒纱布敷贴,胶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三、适应范围,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祛腐生新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痹证、慢性结肠炎、痛经、痈疽、瘰疬、颈椎病、网球肘、腱鞘囊肿、腋臭以及扁平疣、痣等。,四、注意事项,1面部慎用火针。因为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较 小疤痕,因此除治面部痣、疣外,一般面部不 用火针。2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3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4发热的病症,不宜用火针治疗。对初次接受火 针治疗患者,应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芒针刺法,概念一、针具二、操作方法三、适应范围四、注意事项,概念,芒针刺法是用芒针针刺穴位以治
6、疗疾病的方法。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为芒针。,一、针具,目前临床使用的芒针有5寸、6寸、7寸、8寸、10寸、15寸等数种,以长度58寸、粗细2628号的针具最为常用。,二、操作方法,(一)进针(二)手法(三)出针,进针 刺手持针,押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对准穴位,当针尖贴近穴位皮肤时,运用指力和腕力,压捻结合,迅速刺透表皮,并缓慢将针刺至适宜深度。,手法 常用手法以捻转为主,要求轻捻缓进,一般在180360之间。行针不可单向捻转,否则针身容易缠绕肌纤维,出现滞针,产生疼痛。在运用芒针刺法时,还可采用多向刺法,即
7、芒针针刺到一定深度后,根据治疗需要和穴位解剖特点,用押手的动作改变针刺的角度和方向,以增强疗效。,出针 出针时,一般左手持消毒干棉球按压在针旁皮肤上,右手将针轻轻捻转,慢慢提至皮下,然后将针提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三、适应范围,一般可用于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病、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急性脊髓炎、外伤性截瘫、重症肌无力、脊椎病、癫痫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四、注意事项,1对初次接受芒针治疗的患者,应做好解释 工作,消除恐惧心理。2针刺须缓慢,切忌快速提插,以免伤及血 管、神经或内脏等。3由于芒针针身长,刺入深,进针后嘱患者 不可移动体位,以免滞针、弯针或断针。4过饥、过饱、过劳、醉酒、年老体弱、孕 妇、儿童以及某些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忌 用本法。,复习思考题,1.皮肤针的针刺部位有哪些?2.皮内针的适应范围是什么?3.应用火针时应注意什么?4.芒针如何操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