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法律体系.ppt
《环境法法律体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法法律体系.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的环境资源问题,资源缺乏 中国自然资源总量的综合排序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口平均只占世界平均的1/3,其中土地不足1/3,森林与林地为1/6,草场为1/2,森林蓄积量为1/8,矿产资源为1/2。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2812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为2344立方米,占世界平均量的1/4,美国1975年的人均耗水量已达2528立方米;黄河在1997年断流226天,即全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断流。因此,中国要以占世界7%的土地、占世界5%的淡水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中国基本的国情。,中国的环境资源问题,资源分布不均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量占全
2、国总量的80以上,而耕地仅占全国总量的36;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量不到全国总量的20,而耕地却占全国总量的64。环境资源分布不平衡给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中国的环境资源问题,环境污染严重中国的局部环境质量虽有所改善,但整体环境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位,氟氯烃的排放总量也居世界第一位,酸雨面积已占中国大陆面积的40且呈发展趋势,国际社会和周边国家对中国酸雨和其他流动性污染十分敏感,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环境资源问题,生态环境恶化
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建国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家土地总面积的38%;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增加到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土地”三化”(指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我国草地总面积约4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0%)面积为1.35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3%,其中耕地578.4万公顷,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我国有15%至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环境、法和环境法,灋:独角兽,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4、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只角,故又俗称独角兽。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中,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它怒目圆睁,能够辨善恶忠奸。,法,一、环境资源法的概念,一、环境资源法概念及发展,在法学上,不但不同国家对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有不同的称呼,即使在同一国家也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过去日本多称公害法、国土法,西欧多称污染防治(或控制)法、自然资源法,前苏联多称自然保护法、土地法,前民主德国多称国土整治法;但目前它们在保留过去称呼的同时,也称环境法或环境资源法。我国法学界多称环境法或环境保护法,也有的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资源法和国土法。,环境资源法的概念、特征、目 的、适用范围和法律关系,
5、三、环境资源法及其相关概念,环境保护法,土地法,自然资源法和国土法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自然资源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由各种部门资源法所组成。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水产资源(渔业)、野生动植物资源、海岸带资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和章程。,国土法是“调整有关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因此,凡是我国主权管辖领域内的土、水、矿产、生物、海洋等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以及管理方面的各项法律、条例、规定、办法等法律文件,都属于国土法的范围
6、,它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法是“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内容一般包括: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的分类和相应的法律制度(农业土地、城市土地、特殊用途土地等的法律制度);土地规划;土地保护(防治土地的破坏和污染);土地管理机构及其职权;土地纠纷的处理;违反土地法的法律责任,等等,环境资源法的含义,环境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有关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关于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的各种法规和法律源渊的总和。这个定义包括如下四层意思:环境法是法的一种环境法是某类法律规范、法律规定和法律源渊的总称或综合体
7、环境法调整的是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环境法调整的主要社会关系是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征,一、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对于环境法的性质和本质,正如法的性质和本质一样,在我国法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对法的性质和本质这两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法的性质即本质、本质即性质;有的认为性质不同于本质,性质有几个,本质只有一个,本质是最基本的性质;有的认为本质也是多层次的。“现代环境法的产生,不是因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严重危害了人类生存环境,也就是说,环境法产生的背景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同自然的矛盾。当然,这些矛盾也包含了某些政治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法 法律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