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概论.ppt
《环境生态学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态学概论.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ECOLOGY,环境生态学,主讲: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曹灿景,主要参考书目1尚玉昌 著生态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同济大学 编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毛文永 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5。4周曦 编生态设计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6。5.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8。6.戴天兴 城市环境生态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2。,课程总体介绍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涉及到所有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也关系到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与发展前景。为了适应形势的需求,我们开设了环境生态学这门课程。生态环境设计是以
2、生态学为基础,从生态的角度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设计出合理的生态环境,使人类更好地生存。,教学目的 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影响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限制了人们的正确思想与行动,竞争性地使用和开采生态环境资源,已经使环境问题变得非常普遍与严重,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的义务。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要尽快的系统掌握环境生态学知识,形成牢固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以指导设计,这是现代设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习环境生态学的意义21世纪面临的许多世界性难题,大都与生态环境有关:,人口膨胀 粮食紧张 环境污染 能源不足 资源紧缺 遗传疾病,环境生态学与自然资源的利用、人类生存环境
3、问题高度相关,学习环境生态学将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学习环境生态学尤为重要和必要,环境生态学更是生态设计必不可少的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艺术、生态运动、生态伦理。多样化的世界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美好的!,第一章 环境生态学概论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有关概念一、生态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二、环境与环境问题三、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基础一、与生态学相关学科二、生态学等级单元三、生态平衡 四、环境的自净作用,课程概要,第二章 世界环境生态问题 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类生存面临的环境问题第二节 中国的环境问题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城市生态
4、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第二节 城市生态规划第三节 城市生态建设第四节 城市生态绿地规划,第四章 生态建筑1.生态建筑的概念2.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3.生态建筑空间处理4.生态建筑发展动向5.生态建筑实例赏析,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赏析法、作业法。考核方法平时成绩(考勤+提问=50%)+作业成绩(50%),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相关概念一、生态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二、环境与环境问题三、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第一章 环境生态学基础,一、生态学概念、起源与发展 当今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概念,如生态设计、生态问题、生态平衡、生态危机、生态意识等,
5、都是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一)生态学的概念与起源 生态学来源于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英语biology(is the study of life)兼有“生物学”与“生态学”的两个含义。,生态学ecology这个词,来自希腊语“oikos”与“logos”。前者意为house或household(Nature 居住地、隐蔽所、家庭),后者意为学科研究。,代表人物观点:EHaeckel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E.P.
6、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马世骏(1980)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生态学思想的萌芽公元16世纪以前,在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生态学思想的书,例如:公元前1200年 尔雅;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公元前100年前后,农历确立了24节气,同时禽经一书(鸟类生态)问世。在欧洲:公元前285年也有类似著作问世。,(二)生态学的发展阶段,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孔子:法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者仁也,仁者生也。”荀子:节用裕民,节流开
7、源。董仲舒: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中国的艺术也与自然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有山水画、花鸟画,诗歌有山水田园诗歌,中国的园林艺术基本上是对自然的模仿。在古代,中国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退隐山林”,过自然的生活是许多文人雅士的愿望。,陶渊明甚至把世俗生活比做牢笼,认为回归自然生活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生态学的形成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学的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生态学来源于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英语biology就兼有“生物学”与“生态学”的两个含义。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
8、,并首次明确生态学的定义。,(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出版了生态学著作与教科书 C.Cowels(1910)发表的生态学;F.E.Chements(1907)发表的生态学及生理学;前苏联苏卡切夫的植物群落学(1908)、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A.G.Tamsley(1911)发表的英国的植被类型等;R.N.Chapman(1931)的动物生态学;中国费鸿年(1937)的动物生态学。特别是(1949)等的动物生态学原理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3.生态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今)生态学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深入到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中,形
9、成各自的分支学科。渗入到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甚至思维和意识中。,形成的主要学派 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结构分析为特点。代表人物:G.E.Du Rietz法瑞学派:注重群落生态外貌,强调特征种的作用。代表人物是 J.Braum-Blanquet英美学派:以动态和数量生态为特点。代表人物是Clements和Tansley前苏联学派:植物(群落)与地学结合。代表人物:,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1)更加往宏观的方向发展: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物圈、全球生态学(能量和物质的流动无国界)。(2)广泛应用系统理论(系统生态学):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生态系统的行为和各种管理措施。应用最优化原理来
10、控制和管理生态系统。(3)与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的结合:生态经济学。(4)应用生态学:生态工程,生态技术,生态建设,生态管理。(5)量化生态学:植被的聚类分析、排序技术,物种的多样性研究,信息生态学,二、环境的相关概念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本义是指周围的境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在生物科学中,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
11、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在环境科学中,人类是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一)环境的类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1.自然环境 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出现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2.人工环境 狭义上是指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科研、文化、医疗等需要而创造的环境空间,如人工气候室、无尘车间、温室、密封舱、各种建筑、人工园林等。广义上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由于人工形成的物质、能
12、量和精神产品以及由人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称之为社会环境,包含物质、精神、社会关系3个层面)。我们现在研究的环境是围绕着人类活动而展开的,在时间上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空间上随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张而扩张。,环境是个系统,这个系统又因分析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从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由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地方,也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最直接的环境,他们是人工环境占优势的生存环境。它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的总体。它具备人类生存的三大条件: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
13、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当今的地理环境概念,不仅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人口、民族、聚落、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他们构成的圈层,称为人文圈。地质环境指地理环境中除去生物圈以外的其余部分。星际环境指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环境空间。,(二)环境要素的概念与属性1.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环境要素可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其中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岩石、土壤等。,2.环境要素的基本属性(1)最差(小)因子限制率,整体
14、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环境诸要素中处于“最低状态”的那个要素,不能用其余处于良好状态的要素去替代、去弥补。改进环境质量时,必须对环境诸要素的优劣状态进行数值分类,遵循由差到优的顺序依次改进,使之均衡的达到最佳状态。,(2)等值性 各个环境要素,无论他们在规模或数量上有何不同,但只要是一个独立的要素,那么他们对于环境的限制作用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各个环境要素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在他们处于最差状态时,具有等值性。,(3)整体性大于各个个体之和 一个环境的性质,不等于组成该环境的诸要素性质简单相加之和,而是比“和”丰富的多、复
15、杂的多,即: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之和。环境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效应,是在个体效应基础上的质的飞跃。,(4)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 环境诸要素在地球演化史上的出现,有先后之别,但他们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从演化的意义上看,某些要素蕴育着其它要素,如岩石圈的形成为大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岩石圈和大气圈的存在又为水圈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蕴育了生物圈,而生物圈又会影响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的变化。,(三)环境的功能环境的功能指以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构成的环境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发展所提供的有益用途和相应价值。1.空间功能环境能提供供人类和其他生物栖息、生长、繁衍的场
16、所,且这种场所是适合他们生存发展的。2.营养功能这是广义的营养,包括环境提供的人类和其他生物生长、繁衍所必须的各类的营养物质及各类资源、能源(后者主要针对人类而言)。,3.调节功能 主要指环境要素的自我恢复调节功能及对于其他要素的调节功能。对于人类来说,当其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系统的功能时,应遵循环境形成、发展、变迁的机制,尽力保护原有的环境功能,科学合理的扩大他们的功能,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否则,环境功能就会逐渐衰竭直至消灭。,(四)环境的特征1.环境自身的特征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与交换。环境外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进入系统
17、内部,这个过程称为输入。系统内部对外界产生一定的作用,一些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系统外部,这个过程称为输出。,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内,若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就会出现平衡,称为环境平衡或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它的稳定性就越大,越容易保持平衡。因为任何一个系统,除组成成分的特征外,各组分之间还具有相互作用的机制,这种相互作用越复杂,彼此的调节能力就越强。,2.环境对于干扰所具有的特征(1)整体性 人类环境的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总会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和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从整体上看,是没有地区界限和国界的。,(2)有限性 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生态学 概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6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