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保健疗法.ppt
《牵引保健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牵引保健疗法.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牵引疗法,牵引疗法是将外力施加于患者身体一定部位,通过牵拉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牵引疗法可用于脊柱和肢体,其中不同关节的牵引术需按不同关节的结构和生理需要分别设计和实施。脊柱牵引包括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牵引和用于颈椎病的颈椎牵引。,(一)脊柱牵引疗法概述,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2、牵引的作用机制3、脊柱牵引分类,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椎间盘,髓核:半流体胶状物,正常状态下能吸收一定的压力和震荡力,纤维环,按同心圆排列组成,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正常椎间盘可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破裂。髓核向四周传递压力,使纤维环承受圆周张力,此张力在腰段脊柱可达脊椎所受纵向压力的4-5倍。
2、,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脊柱屈曲、侧弯时,椎间盘一部分受到牵拉(张力),另一部分则受到挤压;当脊柱旋转时,椎间盘还会受到剪力。,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脊柱屈曲加旋转时同时受到张力、压力和剪力的作用。椎间盘退行性变;长时间使脊柱处于某一方向的屈曲位;震荡力反复作用于同一椎间盘;体重过重均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从而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2、牵引的作用机制,(1)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2)解除肌肉痉挛(3)促进炎症消退(4)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3、脊柱牵引分类,(1)根据治疗部位可分为:腰椎(骨盆)牵引、颈椎牵
3、引。(2)根据牵引力的来源可分为:自身体重牵引、手法牵引、重锤牵引、动力牵引。(3)根据牵引时患者的体位可分为:仰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坐位牵引。,3、脊柱牵引分类,(4)根据牵引时患者身体的方向可分为:水平位牵引、斜位牵引、垂直位牵引。(5)根据牵引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时间牵引、短时间牵引。(6)根据牵引的连续性可分为:持续牵引、间歇牵引。,(二)腰椎牵引,腰椎牵引是以按摩手法之“人工拉压复位”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器械治疗方法,通过对腰椎施加牵引力,使紧张、痉挛的腰部肌肉松弛,腰椎体间距增大,椎间盘内压降低,缓解突出物对神经组织的压迫,使疼痛得以消除。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
4、等疾患的有效疗法。,(二)腰椎牵引,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2、腰椎牵引的作用 3、适应证和禁忌证 4、腰椎牵引方法,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姿势的改变;进一步负重长期的腰椎受力不平衡及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椎间盘承载与分布应力的能力关节突关节负荷,退变加速小关节增生肥大及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束受到机械压迫和刺激影响神经营养及代谢产物的排出神经炎症腰腿痛甚至导致下肢无力,运动障碍(影响神经功能)。,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疗法的目的:促进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减轻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消除炎症。,2、腰椎牵引的作用,(1)预防、松解神经根粘连(2)
5、缓解肌肉痉挛,纠正前屈、侧弯等继发性腰椎畸形(3)增加椎体间距,降低椎间盘内压(4)增加后纵韧带张力,促进椎间盘还纳(5)增加椎管容积(6)增加侧隐窝的面积(7)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3、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变、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无合并症的腰椎压缩性骨折等。(2)禁忌证:脊髓疾病、腰椎结核、肿瘤、有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的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断裂、重度骨质疏松、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出血倾向等。,4、腰椎牵引方法,腰椎牵引从较原始的自重牵引逐步发展形成重锤牵引、动力牵引,分别以自身体重、外加重力或动力对腰椎施加持续性或间
6、歇性的牵引力。近年来在水平牵引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成角、旋转等功能,提高了治疗效果。,古希腊Hippocrates进行的牵引治疗,胸廓牵引带,固定第8、9、10肋下缘,4、腰椎牵引方法,(1)自重牵引(2)骨盆重锤牵引(3)动力骨盆牵引(4)屈曲旋转快速牵引(5)徒手牵引(6)自我牵引,(1)自重牵引,自重牵引就是利用患者自身腰部以下的体重进行牵引,其方法简便、易行。牵引可选择不同体位进行。1)坐位自体牵引:2)斜位自重牵引:,1)坐位自体牵引,支撑部位为腰部,患者坐在支撑架之间的弹性悬吊带上进行牵引。,2)斜位自重牵引,患者在床上仰卧,胸部用牵引带固定于床头,腰部及下肢游离。初次牵引床面与水平面
7、夹角30,以后每天增加5,一般810天倾角可达70 90 牵引时间每天4h。,(2)骨盆重锤牵引,1)床上重锤牵引 2)牵引台重锤牵引,1)床上重锤牵引,水平牵引,斜向牵引,1)床上重锤牵引,首次牵引滑轮重量每侧5kg,两侧共10kg;以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每1 3日增加12kg,最后达到合适的重量。牵引时间首次可定为1h,休息20min后继续牵引,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延长牵引持续时间。夜间停止牵引,以利睡眠。此方法适用于需在病房绝对卧床的患者,2)牵引台重锤牵引,牵引台面可头低脚高倾斜5。牵引重量越大,床脚越高,但对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则不能将床脚太高。重锤重量从每侧8kg,两侧共16kg开始,增加
8、方法同床上重锤牵引。牵引时间每次1015min。此方法适用于能到治疗室治疗的患者。,(3)动力骨盆牵引,动力骨盆牵引是以电动牵引力替代重锤进行的腰椎牵引方式,牵引体位同重锤牵引。可做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持续牵引的牵引重量和时间设定同牵引台重锤牵引。间歇牵引重量可从2030kg开始逐渐增加至适当重量,一般以不超过体重为原则。牵引时间1520min,间歇时间可在30秒以内进行调节,例如牵引1min,间歇l0秒。,(4)屈曲旋转快速牵引,1)牵引床特点 2)牵引方法:患者俯卧,暴露腰部,治疗参数依据患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定。一般情况腰椎前屈角度1016,旋转角度12
9、15,多向患侧旋转,或先向患侧再向健侧旋转。,(4)屈曲旋转快速牵引,术者立于患者患侧,用手指或手掌根按压于患部上一棘突,另一手叠压其上,准备好后,脚踏控制开关,双手同时下推、旋转、按压。可重复12次。牵引后患者平卧硬板床3天,腰部用腰围制动,可服消炎止痛药,3天后复诊可配合使用其他物理疗法或按摩。一般只需牵引1次,若需再次牵引可于1周后进行。,(4)屈曲旋转快速牵引,患者俯卧,腰椎前屈,牵引时除水平牵引外增加旋转斜搬作用力,牵引在瞬间完成。一方面可减小椎体的生理弯曲,使牵引力与脊柱轴线趋于一致和相对集中;另一方面可使椎管容积增大,椎体后韧带紧张,同时牵引使椎间盘内压明显减小,此二力共同作用利
10、于突出物还纳。旋转斜搬可对脊柱产生一个外加的旋转应力,操作者以手法固定患者患部的上一棘突,使作用力点集中。,(5)徒手牵引,患者仰卧位于治疗床。最好是应用可滑动、分离的牵引床,以使摩擦阻力最小。治疗师根据患者双髋和双下肢位置的变化而定。患者双下肢伸直、腰椎伸展时,治疗师施力牵拉患者踝部。患者双髋屈曲90,腰椎屈曲,患者双下肢悬挂于治疗师双肩,然后治疗师用双臂绕于患者双下肢施力。治疗师应用一绕于自身骨盆的环形皮带助力。,(6)自我牵引,1、徒手方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置于胸前,双手抱膝,以达到分离腰椎后部的目的。并可通过放松双手双膝,然后再度重复的方法间歇进行。不适用于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1、。,(6)自我牵引,2、“攀单杠”牵引:双手拉住单杠,双足离地悬空,或不离地,双膝屈曲,利用自身下坠的重量产生牵引作用;或选择高矮合适的门框,先借助小凳,使身体悬空,并可以像在单杠运动那样做前后摆动动作。每日进行2-3次,每次进行数分钟。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壮年男性患者,或进有轻度椎间盘退化,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可预防下腰痛的发生。,5、注意事项,(1)牵引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嘱咐其牵引时不要屏气或用力对抗。对进行屈曲旋转快速牵引者,需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最好与骨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免造成损伤。(2)牵引时患者应取屈髋、屈膝卧位,以减少腰椎前突,使腰部肌肉放松
12、,腰椎管截面扩大,利于症状的缓解。,5、注意事项,(3)最好在牵引前或牵引同时进行腰部热疗,以增强疗效。(4)胸背固定带和骨盆固定带要扎紧,但胸部固定带不应妨碍患者正常呼吸,同时应注意不应卡在腋窝,以免引起臂丛神经损伤。两侧牵引绳应对称,拉紧度一致。(5)高龄或体质虚弱者以轻度牵引为限。(6)牵引后应嘱患者继续平卧休息数分钟后再起身。牵引治疗期间需适当增加卧床休息时间。,(三)颈椎牵引,颈椎牵引是颈椎病康复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此外,颈椎牵引亦可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的固定和整复。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颈椎牵引的作用 3、颈椎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颈椎牵引方法 5、颈椎牵引参数的选择 6、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牵引 保健 疗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