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一PPT.ppt
《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一PPT.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28岁的张海超,从事破碎、开压力机等工种工作3年多后,他感觉身体不适,还有咳嗽、胸闷症状,一直以感冒治疗,后来经医院检查告知他得了“尘肺”,他就怀疑是在工厂得了“尘肺病”。从2007年8月开始,为了弄清病情,他长年奔波于郑州、北京多家医院反复求证,而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专业诊断结果,引起他的强烈质疑。在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医生劝阻,执著地要求“开胸验肺”。,目前我国累计尘肺病患者超过60万。尘肺病是头号职业病,占所有职业病的80%以上,而煤矿尘肺病又居首。尘肺病患者,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矿物性粉尘,使呼吸系统的清除和防御机能受到严重损害,
2、患者的抵抗力明显减低,故尘肺病患者常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在尘肺病患者死因构成中,呼吸系统并发症占首位,其中主要是肺结核、肺部感染性疾病和气胸;心血管疾病占第二位,主要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职业病为何如此高发?专家分析,防护装备技术落后是主要原因。此外,防护措施不健全,防护服、呼吸防护器、头部、听力、眼睛及面部防护、脚部和腿防护等防护用品的使用率低,也使职工身体健康受到直接或潜在的危害。这其中,既有企业不重视的问题,也有职工自身不了解、不知情,或不知如何防护等因素。【温馨提示】职工一定要进行就业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在新录用、变更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时,可掌握其健康状况及有关健康基础资料,发现职业禁
3、忌、看是否适合从事该工种作业,为上岗安排提供依据。职工上岗前应“四做到”:签订劳动合同;岗前健康检查;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领取劳保用品。上岗“五注意”:注意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遵守生产操作规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坚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工间就餐脱去工作服,洗手、漱口。下班应“四要”:防护设施运行的交接;洗澡;换洗工作服;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取证难无法索赔,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5时50分报道,今年三月,云南水富县的三个村庄爆发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在外打工的务工人员,经过体检发现,有三十多人被检出患有尘肺病中最严重的矽肺。而这之前已经有12人死亡。,世纪年代初,宜兴
4、东镇部分农民利用山上的石英石和简陋的加工设备,把石英石轧成大小不等的石英砂销售,由于工业需求量不断增长,石英砂价格也一路飙升,小砂厂开始雇用外来工。由于砂厂的工资几乎比别处高倍,河南省商城县四顾墩、苏仙石等乡的农民先后有余人来到 东镇打工。他们打工的私人石英砂厂的厂房里,未配备任何防尘装置,更无防尘面罩,机器一响粉尘漫天飘扬,米内不能见人。在这种条件下,民工每天作业个小时以上,休息时鼻孔一捏就是一团粉球,嘴里也是浓稠的黄痰。据专家介绍,这种粉尘为二氧化硅,长期吸入会引发职业病矽肺病。患了此病,肺孔堵死,肺叶僵硬。病人感到气短、胸闷、咳嗽和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目前,全世界
5、也没有能治愈矽肺病的特效药。患了矽肺病,几乎等于被判了死刑。,煤矿职业病种类,一 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二 一氧化碳中毒 二氧化碳中毒 硫化氢中毒 三 噪声聋四 井下滑囊炎五 高温病,第一章 概 论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和使用的国家。我国的煤开 采量居世界首位,仅国有大、中型煤矿的开采量就已超过10 亿吨,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的能源国家,全国一次性能源消耗中煤炭占75%左右。我国的煤炭生产企业,既包括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也包括众多小煤矿。煤炭行业包括煤炭的地质勘探、煤炭开采及选煤。煤炭地质勘探是以地质勘探为基础,找寻和探明煤炭资源
6、。煤田地质勘探属野外流动作业,职业性有害因素比较复杂,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是不良环境与职业危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业工人在生产活动中,既受到不符合生理卫生要求的温湿度、大风、霜冻、雨雪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又接触不同类 型的生产性粉尘、噪声、振动、放射线、化学毒物等职业危害因素。,第二章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如机采、综采、炮采、回采、锚喷、装运、选煤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是采矿业最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工人长期在高煤岩尘浓度的环境中作业,吸入呼吸性粉尘可引起尘肺,严重危害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第一节 粉尘的一般概念 粉尘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7、。矿尘煤矿生产过程中从掘进、采矿、运输、和提升等各生产环节所产生 的细小矿物颗粒。粉尘按煤岩性质可分为:煤尘和岩尘 尘粒直径小于1mm的煤炭颗粒叫做煤尘粉尘按存在状态可分为:浮尘和落尘 尘粒直径小于5 m的岩石颗粒叫做岩尘粉尘按可见程度可分为:可见(大于10m)显见(0.1-10m)超显三种。,第二节 煤矿粉尘的产生煤矿粉尘按煤炭生产的方式分为两部分: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产生的粉尘。1、井工开采我国有94%煤矿为井工开采,井下粉尘较多的地点有:采煤或掘进工作面、自溜运输巷道、皮带运输机的转载点、煤仓和溜煤眼的上下口以及井口的卸载点等。2、露天开采露天开采虽然为完全敞开式生产,但是在潜孔钻钻孔、电
8、铲挖掘岩石、装运、爆破等生产环节亦会产生大量粉尘,尤其是深部开采,由于通风不良,粉尘更加严重。露天煤矿的上空,由于生产性粉尘的外逸或煤层自然着火引起烟尘的放散,飘尘量很大。,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1按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分类(1)无机粉尘金属矿物粉尘。如铅、锌、铝、铁、锡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等。非金属矿物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2)有机粉尘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木、等。动物性粉尘。如皮、毛、骨、丝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树脂、有机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3)混合性粉尘各类粉尘的两种或多种混合存在,称为混合性粉尘。这种粉尘最常见。,2、煤矿生
9、产性粉尘分类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1)粉尘按煤岩性质可分为:煤尘和岩尘(2)粉尘按存在状态可分为:浮尘和落尘(3)粉尘按可见程度可分为:可见(大于10m)显见(0.1-10m)超显三种(4)粉尘按其爆炸性可分为:爆炸性煤尘和非爆炸性煤尘尘粒直径小于1mm的煤炭颗粒叫做煤尘尘粒直径小于5 m的岩石颗粒叫做岩尘3、煤矿粉尘的产生及影响因素原生矿尘由于煤(岩)受地质构造或采场支撑压力的作用被破 裂造成的。次生矿尘由于开采生产、运输造成煤(岩)体的破碎或飞扬而 产生的。煤矿井下的矿尘绝大多数来源于次生矿尘。,影响矿尘产生的因素:1自然因素。(1)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破坏严重的地区,断层、褶皱
10、比较发育,煤岩较为破碎,矿尘的产生量就大;反之,则小。(2)煤层赋存状况。同样技术条件下,开采厚煤层比开采薄煤层的产尘量大;开采急倾斜煤层比开采缓倾斜煤层的产尘量多。(3)煤岩的物理性质。节理发育、结构疏松、水分低、脆性大的煤岩,开采时产尘量较大;反之,则小。2生产技术因素。(1)采煤方法。不同的采煤方法,产尘量也不一样。防顶煤产尘最多。(2)机械化程度。机械化程度越高,煤岩破碎程度越严重,产尘量越大。(3)开采强度。随着开采强度的加大,采掘推进速度加快,产量增加,产尘量 将显著加大;同时,由于矿井的风量加大,风速加快,扬起积 尘且飘浮时间长,传播远,矿内空气中的矿尘浓度将增大。(4)开采深度
11、。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温增高,煤(岩)体内原始水份降低,煤(岩)干燥,开采时产尘量就大。(5)通风状况。主要指风速对矿尘的影响。工作面风速以1.21.6ms较好 此时空气中含尘量最小。矿井煤尘,一般每天的产生量约等于产煤量的0.25%1.0%,高时可达3%,其中采掘工作面产生的煤尘占全部矿尘的80%,其次是运输系统各转载点。,第四节 煤矿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 煤矿粉尘的理化特性既与粉尘对人体危害的生物学作用有关,亦与生产工作面采用的防尘、降尘措施关系密切,因此,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1粉尘的化学组成 这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煤矿井下的粉尘是成分很复杂的混合物,其
12、中有煤炭或岩石的尘粒,有炮烟和油雾,有钎头、钢轨磨损后的金属微粒等,其中主要是煤岩尘粒。煤岩尘粒本身又有复杂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其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成分是游离的二氧化硅,它是使矿工患矽肺病的主要物质。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越高,矿工患矽肺病危险越高。其中掘进工作面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高于10%,采煤工作面含量多低于5%。,不同可吸入颗粒在人体呼吸系统的沉积,2粉尘浓度和暴露时间 粉尘浓度和暴露时间也是决定其对人体危害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进入人体内的粉尘剂量越大,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不同,各生产环节的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相差很大。3粉
13、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粉尘颗,粒粒径大小不一,较小粒径的颗粒所占百分比大,则粉尘分散度高,反之分散度低。分散度越高,越难捕捉,对人体的危害越大。我国将矿尘粒度分为:小于2m、25m、510m、大于10m。4粉尘的溶解度 粉尘溶解度大小与其对人体危害有关。毒性粉尘对人体的作用(如铅、砷)随其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强。有些粉型(如面粉、糖)在体内容易溶解吸收或排出,对人体危害不大。有些粉型(如石英、石棉)溶解度不大,但对人体危害却较严重。,5粉尘的硬度和形状 坚硬的粉尘能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损伤,但进入肺泡内的微细尘粒,日于其质量小,加之环境湿润,其机械损伤不严重。粉尘的形状在一定程压上也
14、影响其危害程度,越接近球形,稳定性越好,尘降速度也越慢。6粉尘荷电性 物质在粉碎过程中,由于相互摩擦而带上电荷,粉尘也可在空气中吸附带电离子而带电。从而不易降落。7.爆炸性 爆炸性是高分散度的煤、糖、面粉、亚麻、硫磺、铝、锌等可燃性粉尘所特有的。,第五节 粉尘的危害 煤矿粉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煤尘爆炸的危害性,二是粉尘本身对机体的损害。1煤尘爆炸的危害性 煤尘爆炸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煤尘爆炸时的破坏性很大,尤其是爆炸后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能引起人的中毒死亡。(1)煤尘爆炸的发生条件 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时可发生煤尘爆炸:第一,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一般说来,无烟煤除个别情况外大多属无爆
15、炸性煤尘,而其余的各类煤炭如烟煤、褐煤等均属爆炸性煤尘。煤的碳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煤尘的爆炸性就越强。,第二,浮游煤尘具有一定的浓度。一般来说,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3,上限浓度为1000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为300-400gm。沼气浓度达到35时,煤尘浓度只要达到61gm3,就可能发生爆炸。第三,点燃煤尘的引爆火源。煤尘爆炸的引爆温度一般为650990,这种温度在井下各种作业地点是容易产生的。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爆炸。第四,空气中的氧含量。如果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则引爆温度升高,含氧量低于17时,煤尘就不会爆炸。一般规定氧气含量不低于18%。,(2)影响煤尘爆炸的因
16、素 煤尘的分散度。一般来说,煤尘的分散度越高,粉尘粒径越小,总表面积越大,与空气中的氧分子接触机会越多越易燃烧和爆炸。空气中的沼气。能增加两者爆炸的危险性,并能降低各自爆炸的下限浓度。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井下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氧含量一般低于正常的空气氧含量。氧含量降低,使煤尘的着火温度上升,煤尘爆炸的危险性降低。(3)引起煤尘爆炸的原因,2粉尘本身对机体的损害 煤矿工人在生产活动中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健康损害,较常见的病损有尘肺、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和皮肤病等。(1)尘肺。尘肺是指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吸人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是目前煤矿最严重的职业病
17、,发病人数约占我国尘肺病人总数的40以上。因煤矿各工种接触的粉尘性质不同,煤工尘肺又分为三种类型:岩石掘进工,接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4080不等,一般多在2550,所患尘肺为矽肺;采煤工主要接触煤尘,我国煤矿多数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5以下,所患尘肺为煤肺;混合工种,既接触岩尘又接触煤尘,所患尘肺称煤矽肺。煤矽肺为混合性尘肺,其患病人数在我国煤矿尘肺中最多。,矽肺。矽肺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通常接触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作业,称为矽尘作业。岩石掘进等作业。a矽肺病的病因和影响矽肺的发病因素。主要是矽尘进入肺部后,矽尘中的二氧化硅
18、使肺部抵抗粉尘侵害的吞噬细胞受到破坏,引起肺脏纤维性硬化而失去正常功能。矽肺的发病与矽尘作业的工龄、防护措施、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和类型、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和分散度密切相关。此外,个体因素如健康和营养状况等,在矽肺的发生和发展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结核患者,能加速矽肺的发生频率和加重病情。,b矽肺的临床表现。矽肺病情进展快,危害严重,发病工龄为1015年,但持续吸入高浓度的矽尘,有的12年内即可发病,称之为“速发型矽肺”。有的矽尘作业工人吸入矽尘浓度高、时间短,接尘期间未见发病,但在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却发现矽肺,称之为“晚发型矽肺”。因此对调离矽尘作业的工人,还应进行
19、追踪体检。发生临床矽肺以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矽肺仍可继续进展。但脱离粉尘作业以后,进展明显减慢甚至停止。矽肺的发展可分为三期:一期矽肺往往无症状,有的在紧张劳动时感到呼吸困难,稍有干咳、胸痛;二期矽肺只是在中等劳动时才感到呼吸困难和干咳、胸痛;三期矽肺在一般工作或休息时都感到呼吸困难,咳嗽带痰和胸痛,重者出现全身衰竭,容易并发肺结核,这是矽肺病死亡的主要原因。C矽肺的并发症。矽肺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结核、肺及支气管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其中以肺结核最常见。一旦出现并发症,则往往促进病情进展,使病情恶化,最终导致死亡。,煤肺和煤矽肺。煤肺是长期吸入煤尘(含5以下游离二氧化硅)引起的肺组
20、织的纤维化,多见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装卸工等,主要接触单纯性煤尘。但矿工的作业调动频繁,真正仅接触煤尘的矿工并不多,大部分岩煤工接触的是煤矽混合尘,长期吸入大量煤矽尘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称为煤矽肺。煤肺的发病工龄在2030年以上,病情进展缓慢,危害较轻。煤矽肺兼有矽肺和煤肺的特点,发病工龄在1520年,病程经过可视接触粉尘情况而定,偏重煤尘者较轻,偏重矽尘者则重。尘肺的治疗与处理。尽管尘肺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但是还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和对症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病人痛苦,延长寿命。一般采用综合疗法。a支持疗法。加强营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患者的抗病意志。坚持健身体育运
21、动和呼吸锻炼,特别注意呼吸道感染。适当安排劳动和休息,生活规律化。b对症疗法。按一般内科治疗方法对气短、胸痛、咳嗽及并发症进行治疗。,C药物疗法。克矽平(P204)。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一般认为它可以阻止矽尘对次级溶媒体的破环作用,从而阻止和延缓肺部纤维化的发展。雾化吸入,每次用4克矽平48mL,每周6次。抗矽14号(磷酸喹哌)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能具有抑制胶原蛋白增生的作用。对晚期矽肺患者有效果。此外,还有磷酸喹哌、汉防己甲素、柠檬酸铝及中药。(2)上呼吸道炎症 吸入的粉尘颗粒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充血、分泌黏液增加,从而阻留更多粉尘,但久之则形成肥大性病变,黏膜上皮细胞营养
22、不足,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黏液腺分泌增加,阻留更多粉尘,久之造成肥大性病变,最终造成萎缩性改变,呼吸道抵御能力下降。因此,接尘工人鼻炎、咽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增加,或使其病情加重。(3)皮肤疾患 沉着于皮肤的粉尘颗粒可堵塞皮脂腺和毛囊,从而导致阻塞性皮脂腺、毛囊炎和皮肤化脓性感染。作用于眼角膜的硬度较大的粉尘颗粒,可引起角膜外伤及角膜炎等。,第六节 煤矿粉尘危害的预防 1防尘措施 井下生产作业场所的综合防尘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手段,按照矿井实施的防尘技术,可将防尘措施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减少粉尘产生的措施。第二,降尘措施。降尘措施,一是采用喷雾方法将悬浮于风流中的 粉尘降下来
23、的措施;二是采用喷射泡沫方法将刚产生的浮游 粉尘捕捉下来的措施。第三,排尘措施。第四,除尘措施。第五,个体防尘措施。,尘肺预防的关键在于防尘,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我国总结出防尘八字经验,即“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其中以“风”、“水”最为重要。八字经验是今后防尘工作的指导方针。革,是指改革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措施,提高自动化程度。水,是指采用湿式作业,防止尘土飞扬。密,是指密闭尘源,防止粉尘进入空气。风,是指通风除尘。护,是指加强个人防护,对于难以有效降低粉尘浓度的作业现场,采用配戴防尘口罩、送风头盔等进行保护。教,指宣传教育,即对煤矿工人与干部进行必要的职业健康教育和
24、 防尘教育,是他们充分认识到粉尘对健康的危害,掌握预防知 识,自觉遵守劳动安全纪律。查,是指对粉尘作业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检查。在煤 炭生产中,不同作业岗位产生粉尘的方式、数量不同,因此防 尘措施也会有不同。,2煤矿防尘组织管理措施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尘肺的预防工作,1956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矽尘危害的决定,以后198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尘肺防治工作逐步纳入法制轨道。3粉尘监测 我国煤矿生产中的粉尘监测,采用总粉尘(全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测定。总粉尘是一种“环境指标”的监测,只说明生产环境的污染程度;而呼
25、吸性粉尘浓度是尘肺“致病指标”,能说明粉尘致尘肺的危害程度。总粉尘。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浓度,井下粉尘浓度每月2次。,呼吸性粉尘。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剥)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矿尘浓度测定分质量(重量)法和计数法两类,我国采用质量法,即测定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毫克数(单位为mg/m3)。,职 业 健 康 监 护 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粉尘作业工人必须进行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对上岗(含转岗准备接尘)的职工,必须进行就业前的体检,一方面可建立职工的基础健康资料,另一方面可排除活动性结核、慢性肺支气管疾病、严重的心血管病等职业禁忌证。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职业 安全 健康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26292.html